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行發心(四)

第40集
由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非常高興再次來和大家共續法緣,在上次的節目中談到因為在真如法性中,實際照見萬法的根本理體——如來藏,證得根本無分別智,現起總相智,以此為根本,再不斷地對真如作深細觀行,而有後得無分別智;因此對真如法性的勝妙見解,就在所修的菩薩道中不斷顯現,立於中道而行六度萬行,都不會執有著無——落於兩邊,所以就開始生起種種的勝解、勝行。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解行發心菩薩依於勝解的般若智慧,在六度中有何種的勝行呢?學佛行菩薩道能成就兩種莊嚴「福德與智慧」,這兩種莊嚴是成佛所必備的,也是一切菩薩生生世世努力修行,一直到究竟佛地時才圓滿的。那麼福德從哪裡來?從哪裡得呢?就是要從眾生來、眾生得。這個答案很簡單,但很難理解與履行,怎麼會這樣說呢?且聽我慢慢說分明。

我們知道六度的前五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度全部是在收集福德,從布施法、財、無畏給眾生而得福;從持戒而不違犯傷害眾生而得;修忍辱是眾生示現身、口、意行的違逆境界給你,你把這個境界拿來修忍辱,不僅消除了性障,還增益自己道業及福德;在前三度努力去精進,而得到是更多的福德;修禪定是以捨為主法,捨欲界五欲之法,得色界初禪乃至四禪的定福。這五度直接、間接的對象全部是眾生,所以福德是因眾生而有,福德是從眾生那裡來的。瞭解這樣的道理以後,為了福德,凡夫眾生才會努力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度的法,而這樣作主要是為了自己,最終的目的是想要讓自己在未來世得到廣大的福報;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所以他是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馬鳴菩薩的論文中:「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那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卷2)這是告訴我們:什麼是勝解行位的菩薩們清淨勝行的布施觀。講到布施這個部分,一定要先了知布施這一個法有三個基本元素:布施者、受施者,還有布施的東西。這三者缺一不可,少了一個,布施這個法就無法成就;這樣看來受施者,是成就布施者功德,很重要的關鍵哦!所以以後有能力行布施的人,對願意接受你布施的眾生,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感覺,反而要很感謝他成就你的布施功德。

話說回來,一般眾生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那怎樣才是有布施也有波羅蜜呢?必須要有能力去現觀「布施之中的三輪體空」,如果你沒有去證得這個真如法性,就不能從現量上去轉依真如、就不能作到布施的三輪體空。你從如來藏的真如境界來看,你遇到了一個窮苦的人,你用錢救濟他,當你救濟他的時候,事實並沒有一個作救濟善事的你,也沒有被你救濟的窮苦人,也沒有所作的救濟這麼一回事;所以施者、受者、施物三輪都空,這樣布施的人,就是有布施也有波羅蜜。因為布施這件事,在事相上雖然有,可是從五蘊十八界、緣起性空的二乘菩提上面來看,以及從大乘般若所證悟的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來看,都沒有真實常住的我、人、布施行這三件事情。所以在悟後,不論是二乘菩提,或是大乘菩提上面來作現觀,都是三輪體空的,因為有現觀三輪體空,所以才有布施到彼岸的功德。經過深入的現觀以後,你從「真如心無形無色,而離見聞覺知的體性」的般若智慧來看,以及從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緣起性空的立場來看,結果是我沒有在布施,沒有被我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這一回事。當你悟後以這樣的現觀,去看這個布施行的時候,現觀被你布施的那位窮人,他其實是沒有所得的啊!表面上看來他是有所得的,但是到底是他的真如心得了呢?還是他的妄心得了呢?還是他的身體得了呢?結果是沒有!他沒有所得,你也沒有所失。只是和合八識心王所運作的種種事相,而暫時現有布施這一回事,從第八識自己所住的實際理地來看,完全無得亦無失。既然他無得、你無失,哪裡還有布施這件事情呢?到這個現觀布施三輪體空的地步,我們就說:你現在既有布施也有波羅蜜。這樣才是真正的證得布施波羅蜜了啊!所以菩薩有布施也有波羅蜜,凡夫有布施而沒有波羅蜜。

久學菩薩初悟不久,意識心還沒有完全適應「轉依境界」的時期,有時會有不捨的一念出現,但是很快地就過去了。我說你這個心行,就是還沒有完全遠離慳貪相,可是這位久學菩薩接著轉念又想,我雖然捐出去了,我的真如心根本就沒有想說,我這筆錢捐出去好可惜啊!他從真如心來看這件事情的時候,就轉依如來藏的真如法性,這個慳貪相當下就不存在了。正因為你常常在歷緣對境時,這樣觀行而轉依真如法性;所以就漸漸地把慳貪相的這種習氣種子分分斷除,就可以永遠地離慳貪相,那你的布施度就變清淨了;這樣布施的菩薩心行清淨,就叫作布施波羅蜜的清淨施度,而不是有染著的不淨施度。久學的證悟菩薩都是這樣子來隨順修學「檀那波羅蜜」,這就是 馬鳴菩薩講的: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那波羅蜜。

