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部經典已說一切種智

第125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我們上一集為各位菩薩說明了佛法中的智慧主要有兩個部分,也就是解脫道的智慧及佛菩提道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又分為三個層次︰總相智、別相智及諸佛成佛的依憑——一切種智。如果沒有一切種智,是絕對不能成佛的,因此我們在上一集就略說了其中的內涵,接著我們要說明的是:一切種智並非只有大乘經典中才有說到,而是在聲聞佛法的阿含部經典中就已經有提到一切種智的名稱了。可見聲聞人在佛世時,確實曾經聽聞了 佛陀所宣說的大乘經典,而且在阿含部經典中也說一切種智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我們就舉阿含部的《大般涅槃經》卷3的經文來說,這一段經文是 世尊對當時一位叫須跋陀羅的外道所作的開示。

須跋陀羅因為聽聞 世尊即將般涅槃的消息,因此前來請求 世尊解答他心中的疑問。隨侍在側的阿難,本來不讓須跋陀羅打擾 世尊的,但 世尊告訴阿難,須跋陀羅是祂般涅槃前所收的最後一位弟子,因此阿難才讓他面見 世尊。須跋陀羅請問 世尊:當時很多外道自稱是一切智者,而認為其他人的所學都是邪見,稱自己的所行才是真正解脫之道,認為其他人的所行都是輪轉生死之因,大家都認為只有自己對、別人都不對;那麼要如何才能得知其中的虛實?又問: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沙門?如何才是解脫之因?

世尊聽了須跋陀羅的提問,就回答他說:【須跋陀羅!諸法之中若不見有八聖道法,當知無有一沙門名;二及三、四,亦復不有。既無沙門,亦無解脫;解脫既無,非一切種智。須跋陀羅!若諸法中有八聖道法,當知必有四沙門名;有沙門名,則有解脫。既有解脫,是一切種智。】意思是說:一切修行者所修的種種法之中,如果沒看見他們有八聖道的法,就應當知道,他們其實連一個沙門的名稱都沒有,更不要說有兩個及三、四個沙門的名稱;既然沒有真正的沙門名稱,也就沒有解脫可說;解脫既然沒有親證,一定不可能是一切種智的親證者。假使他們修行的種種法中有八聖道法,應當知道他們必定會有四種沙門的名稱;確實有四沙門的名稱,修行以後就會有解脫的實證。既有解脫的實證,才有可能是一切種智的親證者。

佛陀又告訴須跋陀羅說:【須跋陀羅!唯我法中有八聖道,有四沙門名,是解脫道,是一切種智。彼諸外道富蘭那迦葉等,其說法中無八聖道,無沙門名,非是解脫及一切種智。若言有者,當知必是虛誑之說。須跋陀羅!一切眾生聞我所說,信受思惟,當知其人必不空聞,要得解脫。】意思是說:只有在我釋迦牟尼佛的正法中,才有八聖道、才有四沙門的名稱;才是解脫,才是一切種智的親證者。其他各種外道,譬如富蘭那迦葉等人,他們的說法之中並沒有八聖道,也沒有沙門名稱的實質,不是真正的解脫及一切種智。假使他們聲稱也有,應當知道那必是虛誑之說。一切眾生聽聞我所說的法義,信受而深入思惟以後,應當知道那個人必定不會空聞而沒有收穫,一定會證得解脫。

佛陀接著又說:【須跋陀羅!我在王宮未出家時,一切世間皆為六師之所迷醉,初未見有沙門之實。須跋陀羅!我年二十有九,出家學道;三十有六,於菩提樹下思八聖道,究竟源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種智。即往波羅捺國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諦法輪。其得道跡,爾時始有沙門之稱出於世間,福利眾生。】意思是說:當 世尊仍在王宮還沒有出家時,一切世間都被六師外道所迷醉,從來沒有看見他們有沙門的實質。世尊二十九歲時出家學道,在三十六歲時,於菩提樹下思惟八聖道,究竟根源底蘊,而成為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一切種智。隨即前往波羅奈國的鹿野苑中仙人所住之處,為憍陳如等五人,轉四聖諦法輪,他們獲得解脫道的實證,知道出離生死的理路了;那時才開始有真實的沙門名稱,出現於世間廣施福德利益給眾生們。世尊接著又說:【須跋陀羅!當知我法能得解脫,如來實是一切種智。】就是說,應當知道:「我所弘揚的法理能使人獲得解脫,如來確實是一切種智的親證者。」。

