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38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來收看我們正覺教團所錄製的三乘菩提系列節目。接下來這一系列節目的主題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副標題則是「重蹈燈下黑之琅琊閣」。
這個部分的節目內容是起因於有一些人,他們對於佛教正覺同修會所弘揚的大乘了義正法的內涵產生了誤會,同時他們對於正覺同修會之中的一些事相以及法義上面,提出一些他們認為的質疑以及批評,因此他們就寫作一些文章來張貼於網站上面流通。這當中在對於佛法的法義上面,他們乃是以他們自己對於佛法、佛經聖典的解讀認知作為基礎,這樣來評論正覺同修會所弘揚的三乘菩提之法義內涵。
因為他們這些文章都是張貼在網站上面,而這些文章當中有許多乃是以代號「琅琊閣」之名義為作者名居多,同時也有其他文章乃是以其他網路代號名義來發表。因此這些文章的作者群之中,大多乃是隱匿自己真實的姓名,而取一個網路名稱作為其代號,這樣來寫作發表一些文章,發布於一些網路論壇上面;當然這當中也有少數幾位,乃是以自己真實姓名來寫作發表他們的文章,但是大多數人都是用網路化名來貼文發表。因此這當中真實的作者到底是多少人來寫?或者一人多名來寫?或者多人合寫一篇?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其實這是網路發表文章的特質之一,就是隱匿身分而認為不必負文責。
這些人號稱自己曾在正覺同修會當中學習過的人,或者自稱現在仍然隱藏潛伏在同修會當中,這些說法因為隱匿真實姓名,我們也不能得知其身分的真或者假。因此,我們就單從他們對於法理、法義上面的誤解來作一個說明,以期能夠讓許多的觀眾菩薩從這些法理、法義上面而得到法上的進步。今天這一期我們要談的就是琅琊閣作者的一篇文章,名為〈正覺佛法名相錯解:「五別境心所法」不是「了別境界的功能性」〉。我們將這篇文章當中的誤解部分,簡略地加以說明清楚。例如琅琊閣在此篇文章中有提到,他說:蕭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第三輯初版,p.199:【五種了別六塵境界的心所有法。了別境界的功能性。】但是琅琊閣他是誤會了 平實導師書中的意思。我們先舉出來 平實導師在《起信論講記》當中整段的文字來看看,平實導師的書中是這樣說的,他是引用一段論文,論文是說:【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然無始來無明厚薄無量差別;過恆沙數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唯如來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後差別。」】(《起信論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198。)接著 平實導師就講解這段論文說:【這一段論文的意思就是說,雖然一切眾生皆平等的擁有自心真如,可是從無始劫以來,每個人的無明有厚、有薄,厚薄之間則有無量的差別,並不相等。另外還有超過恆河沙數的我見、我愛、無始無明中超過塵沙的無明惑等糾纏繫縛,眾生所有的這些煩惱厚薄各不相同,也是一樣有無量的差別;而這些厚薄與無量差別性,只有 如來的究竟勝妙智慧才能具足知道,不是我們所能完全了知的;正因為這種差別無量的緣故,所以會導致眾生們有的人信有真如心、有的人不信有真如心的許多差別。
「一切眾生」當然包括六道中所有的眾生,凡是有情的生物都叫做眾生,這些有情眾生都是平等的擁有自己的真如心。只有一種「眾生」沒有真如心,那叫做無情生。植物看來是有生命的,但(是)只能稱為無情生,不能叫做有情生;凡有情眾生,一定要有真如心體來記存所熏的一切法種,才會有感情,才有喜怒哀樂,才能稱為有情眾生。可是,有記憶、有感情,二者是有連帶關係的,而記憶與感情又與自心真如有連帶關係;人的感情從記憶上面引生,如果無記憶,則每天只記得醒過來所做的事情,晚上一睡著,明天早上醒來時見了父母則與陌生人一樣,則與父母不會有深厚感情,所以記憶與感情是有連帶關係的。
