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56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著的《維摩詰經講記》來加以說明。今天繼續上一集的子題〈空性與空相〉。
上一集已說明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空性與空相。這個觀念,在佛門中有許多大法師、大居士,以及喇嘛、仁波切等人都弄不清楚,錯把空相的一部分的體性,或全部的體性當作是空性,不僅害了自己,而且也誤導了許多眾生跟著一起下墮。
上一集因為時間的限制,沒有將空性的體性具足說明,這一集將繼續談空性祂有如如不動的體性。在佛門中有很多人,包括大法師、大居士,以及喇嘛、仁波切等人在內,認為空性的自性是有覺知的,並不是如如不動的。像這樣的說法與認知,與 佛的開示完全顛倒,因為 佛在《羅云忍辱經》卷1曾開示:「佛之明法,與俗相背。」又這個空性有如如不動的自性,這有經典為依據,如 佛在《雜阿含經》卷16的開示:
【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說四聖諦?」比丘白佛言:「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
說明如下:世尊問這位比丘:「你是如何受持我所說的四聖諦?」比丘向 佛稟白:「世尊所說的苦聖諦,弟子悉皆受持,苦聖諦是如如不動的,不能離開如、也不異於如,如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詳細被觀察到的,而且是沒有顛倒的,是聖人所依止的真實理,名為苦聖諦。苦聖諦既如是,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也是同樣的道理,是如如不動的,不能離開如、也不異於如,如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詳細被觀察到的,而且是沒有顛倒的,是聖人所依止的真實理,這就是世尊所開示的四聖諦的真實理,弟子悉皆受持。」
也就是說,與四聖諦同時同處配合運作的「如」,就是一切有情的空性,本身是真實存在的,也是如如不動的,祂可以詳細被觀察到的,而且是不顛倒的,也是聖人所依止的真實理。又這個「如」於六塵都不分別,所以才會如如不動。會分別的,是這個如如不動的空性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七轉識,當中的意識能廣分別,不僅有前五識的粗相分別,而且有前五識所不能的細相分別,因而才有吾人所領受的四聖諦等諸法可言。
這告訴大眾:前七識對六塵、對諸法作種種分別時,這個空性、這個「如」是如如不動的,祂不分別六塵。不僅如此,《心經》也開示:證得這個如的人,他能現觀如的真實理地,既沒有五陰、六根、六塵、六識的存在,也沒有十二因緣、四聖諦等諸法可言;也就是說,真心的實際理地,是迥無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是如如不動的。既然是迥無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是如如不動的境界,當然於諸法都無所得。
像這樣證得無所得心的人,才是《心經》所開示的菩提薩埵,也就是真實義菩薩,而不是假名菩薩、名義菩薩。不僅如此,《金剛經》也開示這個心是無所住的心,於任何一法都無所住。也因為這個空性於一切法都無所得,於一切法都不分別、都無所住,所以《金剛三昧經》稱此空性為本性清淨的心,迥異於佛門的大法師、大居士,以及喇嘛教的喇嘛、仁波切等人所說,要依有時清淨、有時不清淨的意識心入涅槃、住涅槃。
接下來談空相。所謂的空相,包括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以及諸法等法在內,這些都是空性藉緣而出生的法,本來就是剎那生滅不已的虛妄法。譬如五陰,就是色陰、識陰、受陰、想陰、行陰;前一法為色法所攝,後四法為名所攝,總名為名色,又名世俗諦。當中的色陰有十一種,包括了五根、五塵、法處所攝色在內。有了空性所生的色等五根,就能攝取共業有情共同變現的山河大地的外五塵,而有了內六塵的出現;這五根、六塵,乃是依他法才能存在的法,所以是生滅法。又有了五根及意根的六根與六塵相接觸,識陰六識就出現了;這六識,乃是空性藉緣而出生的法,是被生的法,也是依於虛妄的六根、六塵而有,當然更是虛妄。受陰,乃是依於色陰、識陰之後,而有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既然受陰是依於空性所生的色陰、識陰之後而有,當然更是虛妄。想陰是依於空性所生的色陰、識陰、受陰之後而有的了知;又行陰只是一種現象而已,當然都不是真實法。由此可知,五陰當中的每一陰,當然沒有一個是真實法。然而在佛門中,有許多大法師、大居士,喇嘛教的喇嘛、仁波切等人,把五陰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當作是真實法,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乃至有人自稱在淫樂當中成就佛道,都已經成就大妄語而不知。
