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十大受簡介

第018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勝鬘經》中有關〈勝鬘十大受〉這個題目;這個議題在菩薩道修學上是與大家都有密切的關係。今天的探討內容,主要是在簡介勝鬘十大受,以及對於前面三個大受分別作介紹,這些對於修學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開始我們來看《勝鬘經》卷1中的開示:【爾時勝鬘聞受記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我們先只恭引出前面三個大受的內容。勝鬘十大受有一個特性——是以大乘願為戒法,也就是說:只要不遵守這十大願,就算是犯戒。這就是菩薩摩訶薩以願為戒,所以稱為大乘願戒。

我們可以留意十大受中的每一個大受,都是以「我從今日乃至菩提」為開頭,代表從現在就要開始遵守,因此屬於戒的性質,以願為戒故,稱為十大受,也就是從現在開始就要受持這些願戒。這十大受要受持不犯非常不容易,它的內容仍然是菩薩三聚淨戒所函蓋。

而在後面的經文中會開示到,這十大受又可以再攝歸到三大願—主要就是要突顯菩薩所需具備的大智、大悲、大勇這三個重要內涵—這包括得正法智、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法、捨身命財護持正法這三個大願。三大願最後再攝歸到一大願--就是「攝受正法」,因為菩薩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在攝受正法、利樂眾生。以上大略簡單介紹「十大受」、「三大願」與一大願:「攝受正法願」之間的基本關係。慈悲的勝鬘夫人由十個願戒到三個大願,再攝歸到一個大願,以不同的施設來顯現出不同的法義與重點,讓眾生可以獲得不同的利益與掌握關鍵之處。這些詳細的內容,會在後面的節目中逐一作介紹。

我們先來看十大受中的第一個大受:「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這裡我們要留意的是:這個戒它是一個總相,它的對象是含攝所有所受的戒;同時它的重點在於「不起犯心」,相當於是「攝心為戒」。所以只要是起心動念對眾生生起了壞念頭,就算是犯戒。所以這條總相戒,規範了所有所受之戒,以及是以「不起犯心」為標準,因此是相當不容易的。

我們來看在《勝鬘經講記》第一輯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在心中生起這種念頭時,就已經違犯這個攝心為戒了,所以這個願戒不是一般人能持的;必須是心性已經轉變到那個地步了,至少要有解脫道中三果的證量了,你才能夠受持得住。】(《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31。)也就是說:已經斷除了五下分結、離開欲界愛了,以及斷除了因為欲、色界愛而引生的身口行之瞋,才有可能在五濁惡世中持守得住這條戒。所以,因為心性的轉變而不會對於眾生起壞念頭才有辦法攝心為戒,這當然也是菩薩所希望逐漸能夠達成的目標。這裡我們也要附帶說明的是,因為勝鬘夫人在發這個誓願的時候已經是地上菩薩,因此是有能力來受持這十大受的。雖然這十大受不容易作到,但是我們也可以發願;因為只要發了願,也許這一世還不一定能夠作到,但可以期待自己未來世可以作到,藉著發這個殊勝的願來增長自己的善根也是很好的。

有關攝心為戒,在《實相經宗通》第八輯中平實導師開示:【菩薩要依止大乘常住經律,不依止二乘經律。因為二乘經律不是常住法,只在有生有滅的蘊處界上面觀行。得要攝心於此,以此為戒,才是真正的「攝心為戒」。】(《實相經宗通》第八輯,正智出版社,頁326。)也就是說:菩薩要攝心於大乘了義法中,並且經由證悟大乘菩提生起實相智慧來利樂眾生,能夠依見道、修道後轉依於所證,轉依於真如體性而攝心為戒,能夠攝心住於正道為戒;這當然也是菩薩所當行、或者要設定成為目標的。事實上在菩薩戒中是以根本為關鍵,也就是以身口意行本身的動機或出發點來看,而不能單純以事相上來判定是否犯戒,因此重點一定是在心上面。

接下來,我們來看十大受中的第二個大受與第三個大受:「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於諸眾生不起恚心。」這兩個受。大家一看便知道:它是攝屬於六根本煩惱中,也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的其中兩個,因此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煩惱障中除了六根本煩惱,其餘許多的隨煩惱是屬於六根本煩惱的分位差別以及同類的體性。所以這六種稱為根本煩惱,也就是我們如果要瞭解種種的煩惱,那就必須要先掌握這六個根本煩惱。