那麼記憶與感情是從哪裡來的呢?從我見與我執的煩惱來!煩惱則是由五種別境心所法開始產生的,如果沒有記憶,則不能瞭解媽媽弄早餐給你吃、父親賺錢給你用的善意,因為你沒有五種了別六塵境界的心所有法,則無法了知別人照顧你的善意,不能領納其感情;因為你有這種了別境界的功能性,你才能對他們產生好感,所以產生了感情。愛極生恨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因為有五種了別境界的心所有法,才能了知與領納境界相,才能產生感情;但是別境作用的完成,都與記憶有關。
可是,記憶的功能是由於你本有的自心真如的記存,才可能會有記憶;如果沒有真如心存在,則不可能會有記憶,因此這些都與心真如有關。因你的記憶不可能寄付到虛空裡去;如能寄付到虛空中,則別人曾經對你好意的幫助教導……等,到了第二天醒來時,將會有極大的可能是由另一個人感覺到別人對他好,而不是由你感覺到昨天對你好的那個人的善意;因為寄付到虛空中的別人對你善意的記憶,明天不一定會由你來領納,而是由另一個人來領納;那就變成因果混亂了,因果就不能成立了。因此不是虛空來記存已造的業行,一定都是由個人獨有的自心真如來記存昨日別人對你的善惡業行。
但也絕對不是由意識心來記憶,如果由意識所記憶的話,則問題就會很大;因意識睡著就斷了,斷了就是「無」,「無」不是存在的法,不存在的法當然沒有能力記持昨日別人對你所造的善惡業行。「無」是依「有」而建立「無」:譬如說剛才我有一杯水,現在把它喝掉了,就從剛才的有一杯水而說我現在沒有了這杯水;或者因為我有這杯水,而說你沒有一杯水,所以「無」是依「有」而建立的;有不存在時,就稱為無;這個無只是敘述以前的有,所以無只是名詞,依滅掉了的以前的有而說的,所以無是空無;空無則無任何作用,如何能記持昨日的業行?同理,「意識滅了」是依昨天意識的存在而說的,現在睡著無夢,意識斷滅而變成無,無是沒有法——沒有意識就是沒有法——無意識的存在,又如何有一個意識來記存昨日的記憶?又如何不存在的意識自己再生出今天的意識來?一定是另外有一個一直都不生滅的法,才可以出生今天的意識來;昨天晚上睡前的意識,因為睡著而斷滅了,那就是無法,無法則不可能無中生有而在今天早上再現起意識,這是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所以意識心,不管是有念靈知或是無念靈知,都是依他起性的緣起法,都是有生有滅的法;有生有滅的法,絕不可能記持記憶的。
可是佛門中或佛門外的常見外道們都不懂,誤會意識覺知心是常住不滅的,誤會意識可以每天晚上斷滅了以後,次日再無中生有而現起,就主張說:所有一切都是由意識來記憶。假使真的如此,那每個人應該都是過目不忘的人,一定每一部經典讀過一遍就都會記住了,因為都是意識自己所記憶的嘛!可是很顯然的,你無法全部記住啊!】(《起信論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198-201。)
好,另外琅琊閣又舉出一段話來說,他舉出:《起信論講記》第一輯初版,p.196-198(平實導師的開示全文是這樣子的):【意識可以記住種種法,真如也能記,各記各的。(中略)真如心體所記憶住的,就是祂的五別境以外的三界「外」的「念」心所。】(〈正覺佛法名相錯解:「五別境心所法」不是「了別境界的功能性」〉,琅琊閣。)那他中間省略了一部分,而我們看 平實導師的原文是怎樣,原文如下:【所以真如心能夠念一切法,把它們記住;但是,你說祂有記住嗎?你根本找不到祂在什麼地方記住一切法。意識可以記住種種法,真如也能記,各記各的;但是明天遇見你,你還記得我;到下一輩子就不記得我了,最多只會覺得對我很親切、很熟悉,這就是意識配合真如心而完成的念心所。但是真如心的念,卻不是五別境中的念心所,只是提供意識心突然憶念起某事、某法的因緣罷了,不是像覺知心想念起某些人、事、物的念心所,這個念是在一切種智中的第八識自體的層面上來講的,不是在蘊處界的七識心的層面上來講的。】(《起信論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97。)好,平實導師的原文全部我們這樣唸完了,從我們看過這些原文,就可以知道 平實導師這裡所說的,乃是比較第八識真如心以及前六識心(尤其是意識心)的所緣境界差異;因此了別六塵境界的心所有法,那是指意識的心所有法,這樣開示重點乃是強調其了別的所緣境界不同,而讓學人可以區隔第八識與意識的差異性,這個前提不能忘記的。
