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行無常(一)

第112集
由 正圜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單元,這個單元取材自 平實導師所寫的《阿含正義─唯識學探源》一書,平實導師為了救護廣大南傳佛法學人,得以迴入佛法正理之中,一世可以取證解脫果,以五年的時間寫作完成《阿含正義》共七輯,用以廣利今時後世之有緣佛子。祈願您能因此聽聞《阿含正義》之因緣,道業增上,早證菩提。

今天我們要從《阿含正義》第四輯第六章開始說起,第六章主要是在探討涅槃為何是絕對寂靜的道理,那就必須用三法印來印定;所謂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也就是說如果所證涅槃,違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個法印,就不是真正的涅槃。然而如何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呢?這其中的道理極為廣大深細,希望藉由這次電視弘法的因緣,和大眾一起來探討這其中的微妙法義,以幫助大家得以早日取證解脫果,乃至邁向究竟成佛之道。

現在我們就從第一節,諸行無常開始說明。各位菩薩!您曉得眾生為什麼不斷在三界中輪轉生死嗎?有沒有人可以死後不用再輪迴?不再輪迴於三界是什麼樣的境界呢?相信這些問題,也是許多學佛人心中長時以來的疑惑,現在就請您和末學一起來探討吧!有情眾生如果斷了解脫道中的無明,死後就不會再出生中陰身,不出生中陰身就不必再去投胎,不再去投胎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而阿羅漢就是斷盡-解脫道中的-無明者,死後不再出生中陰身,可以解脫於三界的生死輪迴;當阿羅漢把自己滅盡了,不再出現於三界時,那就是涅槃的境界,也是沒有任何境界的境界。

一般來說,修行人之所以無法斷盡解脫道中的無明,最主要的原因是對五陰的內容無法如實理解所導致。因此,如何確實理解五陰的內容就顯得非常重要,而自己是否已經確實理解五陰的內容,那就應該用三法印來自我檢查和印定。五陰中最難理解的其實是行陰,而禪宗大師與學人也往往落入行陰之中,而自以為證悟。由此可見,對行陰的如實瞭解是何等的重要呀!

然而想要真實理解行陰,就必須要先了知色、識、受、想等四陰,才能確實瞭解行陰的真實義,否則還是難免會誤會行陰的。色陰,解脫道的行者們大多能知,但是往往也有誤會者,譬如常常有人會執著色界天身,誤以為色界天身是常住不壞法的緣故,就會落入色陰的行陰之中;如果是已經證得第四禪,捨壽後也難免會以入涅槃想而受生到無想天中,以無想天身而進入無想定中,仍然是不離輪迴。又譬如,喇嘛教的本尊、佛身、天身等觀想法門更是如此,具足意識行陰與色陰行陰的苦,因為觀想的心是意識,觀想所住境界是意識的行陰境界;來世縱使真的能獲得色界天身,也仍然是色界色陰的行陰境界,不離行苦,更何況他們其實是不能獲得來世的色界天身或佛身的,因為觀想之法,並不是獲得色界天身或佛身的方法,而是要依靠色界定才能獲得色界天身,要依靠一切種智才能獲得佛身的。

而色陰的內涵,一般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雖然色界天身的狀況,對不曾體驗初禪遍身發境界的人來說,也只能靠思惟而理解,與實證者對色界天身的理解,是有很大差距的。譬如台灣南部有一位常在電視上說法的法師,自稱已得初禪,而其實是誤會了,因為初禪發起後一定會有五支功德,其中一支功德是樂觸常在胸腔現起,但他卻始終沒有五支功德中的這一種功德,其餘四支顯然也是沒有的,怎能說是已經證得初禪的人呢?更有荒唐的是,有自稱已經開悟的人,竟然會將靜坐時出現的幻覺當作是證得初禪天身,然而這種幻覺,都只是欲界定中出現的境界;如果已經轉入未到地定時,這類境界就不會再出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都是因為不懂色陰實質的緣故;即使是真的證得初禪遍身發的境界,身中出生色界天身而有樂觸,也仍然是虛假的法相──都不離身行,因此對色陰、行陰能夠深入觀行而實際瞭解,是修學解脫道的初步功課。

