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所緣及淨惑所緣

第30集
由 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我們在上一次的節目中,探討到五停心觀的第三種——愚癡有情所應修的緣起所緣,今天要繼續把五停心觀的真實義理解說完,然後還會說明什麼是「善巧所緣」以及「淨惑所緣」;並且把佛教正法和藏密邪法的差異來作比對以破邪顯正。

我們上次談到了宗喀巴等人所說的緣起觀,是以因緣所生、生滅無常的意識心為主的六識論緣起法;所以說,這是不承認有根本因第八識如來藏的無因論緣起法,這和 佛陀是以十因緣而說有不生滅之本識因的緣起正法不同。

其實三世緣起一定都是要以如來藏為因的,因為只有如來藏有能力攝持一切種、四大種,所以能造出色身,也能出生七轉識以及種種的心所法;再由色身與七轉識等等法的運作,才會出生一切萬法,這全部都是依於根本因如來藏的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法爾自性而有的。如來藏所出生的有情世世不同的五陰,生生世世在三界中流轉,有過無量無數的生死,但是如來藏卻都不曾有過生死;如來藏的本體猶如虛空,而祂的體性卻不空,有著能生萬法的本然自性,所以說如來藏非空、非不空。

但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都是所生法,由如來藏因以及父精母血等其他諸緣因緣聚會而得出生;有生之法則必定有滅,所以說五蘊身包括意識等識蘊,只是假有、暫時而有,終將歸於壞滅,所以說五蘊法是緣起性空;因此,依於真實而不生滅的如來藏而說:沒有真實的五蘊我在造業,更沒有真實的五蘊我在受果。這樣依於如來藏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體性,而於所緣法來作意思惟,可以讓愚癡行增上的凡夫眾生,他的所有癡行都能逐漸變得微薄,他的種種癡行都能逐漸轉變清淨,像這樣的正說,才能稱作是「緣性緣起所緣」。

但是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舉密續的論疏而說:【佛說若無微塵合集之蘊,則無二根交合不能流注諸界,若界不能流注,則應慧智不能了證自境。】(《密宗道次第廣論》卷20)他這段話的意思是,密宗所編造的佛說:如果沒有微塵合集的五蘊身,則沒有男女二根交合,那麼也就沒有男女二根分泌物的流注,這樣的話,智慧就無法明了自身的這個境界。然而這種二根交合的快樂覺受,是要藉由欲界的色身才能有的,如果出離了欲界而達到色界時,已經沒有男女二根了,只有禪悅之樂,也不可能再有二根交合的樂覺了;所以說,樂空雙運的淫行境界,是只有侷限在欲界人間、畜生以及鬼道等低層次的世間法。而且欲界身是生滅法,依於欲界身才能擁有的淫樂,當然更是無常生滅之法,已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 佛陀,絕無可能教導眾生如此低賤的邪法,而讓眾生不斷在三惡道中流轉生死;但是宗喀巴卻無智慧作出正確的簡擇,而主張欲界的粗重淫樂覺受是不生不滅法,真是個具足愚癡而堅著不捨的人啊!

我們接著要來談談五停心觀的第四種——界差別觀,這是慢心深重的人應該要修學的對治法。佛陀說:【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彌勒菩薩解釋說:【云何界差別所緣?謂六界差別:一、地界,二、水界,三、火界,四、風界,五、空界,六、識界。】(《瑜伽師地論》卷27)所謂地界,包括內地界的毛髮、皮肉等等,外地界則有瓦木、石礫等等。水界有內水界的淚、汗、血、尿等,以及外水界的河海、泉沼等等。火界則有內火界的體溫,以及外火界的鑽木、擊石等所生之火。風界則有內風界的呼吸風、上下行風等等,以及外風界的東西南北風等等。空界則有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的孔穴,譬如由口及咽喉吞嚥後,往下一直到排泄的管道都是中空的,這些都說為是空界。所謂識界,從究竟的角度來說,則是指能出生眼、耳、鼻、舌、身、意識、意根的本識如來藏,本識和祂所生的七轉識等八識心王,都稱為識界,這是指大乘證悟般若的菩薩對於識界的觀行。憍慢行眾生應修界差別所緣,尋思行眾生應修阿那波那念所緣,愚於自相、因相、緣相以及四顛倒見的眾生則應修蘊處界等善巧所緣,乃至於想要出離三界貪愛而得解脫的眾生應該要修學淨惑所緣。

