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天下無如佛(上)

第109集
由 正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以及菩薩們: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二)這個單元,前面兩集我們為大家說明了三縛結不能斷除的原因。依據世尊的開示,無法斷除三縛結的原因就是「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由此永被三結所縛,輪轉生死永無盡期。

現在這一集我們要來瞭解「天上天下無如佛」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佛是三界至尊,三界之中沒有任何一個有情能夠與佛比擬。在詳細說明這個道理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當今有些人對於這個事實與道理的一些錯誤認知,首先有人是這樣說的:【再來,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認為佛陀所說的原始佛教才是佛法,後代佛弟子所說的,如大乘佛教裡面的,都不是佛法;或者,認為佛法只能保持原貌,不可以增減變化,那等於否定了人類文化向上進化的可能性……。】(《南傳佛法與大乘佛法》)依照上面所提到的這段文字的字義,他認為佛所說的法義仍然可以再由後代的佛弟子加以演變、進化而提升,而這似乎是在暗示佛陀的智慧並不是至高無上的,因此佛所說的法義,仍然可以再由後代的佛弟子加以演變、進化而提升。他在這一段話中已顯示出他的看法,也就是:大乘經典是後代的佛弟子創造出來的;而後代的佛弟子確實已經把佛陀的法義再作提升了,所以大乘經典的法義,確實是勝妙於最原始的四阿含諸經的。

當然大乘經典勝妙於四阿含諸經,這本來就是事實;有問題的是,若按照他的說法,代表後代的佛弟子可以創造出更勝於佛陀所說的法義。可是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在表示佛陀是尚未成佛的,仍然不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此錯謬的論點隱含於字裡行間,不知道要誤導多少學佛人!他又說:【佛教流傳至今已經二千五百多年,怎能沒有演變,還保留在原始佛教中呢?演變是必然的,演變也是好的——後代會比前代好。】(《南傳佛法與大乘佛法》)言下之意就是:後代的菩薩們證量確實是比前代的佛陀更高的。這樣錯誤的觀點,其實與當代許多不明就裡的人所持有的錯謬論點—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大乘經典是後來的佛弟子共同創造出來的—這樣的說法是不謀而合的。

時至今日,平實導師不斷地寫出當代佛教界所未曾知、所未曾聞之法。然而導師的深心中卻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智慧不但未曾超出佛陀的智慧、解脫、圓滿境界,而且也不能與佛齊等;其實心中更知距離佛地智慧與境界非常地遙遠。

經中也有記載,往昔色界天大梵天王也曾經如此讚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復然,世間所有我盡觀,一切更無如佛者。】(《佛本行集經》卷8)因此,更何況一般尚未斷除我見之人,三縛結現前分明存在,仍然認取離念靈知意識心為常住不壞的佛心,同於常見外道無二,尚且不入聲聞初果中;若依大乘法來判,尚且入不了初住位,如何能評論佛陀與諸菩薩的智慧及其他證境呢?再者,若有人連如來藏都不能證得、連佛性都不能眼見,還一味地寫文章在否定佛陀所說的眼見佛性。這樣子,既未能明心又不能眼見佛性的人,在大乘法中尚且入不了七住、十住菩薩的賢人果位中,連三賢位中的六住、七住菩薩智慧都不能臆測,又如何能唱言「佛的後代弟子會比佛陀智慧更好」呢?而主張大乘經典是後代佛弟子所創造,更勝於佛所說的原始佛法四阿含,而說佛法可以演變。因此,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不可信的,學佛人務必要謹慎分辨。

上面所提到的錯誤說法,不論從語意學、或者是文字表相上來看,都是很明顯地在暗示:遠比原始佛法更為勝妙的大乘經典都是後代佛弟子創造出來的;一定是這個意思,不可能會有別的解釋。但是他可能還是擔心謗法的惡果,只敢以如此暗示性的說法來誘導徒眾們。假使真的如他所說,後代的佛弟子智慧遠比當年出世弘法的釋迦世尊更好;但是遵循佛陀教導而真正親證佛法的四眾弟子們,都不是自己悟入的,都是因為往世、此世經由佛陀的教導才能實證佛法,被佛幫助而悟的弟子有可能比幫他悟入的佛陀智慧更好嗎?釋迦世尊已經成佛了,而後代尚不能成佛的弟子,智慧真的會比已成佛的釋迦世尊更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經由這番解說,應該不難瞭解,抱持如此說法的人,對於佛教的認知其實是大有問題的。