六入,就是六根、六塵相接觸而有的六種入;這六種入,乃是一種現象,它不是真實法,更何況它依於虛妄的六根、六塵之十二處而有,當然更是虛妄。又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是空性藉著六根、六塵的相接觸而從空性出生了六識。六識當中的意識,能廣分別諸法,於是就有了眾生所領納、所分別,而有世間種種法的出現。也就是說,六根、六塵、六識、諸法都是空性所出生的法,未來一定會壞滅,所以是虛妄法,不是真實法。如果有人錯把虛妄法當作是真實法,他所說的法,當然是外道法。
譬如,有人將意識心所攝的有念靈知心、無念靈知心、斷際靈知心等等,當作是常住不壞的法,這就是不知道識陰的虛妄,因而落入常見外道中。又譬如,應成派中觀的達賴喇嘛,不承認有空性存在,因而成為斷見外道;他為了避免他人說他是斷見外道,反執意識心為常住法,又成為常見外道,具足了斷、常二見,是為所有外道當中最大的外道。如是落入兩邊而不在中道的人,當然不可能是明心的菩薩,更不用說能成為四智圓明的佛陀了。由上面說明可知:這些空相,包括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及諸法在內,都是空性藉種種緣而出生的法,都是剎那生滅不已的虛妄法,當然不是真實法。
接下來談空相與空性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等。既然空相是空性所生之法,當空相在運作時,空性當然也同時同處配合運作,故說不即不離、非一非異。所謂不即、非一,表示空相與空性,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法,不是同一個法;所謂不離、非異,表示空相是空性藉緣而出生的法,不能離開空性而有,離開空性而說有空相,那都是心外求法的外道。
或許有人會懷疑,空相與空性真的是不即不離、非一非異嗎?這有經典為據,佛在《雜阿含經》卷3曾開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也就是說,生滅不已的蘊處界的我,並不是真實我,故名非我;可是蘊處界的我,也不能說它不是真實我,因為蘊處界的我是從真實我藉緣而出生的法,也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不能離開真實我而有蘊處界我的存在,故名非異我;又蘊處界的我與真實我,同時同處配合運作,故名不相在。如是「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就是在說蘊處界的空相與空性為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的道理。又如果將空相攝歸於空性,空相也就成為空性了,這兩者關係也就成為不即不離、非一非異了。
既然空相與空性的關係是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當然也可以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所以《心經》卷1才會開示:【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然而這個空性真的很微細,一般凡夫有情、二乘愚人及新學菩薩是無法親證的,唯有久學的菩薩才能證得。然而菩薩要證得這個空性,不能離開這個空相而證得;因為離開這個空相,那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空性本身又無形無相,菩薩又如何能夠證得呢?所以 龍樹菩薩在《中論》卷4才會開示:【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也就是說,菩薩如果不透過世俗諦的空相去參究、去尋找第一義諦的空性,那是不可能證得空性;如果離開世俗諦而想證得空性,就會如六祖慧能大師的開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經過上面所說的空性、空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後,再回頭來看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的對話。文殊師利菩薩問:「居士啊!你的房間為什麼沒有侍者呢?」維摩詰居士回答:「不但我這個房間是空的,諸佛國土也一樣是空。」這是 維摩詰居士將侍者的蘊處界及諸佛國土的空相,攝歸於空性的實際理地迥無一法的立場來回答 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知道 維摩詰居士以空性的立場來回答,故意裝作不知道再問:「既然是空,是以什麼為空呢?」維摩詰居士也知道 文殊師利菩薩明知故問,再一次用空性迥無一法的立場來回答:「因為空,所以空。」文殊師利菩薩繼續再問:「既然是空,又何必要空呢?」維摩詰居士知道 文殊師利菩薩要問空性的自性為何?所以將空性的自性直接說出:「因為無分別空,所以叫作空。」既然 維摩詰居士已經將空性無分別的自性說出,文殊師利菩薩就打蛇隨棍上,再問:「這個無分別的空可以分別嗎?」維摩詰居士回答:「能分別的空也是空。」維摩詰居士是說,能分別的空相屬於空性的局部體性,如果將能分別的空相攝歸於空性,能分別的空相也就成為無分別的空性了,以此來證明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等。
