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不共道(二)

第86集
由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一系列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概說」。今天將繼續上一集的主題:三乘菩提之不共道。

在上一集,曾舉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十,來說明什麼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最後歸納為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一切法的根本,與諸法非一非異,本性清淨而有雜染;第二個重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無生無滅,不分別六塵,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性寂滅;第三個重點、菩薩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發起的智慧,是聖人所行的境界,凡夫及二乘人是無法了知的。其中第一個重點已經在前一集說過了,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想要再一次瞭解裏面的內容,請到正覺同修會網站瀏覽。

這一集,將針對第二個重點加以說明。第二個重點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無生無滅,不分別六塵,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本性寂滅」。也就是說,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無始劫以來就在,從本以來沒有出生過,既然沒有出生過,當然不可能消滅;祂從來不在六塵作種種分別,所以不分別六塵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清淨性;既然不分別六塵,所以世間的語言文字到這裏就斷了,眾生種種的心行到這裏也就消滅了。

或許有人會懷疑: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的從無始劫以來就在嗎?或者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真的不分別六塵嗎?等等。既然有人會懷疑,當然要針對這兩項加以一一說明,這樣眾生才能夠分辨誰說的是真的,誰說的是假的,不是嗎?

首先針對第一項來討論: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不是從無始劫以來就在?在佛門中有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很多人能夠朗朗上口,那就是《心經》。佛弟子們都知道,《心經》是《大品般若經》六百卷濃縮成《金剛經》,然後再將《金剛經》濃縮成《心經》;也就是說,佛在《大品般若經》說了六百卷濃縮最精華、最精髓的經典就是《心經》。在《心經》不是有這樣開示,「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嗎?其中不生不滅就是指這個真心,也就是指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來沒有出生過。既然沒有出生過,還有消滅的時候嗎?當然沒有嘛!既然祂不生也不滅,不就代表祂從無始劫以來就在嗎?當然是嘛!

因為有這個無始劫以來就在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心經》所說的真心,所以眾生所面對的一切境界,從來沒有自外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既然一切眾生所面對的種種境,沒有自外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眾生所造的種種業,當然也不能自外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再由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含藏業種帶到未來世,出生了新的五陰身,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導致眾生枉受生死輪迴之苦,無法出離三界而得解脫。

聲聞緣覺親自觀察到這個五陰身乃是痛苦的根源,所以願意將這個五陰身滅盡,也願意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所以 佛說二乘無學證無餘涅槃、有餘涅槃。然而,菩薩不僅看見這個五陰身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且他還親證二乘人所不能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可以現前觀察五陰運作當下就是涅槃;這個五陰身是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出生,攝屬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局部體性。既然菩薩知道五陰身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局部功能差別,不能自外於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有,所以不斷地取得未來世的五陰身修行,來成就菩薩所應證的四種涅槃之最後一個涅槃——無住處涅槃,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來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

所以,不論是凡夫、二乘人、菩薩,都因為有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存在,不僅成就一切諸法,而且還成就二乘人親證兩種涅槃、菩薩親證四種涅槃。所以,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三說得非常好:「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真的是如此啊!如果不是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存在,還有您的存在嗎?既然連自己都不存在了,還有一切法乃至涅槃可得嗎?顯然沒有嘛!所以說,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無始劫以來就在,世間最長壽當然非祂莫屬了;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五陰世間、沒有任何一個山河大地的器世間的壽命比祂還要長,所以說祂的壽算是無法計算的。既然本來有,不是靠修行而得來的,當然是常住法;靠修行得來的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當然不是 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然而在佛門中,有人主張意根、法塵相接觸而出生的意識是常住法,卻不知道意識乃是生滅法。

譬如有一佛門外道,堅持意識是常住法,不是生滅法,在他們所出版的刊物這樣開示著:「中道第一義善,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散亂、不顛倒、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定慧不二這一念心,要把它延續下去,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一天、兩天、四天……就有辦法認識這一念心,這個就是自己。」然而,說法這一念心、聽法這一念心,乃是耳識、意識所攝,在睡著無夢時統統不見了,還會有不散亂、不顛倒、念念分明的現象出現嗎?顯然沒有嘛!既然不存在,說法這一念心、聽法這一念心還會是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嗎?顯然不是嘛!這位佛門外道所說的法根本不是佛法,乃是外道法,讓眾生墮入意識我之常見外道中,誤導眾生非常嚴重。

