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時三教之判教

第2集
由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前現代禪副宗長張志成老師,他因為李元松老師的捨報,所以他就開始尋覓怎樣是真正的佛法。結果他又看到平實導師這些書籍的內容,然後他開始來比對。也就是說,原來張志成老師他雖然在網路上發表了那篇文章,可是那篇文章事實上並不是他寫的;所以他心中並沒有說要為這個法義——雖然是現代禪表面上評論了 平實導師,可是事實上張志成先生並沒有要跟正覺同修會來進行法義的論證。所以當他在尋覓真正的佛法的義理的時候,他就有因緣終於瞭解到平實導師所說的這些法的內容,所以他後來就瞭解到原來平實導師所說的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他就在2006年向 平實導師懺悔,也就在2006年就進入了同修會修學正確的佛菩提道,並且在2009年就明心開悟;後來又在同修會中擔任義工,現在已經是同修會裡面的助教老師,而且正在邁向弘法的路途之中。

從這個例子——從張志成先生的這個例子,還有李元松老師的這種榜樣,我們就可以知道:在修學佛法裡面是應該要依法不依人,應該要依智而不依識。也就是說,什麼樣是佛法的真實義理呢?什麼是真正的成佛之道?應該要加以探究,然後應該回歸於實證的道理。而且要依智不依識,要依於理智跟智慧來作抉擇,而不是只是依於個人的情緒來作一些抉擇,否則的話就會對自己產生障礙。可是如果能夠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一定可以邁向解脫、邁向成佛之道的!

在這個自序裡面接著就談到判教的部分。平實導師的判教是依據玄奘大師的判教而進行,並不跟其他人一樣,而當時就有很多人對於這個判教產生了錯誤的見解。成佛之道所實證的內容,事實上就會導致一些見地,而這個見地也對於佛法的內容也會產生一些見解,而有實證者跟沒有實證者所見到的判教內容也會有所差異。平實導師所說判教的主要內容就是「五時三教」,而這個五時三教內容跟諸方所判的有所不同。平實導師所判的五時三教,這個「五時」指的是「華嚴時」還有「阿含時」、「般若時」、「種智時」還有「法華時」;「阿含」時跟「般若」還有「種智」這三時就是所謂的五時三教裡面的「三教」。也就是說,五時三教所說的內容它有所重疊,也就是五時裡面中間的三時就是所謂的三時教;這就好比說四禪八定裡面的四禪就是屬於八定裡面的其中一部分,意思是一樣的。所以這個五時三教裡面的內容它是有所重複,可是這個有它基本的一些道理,特別是三時教的部分,它還有經典的依據。

那正確的三時教,也就是平實導師所判的三時教,是跟玄奘大師、跟窺基大師所判的是相同。所以在窺基大師所寫的《大乘法苑義林章》裡面就依於《解深密經》的卷二而說:

【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奈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稀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大乘法苑義林章》、《解深密經》卷二)

也就是說,在第一時的「阿含時」裡面,佛陀所說的是四聖諦,以四聖諦來解說,這就是二乘的解脫道,這就叫阿含時。

第二時叫「般若時」。所以經典說: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稀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大乘法苑義林章》、《解深密經》卷二)

也就是說,在第二時的般若時,是以「隱密相」,就是隱密什麼呢?隱密第八識的密意,隱覆第八識的密意來解說一切法。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第八識的實證是要有正知見,在佛菩提道裡面有護持正法、擁護正法、願意真正三歸依三寶的弟子,才能夠實證;而且他要是具足菩薩種性的菩薩才能夠實證。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陀特別以隱密相來宣說第八識,只有大乘的實義菩薩能夠實證佛陀所隱覆的如來藏,所以說第二時就是般若時。

第三時呢?第三時是:

【「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稀有。」】(《大乘法苑義林章》、《解深密經》卷二)

也就是第三時是以「顯了相」。什麼叫顯了相呢?就是直接來開顯八識的內容。因為第一時要講四聖諦,就是說要破盡一切世間所有的常見跟斷見還有種種的邪思,因為他們都沒有人能夠實證解脫道;所以第一時只說四聖諦,就以解脫道來降伏一切的外道。可是這樣還不是真正的佛法,因為那只是聲聞道以及緣覺之道,還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所以佛陀還要在第二時來宣說般若,以隱密相來講第八識的體性;這個時候所說的第八識,就不是一切人天乃至二乘所能夠知道的內容,所以這個時候就是隱密相。可是菩薩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之後,並不能瞭解真正的成佛之道,為什麼?因為詳細的內容不能了知。所以佛陀因為已經有弟子實證了聲聞的解脫道以及緣覺之道,又實證了大乘所實證的第八識的內容,所以這時候就在第三時直接開顯八識的內容,那時候就是顯了相。因為既然已經分清楚第八識不是蘊處界、不是一切法,跟一切法不同,可是第八識又跟一切法和合運作;所以這個時候,第三時就以顯了相來解說這些道理。