由於須跋陀羅聽到 佛陀說八聖道而心生歡喜,很想知道其中的義理,所以就請 佛繼續為他開示,佛便為他解說八聖道的義理;須跋陀羅聽完 佛陀的開示後,當場得法眼淨,證沙門初果;之後向 佛陀表明意願,要在佛法中出家,並得 佛陀的允許,因此而成為 佛陀的最後一位弟子。之後,佛再為他廣說四聖諦,須跋陀羅因此而成為沙門四果阿羅漢。

在以上我們所引的這段經文中,提到了解脫及一切種智。由這個如來聖教,我們可以知道:解脫和一切種智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法;從實證的理上來說,也證實解脫與一切種智確實是不同的。解脫的實證,只需斷除蘊處界真實不壞的邪見,也就是斷我見,再進而斷除對自我的執著,也就是斷除了全部的見惑、思惑,就可以實證解脫的第四果阿羅漢,但是四果的聖者阿羅漢仍然不知道法界的實相。法界實相的證知,就是要藉由參禪找到不生不滅、本自清淨的第八識——真實心如來藏;先發起般若總相智,再進而修學般若別相智,之後再進修這第八識實相心中的一切種子的智慧,才能成佛。阿羅漢連般若總相智都沒有,就更別說成佛所需的一切種智了。即使僅針對解脫智來說,只針對解脫本身來說,也是有不同層次差別的;二乘聲聞的解脫只是下品的解脫,只知道解脫道的總相;二乘緣覺的解脫也只是中品的解脫,也只知道解脫道的總相而已,都不知道別相;菩薩的解脫則是上品解脫,佛則是上上品解脫。

只有佛菩提道的大乘法中所證的解脫,才是究竟的解脫,因為涅槃中的本際已經如實證、如實知,並且可以究竟了知。修證二乘菩提,最多只能讓眾生出離三界生死,不可能知道無餘涅槃中的本際;那又如何能夠叫作究竟?緣覺辟支佛即使不從聞而得,是自己藉緣思惟而得,但是他所證的解脫仍然不是究竟,因為也是只能出三界生死,對於涅槃解脫中的境界是什麼,仍然一無所知。

佛在《優婆塞戒經》中為弟子們開示說︰了知法性,所以叫作佛;沒有具足了知法性,就不能叫作佛。法性有二種:第一、是總相上的法性,第二、是別相上的法性。聲聞人在解脫道上是只知道總相,也就是把自我滅盡了,我見斷了、我執斷盡,就是解脫;捨壽後把所有的五蘊我、十八界我都滅盡而不再出生,就成為無餘涅槃。這是只有知道解脫與涅槃的總相,不知道涅槃的別相。辟支佛也是只知道總相,他的所知也是把我見、我執斷盡了,把自我滅除了就是無餘涅槃;就沒有三界我、五蘊十八界我,也沒有我所了,這就是出三界的境界。辟支佛也只知道涅槃的總相而不知道別相,不過他不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是自己去思惟、整理,因此通達了因緣法,成為中品解脫。

像這樣只有下品、中品解脫的實證,只知道解脫道的總相,當然不能稱之為佛,因為他們對法性的種種別相,仍然沒有通達,更沒有究竟。可是諸佛如來就不一樣了,解脫、涅槃都究竟了知,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十二因緣背後的實相;怎麼樣才能有十二因緣?為何先要有十因緣才能夠有十二因緣法?如果沒有這個第八識如來藏,又哪裡會有十二因緣法呢?這些別相,佛都究竟了知。可是辟支佛只知道因緣法,因緣法背後的實相都不知道,所以他們只知道因緣法的總相。聲聞人則是要聽聞 佛說因緣法以後才會知道,如果不聽聞 佛說因緣法,就會只知道四聖諦、八正道,並且是從 佛聽聞而知的。

