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因明學來看佛學研究與實證的佛法修行

第064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單元。在前面三集當中說明 平實導師以一支雨傘的手把、傘骨、傘身等等來譬喻煩惱障、習氣種子以及所知障塵沙惑等等的煩惱,讓我們對解脫道與佛菩提道能夠有基本的認知,同時也讓我們對於斷除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修行次第有初步的瞭解。平實導師這種很清楚、很實在的佛法開示與譬喻,是屬於實修實證的佛法。

在上一集的最後,提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與《大般涅槃經》當中 佛主張菩薩修學勝道應先親近善知識,然後再聽聞正法、如理思量,最後如法修證。近來則是有人主張重視佛教學術研究,他們認為:【學者是修行人的良師益友,(他們提供的資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善知識。)一個優秀的學者,雖然無法指導我們實修實證,但是可以給我們提供辨識善知識的工具:1.釐清聞、思、修的理論內容2.指出教內教外滲透正法的偽經偽論3.分辨真假大師】。(〈為什麼很多人抗拒研究佛學的學者們?難道不是先有正確的方法,才能走入正道?〉,琅琊閣。)也就是說,有人主張以佛教學術研究的學者作為優先的依止,並且以學者提供的資料來作為判斷善知識,然後再聞、思、修,並且以學者提供的資料來分辨真假大師。其實這種主張本身有矛盾存在,因為首先他們就認為「一個優秀的學者,雖然無法指導我們實修實證」,然而修學佛法不就是要實修實證嗎?一個優秀的學者既然無法指導我們實修實證,又如何能夠幫助我們釐清聞、思、修的理論內容?這就好像一個教游泳的教練,說他自己不會游泳,卻是能夠教導我們游泳,而且游過寬闊的河面一般,這有道理嗎?批評者這麼說,也正透露出批評者自身也認為學者不是實修實證之人,因此也顯示出批評者之說法的不合常理。其實,能夠指導我們實修實證的人,才是能夠幫助我們釐清佛法上聞、思、修的理論內容,他也就是真正的善知識,這才是正理。

其次,以佛教學術研究者來引導修行的方式,是不正確的;因為這是直接違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與《大般涅槃經》中 佛認為應該優先依止善知識的開示。還有,佛教學術研究學者一向認為佛教是思想演化的過程,佛典經論則是思想演化所遺留的產物。他們以自認為公正客觀的方式來研究經論,他們認為研究的方法符合邏輯。然而,學者們普遍地研究各種經論以後,從目前可以看見的研究結果是:佛教被學術研究者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然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更被分為性空唯名、真常唯心以及虛妄唯識三系。這種判教就是表明大乘佛法是後代學者所創作,既然是後代學者所創作,那就是思想的演化,那麼當然不會有唯一的諸法實相存在,也就是沒有一個像是如來藏、阿賴耶識可以實證的標的存在。

這些學者也因此將 觀世音菩薩認為是波斯的女性水神或是希臘的阿波羅神,與印度的溼婆神的混合;阿彌陀佛則是西方太陽的崇拜。這種將我們認為是真實人物的 觀世音菩薩與 阿彌陀佛當成是神話當中的人物,其實就是大乘非 佛親口所說的主張,在這種思想引導下,修行人哪有辦法真正的契入修行?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誰有信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誰會再相信有千手千眼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

推崇佛教學術研究者說:【厲害的學者博古通今,通梵文藏文,對經論的文字層面理解抛離一般修行人幾條長安街都不止。】(〈為什麼很多人抗拒研究佛學的學者們?難道不是先有正確的方法,才能走入正道?〉,琅琊閣。)然而,在大部分的學者都將佛教認定為是思想演化的過程時,再厲害的學者有誰敢違背學術思想潮流,出面大聲疾呼「大乘佛法是佛親口所說」?厲害的學者對經論文字層面的理解,是比一般修行人清楚,但是經典文字背後的言外之意呢?縱然他們有心想要探討真義,但是在這種佛教學術思想潮流的摧殘下,也是只能夠順應時勢,隨波逐流。所以,去依止學術研究者,希望從他們獲得判斷善知識的工具並釐清聞、思、修的理論內容,豈不是緣木求魚?