但是此處《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內容是屬於〈聲聞地〉,因為二乘人沒有足夠的深廣智慧來實證第八識,因此他們所觀行的識界就只能侷限在求證解脫,緣於對治憍慢行而來作界差別觀,因此就以二乘菩提現觀識陰六識等而說為識界。因為蘊處界諸法都是無常、苦、空、無我,最後歸於空寂,因此哪裡有憍慢可說呢?像這樣透過現觀蘊處界都是生滅無常的體性,而能除去憍慢心,所以二乘人現觀的識界,就只能侷限於識陰六識。但是大乘菩薩是要成就佛道的,因此所要斷除的煩惱、無明以及習氣更是深廣,所以菩薩是從親證本識的角度來作界差別觀的—現觀本識如來藏中所藏的一切界—這個「界」指的就是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種子或是功能差別,不管善惡染淨,如來藏心都是平等平等無有高下的儲存著;因此菩薩透過這樣的界差別觀,進而轉依如來藏的本來平等性而淨除慢行,乃至憍慢的習氣也會在修道位中逐漸斷除。

回過頭來說,由於有這六界的組合,才能有欲界以及色界有情的五蘊身心。若是有我慢的人,也就是指對自我的存在心中有喜樂的人,以解脫的角度來說,應該要以十八界的差別而作觀行,來斷除我見與我執而安住其心,這樣就不會再有慢行出現。當我慢斷盡時就成為阿羅漢,出離三界生死。至於十八界的界差別所緣之觀行,諸位菩薩可以閱讀 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該書中有作詳細的解說。若是有憍慢行的有情,緣於上述的六界差別、十八界差別,便會知道這五蘊身心都是由眾緣和合所成,就能於身中生起虛妄無常想以及無我想,也知道一切有情其實都一樣是緣起緣滅,心就不再高舉,憍慢就會逐漸微薄,而於諸憍慢、我慢漸漸心得清淨,這就是所謂的「慢行補特伽羅由界差別淨行所緣」。

五停心觀的最後一種是數息觀,這是對治心思散亂、愛攀緣等煩惱,而使心能安住下來的一種修法。佛陀開示說:【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尋思行的意思就是攀緣散亂的心行,如果想要對治散亂的心行,應該就要緣於阿那波那念來安住其心。緣於入息出息的阿那波那念,有許多種修學的次第,這是以數算呼吸的次數來作為修習的基礎,循序而能悟入諸蘊修習、悟入緣起修習、悟入聖諦修習、十六勝行修習等法。散亂心很重的有情,緣於這五種阿那波那念,就能夠於此法正確精勤地修習,使尋思散動的狀況逐漸消弭,能很快的讓心安住於所緣法而轉變清淨,這就稱為「多尋思行補特伽羅淨行所緣」。

在《瑜伽師地論》中,除了上述的貪、瞋、癡、慢以及尋思等五種粗重煩惱,應該要緣於不淨觀、慈愍觀乃至數息觀等五停心觀來修學之外,彌勒菩薩還開示了「善巧所緣」以及「淨惑所緣」這兩種所緣的修法。關於善巧所緣,彌勒菩薩引述 佛陀的開示說:【頡隸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

