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慧《大乘廣五蘊論》錯說五別境心所法

第061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今天我們繼續來說明安慧《大乘廣五蘊論》的錯誤。

我們今天的重點將在「安慧錯解五別境心所法」的問題。出生於西元6世紀南印度羅羅國的安慧,被稱為是印度佛教唯識的十大論師之一,但是安慧論師基本上是小乘聲聞種性的出家人。安慧師承德慧,下傳真諦,他的學說傳到了中土以後,稱為攝論學派,他的主張與 玄奘菩薩的法相唯識是相對立的。玄奘菩薩之所以會西天取經,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攝論學派在法相上的混淆不清——攝論學派的特點是「九識」論,也就是在第八識之外還另外安立了第九識阿摩羅識。其實從安慧到真諦三藏都是一意識師,也就是主張前六個識,還有他們所謂第七識(稱為阿陀那識)與第八識阿梨耶識,乃至第九識阿摩羅識,都只是意識的不同相貌而已。

由於安慧對大乘佛法的態度,因此他的學徒南印度羅羅國正量部的出家人般若趜多,曾以安慧的《大乘廣五蘊論》作為藍本,造《破大乘論》七百頌,用來誹謗大乘法;玄奘菩薩當時看見危害大乘非常的嚴重,因此在一天一夜的時間造了《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來破他,被當時西天各大的論師所推崇。今天我們就針對安慧的《大乘廣五蘊論》錯解佛法的部分提出辨正。

八個識是法界眾生的真實狀況,也符合聖教的教導,所以 玄奘菩薩著有《八識規矩頌》。大乘佛法在三轉法輪唯識種智的階段,對眾生的八個識有很精細的剖析與說明,大乘菩薩對這八個識必須實證,而且深入地體會跟觀察,因為八個識是十方三世一切法的根本,所以稱為八識心王。

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偈頌說:【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這首偈主要是說: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無漏有為法,都是因為八識心王而有的;而無漏無為法也是八識心王所顯現的,離開了八識心王就沒有任何一法可得,因此說萬法唯識。十方三世世間、出世間一切的有漏、無漏法,都是因為這個八識心王而有、而顯現,八識心王又是依第八識以及無明而所以出現在三界世間,而無明業種以及所知障上煩惱隨眠等等,也是由各自有情的第八識來執持,就這樣子藉緣變現出色身以及依存的山河大地,因此說三界唯心。也就是說,三界唯依第八識心而有,依第八識心而變現,以第八識心為根本。

偈頌中說「一切最勝故」,是說八識心王乃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沒有八識心王,就沒有十方三世的一切萬法。所謂的八識心王,就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以及阿賴耶識。這八個識都各自具有祂們了別的功能,所以稱為識。

偈頌中接著說「與此相應故」,是說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個心所法或多分、或少分相應,各自不同。這五十一個心所法可以分成六類:第一類稱為遍行心所法,它有五個法,也就是觸、作意、受、想、思。第二類是別境心所,它也有五個法,就是欲、勝解、念、定和慧。第三類則稱為善心所,就是善、精進等等十一個法。第四類則稱為煩惱心所法,這有六個法,包括了貪、瞋、癡、慢、疑和惡見。第五類則是隨煩惱心所法,它有二十個法,又可以分為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和大隨煩惱等等三種。第六類則稱為不定心所,就是睡眠、惡作、尋、伺等四個法。

那麼什麼叫作心所法呢?所謂心所法就是指心所有法,也就是心王所有的法,簡稱為心所,又稱為心數法;在五位百法當中居第二位,也就是指八識心王所相應之法。也就是八個識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了別作用而已,而是與心所法相應而現起的。哲學家常常會探討動物有沒有意識、動物的感覺等等問題,其實從佛法當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任何的眾生意識心的存在就是意識相應的心所法多分或者少分的現起。窺基大師在《大乘百法明門論解》當中說,所謂心所法具有三種意義:第一是恆依心起。也就是心王生起的時候,心所同時會俱起;心王如果不在的時候,心所決定不生。第二是與心相應。也就是說,心王和心所祂的所依相同,所緣也相同,祂們的行相相似,生起也是同時,因此祂們彼此才能夠相應。第三是說心所繫屬於心。是說心所繫屬於心王,以心王為主,心王有自在力,是心所的所依。也就是說,由於心王與心所之間具有以上的關係,所以才能夠稱為心所。

