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崔密教(二)

第127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廣論——常見外道法」。那譚崔密教的起源,我們在上一集已經大致上作個說明。也就是說,5M教派他們的輪座雜交,就是男女不斷的在性交完再換另外一位,這種方式也侵入到佛門來,使得當時候的印度的風氣,就不論是在佛教或是佛門之外都變成是這樣的修持。當時候的民眾雖然有些反感,但這些東西改變不了這個趨勢大局,而中國因為受到一些禮教還有這些倫理的制約,所以即使是有,也看不到有真正傳法這種公開的場合。在歷史上比較難辨明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傳法的灌頂的這個事實,所以中國要到了後來,到了元朝的時候,因為元人相信(應該說他們相信,元朝的這個政府相信喇嘛),因此就開始引入了這個男女性愛之法、交媾之法、交合之法,所以大致上中國民間還是繼續保有了這樣純淨的佛教的戒律,不論是佛教道場大致上都是如此。

然而在開明的這一個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可能卻發生一件比較令人錯愕的事情;就是說,坦特羅佛教或是譚崔密教這樣的侵襲,使得許多人也開始知道一些灌頂以及男女交媾或是交合的這個修持,因此有些寺院他們開始有了這些崇拜和信仰(對於密教),尤其曾經在台灣的這些佛具店,男女雙身像賣到非常好。所謂男女雙身像,就是男女交合的這個雕刻的形像出現了,這些形像大致都是塑造佛菩薩的形像,然後和一位裸體女子來交抱。這個像本來如果在佛具店一般是看不到的,它們可能藏在一個隱密的地方;也就是說,即使是販售這樣的雕像的店主、店家,都會不太認可。在那種情況下買的人(購買的人)有可能是寺院這些出家眾,因為一般人並不清楚,但是不是真的如此,或是說他是修雙身法,這仍是有待觀察。我們希望台灣佛教界可以從認識譚崔密教這個地方走出來,不要一直走在這種性愛、這種偏頗的一個觀點上,這種偏頗的觀點會使得自己的修行、還有個人道業會遭遇到很大的傷害,而且它也會傷害到我們佛教。

我們繼續來看傳統的這個《吠陀》,這個印度的吠陀以及奧義書,他們對於這些都是保持著遠離的態度;所以性愛這觀點,我們只認為它只有崛起一千多年,和印度長期以來幾千年的遠離性愛的這個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上一次又有提到這個Kundalini(就是有人翻譯成軍荼利或是靈蛇、拙火等等),它確實是遠離性愛的,這是歷史上的一個事實;所以主張性愛,說它是一個傳統的宗教,這是比較難令人苟同的。從佛教來看,諸佛菩薩也是提倡出家眾就不能去淫欲,所以這點是無可爭辯的。

那我們再來看密咒的這個「嗡」等等的起源,我們來看看這個說法。唵,在《奧義書》裡面它提到:【唵!此聲,此宇宙萬有也……凡過去者,現在者,未來者……皆唯是唵聲……蓋此一切皆是大梵。此自我即是大梵。】(《五十奧義書》,徐梵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也就是說,在以前印度教的思惟之中,他們認為嗡(或是翻譯成唵或是嗡),它本身就代表了自我;也就是說,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我見。那這個我,可以聯結到清淨的一個大梵,就是可以生到天上。也就是說,這樣的思想並不是佛教的,並不是佛教認為的無我,或是佛教所說的在大乘佛法說的真如——真正的我,而是世間凡夫所錯認的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說,持這樣的密咒得到佛菩薩擁護。不過雖然如此,因為時代的誤導種種,所以諸佛菩薩還是憐憫眾生,即使是今日佛門中有許許多多以嗡為首的一個密咒等等,莎訶結尾的密咒等等,仍然諸佛菩薩讓我們感覺到唸這些咒語還是有它的功德力,有它的感應。不過我們在這裡還是要奉勸諸位,就是說以真實佛法來看,這些還是受到了外道的侵襲、外道的殖入,這和今日設立一個密教壇場然後去作灌頂儀式是一樣的,這個就是模仿這個新興宗教——當時新興宗教5M教派的輪座雜交之法,這個法實際上沒有辦法說它是一個真實的佛法。

