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相應與緣相應

第40集
由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節我們稍微解釋了一下,十二支因緣法它應該是無我法。我們也說明到,可是在十二支因緣裏面是有所謂的識支,有所謂的六識,可是我們有情的六識總是覺得有「我」,那這樣子怎麼能夠跟無我法相應呢?事實上這個就是,我們有情對於所謂的識支,他的認識他是有顛倒的,他是沒有如實去觀察的;所以,一般人在觀察十二支因緣,其實他聽聞善知識在說明十二因緣的時候,其實上他是沒有辦法跟無我法來相應的,當然就不能生起解脫的智慧。所以,這十二支因緣法它的每一支都應該要跟無我法相應的,所以我們就舉了經文來說,十二支因緣法的每一支它不會去產生一個念頭說,「我出生了下一支」,不會產生這樣的念頭;那下一支呢,也不會想起一個念頭說,「我是從前一支出生的」,它也不會作這樣的想。這樣子就代表說,十二支因緣事實上它要跟無我法相應的,這樣子才是真正的十二支因緣法的觀行;如果沒有跟無我法相應的話,那是不可能跟解脫相應的,因為解脫一定是無我法。

那什麼是無我法呢?無我法的意思就是說,對於自我的存在,他是否定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覺知心爲什麼我們會認知一個我呢?那是因為有一些錯覺了,這個錯覺的原因就是因為有本識如來藏的存在,才讓我們產生有我的這種錯覺。所以我們剛剛說六識,有人認為:「我就是有覺知心啊,我就覺得有我啊,那我怎麼可能認為說把自己否定掉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事實上六識也應該是無我法的,只是因為我們眾生的錯覺,所以我們認為有我。

譬如說,我們有情看到一個景物,就說「我看到了」。譬如說我們今天看到一個風景,或是一個室內,我們看到室內的景色,我們說「我看到了」。所以說當我們走路,我們在自己的房間裏面走,我們走走走,走到這個牆邊我們就會轉彎,我們就不會去碰到我們身邊的物品,我們都會去閃避它,因為我們都看到了,我們就去閃避;我們就覺得這個非常的自然,可是事實上這個就是有一個虛妄的「我」存在。

譬如說,如果我們觀察,有一個人造的機器人,譬如現在很多的大學生,他們也有在做機器人的競賽。這個機器人當它掛上了一個攝影機,在這個機器人的前方,它去攝影,可是它有一個馬達帶動的,讓它能夠行走;可是這個機器人,當它的輪子轉動了往前走,它也有一個鏡頭,也看到了前面的景物;可是這個機器人,如果說你沒有寫一個程式去控制它的時候,事實上這個機器人一定會一直往前走往前走,然後走到最後,它一定會碰到那個牆壁。

所以我們的眼睛就好比那個攝影機——機器人前面的攝影機,它的輪子就好比是我們的腳。我們看到前面的景物,我們知道牆壁快到的時候,我們腿就自然停下來了,我們就不會再繼續往前走。可是機器人它爲什麼會繼續往前走呢?因為它也看到啦,因為它前面有一個鏡頭啊,可是它的輪子呢,不會停下來,那是因為它們中間是沒有連結的。所以說,眼識跟我們的身識,事實上不一定有連結的;可是我們就是因為有種種的法性,因為有本識如來藏的法性存在,才使得我們的眾生,它產生了連結;所以我們眾生看到了前面的景物之後,我們就自動會停下來。

可是當我們去製作一個機器人,來模擬一個人的時候,就產生極大的困難。譬如說剛剛的機器人,它有一個攝影機往前看啊,可是它有沒有覺知我呢?顯然沒有。所以,顯然眼識就好比攝影機,它是無我法,它並不會產生說「我看到了」。所以事實上,我們的眼識也不會產生我們看到的這樣的一個覺知,因為眼識就是眼識,祂就是攝受了外面的景物;所以眼識不應該起一個什麼樣的念,「我因為是眼識,我是屬於名色裏面的法,所以我有六入,所以我六識是屬於名色,那我會出生六入的法」,眼識祂不會產生這樣的念。所以眼識祂是無我法。