那錯誤的三時的說法——當時的一些錯誤的說法,就是這樣說:【地婆訶羅(日照)於佛元一千零六十五年頃來華,傳那爛陀寺智光與戒賢為空有之爭。智光宗性空,依《大乘妙智經》,立「心境俱有」之小乘、「境空心有」之唯識、「心境皆空」之《般若》,以此三時教判,證「虛妄唯識」者之未了。此因明「決定相違」之法也。既各有經典可據,則空、有之了不了,唯可以論理決之矣!】

這個是《印度之佛教》這本書所說的。也就是說當時在印度,就有對於到底是般若的「空」,還是唯識的「有」,到底是哪一個才對呢?哪一個才是究竟呢?就有這種論說。而且他說「唯可以論理決之矣」,也就是他認為說是可以用道理來論辯的;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子,事實上這個是要從實證的立場來論說。那到底「空有之諍」在實證者的眼光來看,何者才是正確呢?並不是依於論理而說。因為如果論理的話,而都沒有實證的話,那也只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而沒有辦法有所論斷。可是如果從實證者的立場——當他實證了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他就可以瞭解解脫道的內容是什麼,因為他也同時斷了我見,因為他知道如來藏跟蘊處界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他知道聲聞解脫者所斷我見,就是對於蘊處界知道它的虛妄性,因為他從如來藏的實證可以比對出這個道理。然後他又瞭解第八識的內容了,這個時候他去讀《般若經》是可以看得懂的,他可以理解佛陀所要說《般若經》的內容;所以《心經》、《金剛經》乃至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他能夠逐漸地了知。可是這個時候,實證者去看第三轉法輪的經典——唯識的經論的時候,他就發現有些他知道,可是有一些部分他就不能瞭解,而且不能實證;這個時候他就知道,聲聞道他可以了知了,《般若經》他也可以了知了,可是唯識種智的內容呢他卻不能了知。因為這緣故他就可以知道,「空有之諍」事實上不是真正什麼空有之諍,而是因為有實證者跟沒有實證者之間的論辯。

而且從這裡可以知道,如果把唯識放在第三時的、把般若放在第二時的這個道理才是正確的,而且他才有實證的可能;可是如果這兩個相反的話,那他就沒有實證,因為他不知道般若的道理是如何。所以「空有之諍」並不是真正的空有之諍,而是有實證者跟沒有實證者,他落入想像之間的這種論辯。可是這種論辯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只有實證者之間可以對於三時教有所認識。

那三時教簡單地解說之後,我們來稍微說一下五時教裡面還有兩個時間,就是第一個「華嚴時」。華嚴時所說的就是佛陀在成佛之後的二十一天裡面,頓說這個成佛之道——頓說五十二位階的成佛之道。為什麼要有這一時呢?因為唯有這一時才能夠證明佛陀是已經成佛了,而且是成佛之後才建立三乘佛法的修學次第。如果沒有這個華嚴時,可能外道就會有一種懷疑說:佛陀是不是因為講了解脫道、講了緣覺道然後後來才講般若,所以佛陀是後來祂才逐漸開悟的,祂不是一開始就成佛的?那就會對於佛陀產生了懷疑。所以一定要有在華嚴——在佛陀成佛之後二十一天裡面,就宣講五十二位階的成佛之道,把成佛的過程一時頓說,所以這個就是華嚴時所必然要建立的一個時節。然後之後就開始了阿含時、般若時以及種智時。

