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真如三昧的利益(五)

第100集
由正齡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節目,今天我們繼續來探討「修學真如三昧的利益」。

論中 馬鳴菩薩說修證真如三昧的第九個利益是:【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大乘起信論》卷2)這是說證得阿賴耶三昧後,假使不住在定境中,即使是在平常一切時間、一切境界當中,煩惱種子自然也都會漸漸地變成很微薄;這樣子次第進修到最後,終究不會再有煩惱現起了。因為如果我們是精進如實去修習阿賴耶三昧的話,又依止於正法道場救護眾生以修集福德,並且轉依心真如清淨自性而努力修除貪瞋等習性,使性障變得輕微;再加上有真實善知識的攝受,熏修二轉法輪般若實相法義,以及三轉法輪唯識正理,就有可能在此世進入初地。能夠入地,表示我們至少可以如阿羅漢一樣永伏性障不再現起,雖然這時候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還沒有斷除,但入地後會在不斷利樂眾生的過程中,就可以有因緣開始慢慢斷除。

阿羅漢雖然已經斷盡煩惱障的現行,定性阿羅漢捨報後可以入無餘涅槃,不再受生於三界中,但是由於阿羅漢的習氣種子還眠藏著,如果他不入無餘涅槃,在未來世還會因為這個習氣種子隨眠的勢力,還是會再現起此世已經伏除的煩惱的現行;因此說,定性二乘行者會懼怕來世的受生,而忘了此世曾經有的解脫證境,而不願意像入地菩薩一樣留惑潤生。

反觀菩薩修除煩惱障,使煩惱種子淡薄,不只是修除煩惱的現行,而且還從煩惱的習氣種子下手,開始在修斷習氣種子,也就是在歷緣對境中去修斷煩惱種子的勢力,每當習氣現行一次就加以修正,使習氣越來越淡薄;雖然這樣不斷歷緣對境在修除,卻要到佛地才能完全斷盡。因此,菩薩們雖然努力修除習氣種子,只能使煩惱種子變得輕微、淡薄,還無法完全斷盡。但是煩惱種子微薄之後,要修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就輕鬆容易多了。

所以說,要修定必須要先伏除或斷除煩惱,也就是性障五蓋;性障如果不除,不容易讓心安住;心不能安住,則無法生起定力,就不可能證得禪定。就像智顗大師在《摩訶止觀》卷6中說:【若初習禪,破於事障,發欲界定;破於性障,即發色定。故云事障未來,性障根本。】這意思是說:如果初始修習禪定,能夠破除事障,就可以發起欲界定;進而能夠破除性障,就可以發起色界定;因此說事障未來,性障根本禪定的證得。要請各位菩薩注意的是,這裡的事障指的是放不下一切的內外法,譬如擔心子女、家人乃至事業等等事相上的事情;或者是心中妄想、妄念一大堆,致使修定時無法制心一處,老是會對這些事有所記掛而浮現心頭,當然就不可能安住在無語言妄想的境界中。所以,這裡的性障是指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以及疑蓋等。五蓋不除就會障礙初禪善根發,一直無法進入初禪定境中,頂多只能證得未到地定,不能有所突破。

關於這點,平實導師在講記中也開示說:【你如果想要迅速的修得禪定,特別是你想要修無覺無觀三昧的話,你得要先作預備功夫,預備功夫就是先斷煩惱、先伏煩惱,我所、我見、我執的煩惱被斷了、或除掉了,四禪八定的修行就事半而功倍了。】(《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50)所以修學禪定三昧,必須要先除斷煩惱,這個煩惱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一般所說的我見與我執煩惱,或稱為見惑與思惑。

而修學禪定也是有其時節因緣與次第性的,如 平實導師又說:【所以佛菩提道所安排的修學禪定的次第才會被排在第三地。所以大乘法的佛菩提道,……都是到了三地的無生法忍修好了,才開始修證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以這樣的次第來完成三地無生法忍的。因為在這之前,你得先要去斷煩惱、伏煩惱,修禪定時才能事半功倍。】(《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50)當煩惱修除了之後,能夠隨時安住在一念之中,才不會有妄念、妄想都常常現起而干擾禪定的修習。

接下來,我們來看什麼是事障與理障?《圓覺經》卷1說:【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裡說明有兩種障礙:一個是理障,障礙正知見;一個是事障,會使眾生相續不斷種種出生、死亡,無法出離輪迴之苦。從經文可以知道理障就是所知障,也就是無始無明,這是對法界實相無所知或所知不足,是對實相法的無知、無明,因此不會障礙解脫三界生死,只會障礙成佛;而事障就是一念無明煩惱障,因為被六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所纏縛,因此不能取證無餘涅槃,不能出離三界生死,還會再流轉於三界中。由此可以知道,在禪定的修證上,性障是指會障礙定力發起的習性、心性,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謂的五蓋;甚至以更高層次來看,如果修習禪定想要像二乘聖者一樣捨報入無餘涅槃,還得要能夠斷除對三界法的貪愛,就是斷見惑與思惑,成為慧解脫阿羅漢,或者再加上四禪八定的具足修證而成為俱解脫阿羅漢,隨時可以入無餘涅槃。