又譬如有一位坦特羅佛教行者,其說法如同剛才那位佛門外道所說的一模一樣,將意識可斷之法當作是常住法,當作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以他這樣主張,大意如下:為了能夠達到所謂證悟的境界,修行者會以禪定觀想的方式進行,所以捨離了粗重的意識,並驅動了粗重意識的氣,因而進入細微意識,並且最後能夠轉化進入最細微意識,也就是最根本的清淨心。然而佛弟子都知道,不管意識細到如何程度,仍然是意識,仍然是意根、法塵相接觸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

又譬如,在欲界最粗重的貪乃是男女貪,並於其中所產生遍全身的樂觸,都是意識所行的境界;如果不是意識在分別樂觸,還會有「遍全身之樂觸」這個法出現嗎?當然沒有嘛!所以說,不斷保持遍全身快樂覺受,怎麼會是常住法呢!為什麼?因為那是本無今有的法,本來沒有,因為貪愛執著,導致後來遍全身樂觸出現;既然遍全身的樂觸出現了,未來當然無法持久;所以不是常住法,不是 佛所說從無始劫以來就在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因此,坦特羅佛教行者主張,不斷地保持遍全身快樂覺受,不僅可以得解脫,而且也成就他們所說的「成佛之道」;您一定很清楚知道,那是滿口的荒唐言,也是大妄語業,是會讓眾生下墮三惡道的不善法,怎麼會是 佛所說的正法呢?這是因為,坦特羅佛教行者,一直以保持遍全身快樂覺受,當作最究竟的法,當作至高無上的法;然而這樣的法,乃是意識所行的境界,根本不是 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境界。所以說,坦特羅佛教所謂的最究竟無上法,原來是究竟無下法,沒有比這個更會讓眾生下墮三惡道的法了。

更何況,意識從欲界最粗重的男女貪,細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的意識境界,那已經是三界最微細的意識境界,以不反觀自己,處於定境法塵境界中,仍然是 佛在《楞嚴經》所破斥的境界:「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所以說,縱使意識從最粗重的欲界貪愛境界,轉化到最微細的非想非非想天境界,仍然是意識所行境界,仍然離不開意識,怎麼會是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呢?

所以說,坦特羅佛教所說的法,乃是誤導眾生走向貪愛執著的惡法,不是善法,也是讓眾生下墮三惡道的惡法。然而很多眾生沒有智慧,無法分辨邪師所說的外道法,一直在護持他們,乃至毀謗真善知識為邪魔外道,如果不是末法時期,何能至此!這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看見邪師誤導眾生,當然不會袖手旁觀,當然會出來摧邪顯正作獅子吼,讓邪法無法再依附佛門而誤導眾生,讓眾生可以遠離惡法,回歸 佛所說的正法。

接下來,針對第二項「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分別六塵」來討論。要說明之前,還是舉經典來說明。在《金剛三昧經》曾開示:【心王菩薩言:「尊者!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無得、無失,無覺、無知,無分別相,無分別中即清淨性。性無間雜,無有言說,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金剛三昧經》)

說明如下:心王菩薩向 佛禀白:「尊者!我於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任何所得。為什麼?菩提性中沒有任何得與失可言,也沒有任何覺與知存在;祂不分別,不分別就是祂的清淨體性。祂的體性沒有任何錯雜,也沒有語言、言語可說;祂不落兩邊,雖然體性畢竟空,卻出生了萬法,所以非有非無;祂的體性離見聞覺知,出生了見聞覺知的七轉識,所以非知非不知……」

從心王菩薩向 佛禀白可知,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本以來就是離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所以心王菩薩才會說,不分別諸法相的體性,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清淨體性。這樣的道理如果向凡夫說明,尤其是從根本否定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存在的應成派中觀六識論者,那是無法接受的;乃至性障很重的人,更是無法安忍而毀謗。這樣的人也是《央掘魔羅經》所說:「於五趣中支節不具,輪轉生死,受一切苦。」都是因為不信受、輕慢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緣故。