我們來看在《成唯識論》卷6中的開示:【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也就是說:「慢」主要的意思就是無法認清而高舉自己,對於有德者就不會產生謙下求教之心,這對於自己當然是一種很大的損失;而在上述《成唯識論》對於慢的開示中,裡面除了有德之外,也包括對於德之心不能謙下,也就是對於種種三乘菩提殊勝之功德法不恭敬、不珍貴之。這主要是因為幾個原因:第一個、不知道正法的可貴之處,不知道正法之得來不易;而我們必須要知道正法之所以極為珍貴,是因為正法需要 佛世尊出世說法、也需要經典之集結,菩薩之千辛萬苦地取經、翻譯、刻印流通,並且在歷經戰亂之後能夠保留至今,真的是實屬不易。第二點、是因為不知道能夠熏聞法義是需要種種的因緣才能夠成就的-包括要有善知識出世說法,以及聽聞者本身之福德、因緣等-因此不知道要好好把握及珍貴難得之修學正法因緣。所以,上述兩個原因將造成對於諸殊勝之功德法不能恭敬,同時對於法之不恭敬也將對於周遭的眾生會產生不良的示範,讓他人亦輕視佛法,這當然會產生嚴重的功德漏失。由此可知,慢之過失真的是很大。

接下來,我們要再瞭解由慢引生之慢心障道的問題。因為覺得自己很厲害、很行,那當然佛菩薩或他的師長便會認為應該讓他自己來,因此他在修學上就會顯得很緩慢;甚至自己有問題,也因為慢心的緣故而不想去請教善知識,因此這慢心障道的狀況便會產生,乃至修行走錯方向都無法更正。因此說慢心會「生苦為業」。事實上,因為執著錯誤的知見也會引生慢心,不願意再去比對聖教或聽善知識的開示;因此可能產生未證言證之增上慢。因此說: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

上述第二個大受之「於諸尊長不起慢心」,這裡我們要留意是說他特別強調是對於尊長不應生起慢心;這是因為菩薩不壞世間法,一般人對於師長都非常恭敬了,更何況是菩薩呢?師長對於我們有恩,當然要非常恭敬;如果沒有師長,自己如何能夠在佛法上面有所實證?如果是忘恩負義、不知恩報者,這樣的心性,其實是與三惡道相應的,更何況期望能夠有什麼佛法上的實證呢?因此,菩薩千萬不能覺得自己已經在修學三乘菩提而看輕自己的師長,所以即使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之後已經有等覺位的證量了,可是他仍然憶念感恩曾經幫助過他的善知識;在《勝鬘經講記》第一輯中平實導師開示:【我們應該像他一樣的淳善,將來即使已經到了十地滿心了,仍然還要憶念、要感戴因地時我們曾經親近承事過的所有善知識;雖然他們今天的證德已經不如我們了,我們還是要感戴。而感戴的方法,就是盡未來際努力去幫助他們,……。】(《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35。)因此,善財童子是我們所當引以為榜樣的典範。事實上慢心深重者,通常表示此人是與愚癡相應的。

在《大悲經》卷5中開示:【阿難!汝觀一切愚癡凡夫,於諸尊長不修恭敬,亦不禮拜,憍慢自恃,為慢所害、為慢所纏。】也就是說:在佛道之修行中,不知恭敬師長、不知恩報,或者不願心存謙下而向善知識請求教導,基本上是與愚癡相應的,在聖教中亦形容我慢為飲癡水。這個在道理上相信大家都很容易明瞭、也能夠遠離之,有智慧的人都知道要恭敬師長。

事實上 佛世尊的三十二相中,有一些是與恭敬侍奉師長有密切的關係,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49中的開示:【於其父母種種供養,於諸有情諸苦惱事種種救護,由往來等動轉業故,感得足下千輻輪相。於諸尊長先語省問,恭敬禮拜合掌起迎修和敬業,……感大丈夫纖長指相。由四攝事攝諸尊長,是故感得手足網縵。奉施尊長塗身按摩沐浴衣服,是故感得手足細軟。】因此論中開示的這些事情,譬如:供養父母、先語省問、恭敬禮拜、合掌起迎、塗身按摩等等,看起來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竟然是與三十二相有密切的關聯。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恭敬、侍奉師長有多麼重要了。

接下來,我們再看第三個大受「於諸眾生不起恚心」。大家都知道:瞋恚心在菩薩道中是大忌,所以說「故瞋」也是菩薩戒的十重戒之一,所以它的重要性當然不在話下。我們再來看《瑜伽師地論》卷79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問:「菩薩當言以何為苦?」答:「眾生損惱為苦。」問:「菩薩當言以何為樂?」答:「眾生饒益為樂。」問:「菩薩當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邊際,及作一切利眾生事以為作意。」】也就是說:菩薩應該時時保持對於眾生的慈悲作意、以眾生受到損惱為自己的苦;以眾生獲得饒益為自己的樂,而菩薩發願要修學一切智慧,並且能夠依此而以各種方便善巧來利樂眾生。能夠如此則不難作到於諸眾生不起恚心,因為就是有種種貪、瞋、癡煩惱的眾生,菩薩才能夠發揮他的力量,有這個機會,那怎麼可以對眾生起瞋恚心呢?有這些眾生,菩薩在利樂眾生的過程中才能夠讓各類的種子現起,讓智慧增長及快速累積福德;因此需要從這個角度去作觀察。