另外也有人在心中存在著牢不可破的看法,這個看法是什麼呢?他認為:「釋尊未以佛道教弟子。」(《印度之佛教》,正聞出版社,頁180。)這是在他的書中明白寫著的。所以他認為:四阿含諸經中的聲聞解脫道法義就是成佛之道,因此他就否定大乘經中的佛菩提道,對大乘經典中所說的成佛之道全都不肯信受,主張大乘經典都不是釋迦佛親口所說,認為都是由後代佛弟子創造出來的。以此緣故,便公然否定大乘經典成佛之道,公然以聲聞解脫道取代佛菩提道;而他所說的聲聞解脫道卻又嚴重曲解了四阿含的真義了。

但是四阿含中的經典,既然有許多部本來就是大乘經典,只是被不懂大乘般若、不懂唯識種智的二乘聖凡諸人結集出來的緣故,就成為二乘解脫道的經典了。當然菩薩們不會滿意聲聞人這樣的結集成果,所以在第一次結集完成四阿含諸經時就當場表示說:「我等亦欲結集!」才會有代代傳說的七葉窟外大乘諸經的千人大結集;這次結集是在第一次結集後隨即展開,這即是大乘菩薩們邀集阿難尊者完成的般若與唯識諸經的結集。這些大乘經典都是在第一次的聲聞五百結集後不久就已完成了,不是聲聞人第二、第三或更後面的結集的事了。

為何我們說四阿含中的某些經典其實本是大乘經典呢?這其實可由阿含經中多處說到菩薩及一切種智之名相,即可證實這一個論點。例如,在長阿含部《大般涅槃經》卷1中有提到:【四者菩薩初生,從右脅出,故大地動。五者菩薩捨於王宮,出家學道,成一切種智,故大地動。六者如來成道,始為人天轉妙法輪,故大地動。】在這裡已經說到成佛所依憑的一切種智、以及菩薩世世行大乘道的事了。可見這本來就是大乘經典,而被二乘人聽聞以後結集成小乘經典了。

又譬如同一部經的卷3中,一再地提到一切種智:【爾時鳩尸那城,有一外道年百二十,名須跋陀羅;聰明多智,誦四毘陀經;一切書論無不通達,為一切人之所宗敬。其聞如來在娑羅林雙樹之間將般涅槃,心自思惟:「我諸書論,說佛出世極為難遇,如優曇鉢花,時一現耳。其今在於娑羅林中,我有所疑,試往請問;瞿曇若能決我疑者,便是實得一切種智。」】(《大般涅槃經》卷3)於卷3的經文中,像這樣一再提及一切種智之處,共有九次之多。由此可以證明:佛陀確實曾經以成佛之道來教導弟子的,那就是第二、第三轉法輪的般若及唯識系列經典。

但是有人因為信受應成派中觀的邪見,只信有六識,否定七、八識。而大乘經典中所講的成佛之道,都說有八識心王,並且明白開示:只有親證第八識本識的人才能證入般若,乃至未來能通達般若;只有親證本識入胎識的人,才能現觀本識含藏的一切種子,漸次發起唯識一切種智的深妙智慧,成就道種智而成為諸地菩薩;也只有當一切種智的修證圓滿了才能成佛。

一切種智是大乘經中常常宣說的勝義,但是未能實證第八識的人,當然無法進入般若禪的見道位中,更無法深觀本識阿賴耶心體中所含藏的一切種子;不能發起絲毫的一切種智,當然讀不懂大乘經典。所以就乾脆否定大乘法,並且無視於四阿含中曾經講過大乘法的名相,而以私心、妄想來否定大乘成佛之道,而說「世尊未以佛道教弟子」。若非想要否定大乘經典,否則應該也不會有這樣子大膽的破法、謗法。

然而從四阿含聲聞法中,多處說到成佛之道的種種大乘名相,而又不曾在四阿含諸經中講解大乘法義的內涵;但是卻在大乘經典中詳細地開示成佛之道的法義與內涵,始從三賢位中應修證的般若中道觀,繼之以唯識增上慧學的一切種智修證,一再地細說;顯然這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單憑四阿含中所說的解脫道法義是無法使人成就佛道的。

