為攝受正法,捨身命財(三)

第035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的《勝鬘經講記》來加以說明。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為攝受正法,捨身命財〉。

前一集已說明 勝鬘夫人對於攝受正法這件事所開示的第二個重點,那就是菩薩為什麼要捨身,以此來攝受正法?並說明菩薩捨身有兩種意涵,那就是菩薩為了正法而捨身、以及菩薩親證如來藏而捨身。今天要談的是第三個重點:為什麼菩薩要捨命,以此來攝受正法?

勝鬘夫人所謂的捨命,是說生的後際與死的後際是平等平等的,永遠不再有死了;也就是說,菩薩已經捨掉了命根,永遠離開死了。為什麼?因為生的後際與死的後際是平等平等的,也都是從真心如來藏來,所以 勝鬘夫人才會在經中開示:「生、死者依如來藏。」(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像這樣的說法,如同禪宗祖師所說的一樣,那就是生從如來藏來,死往如來藏去,生與死只是真心如來藏在現象法界中所示現的兩種現象,它並不是真實法,而是虛妄法。

或許有人會懷疑而說:「既然捨掉了命根,當然會死亡,為什麼說會永遠離開死了呢?」這就要瞭解什麼是命根?瞭解了以後,菩薩就會知道捨命以後,為什麼永遠離開死的道理。天親菩薩在《大乘百法明門論》卷1曾開示,一切法都是由五大類的法有次第性和合運作而生、而顯的。其論文如下:【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

天親菩薩認為所有一切法,包括了世間法、出世間法及世出世間法,都是由八識心王、五十一個心所有法、十一個色法、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六種無為法之有次第性和合運作下而生、而顯的。這一切法大致可分為兩類,那就是所生法與所顯法。所生法是指前面三大類的法次第和合運作下而有的法,所顯法是指六種無為法,包括了虛空無為等六種無為法在內。當中的命根,就是透過八識心王、五十一個心所有法、十一個色法之有次第性和合運作下,於是有了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的法出現,這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的法,包括了得、命根、眾同分等法在內,因此命根是八識心王等法有次第性和合運作下所產生的一個法,攝屬於心不相應行法。既然命根屬於心不相應行當中的一個法相,也是八識心王等法有次第性和合運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狀態,更是時間與空間轉換過程中所顯示的一種現象,顯然那不是真實法,而是虛妄法。如果錯把命根當作是真實法,就會在佛菩提道上走錯了路,與佛道漸行漸遠了。

又 無著菩薩在《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1中,曾對命根開示如下:【何等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引,住時決定,假立命根。】無著菩薩認為,命根是由眾生過去世造作了善惡業,由真心如來藏執藏善惡業種,以及業力牽引的緣故,導致今生有了人同分、旁生同分等眾同分的法相出現,所以無著菩薩就以眾同分的法相,假立名為命根。既然命根是假立而有,顯然那不是真實法,而是虛妄法。如果錯把命根當作是真實法,那可是誤會大了。

然而,菩薩在三界當中現前去觀察,有眾同分的命根的現象出現,名為非無命根;但是從真心如來藏的實際理地來看,是沒有任何命根可言,名為非有命根。既然真心如來藏沒有生,未來也將永遠離開死,所以非有命根與非無命根顯然是平等平等的。又真心如來藏沒有任何命根可言,但是真心如來藏無妨透過八識心王等法,有次第性和合運作下而有命根繼續在世間出現。由於菩薩能夠現觀如來藏的實相法界沒有任何命根可言,以及現觀現象法界確實有命根這件事,表示菩薩腳踏兩條船,一腳踏在實相法界,一腳踏在現象法界。也就是菩薩的五蘊身還在的當下,就已經斷了命根、就已經捨命了,卻不妨礙菩薩繼續保有五蘊身在人間示現而利樂眾生。

像這樣非有命根、非無命根的道理,就是在闡述一切法-包括了命根、眾同分等法在內-與真心如來藏的關係為非一非異。非一的意思是說,一切法與真心如來藏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法;非異的意思是說,一切法本來就是真心如來藏藉緣而出生的法,本來就是真心如來藏的一部分,本來就是真心如來藏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真心如來藏而有,故名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一切法與真心如來藏的關係為非一非異。像這樣非一非異的道理,才是 佛與勝鬘夫人所開示的正理,所以 勝鬘夫人所謂的捨命,就是菩薩依所親證的實相法界立場來看待,真的已經離開死了,再也沒有任何比這個更究竟了,卻不妨礙菩薩在現象法界為了正法而捨命。