接下來 馬鳴菩薩說:「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卷2)菩薩真的證悟以後,知道法性一向都是離開色聲香味觸五欲境界的,因為永遠顯示真實與如如法性的如來藏,從無量劫以來就沒有造業過,所以沒有破戒相,如果能這樣子現前觀察而嚴持戒法的話,就叫作清淨戒度。一切證悟的菩薩們,都得要這樣子來隨順修行「尸羅波羅蜜」。什麼是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呢?當你找到真心如來藏的時候,你去觀察祂,當我們去受持五戒、解脫戒或是菩薩戒的時候,不久證得這個真心如來藏之後,從真如法性的角度來看犯不犯戒的問題,從現觀當中知道真心不對五蘊六塵起見聞覺知,所以祂根本無戒可犯啊!因為要在五欲當中的色聲香味觸法上面去貪著的話,就必須有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必須是能夠在見聞覺知性當中生起分別的、必須是有識蘊六識的見聞覺知性直接了知六塵的法味,有了法的韻味以後,才能去貪著享受那一個覺受。你喜歡某一法,是因為那一個法,有一種韻味讓你去體會、領受,讓你覺得領受那一個法的韻味,可以讓你很歡喜。譬如說朋友請吃飯,主菜一上桌,從鼻子聞的味道、眼見菜的擺飾,一接觸你馬上了別知道這是台菜、浙江菜還是川菜,你已經領受它的韻味了。為什麼能領受呢?因為你有分別,在看見的當下就已經分別完成,所以你心裡就想著:這個地方菜不錯吃,我看一看有什麼配料,回家的時候也來試試看。這都是七識心在領受六塵的法味,可是真心如來藏,因為無始以來就離六塵中的見聞覺知性,所以祂的體性,就是在五欲境界當中永遠都不起貪,不起貪心就沒有破戒相;會有破戒相的,一定是因為有這個色身、有見聞覺知心、有作主執取五欲的心,所以在五欲當中起了貪著,才會有種種不如法的身口意行,這樣才是破戒相。可是真如、如來藏,永遠都是顯示出「真實與如如」的法性,永遠不住在五欲境界中、永遠離五欲的境界,所以從來沒有破戒相。你能夠這樣子如實地現觀而作轉依,就是清淨的戒度。如果不能從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上這樣子去現觀的話,你雖然持戒很嚴謹,連小小戒都不敢犯,但這樣仍然是有持戒而無波羅蜜;如果你證得了如來藏,從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來現觀「持戒的三輪體空」,也從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無我、無我所來現觀「一切法空」;有了如理作意的現觀,我們就說:你既有持戒也有波羅蜜。不然的話,你永遠都是只有持戒而沒有波羅蜜。

馬鳴菩薩接著又開示說:「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卷2)知道一切法的法性,都沒有苦惱、都離瞋害相,而能夠安住、安忍,這樣就叫作清淨的忍度。能如實的現觀一切法,不管是現象界中的五陰法性,或者是實相界法中的真如法性,它們其實都沒有苦惱,它們其實都是離瞋害相的;而五陰所起的苦惱以及瞋害相,從二乘菩提上來現觀,那也是無常相、也是緣起法,本質上仍然是無常性的空相,如實現觀以後,又怎麼會生起瞋害相呢?能夠這樣分別從三乘菩提上來現觀的話,你就能夠安忍,因為你親自現前觀察之後,就隨順這樣的法性去修忍辱行,這樣子隨順修「羼提波羅蜜」,我們就說你這樣是:既是有忍,也是有波羅蜜。如果你不能從一切法性上現觀二乘菩提的緣起性空,又不能從實相如來藏的真如法性,去現觀一切法本來無瞋害相的話,那你就是只能夠修忍而沒有波羅蜜。菩薩則是現前觀察,自然而然的變成這樣,所以絕不會在心中生起瞋心、害心,而故意強壓下來,裝作絕不生氣的樣子,這樣子就是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這個人就是有忍也有波羅蜜多。

馬鳴菩薩又說:「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大乘起信論》卷2)一切法性都是離身心相的,一切法性都是沒有懈怠的,在《大品般若》、《小品般若經》中都已經跟我們詳細的說明:真心就是非心心、無心相心、不念心、不住心。非心心就是在說:這個不是心的心,祂跟眾生所知道的心截然不同,所以祂不是心,名為非心之心;祂確實存在著,當然一定有心的體性,但是祂自己的體性,跟見聞覺知心絕對不是同一種體性,截然不同於眾生所知的心性,所以名為非心心。真如心永遠不在身相中、不在心相中,所以永遠都沒有懈怠相;你能夠這樣去現觀,轉依祂的無懈怠相,那就是說你有清淨的精進度了。因為有親證如來藏,而現觀祂的真如法性,所以才能發起般若慧,發起般若慧就是對般若起勝解,因為起勝解,所以才能夠有勝行,有了勝解和勝行的緣故,才能夠進入內門來廣修六度萬行;這樣的人就能夠心無染著,而沒有懈怠的勤修菩薩行,這樣才叫作清淨的精進度,能夠有這種清淨的精進度,才能夠說你是隨順「毘梨耶波羅蜜」的人。這樣精進的修行,是從知道法性離身相、離心相,而沒有懈怠,不是由於覺知心去勉強自己精進,這樣就說你是清淨的精進度,這樣的修行才是可以到彼岸的,以這個精進的修行波羅蜜,作為你的證量,有了這一個證量以後,你就可以說:我已經隨順精進波羅蜜,是真正的在修行精進波羅蜜。因為你這個時候,既有精進也有波羅蜜,這樣子才能夠叫作是精進到彼岸。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只能講到這邊,希望能夠再共續法緣。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