我們的意識心為了了知境界,一樣有五種與意識心相應而同時運轉屬於第二類別境的五種心所法,就是:欲、勝解、念、定、慧五種法。這五種心所法只在六塵境界當中運作,不能離開六塵境界而有這五種別境心所法,所謂別境就是唯有了別六塵境界的意思。所謂欲心所,是說對於順心的境界我們生起了希望心,希望能夠長久安住、長久獲得,就這樣辛勤地去作,稱為欲。所謂的勝解心所法,是對於所曾經經歷的境界,能夠實際證得、理解,而且決定了知其中的境界相,印持在心中,別人不能誤導他、轉變他,就稱為勝解。第三個所謂的念心所,是對於所曾經經歷的境界,能夠憶持不忘,在以後又能夠記憶這個境界,稱為念;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心,是具有記憶的功能。所謂的定心所法,是專注於某一個法的意涵而不移動,以覺知心能觀察某一個法這種了別的慧然後安住,讓覺知心能夠不改變而得決定不變;也稱為覺知心對於某一個定境能夠真實地了知而安住不動,就這樣制心一處,也稱為定。所謂的慧心所,是對於六塵境界能作了別,乃至於出世間法能作了別、推尋、追求,心能夠確定而且不會懷疑;以確實了知這個境界相的緣故,就稱為慧;這個慧對於一般人而言,是說覺知心能夠了別境界相的智慧,也是意識與五識心能夠了別境界相的了別慧;也是我們成長的過程當中,學習了知世間種種法的智慧;也是二乘聖人修習以及親證二乘菩提的智慧,也是大乘菩薩修證佛菩提的智慧,甚至一直到佛地四智圓明的智慧,都稱為慧。

這五種別境心所法,通常多是指意識心相應的心所來說,這五種心所法是意識覺知心相應的「心所有法」,意識在這五種別境心所法最相應、最為具足。意根的五別境心所法,只有極少分的慧心所,祂的這個慧極微劣,只能在五塵上面顯示出的法塵當中,去分辨有沒有重大的變動,其他的都不是意根所能夠了別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心體─則是對六塵的五別境心所法,完全不相應,因此經中經常說第八識真心「離六塵當中的一切見聞覺知、離一切六塵萬法的思量」,所以稱為無分別心。第八識阿賴耶識雖然在六塵當中皆不了別,然而卻能夠了別器世間、根身、種子、意根的心行,因此也稱為識,識就是了別的緣故。這個第八識因為不會對六塵境界生起了各種貪著,也不會對六塵境界生起各種了別,因此稱為無記性心、無分別心,相對於六識心能夠在六塵當中了別,產生了有覆有記性,就這樣子來作為區別;也相對於意根能在法塵上作極少分的了別,可是卻被意識給誤導了,產生了有覆無記性,也以此作為區別,因此第八識心體在六塵都無了別、都無執著,相對於六、七識的全然不同的體性而說祂是無分別心。就這樣子讓想要求證悟般若的凡夫菩薩能夠作區別,因此能夠容易證得第八識常住心,因此就因為不在六塵當中了別,而說為無分別心;因為不在六塵、身根、器世間生起各種執著,而說為清淨心。佛跟諸菩薩所說的第八阿賴耶識為無分別心,它的意義就在這裡!

第八識的心體,雖然在六塵當中不作了別,然而另外別有獨自相應的心所法,祂能夠了別前七識所不能了別的法相,因此仍然稱為識;乃至一直到成佛時的無垢識,仍然有祂的了別性,都屬於無漏有為法的法性,這也是佛地四智的所依、所緣;由於第八識有這些無漏有為法上面的了別性的緣故,由於有這些不同於六塵的了別性的緣故,所以說為識。等覺位以下的菩薩所有的第八識,為什麼不會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呢?因為同樣都是離於六塵上面的見聞覺知性的緣故,同樣都不在六塵上面作了別的緣故;還未到佛地的第八識,祂的了別性都不會跟六塵相應的。