最後還有「法華」。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佛陀最後再宣說法華,才能夠真正暢佛真正的本懷。因為佛陀並不是要真正建立三乘獨立,而是全部要回歸於一乘;所以最後在宣講法華的時候,是要把三乘佛法完全收歸圓滿於一乘教,所以一定要說法華。因為如果沒有說法華來圓滿三乘而收歸於一乘教的時候,那變成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教,就變成佛教有三種:一個是聲聞之道,一個是緣覺之道,還有一個成佛之道。這樣的話,佛教就不是真正的佛教,佛教變成有可能是聲聞教,也有可能是緣覺教,就不一定是佛教。可是既然是佛教,顯然一定是只有一種、只有一乘,那就是一佛乘;也就是說,聲聞跟緣覺的建立那是方便,是為了能夠引導聲聞人還有緣覺乘的小心量的種性的人,能夠逐漸迴小向大邁向大乘,這樣子才是佛陀祂真正的本懷。所以最後一定還要有法華由佛陀來宣說,才能夠讓整個佛教它的整體的內容、它最後的意涵能夠凸顯在世人的面前。

所以一定會有最先的「華嚴時」,頓說五十二位階的修學次第來建立這個華嚴時。也會有逐漸引導眾生來開始修行,經過聲聞、緣覺的「阿含時」。再來是大乘的「般若時」,可是大乘的般若時只是實證第八識,然後能夠以第八識的立場來作種種的中道觀,所以說這個是般若時。

那「種智時」就是直接來開顯如何成佛,把成佛的法道詳細地敘說:如何在一切法之中,如何能夠瞭解它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能夠瞭解如來藏祂的能變性——祂的三種能變性,而能夠讓修學佛法者他具有實證的內容;也就是說如何讓這個實證者他在宗通之後,他能夠開始說通。也就是說,宗通是對於如來藏的實證能夠具有瞭解而且逐漸通達;可是當他逐漸通達的時候,事實上他也對於三乘的教法這些經典的內容,他也逐漸地瞭解了,而且能夠貫通;所以他才是一個具有宗門的通達以及教門通達的一個菩薩,而這個菩薩一定是地上的菩薩,才能夠有這樣的證量來瞭解這些內容。而且也因為瞭解這個內容,所以說地上菩薩才有能力來為大家建立這些道理,來跟大家解說真正的成佛之道;而且能夠把成佛之道的五十二個位階逐一地跟一切佛弟子來解說。

所以說這本書《宗通與說通》所鋪陳的內容,就是要說明菩薩五十二位階他所實證的真正的內涵;因為實證了這個內涵之後,他就能夠逐漸地瞭解佛陀所說法的主要的意旨是如何,那就具有整體的概念;有了這個整體的概念之後,他對於佛法的整個結構、架構,還有整個成佛的法道的總體觀,他就能夠建立;所以他對於佛陀所說法是如何的說法次第,還有它主要的內涵是如何,就能夠正確地理解而能夠宣說。因為這樣子,所以隨學的眾生不管他是任何的根性,這個善知識就能夠加以引導而加以教導,讓他也能夠逐步地邁向成佛之道,這才能夠暢佛本懷。

所以說一個具有宗通與說通的一個實證的菩薩,就是一個菩薩僧;這個菩薩僧就可以帶領僧團,能夠帶領整個佛教界以及佛學界能夠看清楚真正的成佛之道是如何。也因為這樣子,就可以來利益眾生,這樣子才能夠讓佛陀真正祂唯一的大事因緣能夠圓滿。所以說希望大家對於平實導師在這本《宗通與說通》以「五時三教」這樣的判教內容來貫通整個成佛之道的這樣一個判教內容,能夠信受,也能夠理解,也能夠仔細地比較一下——跟其他人所說的成佛之道能夠進行比較,能夠有所抉擇。

平實導師他最後也說,如果他的判教跟其他的諸方大師所說如果完全相同的話,他根本不用寫這一本書;因為寫這一本書,就是因為他所判的教是因為他實證了佛法的內容之後,他發現這些內容跟諸方大師所說不同,所以判教的所見當然也就不同,所以他才必須來寫這本書。可是如果說判教是跟其他大師是相同,那他又何必再寫這本書呢?因為只有這本書能夠以實證者真正所實證的內涵,來開顯真正的成佛之道,所以才有必要來寫這本書。而且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裡面舉了非常多一些大師的名稱直接指出來;指出諸方大師不是為了要諍勝,而是希望能夠利益一切的眾生;可是因為我們節目的限制,所以我們不會在講說裡面指出其他人的名諱。可是如果你想瞭解這個詳細的內容,請各位菩薩把《宗通與說通》這本書拿出來,當你仔細閱讀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真正詳細的內容。

至於後面本書的詳細內容,就由正覺教團其他諸親教師再來跟各位詳細的地解說,歡迎大家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3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