此外,二乘聖人只能在煩惱障的現行上修斷,而大乘菩薩們,從初地就開始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成佛時全部斷盡,所以無餘涅槃中的境界,固然是三乘都一樣,但是三乘聖者斷除煩惱的深淺,卻是有所不同,因此所證的解脫也是有層次差別的。反觀當今之世,曾經自稱成佛的人不少,但是這些人何曾有人是已斷我見、已斷我執的?下品的解脫果尚且沒有證得,連半點解脫智慧都沒有,當然不可能會有一切種智。因為有一切種智的人,一定都會有解脫智;而有解脫智的阿羅漢們,卻仍然不懂般若總相智,更別說一切種智了;但那些自稱成佛的凡夫,連解脫智都沒有,竟然敢自稱成佛,膽子未免太大了。

所謂的法界實相,就是無餘涅槃中的本際,有時稱為實際、心、如、識、本識、入胎識、如來藏等等,就是南傳佛法《阿含經》中所說的阿賴耶識,就是大乘經中所說的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這是證得解脫道的阿羅漢、辟支佛聖者都不必修證的。而一切種子都含藏在這個本識如來藏心體中,如果想親證一切種子的智慧,就必須先親證如來藏,才有能力現觀如來藏所蘊含的一切種子。所以一切種智與解脫智,是不同的智慧,這是學佛人,特別是大乘法中的學人,絕對不可混淆的。

雖然前面已經引經文證明,一切種智的名相在聲聞佛法阿含部經典中曾經說過,然而四阿含諸經中卻都不曾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也不曾說到一切種智應當如何修證;乃至一切種子、一切種智所依的如來藏心體,究竟要如何親證?四阿含諸經中也都不曾說過。是直到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系經典中,才有說到如來藏心體的清淨自性、涅槃自性、真如自性,但是仍然沒有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與實修方法;一直到第三轉法輪的唯識經典時,才說到一切種智的內涵與實修方法。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證實,諸大阿羅漢在世時,確實曾經參與了第二、三轉法輪 世尊所宣演的法會,曾經聽聞一切種智的妙義,但是因為有聽沒有懂、沒有勝解的功德,所以對一切種智內涵的佛語開示,不能記住--念心所不能成就,當然只能把所聽聞到的大乘經典,結集為二乘解脫道的經典而僅保留一切種智的名相。由這段經文中一切種智的名相被結集在阿含部聲聞佛法的經典裡,已經可以證實,阿羅漢們確實曾經參與大乘法會而聽聞過 佛陀演說大乘經的,菩薩們當然更是一同與會聽聞的。

但是人間的佛教,一向是以出家眾作為表相上的領導者,自謙的菩薩們當然不可能搶在阿羅漢之前結集經典,只能在阿羅漢們把大乘經典結集成為專講解脫道的小乘經典以後,才當場提出抗議,但是聲聞阿羅漢們卻不願意接受大乘經典重新結集的建議;所有出家與在家菩薩們,眼看著要求不被接受,只能當場表明意願:「吾等亦欲結集」。然後才將聽得懂而已成就念心所的大乘經典法義,在七葉窟外由千位菩薩共同誦出而結集、流傳;其中的法義遠遠勝妙於四阿含所結集的只有修證名相,而無法義內容的所謂大乘經典。這當然會使上座部等聲聞人覺得被比了下去,因此這千人結集的史實,當然不會被上座部、經部師、正量部等二乘人記載於聲聞律中。這個事實已從四阿含的諸多經典中,一一求證真實,此外在阿含諸經中,也處處都可以找得到這樣的證據︰阿羅漢只得解脫智,佛則是解脫智及一切種智都具足證得。因此這樣的事實是無法推翻的,因為仍有阿含部諸多經文為證。

由我們以上的舉證及說明,各位菩薩可以瞭解,大乘當然是 佛所說,所以如果有人主張大乘非 佛說,則顯然是不懂佛法的人,也當然不可能實證佛法。大乘非 佛說的主張有非常多的過失,這在其他單元,已經有多位老師從不同面向為各位菩薩解說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說了。

今天就為各位說明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