安慧論師因為沒有證得第八識阿賴耶識,因此對第八識的體性完全地誤會,都是不能夠現觀祂的體性所致。因為這樣,安慧論師在他所造的《大乘廣五蘊論》當中,錯誤地說五別境心所法是必定同時有的,這個與法界的實相是互相違背的,因此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安慧論師在《大乘廣五蘊論》當中說:【是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五是別境,此五,一一於差別境,展轉決定,性不相離;是中有一,必有一切。十一為善,六為煩惱,餘是隨煩惱,四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隨煩惱,以通善及無記性故。觸等體性及業,應當解釋。】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當中曾經就安慧論師的錯誤加以辨正,窺基菩薩在《唯識述記》當中更有詳細的說明,我們就直接用白話的翻譯提出來說明:「這個安慧論師他的意思是說:『這欲、勝解、念、定、慧等五個心所法,如果有一個現起的時候,必定會有其餘的四個心所法隨同現起;五個心所法互相資生利用的時候,方能有作用運轉的緣故,所以這五個心所法必定同時俱生;如果有一個心所法不生起的時候,其餘的四個心所法皆不會生起。』以上就是安慧論師所主張的道理,這是被當時西方所有的論師所共同責備的。在《成唯識論》當中曾經說過『第一、對於所愛樂的境界只生起希望欲求。第二、對於所愛樂,而且心已經決定的境界當中生起欲求。第三是對於所愛樂、心已經決定而且曾經經歷的境界生起欲求。第四是對於所愛樂、而且心已經決定,而且曾經串習、所觀察的境界生起欲求。』這等等四種境界當中,都各能夠生出欲心所等法,顯然是有時生起一,有時起二,有時起三,有時起四,有時五法俱起的,安慧等人怎麼可以說『這五種別境心所法一定是同時俱起的』呢?而且,如果有某一種境界,不是以前曾經歷過的;只是聽聞過這個境界的殊勝名稱,就生起希望,希望進入這種境界的欲心所,應該要知道念心所不必一定與欲心所同時而起,又何必同時有念心所才能夠生起欲心所呢?安慧怎麼可以說五法必定俱起呢?又:正當心散亂而且不專注的生起亂欲的時候,那怎麼會有『決定性』的心所法同時生起呢?所以欲心所不一定會和定心所同時現起。所以安慧說『五法必定同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還有對於這些所曾經聽聞殊勝的境界相,還沒有經歷過,還沒有勝解,更不能夠理解它的境界相是不是正確的境界,對於這所聽聞的境界相,也還沒有勝解,雖然心中生起了欲而想要親證,可是並沒有勝解這個法;但沒有『勝解』這個心所法出現,仍然可以有欲心所的生起,所以欲與勝解這兩個心所法,也不必一定同時現起,所以安慧說五法必定同時起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在《成唯識論》當中所說的四境能生欲等五種心所法,是說就欲等五種心所法的種種行相,來作增說的;這是說欲心所只有在所愛樂的境界上面才能生起心增上,所以偏說四種境界相上面生起欲心所的道理,是說欲心所只能在所愛樂的順心境界上生起、增上,就這樣偏重來說明;而不是說確實在五種境界當中沒有其餘的四種心所法,所以方便地說五法必定會有互相資助而生起的現象,並不是說五法一定會同時生起。」

所以五別境心所法,有時會同時生起,一時之間具足五別境心所法而共同運作;可是這並不是說五別境心所法在所有的時間一定會同時生起,而大多的時間是有次第性的或二、或三、或四、或五的生起現行。由此可知,安慧師徒對於意識相應的五別境心所法的了知,並不正確。意識覺知心的心所法尚且不能夠如實地了知,更何況是更為深細而難覺察的意根的心所法的了知呢?意識與意根的心所法都不能夠了知了,那更如何能夠了知他所未曾親證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所相應的心所法呢?由此可知安慧法師等等,根本只是一個未證二乘菩提的凡夫,當然更是未證勝妙大乘菩提的凡夫俗子。像這樣子不能夠如實地了知三乘菩提的凡夫俗人,卻當起論師、造起論著而流通天下,以求世名而破大乘法,用來誤導當時及後世的廣大眾生,這種破壞正法的愚行,絕不是弟子所應該有的本分。

今天就為各位菩薩說明意識所相應的五種別境心所法的問題。

希望各位菩薩能夠繼續來收看!阿彌陀佛!


點擊數: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