那耳識呢?耳識也是無我法。就像說機器人聽到一個聲音,它不會反應的,它只是聽到一個聲波,它不會把它轉換成一種意義。所以,如果有一個機器人,或是這個機器人就是一個咖啡機好了,你說「請你煮咖啡」;機器人要去辨認這個人所給的指令——煮咖啡,它是要經過一定的學習、一定的程式設計,它才能夠理解這是個指令。可是它也不是真正的理解,那是因為我們寫程式叫它這樣作,聽到這樣子的聲波應該作什麼,所以它中間是沒有連結的。可是我們人的耳識就有連結,這種連結那是因為我們的種種法,因為和合的關係,也就是說,是因為所謂的緣相應的緣故。

因為有緣相應的緣故,才使得我們的因相應。所以在經典裏面,也有說到這個部分,我們來看看經文怎麼說:

【應云何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何者是內因緣法地界之相?為此身中作堅硬者,名為地界;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為水界;能消身所食飲嚼噉者,名為火界;為此身中作內外出入息者,名為風界;為此身中作虛通者,名為空界。五識身相應,及有漏意識,猶如束蘆,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為識界。若無此眾緣,身則不生。若內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識界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佛說大乘稻芉經》)

這段經文所說的就是所謂的緣相應。也就是說,我們的五蘊身心之所以能夠運作,就是因為有地、水、火、風、空、識六界的和合;而這個和合可以讓我們的五陰身心產生運作,而讓十二支因緣能夠產生流轉的現象,所以才產生了我。

這個緣相應所謂的六界,它說的道理是說,譬如說我們身中有所謂的地大,這個地大它是堅固的,可是這個堅固的並不會和合。譬如說我們身體的物質,就跟外面的物質是一樣的,可是外面的物質它爲什麼會變成我們身上的物質呢?就是因為我們身中有水大,所以我們的身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分,因為有水分的關係,有水大的關係,才使得我們身中的地大能夠和合在我們的身上。假設我們今天全部脫水,那我們就死掉了,而我們死掉了,我們的地大就分解、就散壞了。我們身上的地大之所以能夠在我們身中,能夠形成我們的色身,就是因為我們身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水,這個水使得我們的地大能夠和合形成一個身體,所以這就是地大跟水大。

那也有火大啊,因為我們把飲食吃進去了——地大,把外面的物質食噉進來,在我們的消化系統,那就會有熱能來消化它,來運作,讓地大被我們身中所吸收,這個就是火大。

那也有風大啊,我們能夠呼吸,能夠作氧氣的交換,產生這個運作,那就是因為有風大出入息,所以才使得我們的身體能夠運作,能夠有熱能產生。

那也有所謂的空大,我們身體是有些空間的,所以才能夠使得我們的消化、飲食能夠通暢,讓我們的血液能夠流暢,才使得我們能夠運作。

除了地、水、火、風、空界之外,還有所謂的六識,因為有六識的存在,所以我們才知道饑餓,我們才知道呼吸等等的這些;如果沒有六識呢,我們如何能夠去產生這些運作呢?所以,識界就是所謂的六識,有這樣子的跟物質之法能夠互相配合融通,所以說才使得十二支因緣的因相應能夠成立。

所以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我們因為能夠了知,因為看到東西就知道說,我們不要去碰壁,那是因為有六界的和合。因為有這六界的和合,也就是我們有神經系統來讓我們產生一些連結,所以我們才能夠知道說,我看到東西,我應該作出判斷;作出六識之間互相配合而產生運作的這樣判斷,所以我們才能夠有這樣的我的認知生起。可是這個認知的生起,是因為有六界的和合所產生的一個現象。如果這六界不和合的話,那我們的覺知心就不能產生運作;不能產生運作的話,我們就會喪失意識,就會產生昏迷等等的現象。所以,我們的覺知心本來就是無我法,只是因為有六界的和合,讓我們錯以為有我的存在。

