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見聞覺知修止觀

第79集
由正銘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我們要來介紹「不依見聞覺知修止觀」。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前面的幾個單元,我們介紹了 馬鳴菩薩在論中所說的:【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大乘起信論》卷2)中的「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接下來這個單元,我們要來介紹「不依見聞覺知修止觀」,並解說論文中的後面幾個句子。

「不依見聞覺知」,意思是說:修學佛菩提道,要用見聞覺知的心,來尋覓我們本來就在的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心,那個第八識心真如才是諸法的實相;修證大乘法的人,絕不可依見聞覺知的六識心作為修證的標的,應依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作為修證的標的,這才是真修實相法的有智慧的人。因為,一切法都是從那個實相心而來,有些是直接從祂出生的,有些是間接從祂出生的;而且證悟的人所知道的第八識法性的一切般若智慧佛法,也都是由祂直接出生或顯現的;至於一般人所受用的世間種種的法,也都是從這個第八識心間接出生,乃至輾轉出生的。但是不知道的人,就一定會落在六識心的見聞覺知性上;見聞覺知都是六轉識的自性,如果所悟的心是有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的心,就違背 馬鳴菩薩的開示了。

所以有智慧的學人,應該向離開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尋找實相心如來藏;但是離了見聞覺知的方向,想要找到心真如時,在這中間還有一個意根的體性存在,祂是介於有見聞覺知和離見聞覺知的中間。意根已經不像六轉識那樣具足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但祂還有一種很微細、很低劣的了別慧;意根就憑著這一種低劣的了別慧遍緣一切法,祂藉五塵上的法塵而遍緣一切法,可是祂的了別慧很差,自己無法分辨,也無法返觀自己;如果法塵有重大的變動,祂就要喚起意識加以分別,才能決定要作什麼或不作什麼,祂本身沒有辦法判斷決定的;在祂要決定以前,先要依意識的分別判斷才能夠作決定。就譬如眠熟無夢時,遇到外境有重大的變故,此時應該作什麼應變呢?祂自己無法決定,因為祂的了別慧很差,所以必須喚起意識覺知心醒來分別外境,然後才能決定該如何應變、或者繼續睡覺?所以說,在這眠熟位意識斷滅時,末那識看來似乎是離見聞覺知的,但實際上,祂不是完全離見聞覺知的,仍然有極細的了知性存在;但祂因為沒有六塵中的證自證分,所以祂並不了知自己的存在,只是執著一切法而繼續為自己當一個看守者。

可是這個真實義,得要等我們悟了找到心真如以後,才會真正理解以上這些意思。所以,目前在大乘法中修證的大部分學人,他們的最大問題就是沒辦法具備正知正見,不能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尋覓實相心,總是把見聞覺知性的妄心當作是真實心;所以就會以意識的變相當作是心真如、當作是如來藏,就誤以為自己證悟了。往往因此,而在自認為悟的狀況下成就大妄語業,也跟著開始誤導眾生了;所以,離見聞覺知這個觀念很重要,應該常常開示給只注重表相的佛弟子們聽聞。但是只注重表相佛法的人,常常會誤解我們的意思,以為是要他們把能見聞覺知的意識心捨離見聞覺知,他們往往會這麼想:「我如果聽你的話把見聞覺知滅了,那要怎麼修道呢?」可是我們講的是:「用見聞覺知的第六意識心,去找從來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如來藏心,不要往見聞覺知的方向去用心。」我們講的是這個意思,可是這些人誤會了。但是會產生這樣的誤會也是正常,因為他們還沒有悟嘛!所以,大家都得要瞭解:追求般若的證悟,就必須要去證得實相心如來藏;想要親證實相心,一定要用我們見聞覺知的意識心,去尋覓另一個同時存在的離見聞覺知的心。這樣子才是離見聞覺知而修佛法,這就是 馬鳴菩薩所開示的「不依見聞覺知」。