那我們再來看說,密教人士他是怎麼樣來界定密教這個密法以及佛教呢?在唐朝的密續等等它有說到一句話:【於大乘修菩薩道二種修行,證無上菩提道,所謂依諸波羅蜜修行成佛,依真言陀羅尼三密門修行成佛。】這是在《總釋陀羅尼義讚》裡面出現,這個譯者是不空,他認為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話,有兩種方式,就是一個是按照密教的行門,然後一個呢是按照佛教的波羅蜜的行門,不論佛教所說的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都是歸屬於佛教的。那不空他很聰明,他乾脆就把佛教切割出去,然後自己說他依靠他的密教就可以實踐。他的密教有三密的行門,就是身密、口密、心密(或是叫作意密);這三個密,它本身是屬於祕密行門,祕密行門不是要特別揭露給別人看的。

所謂的口密或是稱為語密,就是我們說的密咒。身密的話就是屬於結印,就是手要打一個手印。打這個手印,它牽涉到的就是有非常非常多的,這個密教他們用來影射的,其中影射的是男女雙修或是男女的交媾,所以他們的手印裡面有出現男性的這個性器官印,也有女性的性器官印,以及男女二根和合的這個印。這在以前我們來看的話是沒有辦法理會的,不過現在我們有比較多的證據,包括從密續中可以得到,那這以後我們可以到時候再來提。

再來是意密,意密就是心裡面要有一個作意,除了要去想像自己就是傳法者,跟傳法者一樣的身分,就是等於可以來當密教的上師;所以他是直接把自己認同為密教的上師來看,而密教最大的上師叫作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別於佛教的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意思就是菩薩,然而密教並不想要成為這樣的菩薩,所以他們就以金剛的崇拜(金剛就是我們說的男子的性器官),所以他說這樣的崇拜的薩埵,而不再是崇拜菩提的薩埵。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本身,它是界定說這是佛教的一些說法,而在裡面歸納的時候要把它走向所謂的金剛薩埵。所以在《密宗道次第廣論》的時候,就恢復為密教的本色,把金剛薩埵當作是灌頂的、必定的、必要的所依。所以意密的話就是要去找一位本尊,本尊就是你尊崇他,這是性愛本尊,然後依照他這樣的容貌,自己想像自己跟他一樣,持這樣的交合法然後來作性愛的事情。

所以我們在這邊可以看到說,這樣的三密行門本質上和佛教的清淨離欲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在國外的歐美世界因為性開放,對於這些議題他們比較無所謂,不過在我們華人地區,實際上這樣的議題是很難被接受的,只是當時候密教的許多的章卷或是文集或是書冊,它並不廣泛流行,許多祕密法我們不清楚;不過透過今日許許多多的文獻曝光,我們比較知道,而且這些法可以回溯到唐朝的這個密續。

我們可以看到在密續中有提到:【若歸命聖普賢菩薩,則十方諸佛菩薩悉皆加護;一切諸佛菩薩皆因修三密門行普賢行,得證聖果,是故尊貴。】(《仁王般若陀羅尼釋》)這意思是說,以前這密教人士他們在翻譯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將這樣的觀念導入進來;他意思是說,一切諸佛菩薩都在修他們密教的三密行門。可是這樣說法是顛倒的!為什麼?因為前面說,不空在翻譯的時候就說,實際上是有兩種行門可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且不論他說的三密行門是不是可以成佛,至少他已經將 佛陀所說的六度波羅蜜、十度波羅蜜等等這樣的波羅蜜法,已經說它是可以成佛。那為什麼今天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又要主張說不只是這樣,而且諸佛菩薩還是必須要修他的密教的三密行門,否則是沒有辦法成佛的。這樣的話,跟前面的說法是牴觸的;前面允許,這地方又不允許,所以這樣是在籠罩信眾。這樣的法,實際上是違背佛教的清淨修行。

那《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有這麼說:【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菩提道次第廣論》卷8)這意思是說,除了佛教所說的諸度波羅蜜以外,剩下來就是以密咒作為根本的密教所修行的大乘法;也就是說,大乘法被分成為兩種。實際上我們今天可以知道,他這個方式同於不空所作的作法,將佛教的修行法門歸一邊,而正式提出來可以跟佛教抗衡鼎立的這個密教行門,就是以密咒作為根本。那我們前面也解釋過了,密咒本身是從印度婆羅門教的一個祭司(就是婆羅門他們在作禱告)向鬼神祈請的祈禱文而變現的,這樣變化過來的密咒,卻變成新興宗教、新興譚崔密教的行門,而且說這樣可以成佛;如果這樣的話,就等於是回到了 佛陀所斥責的這個婆羅門教了。