如是菩薩依所親證的及現前觀察所得的智慧境界,同時照見實相法界及現象法界而為眾生開示非有命根、非無命根,與非一非異的真實道理,名為不可思議。就算阿羅漢窮盡神通力與智慧力,也無法思議菩薩及想像菩薩的智慧境界於一絲一毫。為什麼?因為阿羅漢所能現觀的僅限於現象法界所含攝的範圍,無法像菩薩同時現觀實相法界以及現象法界,所以阿羅漢無法思議及想像菩薩所親證及現觀的智慧境界到底是什麼。又,當菩薩親證及轉依真心如來藏以後,以此來繼續修行,以此來繼續探究真心如來藏有無邊無際、常住、不可思議功德,讓菩薩的真心如來藏的無邊無際、常住、不可思議的功德,於未來能夠一一顯發出來,就能漸漸通達一切甚深佛法,乃至於能夠為眾生開示、演說一切甚深的佛法,最後窮盡三大無量數劫的精進修行,得以成就一切種智的究竟佛。

像這樣捨命,能使菩薩生的後際與死的後際平等平等,畢竟離開死,而且能夠開發、顯示如來藏有無邊無際的功德,依此來修行,最後能夠通達一切佛法,這就是 勝鬘夫人在經中所開示的道理:【捨命者,生死後際等,畢竟離死;得無邊常住不可思議功德,通達一切甚深佛法。】(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由此可知,勝鬘夫人所開示的法,完全符合 佛的開示。如果有人所說的不符合 佛的開示,顯然說者已經偏離 佛所開示的正法了,更不用說能夠證得 勝鬘夫人在經中所開示的「捨命」的真實理了。

接下來談第四個重點:為什麼菩薩要捨財,以此來攝受正法?所謂的財,有世間財及非世間財。世間財包括了為我所擁有的眾生、錢財等物,正如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25的開示:【用何施者?謂若略說,或用有情數物而行惠施,或用無情數物而行惠施。】也就是說,世間財包括了有情類及無情類兩種財產,以此來行布施。其中的有情類的財產,包括了為我所擁有的外財以及為我所擁有的內財。外財是指妻、子、奴、婢、象、馬、豬、牛、羊、雞、鴨、駝、騾等類;內財是指自己的頭、目、手、足、血、肉、骨、髓等物。無情類的財產包括了三類,那就是財物、穀物、處物。所謂的財物,就是大眾所認知的金銀珠寶、珊瑚、瑪瑙、衣服等類。所謂的穀物,就是可以為眾生所飲食的東西,包括了各類穀物、漿果等類的食物。所謂的處物,就是指田宅、房舍等不動產。在經中最有名的處物布施,就是祇樹給孤獨園,也就是給孤獨長者布施園地與祇陀太子布施樹木,讓 佛陀及其弟子們可以遮風避雨及講經說法的地方。

又經中曾開示,如果有人布施世間財,未來就廣有錢財、七寶等物來莊嚴自己。此外,佛在《增壹阿含經》卷13也特別告誡大眾:凡是有任何的福德,都應該一一迴向於求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求世間有為的果報,因為求世間的有為果報,於漫漫生死長夜當中,不僅一直在三界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而且福德也會有享用完畢的時候,因而成為沒有福德的人。正如經中的開示:【大王當知,爾時所有福德,今有遺餘耶?莫作是觀!如我今日觀彼富有,無有毫釐如毛髮許。所以然者?生死長遠,不可稱記,於中悉食福盡,無有毫釐許在。】(《增壹阿含經》卷13)

也就是說,世尊在久遠劫以前,有一次身為國王,名為地主大王,於燈光如來所,七萬歲以衣服、臥具、飲食、醫藥之四事供養。當燈光如來般涅槃後,在七萬歲中,供養燈光如來形像、舍利、燃燈、懸繒幡蓋等等,無有乏少。當時的地主大王以此布施的大福德,志在求世間有為的果報,而不是在求解脫三界生死之苦,所以在漫漫長夜的生死輪迴當中,已經將當時布施、供養的大福德享用完畢,連一點點的福德也沒有剩下。所以 佛以親身經歷的事來告誡大眾,凡是在世間有任何點點滴滴的福德,皆迴向於求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在求世間的有為福報,因為世間的有為福報在漫漫長夜的生死輪迴當中,終究會有一天享用完畢的時候。到那時候已經沒有任何福德來莊嚴其身時,只好成為貧窮的乞丐,乃至於下墮三惡道受苦無量了。