若未宣講大乘諸經的成佛之道法義就取滅度,則是化緣未滿就先滅度,絕不可能會是佛陀的本懷。所以大乘經典當然是佛陀所說的,不是後代佛弟子創造出來的。再從四大部的阿含諸經,是在第一次結集就全部完成,而菩薩們在結集誦出時,已當場提出異議,要求補充大乘法義的內容到四阿含諸經中,卻得不到聲聞人的同意,只好當場抗議說:「吾等亦欲結集!」

從這些歷史事實來看,當然是第一次的五百聲聞人結集四阿含以後,不久就開始結集大乘經典的。而且佛陀住世時就已經有菩薩率領大乘比丘修習大乘、以及遊行弘化的事實。由這些歷史事實來看,大乘諸經顯然正是佛所說的真實經典,否則大乘經典的七葉窟外千人結集傳說又從何而來呢?難道是空穴來風嗎?所以持錯誤觀點的人應該要改口說:「佛陀確實已經傳授過成佛之道了。」否則的話,佛陀的化緣應該是還沒有圓滿完成的,那就不應該捨壽,應該仍住在人間完成尚未傳授的大乘成佛之道,當然應該至今還在人間繼續弘法,把成佛之道繼續宣講出來。

所以有人為了曲應應成派中觀六識論邪見,特地否定大乘經典誣謗不是佛所說的經典,謗為後代的佛弟子新創的經典,暗指為第二、第三次結集以後,才由佛弟子們長期創造編集出來的。但是假使釋迦世尊在世時,不能傳授成佛之道、講不出遠比四阿含更勝妙的大乘經典,後代離佛智慧猶遙的佛弟子們,卻能講出或寫出勝妙於世尊所說法義的大乘經典,這個道理究竟能不能講得通呢?這樣子的說法實在是不合邏輯。所有有智慧的學佛人都應該很容易分辨其中的是非,然而既然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為何還要特意傳播這種錯誤的說法呢?推究下來,當然只是想要建立應成派中觀邪見,使人絕對信受六識論,而不再相信大乘經典中的成佛之道罷了。

不幸的是,當今佛教界有許多人受到了如此邪見的影響,在沒有詳細思惟及求證之下,附和如此的邪見而寫了文章、出版書籍來誤導佛門四眾;而這些人中有一些是佛教界中有名望的大師級人物,誤導眾生的廣泛與嚴重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當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時,心中應該不免感嘆:難道眾生真的是福德淺劣至極,才會被這些毀法、破法者所誤導嗎?

關於慧解脫果,精進而鈍根的修行者在正確的指導之下,至遲四生就能取辦;然而成佛則須三大阿僧祇劫方能成辦,大乘法的親證見道,縱使有大善知識正確的指導,也都須要無量劫中歷經無數世的轉生再進修才有可能辦到,不像二乘菩提的極果——阿羅漢果德,利根人只要有真正善知識的指導,盡一生努力修學就能做到;二者差異極大。由此證明,佛陀的智慧絕非解脫慧所能成就,當知必無任何一位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所能比擬,故說三明六通大阿羅漢仍不得稱為佛,何況是未斷我見的凡夫焉能了知!

有阿含部經文為證:【如是,迦葉!一切行無常,不可久停。迦葉當知:將來之世,若有沙門比丘當捨八種道及七種之法;如我今日於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寶,將來諸比丘以為歌曲,在眾人中乞食以自濟命;然後檀越施主飯彼比丘眾,猶獲其福,況復今日而不得其福乎?】(《增壹阿含經》卷35)在阿含部經文中,佛陀親口表示說,祂所演說的法寶是以三阿僧祇劫修集才具足獲得的,不是如同解脫道修證者的阿羅漢們可以在一生中修得的。根據四阿含諸經所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羅漢,都屬於當生取證、或聞法當時立即取證阿羅漢果者;然而佛果卻須由三大無量數劫方能取證。由此亦能證知:解脫道唯能成就阿羅漢果,而不能成就佛果,是故佛果絕對異於解脫果;這二種果證,在智慧與涅槃的證境都大不相同,如何能說解脫道的修證等於成佛的法道呢?又怎能說諸阿羅漢所得的證境即是佛地的證境呢?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也祝福大家:煩惱遠離,安樂自在。

阿彌陀佛!


點擊數: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