這意思是說,善巧所緣大略有五種:第一種是「蘊善巧所緣」,這是指能夠了知有情眾生如何由如來藏因及諸緣而造五蘊身的種種差別性,不但由如來藏所造的有情五蘊各各不同,同一位有情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五蘊也不相同。如果我們對於有情生死流轉的自相不明瞭,就會被有情的命根、出生、成長、老病、死亡等表相所迷惑,也就會生起種種的煩惱,而去造作種種的惡業,因此我們就應該要來修學這個蘊善巧所緣而於蘊善巧安住其心。

第二種是「界善巧所緣」,這是指能夠如實了知有情的十八界法,是從別別種子、別別種性而生起出現的;或由別別界別別而轉,乃至能夠知道是如何生起、如何運作的,這樣就名為界善巧所緣。如果我們對於如來藏因以及其中所含藏的無量種子功能差別不明瞭的話,就應該要修學這個界善巧所緣來安住其心。

第三種是「處善巧所緣」,這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內六處,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六處,除了如來藏因之外,還要有這內外一共十二處的緣,以及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等,才能生起六識身相應法而有生死流轉。若是對於這種種緣不明瞭的話,應該就要以這個於諸內外處緣,來修學處善巧以安住其心。

第四種是「緣起善巧所緣」,這是由十因緣、十二因緣善巧,而了知五取蘊諸法都是藉由如來藏因以及種種諸緣所生,本無而今有,後必壞滅故,都是苦、空、無常、不自在的。因此而能去除凡夫的四種顛倒見,也就是對於世間諸法皆是無常,卻生起常見的常顛倒;對於世間諸法皆苦,卻生起樂見的樂顛倒;對於世間諸法不淨,卻生起淨見的淨顛倒;以及對於世間諸法無我,卻生起我見的我顛倒。

第五種的「處非處善巧所緣」則是說,要如實了知什麼是善法及惡法,以及如實了知造作善法就能感得可愛的異熟果報,而造不善法則會感得不可愛異熟果的道理。彌勒菩薩開示說:如果是對於蘊處界法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等正理不明瞭,而具有四顛倒見的話,那就應該要修學緣起善巧以及處非處善巧來安住其心。

如果我們把上面所說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因緣觀以及處非處等五法作為所緣來定心觀察的話,就會對諸法的自相、因相、緣相以及生滅無常等正確義理逐漸生起善巧的智慧,而能將無明躁動的心安住下來。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五種善巧所緣之外,還有最後一種的淨惑所緣。什麼是淨惑所緣呢?彌勒菩薩有引述佛陀的開示說:【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麁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麁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瑜伽師地論》卷26)我們從 佛陀的這段開示可以瞭解,淨惑所緣一共有兩種:一、是觀察世間的下地粗性、上地淨性,也就是要觀察一切下地過患增多、上地過患減少,這樣的輾轉相望,乃至於無所有處天全都普遍作觀察,這樣就能夠逐步離開欲界欲,乃至於出離三界。第二、是要觀察出世間道,也就是要如實現觀苦、集、滅、道等四諦,要遠離一切苦和苦集而安住於道諦和滅諦之中。

以上概略地述說了包括貪行眾生應修不淨所緣、瞋行眾生應修慈愍所緣、癡行眾生應修緣起緣性所緣等等法。我們經由對 彌勒菩薩這些對種種所緣法的說明,已經證實宗喀巴並不了知根本論〈聲聞地〉裡的開示而胡亂解說,竟然還援引來作為雙身修法的止觀而說為善巧。例如,藏密喇嘛教所說的持戒清淨,就是依三昧耶戒每天都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所以大家不要被騙了,誤以為這個三昧耶戒是佛教中所說的持戒清淨。

所以宗喀巴他可說是完全不懂佛法,不然就是故意以移花接木的手法來欺矇大眾,引誘大眾由能夠逐漸去黏解縛、出離三界的清淨佛法,走入永遠在三界六道中流轉生死的喇嘛教邪法之中,我們大家應該要仔細的分辨,而不要輕易地就受騙上當了呀!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