一般人在修定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妄想或妄念所干擾,甚至會常常現起語言文字在心中,這是因為不知道修定的原理,應該要先伏除煩惱的緣故;這種現象可以分為下列四種情況:第一、始終沒辦法制止語言、影像的妄想出現;第二、偶爾還會有語言妄想出現;第三、程度比較高的,會有沒有語言的妄念出現,也知道那個沒有語言的妄念是什麼意思;第四、程度更高的,連妄念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只是一閃而過。如果能夠超過這些現象,就可以制心一處而無妄念,長久修習之後終能發起初禪,乃至二禪以上禪定。因此說,修證禪定必須要先除煩惱,才能事半功倍。

而這裡所說的煩惱的修除,主要是在於對欲界法的貪愛,尤其是粗重的貪愛。大家可能都有聽過一則有關外道修行人,雖然修得神足通,天天飛行到王宮接受國王的供養,但是由於沒有斷除淫欲之心,有一天因為國王有事無法親自供養,而由王女代替;在接觸到王女的手後,由於王女的手柔軟好觸,起了淫欲之心,就失去了神足通,受供後無法再飛行出宮。這樣來看,大家就知道修學神通是要由意識來修學,是意識相應的境界法;而修得的神通尚且會因為一時的淫欲心的現起,使神通失去,何況是禪定的修學必須要能讓意識制心一處,如果不除掉貪淫之心,就更不可能成功。因此說,能夠清楚了知男女交合時的遍身淫樂覺受,還是欲界中最粗重的身觸覺受,是對五欲法的貪著,縱使意識心可以安住在這種境界中,卻是不出欲界境界,要成就初禪的功德,猶如緣木求魚了不可得。

另外,從大乘法的修行次第來看,雖然是在三地即將滿心前才開始修習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等;然而在入地前也要能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必須具備慧解脫阿羅漢的解脫功德才能入初地,之後修學百法明門,同時在心地上要開始斷除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不像阿羅漢只要斷現行而已,而這是要在起心動念之間,都要去作觀察、去覺照,努力去轉變的;直到有一天煩惱種子淡薄了,不會再現起了,才是我們修證禪定三三昧的時間。如果沒有消除煩惱,修學禪定一定會跟煩惱相對抗,這樣子就會很累,事倍而功半了。

因此,如果我們能在修學禪定前先把習氣性障淡薄了,就可以像 馬鳴菩薩開示的一樣,有這個利益:【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這是因為我們先證得心真如,而且轉依成功並努力修除性障,不是像未證得心真如時那個樣子,如石壓草—用壓制的方式與煩惱妄念對抗,而不是從根本—斷除煩惱去作,修起來不但費力,而且效果不佳。

接下來第十個利益是:【若住於定,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大乘起信論》卷2)意思是說:如果有修真如三昧,假使住在定中等至位裡面,就不會被音聲等外緣所動亂。有關於「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我們先來看,大概瞭解一下四禪八定的境界相。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中 佛告訴舍利弗說:【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這是說有三種三昧:就是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種三昧。三昧又翻譯成三摩地、三摩提。那什麼是三昧呢?就是止的意思,玄奘菩薩在《阿毘達磨俱舍論》卷4中說:【三摩地,謂心一境性。】意思是令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中,專注心識在所緣塵境中,不讓心識流散放逸,就稱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又如《佛說寶雨經》卷8說:【菩薩修習諸三摩地,於其境界無間而住,謂心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是毘鉢舍那。】修種種三摩地的時候,於所緣的境界能夠無間斷相續而安住,是所謂的心一境性,就是奢摩他;而如實觀察所緣境界,就是毘鉢舍那。

所以三昧的意思,就不只是指修證禪定令心得定,還包括對法的確定、心得決定。譬如 平實導師在《楞嚴經講記》第二輯中如此開示:【學佛以後想要安止自心時,心要如何安住?這個安住就是心得決定而不動搖的意思,就稱為奢摩他——止。……止心於某一境界、某一智慧中而不搖動。真正學佛而不是學羅漢的人,對於自己的見聞覺知心,應該要怎麼安住,必須有所實證,才能如實安住。……當你了知了本際、實際以後,也就是證得如來藏了,那時你的見聞覺知心就安定下來了,覺得太實在、太踏實了,才能夠真正知道應該如何安住自己的覺知心。……這樣決定不移時,就是已經有了止的功德了。這個止,以及奢摩他,都不是指修持四禪八定境界的止與觀。止,又名心一境性,又叫作決定不移,也就是不再變異,不再改變,心得決定而安止不動了,這就是奢摩他。】(《楞嚴經講記》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38-39)所以,三摩地決定不移,不單指坐著入定這種禪定上的三三昧,才叫作三摩地,還包括慧解上的三摩地,是指心得決定。因此三昧除了在禪定上對所住定境的決定不移,還包括對一個法、一個知見,乃至所熏習修學,經過聞思修證而得到的智慧,能夠心得決定而安住,這些都屬於三昧、奢摩他所含攝。