如果對於眾生起瞋就會讓眾生不歡喜、恐懼,就是與眾生結惡緣;那相當於損減了自己的一分佛土。在《勝鬘經講記》第一輯中平實導師開示:【所以不要起心動念對眾生生起瞋恚心,而應該在心中存著救護對方的作意,用憐憫心、用慈悲心來摧破邪說、來救護他;讓他充分感受到你是為了他好,你這破斥邪說的作法也就會成為結善法緣。】(《勝鬘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137。)因此這是我們在行菩薩道時,所必須確實遵守的。如果在破邪顯正的過程中沒有方便善巧、沒有慈悲作意,有時候反而會令眾生毀謗正法或善知識;那這樣就變成是在害了對方。同時我們透過觀察眾生的苦,可以讓我們生起慈悲心,當然也能夠對治瞋恚;在經教中有開示觀察眾生之十九種苦、三十六種苦,乃至一百一十種苦的種種開示,讓修學者之悲心可以逐漸增廣;菩薩應當知道自己已經在修學了義之世出世間法,而眾生還在名利財富之五欲世間法中打滾而不得出離,乃至以苦為樂,而眾生所給予我們的逆境大多是在世間法中,因此菩薩實在不應該因為這樣而對眾生生起瞋恚心。所以在四聖諦的修學中,第一個便是「苦諦」,眾生一般所知的大多是「苦苦」,對於「壞苦」與「行苦」則難以了知;而菩薩對於諸苦能夠作正確而廣泛的觀察,乃至因為修學了義正法而能了知苦之本際——如來藏心,因為有如來藏心才能夠出生五陰、以及執藏生死業種,因此成就眾生之「無始生死,長夜輪轉」,如果沒有修學正法,將難以出離輪迴之苦。因此,菩薩有這樣的智慧就能夠逐漸遠離對於眾生的種種瞋恚心。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包括所愛與非所愛的有情,以及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之怨親都是可能引起瞋恚心的對象,因此引發瞋恚的範圍是很廣的。我們需要特別留意這個大受,因為對於非所愛有情,對一般眾生來說本身就是苦境;而對於所愛有情,如果他們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狀況,對一般眾生來說也是苦境。而瞋心所與意識心相應,因此對於過去、現在、未來其他有情的種種法,都是起瞋心的可能對象;所以勝鬘夫人提出這個大受,也是讓我們在這個方面要特別加以留意。

從今日所談勝鬘十大受中前三個大受的開示,我們也可以得到以下的啟發:首先,菩薩要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心心念念都能夠成就種子熏習在阿賴耶識中;因此,雖然還沒有進展到身、口行的階段,然而因起心動念而令種子熏習的勢力產生,乃至夢中亦能成就熏習染淨法,所以本經中開示:應該要「於所受戒不起犯心」,所以在菩薩道中要非常留意心的清淨性。第二點是:求法必須要有恭敬心;因為佛法是極為珍貴難值的,有許多人的確是付出了很高的代價才能夠從邪法中走出來而值遇正法;而同樣的,善知識也是非常難求;因此學佛過程中一定要恭敬求法,這樣才能夠跟正法以及善知識相應。所以對於學佛這件事一定要非常殷重,同時絕對不可以起慢心,因此說「於諸尊長不起慢心」。第三點是:菩薩應該增廣心量及提升層次,因為菩薩配合慈悲作意來利樂眾生,心量就會逐漸增廣,同時修證層次也能夠逐漸提升;因此就不容易在世間法上面與眾生起爭執,因為這些世間法五欲等境界並不是菩薩所重視的,那就可以慢慢離開瞋恚心;而因為修學了義如來藏正法的緣故,可以深入觀察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生滅變異無常,慢慢地就能夠逐漸轉依如來藏而「於眾生不起恚心」。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作幾點簡單的結論:

第一點、勝鬘十大受是以「於所受戒不起犯心」為總相;也就是以「攝心為戒」為精神,這也顯現了對於 佛世尊所施設的戒,我們都必須是要重視而不能有任何輕心的。

第二點、是十大受中特別建立「於諸尊長不起慢心」,提醒我們應當恭敬師長,遠離「慢心障道」;同時師長也是我們的報恩田,因此更應當要尊重恭敬,尤其菩薩們在佛法上面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更應該要留意;菩薩絕對不能讓眾生覺得說:學佛之後反而不如一般人,這樣對於正法的弘傳便會有障礙。第三點、是十大受中也建立「於諸眾生不起恚心」,提醒我們應當要有的菩薩慈悲作意,因此讓菩薩能夠快速攝受佛土;而這樣的修學方法以及利樂眾生的作意是常常要存在心中的,因此當然能夠讓修學快速成就。

所以這十大受的法義對於菩薩來說確實是非常珍貴的;這也是我們在看待無論是菩薩戒或者十大受的正確態度,因為重視戒法、知道戒法的珍貴之處是持好戒的先決條件,當然能夠有受戒因緣及感得戒體,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大家應該好好珍惜之,而勝鬘夫人就是我們的榜樣。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