以五陰而言,基本上色陰的內涵相對是比較容易瞭解的,最難理解的是行陰與識陰之間的關係,也是最容易產生誤會的。在前面概略說過色陰之後,想要讓您確實瞭解行陰之前,其實是應該先為大家說明識陰、受陰與想陰,然後再來為您說明行陰的。然而,如何是識陰呢?佛在《增壹阿含經》卷28中是如此開示的:【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識陰。】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什麼法而被說為是識陰呢?就是平常所說的眼、耳、鼻、口、身、意等六識,這六個心就稱為識陰。由這一段經文開示,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在阿含解脫道中所說的識陰,總共只有六個心;意根則是識陰出生的所依緣,是根而不說是識,所以不攝在識陰之中;由此可知,識陰的最正確說法,是眼識乃至意識等六個心。

了知色陰與識陰之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瞭解受陰了,《增壹阿含經》卷28中 佛是如此開示的:【彼云何名為痛陰?所謂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是謂名為痛陰。】這一段經文意思是說:那個所謂的受陰之所以被稱為受陰,就是所說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就是所說的受陰。當然,擴而廣之,有樂受及苦受所引生的喜受、憂受,也都是受陰所含攝。

各位菩薩!在瞭解受陰之後,我們接著來看如何是想陰呢?想陰有許多層次不同的差別,譬如《增壹阿含經》卷28中 佛說:【彼云何名為想陰?所謂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意思是說:所謂想陰就是能思索三世諸法,能把三世諸法合會起來共同思惟的,就是所謂的想陰。同一部經中又說:【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也就是說:所謂的想就是知;了知青、黃、白、黑,了知苦、樂,所以想又名為知。

《長阿含經》卷8中則說:【復有六法,謂六想身: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意思是說:還有六種了知的功能,也是想;那就是對色塵的了知,對聲塵的了知、對香塵的了知、對味塵的了知、對觸塵的了知、對法塵的了知。這六種了知功能都是想,也就是說想陰的範圍,並非只侷限在語言文字的思想上而已。

在阿含部的許多經典中所說的想陰,其實是說覺知,說的是六識在六根的支援下,對六塵直接的了知,這種了知是在語言生起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不是等到學會語言文字以後才存在;這就像嬰兒在出生以後意識出現時就能了知,所以嬰兒都還沒有學會語言文字,就已經了知出生時受到擠壓的痛苦,他自然就會哇哇大哭;當他肚子餓了,也能了知懂得大哭,乃至尿布濕了也懂得大哭。這時的嬰兒都還沒有學會語言文字思惟及表達的能力,卻都已經懂得了;顯然還沒有學會語言的嬰兒也是有想陰的,只是想陰並不只是限定在語言思想的功能之中。

又譬如無想定中,滅卻六識心而離見聞覺知,謂之無想,因為那時六識已經滅失而不存在,所以無法了知六塵而被稱為無想定;滅盡定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因為意識已經不存在,根本不會去了知六塵境界,連意根的受與想也滅盡了,所以被稱為滅受、想定。又譬如非想非非想定,似已滅卻見聞覺知心,意識似乎是不存在了,所以無法了知自己是否仍然存在,因此被稱為非想;然而意識實非全滅,其實仍然有了知性、仍有想陰存在,只是不會起心動念反觀自己是否存在罷了!所以並非無想,名為非非想;所以就合非有想與非無想,而稱之為非想非非想。因此離語言文字,而直接了知六塵的離念靈知心,正是想陰所攝六識的想,並非實相心如來藏呀!