不僅《金剛三昧經》如是說,《維摩詰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占察善惡業報經》等等,都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分別六塵。譬如《維摩詰經》開示:「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也就是說,不分別六塵,那就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體性,不管是內六入、外六入,對六塵都不分別。又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開示:「遠離一切諸分別,心行處滅體皆如。」也就是說,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遠離種種分別,種種的心行到了這裏都消失不見了,所以祂的體性是如如不動的。又譬如《占察善惡業報經》開示:「彼自性清淨心湛然圓滿,以無分別相故。」也就是說,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本以來不分別六塵,祂的體性是圓滿清澈的,具足一切能生萬法的體性。

不僅經典這麼說,連開悟祖師也這麼說,譬如黃檗斷際禪師曾說:「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知上起見解,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捨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卷一)

黃檗斷際禪師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身是離見聞覺知,卻出生了見聞覺知的七轉識,去作種種分別;如果你想要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應該在見聞覺知運作的範疇去找,也不要從起心動念處往下尋找,因為這些都落在見聞覺知的境界中,不可能找到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如果你想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則要透過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未來有因緣就可以親證了;並不是要捨離見聞覺知的功能,讓祂處於無分別的狀態,以為已經找到無分別的真心,那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已經落入見聞覺知的境界中,根本不是找到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真心。從黃檗斷際禪師的開示可知,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從本以來不分別六塵,從本以來離見聞覺知,不是現在才不分別六塵,不是現在才離見聞覺知。

既然經典以及證悟祖師都說,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是離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以此標準來簡擇諸方大師說法,就會知道諸方大師所說的法到底符不符合佛說。

譬如有一佛門外道主張:沒有妄想執著的心就是真心。有一天在自己的網站上,答覆一位網友這麼說著:「禪宗祖師有說到『無心』,但『無心』不是否認真心的存在,而是要無妄想執著的心,真正的心才能顯露。那是用功的方法論。」這位教禪的佛門外道告訴大眾,只要沒有妄想執著那就是真心。請問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這個會是 佛所說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嗎?顯然不是嘛!因為沒有妄想執著的心,正是意識心所攝,是有見聞覺知的。當你自認沒有妄想執著時,到底有沒有知?當然有知嘛!如果沒有知,怎麼會知道自己沒有妄想執著呢?所以說,當自己認為沒有妄想執著時,自以為沒有分別,自以為沒有妄想存在,其實已經妄想執著了,已經落入意識的見聞覺知當中!不是嗎?

又,這位教禪的佛門外道,在他的網站針對《心經》的修法這樣寫著:「要如何才能『自在』呢?很簡單,只要『自己』『在』,就能『自在』。凡夫所以不能『自在』,就是『自己』常常不在……所以,要『自在』,必須自己常『在』,心與身合,身在哪心就在哪,心與身合一,不要身心分裂。如此,自己常在,自然就常『自在』了。」從這位教禪的佛門外道說法可知,認為自己常在就是自在,已經落入意識我當中,正是我見未斷的人;這樣我見未斷的人,卻在書中公開已經明心見性了。請問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有這樣未斷我見的明心菩薩嗎?顯然沒有嘛!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凡夫菩薩,不是證悟的菩薩。

由於這位教禪的外道我見未斷,卻自稱已經明心見性,已成就「未得謂得,未證言證」的斷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這樣的人,他從無始劫以來所培植的善根完全消失不見了,成為地獄種性人,未來將在三惡道受無量苦;再回頭已經是很多劫、很多劫以後的事了,早已經不堪回首了。

綜合上面可知,學人想要在佛法上有所成就,一定要先建立真心的正知見,那就是認定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分別六塵,本身離見聞覺知,未來才有可能證悟;如果不是這樣,認定祂能夠分別六塵、有見聞覺知的體性,想要證悟只有等到驢年的到來才有可能證悟。

由於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僅能講到第二個重點結束。下一集將繼續講第三個重點:菩薩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發起的智慧,是聖人所行的境界,凡夫及二乘人是無法了知的。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