又所謂的無覺無觀,並不是完全沒有覺觀,而是在二禪以上等至位中,還有意識心對定境法塵的了知,只是這時候並不觸受外面五塵境,而說對五塵境無覺無觀。就如 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書中的開示:【三三昧所說之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其中無覺無觀三昧亦非全然無覺無觀,而是指二禪以上等至位中,對五塵絕無覺觀,依欲界五塵之無覺無觀而說,並非定境中完全無覺無觀也,意識離念靈知心仍然存在而住於定境法塵中、繼續領受定境法塵也。】(《識蘊真義》,佛教正覺同修會,頁356)在初禪到四禪定境中都還有意識心存在著,所以說禪定境界是意識相應境界,乃至更上的無色界定境,意識心依然存在著,只是這時候不緣於外面五塵境,只緣於定境法塵,而說這種狀況叫作無覺無觀,只是對外五塵境不觸、不受、不知。因此,如果我們修定時千萬不可以將不和語言文字相應的欲界定,當成已經證得二禪、三禪或四禪的無覺無觀三昧,這樣會成為未得謂得,而犯了大妄語。

而在三界九地中各有什麼樣的覺觀相貌呢?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23說:【欲界、未到地、初禪,與覺觀相應故,名「有覺有觀」;二禪中間但觀相應故,名「無覺有觀」;從第二禪乃至有頂地,非覺觀相應故,名「無覺無觀」。】意思是說:在欲界、初禪前未到地定以及初禪境界,是與覺觀相應,故名為有覺有觀;初禪與二禪間的中間定,即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只與觀相應,名為無覺有觀;從二禪開始乃至到三界頂的非想非非想定境界中,都不與覺觀相應,故名為無覺無觀。從這裡也可以很清楚知道,無覺無觀是指二禪以上等至位中,識陰六識對五塵境的無覺無觀,是入定才有的現象,不是像心真如是從無始以來於一切時都不於五塵境起覺觀,是本來就離覺觀的。所以禪定境界,絕對不是所謂的涅槃境界,只是識陰暫時不觸五塵境的定境境界而已。

因此三界九地,從欲界地到非想非非想地九種境界中,會有這三種不同的覺觀相貌。所以,如果有人教導大眾或寫在書中說:當兩個人合修一心享受遍身樂觸時,這叫作等至。那我們就知道這是外道等至,不是佛門中的正修行,因為能知道有遍身樂觸,那是識陰在知道,是識陰在相應的境界;而了知的是身根的觸塵境界,這和上面所說無覺無觀,是不了知外面五塵境界,而安住在心一境性中的等至位是不一樣的,而且是相背離的。而所謂的覺、觀,也翻譯成尋、伺,就是有分別、有了知,其間的差別在於粗心或細心的了別,以及主動了知與被動照了的不同,其實都是定境中識陰六識相應的境界相。

因此,我們證得初禪有覺有觀三昧,不論怎麼動亂都無所謂,因為在初禪中可以做任何的事情,可以說話、吃飯、經行、寫書、說法等等,音聲怎麼動亂都可以。而二禪等至位以上就不一樣了,講記中 平實導師開示說:【二禪以上的等至位,如果是要長時間的安住而不動,不被外面的音聲所擾亂的話,必須要你的末那識自我降伏得很好;必須把末那識以遍計執性對外五塵上面的法塵的執著性降到很低。如果末那不會被影響時,就不會使得意識轉到外相分來攀緣,你就會一直在自己的定境法塵內相分中安住,就不會被外面的音聲、其他的外緣所擾亂。但是這要依真如三昧來修,使得煩惱種子微薄了,才能夠這樣。】(《起信論講記》第六輯,正智出版社,頁153-154)否則就會像外道凡夫修習禪定一樣,或者佛門中悟者不修除性障,或者未斷我見的人,需要用很強的意志力把末那管束住,這樣子修證禪定當然就會很辛苦了。

最後我們再來複習一下,修學真如三昧,現身可以得到的十個利益:【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一切諸魔惡鬼之所惱亂。三者、不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誹謗深法重罪業障皆悉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常為一切世間所敬。九者、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十者、若住於定,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大乘起信論》卷2)

各位菩薩!經由這幾個單元的說明,相信您已經知道要現身獲得這些利益,前提條件是必須先證得心真如,對於心真如有如實觀察、信受不移而轉依;再依所證心真如,如實修習禪定三昧,才能獲得這麼多的利益。因此,您是否已經起心希望在此生也能親證心真如了呢?借用一個廣告詞:心動不如行動。竭誠邀請您加入正覺正法共修行列。

由於時間的關係,說明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一切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