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得則無取捨

第098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無所得則無取捨」這個題目,這個議題是大家所熟悉的,今天探討的內容主要是在說明「有所得與無所得」的基本知見,以及釐清它們與不二法門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在《維摩詰所說經》卷2裡面的一段開示: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有所得」與「無所得」的意思。

那第一個「有所得」:有所得就是說它是屬於相待的法,也就是說存在著相對的關係;譬如說眼識了別色塵境的青黃赤白,那在這裡面眼識是有所得的,得到什麼呢?眼識得到了色塵相;所以說這裡面就落入「能得」與「所得」之中,這個也就是剛才經教中所開示的「有所得相為二」,如果落入「能取」「所取」,或者「能得」「所得」之中,就是屬於二法,也就是相待法,所以這樣的一個關係,七轉識都是一樣的。

我們來看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9中的開示:

【然諸有者,……有說三種:一、相待有:謂如是事,待此故有,待彼故無。二、和合有:謂如是事,在此處有,在彼處無。三、時分有:謂如是事,此時分有,彼時分無。】

這裡面是從三個面向來說明:

第一個「相待有」:譬如說眼識跟色塵是相待而有,意思就是說,眼根觸色塵而出生眼識,眼識出生是必須要依靠色塵這個緣;色塵境也需要眼識,才能夠顯現在有情的心中;或者因為能夠了別色塵,所以稱為眼識;譬如說老師與學生的稱呼,也是互相依待的。

第二個部分是稱為「和合有」:意思就是說,譬如眼識跟色塵,都是需要因緣和合才能夠存在,它是「相待法」不是「本住法」;譬如說如果沒有燈光,那物體是不能顯現出青黃赤白,除非它自己是會發光的。這裡面也只有如來藏才是本住法,才是絕待法;這個絕待法就是說祂不是因緣所出生的,祂是無生之法。

第三個稱為「時分有」:也就是說眼識跟色塵都是生滅法,不能一直存在;譬如說入了二禪的等至位,那是沒有前五識的,或者眾生處於夢中的獨頭意識,也是沒有前五識,所以說在因緣具足的條件之下,眼識才能夠分別色塵境,所以從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說有為法是不能一直存在的,這個稱為時分有。

而事實上有為法都是剎那生滅變異的,這裡我們就可以作一個簡單的結論,譬如眼識跟色塵,眼識能夠了別色塵,這個眼識就是有所得,既然有所得,那就是相待的二法,所以經教中說:【有所得相為二】。這個「得」,事實上,它是屬於「心不相應行法」,這個是假施設有的,這個得只是形容說譬如眼識它分別了色塵境,這件事情的成就就稱為「得」,得是屬於百法裡面,它是由心王、心所、跟色法三位差別,所顯現出來的心不相應行法,也就是說眼識分別了色塵境,這個狀況的完成稱為「得」,離開這個狀況,不是說有另外一個「得」的這個法存在。

第二個、「無所得」,這個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作說明。

第一個從如來藏的角度,因為如來藏不緣六塵諸法,所以當然是無所得的;我們附帶說明的是,意識如果親證了如來藏在六塵中沒有分別的體性,那這個稱為意識證得了「根本無分別智」,而不是說意識變得沒有分別的能力了,這個是附帶一提的。

第二個從意識心轉依如來藏的無分別體性來說,如果能夠這樣,那就能夠逐漸離開對於有為法的執著;譬如說悟後的菩薩,在修「三品心」中的第一個,就是「內遣『有情假緣智』」。這個就是屬於悟後進一步的轉依,譬如在《涅槃》一書中,平實導師的開示:

【今依真如心重新加以深入觀察,轉依心真如而住時,心真如的境界中連這種智慧也不復存在,就遣除了「有情假」這種緣於五蘊的觀察而有的智慧,轉依心真如而住於無智亦無得的境界中。】(《涅槃》正覺電子報第121期,正智出版社,頁10。)

也就是說,離開對於現階段有情實有與非實有的智慧之執著,這樣子才能夠讓菩薩的智慧更上一層,以及斷除更細的煩惱。(三品心中的其他兩個 ,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三個是說,事實上眾生對於種種法的了知分別,它是透過「想心所」來達成的。意思就是說,自己所了知的境界,事實上都是「自心內境」;譬如說在《瑜伽師地論》,卷55中的開示:

【想云何?謂三和合故,施設所緣,假合而取。此復二種:一、隨覺想,二、言說隨眠想。隨覺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言說隨眠想者,謂不善言說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想。】

這裡所說的「三和合」,就是說根、塵、識三者和合,那就能夠了別種種的境界,這個最主要要依靠想心所法來達成,這裡面所開示的「施設所緣、假合而取」,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眾生的了知,它會透過種種的概念、知見、經驗,或者名相、語言文字等等來對於這個境界作了知。