所以我們應該要如實地觀察說,事實上十二支因緣法的每一支,事實上都是無我法,乃至六識的這個識支,事實上祂也是無我法,祂一樣不能去說「我能夠出生名色」;因為六識心祂本身是斷滅的,當我們在睡著無夢的時候,六識心尚且是斷滅的、不見的,祂如何能夠出生名色呢?因為名色的法,祂的存在是比六識還要長久的。譬如說在胎兒的階段,在母親的胎兒的時候,五根還沒有成熟的時候,事實上六識是還沒有出生的,因為他只是一個胚胎,乃至他只是個受精卵;當他是受精卵的階段,當他是胚胎的階段的時候,他是沒有六識的。所以,顯然六識是不能出生名色的,所以六識當然不能去作一個念頭說「我出生了名色」,祂也不能產生一個念頭來說「我出生了六入」。所以,六識事實上也是無我法。也就是說,在觀察十二支因緣的時候,它的每一支統統都要跟無我法相應,這樣子才能夠成就十二支因緣法的觀行。

可是,除了十二支因緣法必須一一支要跟無我法相應之外,這個十二支因緣還要跟十因緣的觀行要能夠配合。也就是說,十二支因緣法它之所以能夠產生流轉跟還滅的現象,除了說我們剛剛所介紹的緣相應的這個法作為十二支因緣法它的因相應的條件,事實上還要有一個本識的存在。也就是說,因為十因緣裏面推尋到最後有本識的存在,所以才使得十二支因緣法的流轉跟還滅都可以成就。所以流轉的時候,因為背後都有如來藏的存在,所以才使得十二支因緣可以如環無端的循環不已,讓眾生在三界裏面流轉生死而永不停止;可是也因為有如來藏的存在,所以才使得十二支因緣法的還滅門它也可以成就。也就是說,因為有如來藏的存在,所以當我們進行十二支因緣法的無我觀而進行還滅的觀行的時候,可以把十二支因緣的一一支都可以把它滅除掉。可是滅除掉之後並不會成為斷滅,因為還有第八識如來藏的這個本識存在,而使得一切眾生進行還滅門的時候,他不會產生斷滅的現象。

乃至一個聲聞人,他進行還滅的時候,當他在人間證得初果、二果乃至三果的時候,當他捨壽的時候,他可能生天;當他生天的時候,他把這一世的五陰都捨弃了,可是他的解脫果還能夠持續的保存。能夠讓他在三界裏面,譬如初果人是七次人天往返,經過七次的人天往返,他才入無餘涅槃;二果人能夠一來人間,然後就捨壽之後能夠解脫;三果人能夠捨壽後,能夠解脫,然後在色界天以上去般涅槃。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有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所以使得這些聲聞人或是緣覺人,當他實證了解脫的時候,他可以捨壽之後,還能夠讓他的解脫果能夠被含藏,把解脫的業能夠含藏在本識之中,能夠經過七次人天的往返,能夠究竟解脫。如果沒有第八識的存在,那他解脫的智慧要存放在什麼地方呢?所以,因為有第八識的存在,所以使得聲聞、緣覺人,他們的解脫的智慧能夠含藏在第八識之中,而使得還滅門可以成就,可以讓聲聞、緣覺人他們可以逐步地實現他們還滅解脫的果位。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知道,不管十因緣、十二因緣統統都要有如來藏的存在,作為因緣法觀行的一個前提。只有在這個前提之下,才有可能相應於十二支因緣法每一支的無我的現觀;因為能夠這樣現觀之後,才能夠讓解脫果能夠成就。所以說,緣覺菩提它的觀行,它要有種種的前提,要有無我法的相應,也要有第八識如來藏永恆存在的相應,這樣才能夠使得緣覺菩提能夠圓滿地成就,才能夠讓緣覺人能夠因為觀察「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性空的道理,來讓他的智慧跟解脫法相應,而能夠入無餘涅槃。

至於說「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性空的道理,它所含攝的詳細的道理,因為它的內容也是我們必須要了知的;這個部分將要由我們另外一位親教師郭老師繼續跟各位來解說,詳細的內容在下一節就會再跟各位進行。

這段時間謝謝各位的收看!祝大家福慧雙修,速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