而《成唯識論》卷1也開示說:【識謂了別,此中識言亦攝心所,定相應故。】也就是說,心所有法也有了別的功能性,而琅琊閣此文中說:【「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種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缘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正覺佛法名相錯解:「五別境心所法」不是「了別境界的功能性」〉,琅琊閣。)這個時候就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請問五遍行心所有法是否為心識對於所緣境界生起的心理活動呢?善十一、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乃至四種不定煩惱,是否也是心識對於所緣境界生起的心理活動呢?如果琅琊閣作者說這是「特別」的心理活動,那又有一個有趣的問題出現了,請問五十一個心所有法,哪一個不是特別的心理活動呢?心所有法就是與心相應的法,所以不管五別境或者五遍行心所有法,乃至善十一、六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四個不定煩惱,都是心識特別的心理活動,因為心識相應不同及心所有法彼此有差異,所以才有「特別」可說。
既然每個心所有法都是特別的,那他這篇文章又強調是「特別的心理活動」,那又有什麼意義呢?再者,我們看窺基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略纂》卷2的一段開示是這樣說的:【又識能了別事之總相等者,成唯識云:心於所緣唯取總相,心所於彼亦取別相,助成心事,得心所名。如畫師資作摸填綵,心王不能取境別相,但取總境,心所非但取境總相,亦取境上隨應別相,故此說言即此所未了別等。唯識解云:此言表心所亦取境總相,此總境上所未了別境之別相。】從這裡開示就很明白了,窺基菩薩說:「心王不能取境別相,但取總境,心所非但取境總相,亦取境上隨應別相。」因此心所現行的時候,一定有對於所緣境界的總相、別相都有了別用,例如意識心的所緣境於總相來說都可以叫作「法塵」,但是於別相就是會有許多差別。例如意識心面對「所樂境、決定境、曾習境、所觀境」四種所緣境界而生起五種別境心所有法,這四種所緣境界都是六塵所攝,但是此四境界各有差別,都是屬於別相所攝。而唯識法教當中區隔五遍行與五別境各個心所有法,乃是比較各心所有法彼此之間的差異不同,因此定義就比較嚴格詳細。這樣的前提,乃是與 平實導師在書中說明第八識與意識之間在了別性的差別目的是不同的,還請弄清楚各經論說法的前提與差異,以及善知識開示的前提是什麼,免得引起誤會那就不好了。
因為八識心王各自有各自的了別用,也有各自的所緣境,彼此是有差異的,而各自的了別用屬各自的見分所攝;因此五別境心所有法從與各心所彼此之間的差異來比較而建立,那就是依於四種境界而有各自的了別用出現,這個前提乃是依據各個心所彼此之間的比較來說。但是 平實導師《起信論講記》當中的前提,乃是第八識真如心與第六識意識心之間的比較差別,兩者前提不同。因為「所樂境、決定境、曾習境、所觀境」這些所緣境界都是六塵所攝,此乃是與第八識的所緣境界不同;這樣透過能否緣於六塵而了別,開示第八識真如心雖有其獨特的了別用,但卻是與第六意識心了別六塵不同,所以這四個境界乃是屬於六塵境界。因此八識心王同樣是有了別的功能。所以 平實導師在書中所說,乃是在區隔第八識與第六識不同的所緣境界。針對一般初機的學佛人來說,這樣說比較容易應機而利益他們,而不是以唯識種智的角度來細分各心所建立的差異緣故,這樣來說明其定義邊界,因此這個部分還請不要誤會方妥。
而且主體是從以心的立場來作自性差別的說明,是讓聽法者知道這個部分,因此從總體來說,對於眾生來說就是突顯彼此了別的差別。因為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有侷限性,能夠表達就是有限,因此會有這些誤會、誤解的情形發生是很正常的情形。這樣眾生之中聽法後而有疑,而能夠如理作意來探討的話就很好,於此觀察而能夠簡擇當中的種種差異與前提,藉著這個因緣進而達到智慧斷疑的德用,也是一件好事。所以聽聞佛法及讀經論,乃至讀善知識的書,除了依法不依人之外,其他的三依也是須要兼顧的。從這個議題來說,那就顯示「依義不依語」的重要性,如果是「依語而不依義」,那就容易落入見樹而不見林的過失當中,這個部分是我們學法過程當中須要注意的。
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