在某些論中它是用「搆了相是想相」來說明這個想蘊,這個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說眾生的「了知相」都是自己所搆畫出來的,包括了知的角度、範圍以及層次等等,這個了知也同時會受能取心本身的差異等等的因緣所影響,而會產生不同的了知結果,甚至說當時了知的時候的心情也會改變這個了知的結果,所以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瞭解說,這一些了知相都只是自心所現而已,它會依不同的眾生跟因緣而會有所差異,所以說終歸還是自心取自心。而且能取所取事實上都是自心真如所現,那這裡面無論是說跟言說相應的「隨覺想」,譬如說一般成年人,他會利用語言文字作溝通,在了知的過程,就會跟語言文字有密切的關聯;或者跟語言不相應的「言說隨眠想」,譬如說嬰兒或者畜生道,他是不能應用文字,但是仍然能夠了知境界。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這些了知相都是自心所現。

這裡我們要稍微留意就是說,配合語言文字的了知或者法義思惟,它並不是不好的,因為比較深的法義,通常是需要配合語言文字的。因此眾生所了知的境界其實都是自心所現,那每個眾生會隨著他自己的因緣而會有所差異。所以說真正還是無所得,而所得的只是自心所現而已,那這個自心所現就是說眾生並沒有得到他們所認為能夠直接了別的外境的真實相貌。

第四個是,我們可以從五蘊的剎那生滅來看,包括五蘊本身,它是相似相續的存在,意思就是說,即使現在是有所得,可是下一個剎那這個五蘊已經產生了變異;譬如說這個色身,下一個剎那已經轉變了,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究竟還是無所得,因為能得的五蘊,它不是不變異的主體,所以不能說它是有所得。

譬如在《顯揚聖教論》卷14中的開示:

【不如理作意,憶念前際等;相似相續轉,於無常計常。】

意思就是說,眾生憑藉著自己的記憶,將前後的事物連貫起來,那就會產生「無常計常」的錯誤知見,相同的六識都是念念生滅,只是前後相似而已,凡夫他就會誤認為六識是常,誤解說有一個「六識我」是有所得,而實際上是:沒有一個「不變的六識我」有所得。這個是從無主體性來看,所以我們就了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是無所得,因為前後的六識已經有所變異了。

因此「有所得」與「無所得」,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說,這個是我們在理解的時候,所必須要留意的。這裡我們就要注意,既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那就有不同的說法存在,所以我們就不可以隨意批判經教本身有矛盾,或者說經教的說法不一致。我們必須要留意的是說,這個經教它是從哪個角度來說。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有取捨」跟「無取捨」。

第一個就是「有取捨」。這個是跟能取的七轉識,還有所取的六塵諸法是有關的,而這個有取就會有捨;就是說眾生都會取想要的,捨掉不要的。這裡我們稍微要留意就是說,取捨不一定是錯的,而重點是要依智慧來取捨,所以說我們應該要注意:要遠離錯誤的執取。菩薩因為有正確的知見,所以他就能夠作正確的抉擇;而一般眾生因為缺乏正知見,通常會落入四種執取之中,包括欲取、見取、戒禁取,還有我語取,有關這一部分的法義,諸位觀眾可以收看先前有關節目的說明。

不同的眾生,他們的取捨就會有差異,這是因為能取的不同就會造成所取有差異。而即使是同一個眾生,他的取捨也會有所變化。譬如說小時候跟長大的時候,他的取捨是不同的、學佛的前後也會有所不同,包括菩薩修證的層次,也會影響到他的取捨。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取捨會隨著因緣而變化。所以當然是相待的二法,雖然在我們修學過程中是可以有取捨,但是不應該執著,否則就不能夠提升到另外一個更高的層次。

第二個我們來說明這個「無取捨」的部分,無取捨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說明。

第一個,從如來藏的境界來說,如來藏當然是無取捨,譬如在《金剛三昧經》卷55中的開示:

【如無生行,性相空寂,無見無聞,無得無失,無言無說,無知無相,無取無捨。】

這裡面開示無生法如來藏,祂是離六塵的見聞覺知,所以當然是無言無說,是離開語言文字相,如來藏在六塵中是不了知,所以沒有任何的了知相,因此當然也是無得無失、無取無捨。

第二種角度我們可以看,就是說從轉依如來藏的境界來說,因為如來藏不緣六塵境界,所以說意識心對於六塵諸法,因為轉依的關係,就能夠逐漸離開對於六塵諸法的取捨以及取捨上的執著。

第三個是從菩薩的智慧來說,因為一切法都攝歸於如來藏,所以是平等平等的。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就能夠逐漸遠離諸法的執著相,菩薩在利樂眾生的過程中,因為法義能夠逐漸通達,而且能夠逐漸具備方便善巧,能夠克服種種事相上的障礙,能夠超脫這一些障礙,譬如聖教裡面開示說:【闍那者名為破相。】