近來有人繼承這種佛法是思想演化過程的主張,將大乘佛法分成不同的體系,譬如有般若中觀系、唯識體系、純粹如來藏系、心性如來藏系等等,他們主張不同體系的理論架構完全不同,不可以混為一談。如此,如來藏是如來藏系,阿賴耶識是唯識體系,如來藏不是阿賴耶識。若像是《楞伽經》等主張「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的經典,就再把它區隔成為心性如來藏系。將大乘經典如此的區分體系,是障礙自己的修行,因為從實修實證的角度來看,諸法實相就是只有一個,將經論粗糙的區分成為各種不同體系的時候,會妨害對那個唯一的諸法實相的親證。佛所說的法是一貫的,在傳譯的過程會因為所要敘述的諸法實相的面向與層次的不同,翻譯的名相以及重點就會有所不同。佛說法四十九年,是從不同的面向敘述諸法實相,若是將經典區分成不同的體系架構,認為不同的理論架構不能夠混為一談,這是將大乘佛法當作思想在研究,是在大乘非佛親口說的陰影下修學佛法。在還沒有實證之前,將大乘佛法區分成這麼多的體系,根本就是將佛法筋脈給揉成支離破碎,這怎麼能夠期待有所實證呢?

平實導師所提倡的佛法是以實證作為第一要務,以真實如來藏來貫串三乘菩提:聲聞菩提的取陰俱識、本際、有分識及窮生死蘊,緣覺菩提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識,佛菩提的阿賴耶識、真如心等等,全部都是在指眾生的如來藏。「真實如來藏」是 平實導師弘法以來一向建立的宗旨,實證這個如來藏才是佛菩提道的見道。平實導師曾經說過他才是真正的一貫道,是以真實如來藏貫串三乘菩提,所以 平實導師所講述的《妙法蓮華經》、《金剛經》、《實相經》、《大法鼓經》、《佛藏經》等等,全部都是以真實如來藏來作為核心法義,這幾部經當中若是有提到「此經」這個名相時,都是指如來藏,這樣子來理解經典才能夠對許多的言外之意豁然開朗。

因此,《正覺學報》所刊登的論文,也是以實證的角度來闡述論文,而不是與一般學術研究者從文獻學的資料比對著手。因為,真正的佛法是生命科學,是世間科學的根本,以實證為重點,修學佛法應該努力去求實證,並且以佛法當中的因明學來論述對錯,而不是依著學術思想研究,將經論分成不同的體系,以不同的體系或者面向來批評。譬如,有人批評同修會寫作學報論文的親教師,說他的思惟方式是:【先預設一個立場,比如要證明正覺的「常住法」是正確的,然後到處找經論的句子附會他的立場。】[〈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張志成——走出正覺的邪惡與偽善,進入重新學法的光明大道!〉,琅琊閣。]批評者認為同修會的學報論文,都是先預設有一個常住法——也就是真實如來藏——然後想方設法找經論語句來附會這個立場。

其實,平實導師撰寫的書籍以及同修會會內親教師所寫的論文,確實都是先成立宗旨;接著為了建立宗旨或者引經據典,或者比量推度,作為成立宗旨的因;然後提出實際的例子作為譬喻。就這樣子以因明學的「立宗」、「辯因」以及「引喻」三支,作為論述的架構,這是符合佛教當中正確的論述方式。例如 平實導師的《真實如來藏》一書,書名《真實如來藏》就是 平實導師要建立的宗旨,書中三十六個章節就是辯因以及引喻。

因明是菩薩五明之一,菩薩學習因明是因為因明的論證方式背後有攝受眾生的悲心存在。在《瑜伽師地論》當中 彌勒菩薩說:【若諸菩薩求因明時,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為欲降伏他諸異論,為欲於此真實聖教未淨信者令其淨信,已淨信者倍令增廣。】(《瑜伽師地論》卷38)是說菩薩學因明,是為了如實了知外道所造的各種因論,也就是外道所認為造成結果的各種因所施設的論說是錯誤的言說:或者為了降伏其他錯誤的論說;或者為了讓還沒有清淨信的人對這個真實的佛菩提道聖教產生清淨的信,已經有清淨信的修行人讓他的清淨信更加增廣。因此,因明可以瞭解外道的論述,並且可以論述佛菩提道聖教要提倡的宗旨,希望讓對論者能夠生起正智,目的有攝受眾生的意圖,也就是希望能夠覺悟他人是因明三支論述的重點。菩薩一向以因明先建立宗旨,再敘述原因,最後再以實際的案例作為譬喻,可謂是苦口婆心。因明三支論述的內容,一定要跟生死解脫有關的內容,所以最後「引喻」這一支,是在為了建立宗旨,提出辯因這個充分條件的原則下,而取證的真實事情。也就是,引喻是為了避免產生無意義的事情上面的爭論,這也是實證佛法的基本精神。譬如 平實導師《真實如來藏》書中最後就依「器世間有」,依死亡的過程、依不可知執受,依有情眾生睡夢的狀態等等真實境界上,引為譬喻來證明有真實如來藏。