接下來,我們繼續介紹 馬鳴菩薩在論中所說的「一切分別想念皆除」。這裡所說的一切分別想都除掉,是講非如理作意的分別都滅掉了,而不是把所有的如理作意的分別也滅掉。外面常常有人跟我們爭論說:「你們講真如心離分別,那你們證得真如心時,你們就變成沒有分別的白癡了,那你們又怎麼能夠跟人家講話、說法呢?」都是這樣誤解我們的意思。我們所說的悟後離分別,是講悟後就離開虛妄的分別,是離開了不如理作意的虛妄分別。佛從來沒有叫人家斷滅分別心,佛從來說的都是斷除不如理的作意的分別、跟虛妄分別;從來都是教人以能分別的覺知心意識,來尋覓從來就不曾起分別的第八識如來藏;找到不分別的如來藏以後,覺知心就離開虛妄的分別而生起智慧了。從來都是這樣子講的啊!三乘諸經也莫非如是;我們也是完全依照佛的這個開示來弘揚佛法,從來不曾教人把第六識覺知心變成離見聞覺知而不分別。

佛只對一種人說要把分別心斷掉,也就是對於定性的阿羅漢想要取證無餘涅槃時。因為定性聲聞捨報後一定要進入無餘涅槃,他們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不但分別心都要斷盡,連自己也要全部滅掉,也就是連自己的五陰十八界都要全部滅掉,所以佛只對這一種人說應該滅掉能覺能觀的覺知心。但是佛對諸菩薩眾們都開示:「於一切的虛妄分別想念,應該斷除。」這裡所說的一切虛妄分別想念,也就是《楞伽經》講的妄想、妄念;《楞伽經》講的妄想、妄念,並不是一般人打妄想的語言妄念,而是講虛妄想的種種念。馬鳴菩薩說這些念都應該要斷除,也就是「一切分別想念皆除」。

如果弟子們都能夠「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分別想念皆除」,這樣修習而證得如來藏的話,似乎已經是真的實證清淨心了,似乎就是真實的證悟了;但其實還是不夠,因為還沒有轉依成功。真正的一個開悟,並不是知道開悟的內容以後就算是證悟了,而是應該心中確實接受不疑,能安忍而實地轉依所悟得的第八識心了,才算是得忍的聖者;也就是說,證得實相心者或者得知實相心以後,轉變覺知心的自己和處處作主的意根自己,依止第八識實相心的無所得、無所失、不垢不淨、不生不滅、寂靜涅槃的第八識清淨涅槃的自性,使我見、我執及種種煩惱不能再影響到自己,由此而獲得一分的解脫正受,這樣轉依成功以後,才算是真正的開悟聖人。如果知道答案,知道實相心如來藏的所在,但是不能夠真實地信受無疑而安忍,不能轉變自己而依止實相心的無得、無失等等的境界,那就不算是真正的開悟;縱使所知道開悟的答案正確,仍然不是開悟的人,因為忍法還沒有生起,就沒有解脫正受與智慧正受。如果轉依成功了,算是證悟了,也仍然有事要作:也就是要放下所悟的如來藏。既然自己的如來藏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大力眾生能夠加以毀壞,那又何必記掛著祂呢?悟後如果還在執著所證得的實相心境界的人,其實還是個初見道的人,只能算是真見道位的七住位菩薩,進不了上一層次的。

因此,悟後固然必須深入整理、思惟領受,由此發起深妙般若實智,但是卻不必記掛著祂不放,否則就會使自己對如來藏不斷地生起「分別想念」,就成為恆內執如來藏為我的人。所以除了專作進修的思惟時,不僅不必時時想念著如來藏,也要把這個想念除去;除去以後,千萬別在心中想著:「我已經把對如來藏的想念除掉了。」當我們這樣子想的時候,那又多出一個「我」和「除掉」的想念了。所以 馬鳴菩薩接下來說:【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大乘起信論》卷2)這個「除」字要把它加以引號,也就是要把除掉一切分別想念的這個「除」的想,也要捨棄;換句話說,我們就處於類似無所有處的狀態,也類似非想非非想處。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以後,也不可存著已除一切分別想念的「已除」之想。