因此宗喀巴他對於這樣的法,他是奉持的,那就讓我們更沒有辦法接受說《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真實在說佛教的法。尤其《菩提道次第廣論》他所談到的,他對於阿賴耶識(就是這個第八識、就是這個如來藏),他是持反對立場,他不認為這個第八識是真實實有的;而在另外一個說法上,實際上宗喀巴他舉出這個阿賴耶識實際上是意識心所分出來的。一般人對於六識、八識並不是很清楚,那我們用個角度來說,這樣可以釐清這些事實。

假如我們現在目前的這個六識(就是透過眼睛所看到的眼識,透過耳朵這樣聽聞種種,這樣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祂如果是真實的,祂如果是永恆的,祂如果是不變的,祂如果是不會敗壞的,那我們不應該在睡覺的時候就喪失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的功能,我們應該任何時間都會保持覺醒啊!然而六識卻沒有這樣的體性。當你如果困頓的時候、或昏迷的時候,乃至於死亡的時候,意識心是消失的。而宗喀巴他認為意識心會一直在的,然後在理論上他直接否定了有一個常住的心體。

如果意識心祂是一直會在,那這意識心本身也是偏頗的啊,為什麼?因為這意識心是自己的想法,自己對於業報都不清楚,乃至於自己要怎樣出生染淨諸法也不知道;怎樣出生一個小孩、一個baby、一個嬰兒,實際上這意識心都是不知道的。為什麼不知道呢?不是說有男跟女這樣的交合就可以出生小孩?要去知道說有細胞,細胞裡面有RNA、有DNA,這些都要等到科學昌明以後大家才知道,請問意識心很清楚嗎?意識心即使聽說了細胞這名詞,但是意識心如果沒有用顯微鏡、電子顯微鏡來透過眼識來觀察,自己也根本不知道細胞長什麼樣子。如果一切諸法都是意識心所出生的,那現代的人就不應該需要去看醫生,因為既然身體一切諸法,乃至於五蘊都是自己所出生的,那這樣自己應該自己知道出生什麼啊,應該知道身體的所有狀況,不是嗎?然而,沒有一個人是可以這樣作,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法,它本身有很多的漏洞,也就是說不能夠來解釋我們現在許許多多的現象。

而且意識因是偏頗的;每一個人都相信,或是說一般人相信有因果業報,那造了一件事情的因就會有它的這個果,那這樣的話,因到底要形成什麼樣的種子?形成什麼樣種子呢必須要由這個第六識來作判定,可是第六識祂只會作自己迎合自己有利的來判定,因此祂所種下的種子會是公平的嗎?會是如法的嗎?會是和這法界真正相應的嗎?顯然並非如此!而且果報現起的時候又產生一件事情,到底要讓不好的事情自己出現嗎?顯然意識心也不是這樣想。那既然不是,祂會這樣作嗎?

意識心就是我們目前自己人人現在有的這個心,而不是真實法界的這個心;如果真實法界的心,祂應該是公平的,祂應該不會管我們作得好、作得壞,祂都可以如實的鑑定,那祂一定是一個心體,否則祂怎麼知道我們作了什麼呢?祂怎麼知道我們心行裡面是有種種的變化啦?像有人作惡事,可能他心地是純善的,雖還不能從表面的行為來鑑定、來判定、來審定他到底應該如何,這就顯然這一個真實心還必須要有他心通,那如果是說意識心又沒有修學這個神通,請問他如何有他心通來跟別人互動?到底別人對他好不好種種這些,或相互之間的果報的牽連,如何能夠實現呢?顯然這些都不是真實的我們所想的因果、符合因果平等的一個世界,一個法界所能夠實現的——透過意識心所能夠實現的。也就是說,宗喀巴傾向於六識,就跟我們凡夫的見解完全一樣,因此他跟 佛陀所主張的這個真實法界是完全背離的。

好,那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