所謂的非世間財,就是指七聖財及法財等等。所謂的七聖財,就是七種出世間財,正如 佛在《大般涅槃經》卷11的開示:【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愧、多聞、智慧、捨離。】眾生如果努力去培植七聖財,未來就能夠成就道果;如果眾生不努力去培植七聖財,未來就會得到極貧窮的果報。所謂的法財,就是說正法而能滋潤、增長眾生的道業,不僅未來可以得到有智慧的果報,而且也可以得到世間財的果報。也就是說,宣說正法的人,未來可以得到財、法二報,讓菩薩在佛菩提道上,更有能力為眾生作事。

又,菩薩的捨財可分為兩種,那就是捨世間財,以及親證如來藏而捨財。菩薩久劫精勤地修行,以此來廣行六度萬行,對菩薩而言,當然會有世間財來莊嚴其身。如果菩薩為了每天三餐不繼而煩惱,表示這位菩薩是新學菩薩,修行的時劫還很短,不過是十劫、百劫而已,還沒有修集廣大的福德,還會為了三餐不繼而煩惱,還會對世間財等等而執著。然而對久學的菩薩而言,捨財這件事,那是很容易的事啊!因為菩薩對於世間財不會執著,也知道世間財等物,不僅是無常、不堅固之物,而且也帶不到未來世;就算今世廣有錢財等物,不過是在消耗自己無量劫以來所培植的福德。唯有用無常、不堅固之物來布施,來作為菩薩未來親證常住、堅固的法身的資糧,才是有智慧的人啊!所以菩薩常常用已有、無常、不堅固的世間財來捨財,來作為菩薩未來明心見性的資糧,來作為菩薩未來行菩薩道的莊嚴具。然而菩薩這樣捨財,只能作為菩薩行菩薩道的助伴而已,並不是真正的捨財,因為那是世間有為的功德,並不是真正無為的功德。

然而真正的捨財,就是菩薩要親證如來藏,現前觀察所證的如來藏,那是無有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既然如來藏的實際理地是無有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當然不會有捨不捨財這件事,因為捨不捨財,那是五蘊的事,不是嗎?又菩薩親證如來藏,現前觀察如來藏的實際理地,正如《心經》所開示的,那是沒有五蘊、六根、六塵、六識、十二因緣、四聖諦極寂靜的境界,也是無所得的境界。

由於菩薩親證極寂靜、無所得的如來藏,才能稱為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也就是說,菩薩親證如來藏以後,才能稱為覺有情的菩薩,才能知道 佛及勝鬘夫人在經中所開示真正「捨財」的道理。如果是錯悟或者未悟的人,則不能稱為菩薩,也無法做到《勝鬘經》所開示的捨財的真實理。如果沒有親證如來藏而自稱已經證悟了,而以佛菩薩自居,那都是未證言證的大妄語人。佛在《楞嚴經》卷6曾開示,像這樣的人:【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

又菩薩親證如來藏,可以同時現觀到實相法界與現象法界,菩薩現觀實相法界是沒有任何一法可得且極寂靜的境界,當然沒有所謂捨不捨財這件事;可是在現象法界上,卻不妨礙菩薩為了培植福德,到處捨財而廣行布施。也就是說,菩薩親證真心如來藏以後,現前觀察的結果,在事相上,有菩薩捨財廣行布施這件事,可是在實相法界上,並沒有菩薩捨不捨財布施這件事。如是菩薩現觀在捨財時並沒有在捨財,那才是真正的捨財,才能現觀生的後際與死的後際是平等平等的,而且還獲得不共一切眾生無盡無滅、畢竟常住、不可思議、具足功德。為什麼?因為菩薩已親證真心如來藏而能如實現觀故,二乘愚人無法親證及現觀故,所以不共一切二乘人。

既然二乘人尚且無法親證及現觀,更何況是一般凡夫所能親證及現觀?所以說,如來藏並不是一般凡愚眾生所能親證的,唯有菩薩才能親證,故說如來藏這個法不共一切凡愚眾生。不僅如此,如來藏還含藏了無盡無滅、畢竟常住、不可思議、具足功德,猶待菩薩於真見道以後繼續修行,將如來藏的種種功德一一加以顯發,始從明心真見道的七住位菩薩,中而成為通達位的初地菩薩,最後成為一切種智的究竟佛,堪能獲得一切眾生殊勝的供養,這就是 勝鬘夫人在經中所開示的正理。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