為什麼要這樣安住呢?因為「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還沒有證悟的人會說:「《大乘起信論》是偽論,因為一切法緣起性空,都有生滅,不可能沒生滅啊!」這種說法就好像誤會《楞嚴經》者的說法。《楞嚴經》告訴我們:見聞覺知性都是虛妄的,七識心都是虛妄的;可是,後面又告訴我們:見聞覺知性都是本不生滅。既然已說是從眾緣所生的虛妄生滅法,後來又怎麼會說是本不生滅呢?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說:見聞覺知性都是從如來藏心體中所出現的,固然都是從緣而起,但卻是如來藏心中所蘊含的自性,卻是從如來藏中藉緣而生起的;生起之後也是附著於如來藏而存在、而運作的,所以都應攝歸如來藏,攝屬如來藏的無量自性之一,所以就依如來藏的不生滅而說見聞覺知性不生滅。

這就好像「『一心說』唯通八識」的意思:如果要說眾生都是只有一個心的話,那唯一的一個心就是阿賴耶識;是以阿賴耶識這個心函蓋第八識如來藏、第七識意根、前六識的意識及眼等五識。《楞嚴經》的開示也是同樣的意思:如果說眾生只有一個心的話,那個心就是如來藏;因為前七識本來是如來藏心體所生,而且只在如來藏心體表面運作,本就應該攝歸如來藏的。所以,在前面讓眾生瞭解六識心的見聞知覺性和意根的思量作主性以後,把前七識自性和第八識如來藏自性的不同處,加以分別解說以後,眾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如來藏心體了。但是佛不希望眾生因此就滅掉七轉識的見聞知覺性而入涅槃,否則就沒有七識心能再攝度眾生,證悟者自己也將因此而無法成就佛道了;所以接著就說明:其實前七識也都攝歸如來藏,所以七識心王的見聞知覺性也屬於如來藏所有,所以才開示說五陰、六根、六塵、六識以及六識的見聞知覺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但是末法時代的大師們,都把這個過程給省略掉了,就不管前面經文所說「見聞知覺性虛妄」的各章中的說法,只斷取後面一章經文而作如此的謬說:「《楞嚴經》中說見聞知覺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七識心的見聞知覺性不是虛妄法,所以見聞知覺性就是如來藏,就是真如、佛性。」般若真實智慧的難修難證也就在此啊!在把見聞知覺性攝歸如來藏而說「見聞知覺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之前,必須先找到如來藏,必須先確實眼見佛性;然後再觀察證實一切法都是從如來藏所生、所顯,將一切法都攝歸不生滅的如來藏,所以才說一切法不生亦不滅。所以一定要把見聞知覺性攝歸如來藏所有,才可以說見聞知覺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不可以跳過這個親證如來藏、親見如來藏離六塵見聞覺知的過程,也不可以跳過親眼看見佛性的過程,不可省略現觀一切法都攝歸如來藏的內涵,而直接將七識心見聞知覺性當作是如來藏的自性,誤認為就是真如、佛性。所以《楞嚴經》中說,和 馬鳴菩薩所說的「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絕不是指見聞知覺性本身不生不滅而無相,而是依祂們攝歸如來藏的實相境界來說一切法不生不滅、無相。

但是,依如來藏的不生不滅而說一切法不生不滅,而說七識心王的見聞知覺性不生不滅,意思並不是說因為如來藏不生不滅,所以一切法在實際上都不曾生滅。在現象界的實際境界中,一切法仍然是有生有滅的。所以我們今天晚上睡著了,見聞覺知性斷滅了,明天早上見聞覺知性又出現了,所以我們又醒過來了;見聞知覺性都是如來藏所出生的,祂們都屬於如來藏心體所蘊含的種種體性中的一部分。如果想要成佛,就不能夠把六識心滅除,就不能把六識心的見聞覺知性丟掉,才能夠具足一切法而成佛。如果把祂們丟掉以後,我們就不能成就佛道了;把祂們丟掉以後,將會變成無餘涅槃,如同聲聞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一般。常住於無餘涅槃中有什麼意義呢?下不能利益廣大眾生,中不能成就佛道,上則愧對諸佛,所以是無意義的事。所以,不能把見聞知覺性認作實相心,要以祂們為工具去修證一切種智,要轉變祂們成為無漏有為法,才能夠依般若智慧次第修學,迴向佛地。

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不依見聞覺知修止觀」,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