在您瞭解想陰之後,我們繼續說明如何是行陰,《增壹阿含經》卷28云:【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也就是說:行陰大約有身行陰、口行陰與意行陰等三種差別。而這其中又都各有微細不同的差異存在。粗的身行陰,譬如追趕跑跳碰,種種體育活動都屬於極粗的身行陰;細的身行陰,譬如坐著觀賞戲劇、讀書、寫字等;最微細的身行陰,譬如眠熟時色身不動,或者悶絕時不動其身,乃至第三禪中色身無絲毫動搖,都屬於身行陰。也許您想問:為什麼這些狀況,會是最微細的身行陰呢?難道這些狀況還有身行存在嗎?的確如此,在這些狀況之中,都仍然有呼吸、脈搏、新陳代謝等身行繼續在運作著,所以說仍然有身行的行陰存在。

各位菩薩!在說過身行陰之後,繼續說明口行陰。粗的口行陰,譬如大聲罵詈、大聲戲笑、歌唱吟詠等,都屬於粗的口行陰;細的口行陰,譬如心中語言文字不斷,或者憂愁、或者思慮、或者以語言文字思惟法義等等,都屬於細的口行陰,因為都是不形諸於外的緣故;但不論是形諸於外或不形諸於外,都是行陰,因為這已經是表義名言了。更細的口行陰,譬如心中都無語言文字,也不思慮、憂愁,但已對外境六塵了了分明,這就是更細的口行陰,而這都已經是顯境名言所含攝的了;而最細的口行陰,譬如四空定中─特別是非想非非想定中─對自己是否存在也無所覺知的了知性,因為仍然維持著意識心的極微細了知存在,所以這也是口行陰;因為尚有最微細的覺觀存在,仍然屬於顯境名言所攝的境界,因此也是口行陰所含攝。

而意行陰通常是包含意根與意識的,不論是在阿含道或佛菩提道中,常常都是如此的。在阿含道中,往往把意根與意識合說為意,但有時「意」字是說意識,那是指與其餘五識同說,而將識字省略時,一般而言則是指意根;所以我們必須依照前後字義、名義、句義來作判別,不可一視同仁等視齊觀,否則往往會誤解經文中的真正意思而仍不自知呢!

最粗的意行陰,譬如緣於五塵之意識而有所愛著,又如緣於貪瞋之意識而與貪瞋相應,是屬於粗重的意行陰;又如緣於語言文字之意識,因為被無明籠罩,而堅持自己的錯悟是正確的證悟,因此而對宣揚正法之賢聖起瞋、毀謗等等,也都屬於最粗重的意行陰。而細的意行陰就是指離念靈知心,是緣於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等至位的離念靈知心,舉凡緣於六塵、四塵覺觀之意識心,都是屬於微細的意行陰。更細的意行陰則是指二禪乃至無所有處定的等至位中的意識心,都不觸五塵,但是卻仍有意識對定境法塵覺知了然。而最微細的意行陰,譬如凡夫緣於無想定境的意根,這時意識已經斷滅而不存在,只剩下意根存在於無想定中;俱解脫聖者,擁有三界中最微細的意行,就是滅盡定中的意根,此時意識已經斷滅而不現前,但是仍有意根存在,而此位中的意根又滅除自身的「受」與「想」兩個心所法,所以大異於凡夫所入的無想定,這就是三界中最微細的意行境界了。

各位菩薩!綜合以上所說,我們就可以知道,只要還有前七識心的存在,那就是意行的境界;只要還有呼吸存在,就是身行的境界;只要還有覺觀存在,就是口行的境界。因此,想要取證阿含解脫道中所說的涅槃解脫,就必須滅除三行,也就是滅除身行、口行、意行之後,把五蘊十八界全都滅盡,那就成就無餘涅槃的修證,也就是出離三界生死了。從此時起,窮盡最勝妙的天眼通,也都無法再看見他出現於三界中,因為他已經永滅蘊處界而不再受生,已經永離分段生死了!

以上為您說明的是阿含道中滅除三行,成就涅槃解脫的道理;而菩薩雖然發願生生世世要在人間自度度他,但無妨具有解脫道的實證,可以出三界而不出三界,常住世間利樂有情永無窮盡。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