因明的思維模式,其實隱含著幫助眾生解脫生死,實證生命的本源的宗教情懷。奈何批評者以學術研究者的態度認為:【不是先瞭解整個體系或是這部經論整體的論述主旨,而是不管經文的語境和旨趣,抓出不同經論裡面合用的句子作爲引證,用他的似乎合邏輯的方式論證,讓你讀起來感覺好像證據很充分,其實是斷章取義,為預設立場目的而論述的論文。】(〈我的菩提路(五之三):張志成——走出正覺的邪惡與偽善,進入重新學法的光明大道!〉,琅琊閣。)批評者認為菩薩寫作書籍或是論文應該先瞭解不同的體系,然後依著這樣的體系再瞭解經論整體的論述主旨,這種是符合學術思想邏輯的想法與作法;但是請注意,這是認為佛法是思想演化的結果,這是不符合佛法的論述方式。因為菩薩對於所要論述的宗旨,早已經成竹在胸,所以先建立宗旨,接著提出因與喻,不過是向對論者提出根據而已;所以說,是有建立宗旨與預設造論目的而論述的論文並沒有錯,只是這就是實證的菩薩依於因明的方式所提出的論述。

因明不等於邏輯,學術界一向採用邏輯學的三段論,也就是批評者所主張「應該先瞭解整個體系,然後再瞭解經論整體的論述主旨」,也就是先從文獻學探討,先瞭解般若中觀系、唯識體系、純粹如來藏系、心性如來藏系等等各個體系,然後再瞭解那一部經、那一部論所要論述的內容。這是大乘非佛親口所說的想法,這也是一般學術界的一個思想模式,這是從已知當中,按著邏輯推理求得未知,最後產生結論。學術界的邏輯是先說因、再說果,邏輯是獲得知識的一種工具。一般而言有三段論邏輯,也就是大前提、小前提,然後得到結論。譬如:「大前提是:天鵝都是白的;小前提是:這是一隻天鵝;結論是:所以這一隻天鵝是白色的。」從這三段式推論來看,由前提推出結論,完全符合邏輯推理,一點問題都沒有。然而,大前提是根據所看到的普遍狀況所歸納出來的,17世紀之前的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的,所以歐洲人沒有見過黑天鵝,因此17世紀之前「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個論述,成為一個沒有人懷疑的事實;結果後來在澳洲發現了黑天鵝,「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這個事實就被推翻了。也就是先前的大前提是不對的,後面的結論就可能會有錯誤,三段論邏輯推論就是有這個致命的缺點。

在大乘佛法不是 佛親口所說的思潮引領之下,佛教學術研究者所採用的大前提,多將大乘佛法認為是思想的演化,因此將大乘佛法區分成不同的體系,有些人更是認為不同的體系架構是不能夠混為一談的。因此學者在大前提已經有所偏差的情況下,從大前提經過小前提,所得到的結論仍然是錯誤的。學術界的邏輯看似沒有問題,但是在整個學術界以大乘非佛說來解讀大乘經典的時候,解讀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也就是「是否符合實證者的現量所得」這是有問題的。所以,批評者主張「應先瞭解整個體系」、「不同的理論架構是不能混為一談的」,這是錯誤的大前提,這無法引導出實修實證的正確結果。也因此《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與《大般涅槃經》中 佛說修學勝道應先依止善知識,尤其是實證的善知識。至於善知識的抉擇,請大家參考其他單元,這邊就不再詳細說明。

國內學術界一向是被一群既得利益者所把持,違反主要思想潮流的論述是完全無法被刊登在任何的學術期刊;參加學術論文發表或是研討,也必須取得相關的學位,如碩士或是博士資格,甚至必須有擔任學界教職工作,才能夠在各種正式場合或是期刊上發表論文。這種資格限制固然是先篩選了論文品質,但是也造成了不平等的限制。實修實證的佛法當中,則是以證量作為判斷各種資格的依據。學術界的學者則是被許多人為的不平等條件所限制,因此很難期望他們提出的研究結果,是有助於實修實證的。不識字的六祖慧能大師,假設處在現在的佛教界當中,尤其佛教學術界之中,一定是沒沒無聞,就像當年土城老人廣欽老和尚,有哪個學者能夠知道他是個寶呢?

今天就為各位菩薩簡單的說明「從因明學來看佛學研究與實證佛法的修行」。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