它的意思就是說,因為菩薩能夠具備方便善巧的智慧,而能夠破除在利樂眾生的過程之中的種種障礙,以及種種事相上的束縛,所以能夠隨順因緣而利樂眾生,能夠離開種種的執取相,這種智慧就稱為「闍那」。意思就是說,這位菩薩他就能夠超脫一般人的取捨。

這裡我們要留意的就是說:在開示有取捨或者無取捨,他的目的是讓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夠作正確的簡擇,能夠離開種種的執著,讓菩薩的智慧與福德能夠逐漸地增上。譬如說要取善淨法而捨離染汙不善法,這樣才能夠在修學道上往前進展,也要如同前述轉依如來藏無取捨的體性,這樣才能夠更上一層樓。並不是說菩薩在轉依之後,對於一切法都不取捨,都不去分辨對錯,所以菩薩在轉依如來藏不取不捨之中,事實上還是有取捨的──要捨掉染汙的不善法,捨掉對於諸法的執著性,而要取這個善淨法,而且要取未來生生世世的五蘊──這樣子福德、智慧才能夠不斷地增上,才能夠在三界中利樂無量無邊的眾生。

雖然如此,可是從自心真如或者轉依「不取不捨」的體性來看,終究還是無取捨的,因此實證後才能夠真正進入不二之門,能夠這樣,那才是上述經教中所說的德藏菩薩,因為智慧功德已經收藏在他的心中了。

上述我們略為說明「有所得」、「無所得」,「有取捨」還有「無取捨」。這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者層面來說,因為無所得所以就無取捨,因為如果沒有得過什麼法就不必捨什麼法。所以說「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當菩薩證悟之後能夠真實轉依──從如來藏或者意識的轉依來說──就能夠作到真正無取捨而入不二之門,因為已經實證而與「不二法門」相應了。所以無論是「空性」、「有性」,都是這個「不二法」如來藏的體性──因為真實存在而無形無色、無種種煩惱,所以稱為「空性」;因為有真實體性能生萬法,所以稱為「有性」──所以說這一些法是不能單獨切割,這樣子才能夠不落兩邊,這才是絕待法,才是不二之法。

另外今天的題目因為跟「捨」及「得」有關,這合起來就是捨得,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我們引一段 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第五輯中的開示跟諸位分享:

【所以中國話講得真好,捨得、捨得。問你:「捨得嗎?」你要說:「捨得。」因為當你說:「我捨得!」你捨了就表示未來世一定有得,所以中國話真妙:捨得、捨得。你沒有那個捨,就沒有那個得。】(《維摩詰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186。)

也就是說有失去的,相對就有獲得;所以說不用太去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因為眾生皆有如來藏,因此因果昭昭不爽,該獲得的絕對跑不掉。因此我們在利樂眾生的時候,可以轉依如來藏的無所得,這樣就能夠跟解脫受用相應,因此就可以同時有福德跟功德。

從最近幾個節目,諸位觀眾可以發現,在解釋入不二法門這個法義,必須要依靠八識論來解釋及理解,因為無論從絕待之不二法如來藏本身來說,或者從意識心的轉依來說,才可以說無所得與無取捨。而意識心的存在絕對是有法塵的,一定有了知法塵,所以有「得」這個法塵相,所以說是「有得」,那也一定「有取」,因為有取法塵相,所以說一定有取,有取就有捨,因為意識一定會轉換境界,包括說意識一定有入定跟出定。所以說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如果是六識論,他們就只能註定落在相待法上面。這個相待法它一定是生滅性,因為它依因緣才能夠存在,所以說六識論他們所證的是生滅法,所以不能成為究竟的依靠,這將會造成修學唐捐其功。這是因為六識論缺乏核心的絕待的本住法,就一定會引生出錯誤的「法住法位」。不僅無法入「不二之門」,而且學得越多,這個錯誤的邪見會越多,這真的是值得憐憫的。

所以從今天的討論中,讓我們可以瞭解如何正確的看待「得」與「取捨」。這跟我們平常的身口意行都有密切的關係,這其中最怕落入空無的邪見,以為一直要保持「無所得」跟「無取捨」,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而實際上是誤解了佛菩薩的意思。所以我們一定不能犯這樣的過失。

對於上述法義之能夠逐漸的瞭解,在修學上就能夠非常有效率的前進,當然最基本的還是要以八識論的正知見為基礎來修學,也才能夠有機會入不二法門。

祝願諸位觀眾都能夠把握現今有大善知識住世,以及因為科學進步而經教極容易取得的環境,因為如果能夠配合正知見善加利用以及在善知識的攝受之下,是有條件能夠超劫精進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 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