可見 文殊師利菩薩與 維摩詰居士為了讓眾生能夠證得空性,兩人一搭一唱在演雙簧,正好演一齣好戲,而且也進入整齣戲的高潮了。接著 文殊師利菩薩再問:「這個空性要到哪裡去找呢?」維摩詰居士回答:「要在六十二種外道見中求。」也就是說,菩薩想要證得這個空性,不能外於世俗諦的六十二種外道見去找,因為外於六十二種外道的蘊處界,那是空性迥無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本身又無形無相,眾生又如何能夠找得到空性呢?所以 維摩詰居士告訴大眾:想要找到空性,就要在六十二種外道見去找。像這樣的說法,如同《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9的開示一樣而沒有任何分別:也就是要在貪瞋癡三毒的眾生中去觀察;在具足非常計常、非樂計樂、非我計我、非淨計淨的四顛倒的眾生去尋找;在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中去觀察;在地獄、畜生、餓鬼,乃至在阿修羅身中去尋找。
文殊師利菩薩又為了讓眾生更清楚知道如何找到空性,再問 維摩詰居士:「應當在六十二種外道見哪裡去找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應當在諸佛解脫中去尋找。」因為諸佛解脫境界都離開不了這個空性,離開了這個空性,連諸佛都不存在了,更何況還有諸佛的解脫境界可證呢?接著 文殊師利菩薩一不作、二不休,再一次追問 維摩詰居士而說:「諸佛解脫又應當於何處求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應當在一切眾生的心行中去求。」也就是說,菩薩想要證得一切有情的空性,應該在一切眾生的心行中去找,離開了眾生的心行,那是找不到的。像這樣的說法,與大薩遮尼乾子菩薩摩訶薩所開示的內容完全一樣而沒有任何差別。
不僅如此,維摩詰居士還說:「我維摩詰並不是沒有侍者,而是以一切魔眾、一切外道作為我的侍者。」也就是說,菩薩想要證得空性,不能離開一切魔眾、一切外道的蘊處界去找;離開一切魔眾的蘊處界、一切外道的空相去找,那是永遠找不到的。這不僅證成了 龍樹菩薩及慧能大師要依世俗諦的空相才能證得空性,而且也證成了大薩遮尼乾子菩薩摩訶薩要在一切眾生身中才能證得空性。由此可知:這三位菩薩所開示的內容完全一樣,而且是互相輝映。又從 文殊師利菩薩及 維摩詰居士對話當中,在在證明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空性與空相;這個觀念可細分為三類,那就是空性、空相,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當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在恭讀經典時,或者有善知識在說法時,可以依此來判斷經典的開示,究竟屬於哪一類型?以及善知識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凡是說到真實空、畢竟空、無所得、無所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等等,都是在說空性的實際理地迥無一法存在極寂靜的境界,也是三法印當中的涅槃寂靜的道理,更是經典所開示的如、我、無所得、無分別等正理。凡是說到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及諸法等等,那是空性藉著種種緣而出生了生滅不已的空相,那是虛妄法,不是真實法。凡是說到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等等,那是將空相攝歸於空性,將空相的體性攝歸於空性,生滅不已的空相也就成為不生不滅的空性了;生滅的空相既如是,垢淨、增減的空相也是同樣的道理,將它們攝歸於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性,垢淨、增減的空相,也就變成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了。所以,《心經》卷1才會開示「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等。
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能夠掌握這三個重點,在恭讀經典時,再也不會覺得艱深難懂了,再也不會有文字障來障礙了,再也不會被佛門的大法師、大居士,喇嘛教的喇嘛、仁波切等人所誤導,導致自己不斷地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因而延遲了自己的成佛時程。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