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下)

第52集
由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今天我們要繼續來說明「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大家在觀看這個課程的同時,也可以去書局請購由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起信論講記》,這個《起信論講記》總共六輯,是由正智出版社所印行的書籍。

好,再來繼續上一堂課當中,我們討論到《起信論》的論文中有說:【問:「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無有齊限,難知難解;若無明斷,永無心相,云何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大乘起信論》卷2)我們只有討論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的這個部分,我們將繼續討論「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的部分。且先不說別的世界,就說我們這個世界的這個地球,究竟到底有多少眾生呢?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去算的。因為以我們的所知乃是算不完的,即使只有算人類的數目就好,那也沒有辦法可以算得清楚的;因為有的地方,人口普查都還沒有作,或者作得並不正確。如果你再加上動物界的有情,例如加上天空飛的、陸地上、海裡的動物,再加上昆蟲、螞蟻、細菌,就根本沒有辦法計算得很詳盡,而且這個也只是人類肉眼可以觀察的部分,這個還不算鬼界、天界的有情眾生;這個地球的有情眾生就這樣了,更何況無盡的虛空當中還到底有多少無量的世界呢?因此論文說「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

既然眾生無量無邊,當然每一個眾生心裡面的想法、他的行為,也都一定會有種種的差別不同;這種種的差別,當然也是無量無邊的,當然也是每個人各有各人的想法。我們不說別的,光是說我們要坐的這個椅子,如果請一百個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椅子,就會有一百種以上的不同設計,因此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同樣一個椅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種不同呢?因為每個設計師心裡所想的是不同的,每個眾生他心裡的運作行為過程也不一定是一樣的,所以當中的差別,其實也是無量無邊的。

既然是這樣的話,眾生心的境界相,當然也是沒有齊限。「齊」這個字意思就是對齊,「限」就是有侷限;眾生既然是這樣的話,眾生心裡面的境界,就不可能是整齊而一樣的。所以眾生心中所想,以及他所住的境界相,一定也不會完全相同,一定會有種種的不同,這並不是眾生所能完全清楚了知的,所以說「如是境界無有齊限,難知難解」。但是大家心裡面的境界,雖然不可能完全一樣,它是有種種想法各各不同,也同樣是有範圍的侷限;只有大家都成佛了,才會是完全一樣的心境;但是眾生都尚未成佛,所以不會都是一樣。就像是同樣去到禪三去參禪,每一個人進到小參室以後,平實導師考問下來以後,每個人的答覆也都不盡相同,都是互有差別;雖然所證的真如心是同一個,但是所述說的時候,都會因為從不同的面相來宣說而有種種的差別,所顯示出來的智慧則互有出入,互有高低的差別,不會完全相同的。

既然一定有差別,不會完全相同的話,為人說法的時候也會有表相上的差別,聽的人那就會更難理解了。譬如,某甲悟者他會如是說,但是某乙悟者卻又另外一種說法,某丙悟者又是另外一種說法;雖然他們所說的說法的表相是有所不同,但是真悟者聽起來卻是完全相同,可是對於未悟者以及錯悟者他們聽起來那又是各各不同,所以這個實相真理當然是很難知、很難解的。所以,眾生的種種心想其實都是世俗法,都已經是很難知、很難解了,更何況是證悟大乘菩提的內容,那當然更是難知、更是難解。同樣的道理,在佛法的般若證量上面,上地能知下地慧,但是下地卻不知上地慧,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眾生的心既然是無量無邊,差別也一定是無量無邊的,所以眾生心的種子也是無量無邊的;因此我們想要完全瞭解眾生心當然是很困難的,而《起信論》中這個質問者所提出的這個說法,倒也是正確的。

但是他接下來所提的質問焦點,那可就是不如理了,就是屬於錯誤的不如理作意。他說:「如果無明斷了的話,永遠就沒有心相存在。」這個真的就是未悟者的妄想猜測出來的說法。他們會說:「既然無明斷了的話,你就不再認定意識是真心,那麼意識就會斷滅了;意識滅了的話,就沒有覺知心的心相;沒有覺知心的心相存在,當然就沒有覺知了,那又是誰能夠了知一切種子的智慧呢?又是誰能夠成就一切種智呢?」他這樣的質問,如果是一個未悟者聽起來,而且他本身是信不具足的人,這樣聽的話,他還沒有詳細思惟清楚以前,他的心裡可能會這樣想:「嗯,這個問得真好!這一下可就把你問倒了吧!」但事實上並不然,佛法的勝妙就在這個地方。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你說意識覺知心是虛妄的,因為你認定意識覺知心是虛妄,所以意識就會因此而死掉、因此而滅失的話,那麼世間哪來的阿羅漢?哪來的初果聖人呢?應該阿羅漢以及初果聖人在他否定意識心的常住性的時候,就同時死掉而入無餘涅槃;因為他們認為「否定意識就會導致意識滅掉」啊!可是阿羅漢們,他們否定了意識心以後,他們的意識心還是照樣存在而能夠了別佛法、能夠了別世間法,而那些質問的人卻都沒有想到這一點。

再舉個例子,又譬如 世尊成佛以後,是完全地、是徹底地否定意識覺知心的;可是 如來世尊祂還是有意識繼續存在,所以祂才能夠觀察眾生的根器,來利樂有情、為大眾說法。如來祂並不是把意識心變成真如心啊!而使得意識的覺知性滅掉啊!如來並不這樣作;如來祂除了有第八識心真如,照樣還有第六意識繼續存在,這八識心王乃是並行並不相違的,這才是真正的佛法。不但諸佛世尊如此,諸大阿羅漢未入無餘涅槃之前,他們在世的時候,也都是八識心王具足的,意識心也都還繼續存在運作的。

我們正覺同修會所印行的全部書籍當中,也從來都是說:「想要入無餘涅槃的話,一定要把十八界法,包括意識覺知心全部滅掉。」但是卻也一直是這樣說:「想要證悟般若的話,得要以具有定力的意識覺知心,來證得另外一個從來都不打妄想的第八識真如心阿賴耶識,真心如來藏與意識覺知心是並存的。」因此,我們從來不曾主張說「要滅掉意識覺知心才能夠證得真如心」,也不曾主張說過「要將意識覺知心轉變成為真如心」;而有人有這種以意識覺知心為真如心,或把意識覺知心轉變成真如心這種說法,其實是諸大法師他們的方法。並且我們也將諸大法師他們教人「把意識離念而變成真如心,使意識覺知心不存在」的這個說法,我們是加以破斥的;如今這些書籍也都還在繼續流通發行,誰也無法狡辯。所以,很多佛門內外的沒有證道的未悟者,他們真的是不懂佛法,然後他們就無根無據的這樣子亂誣賴人,這個部分我們先暫且不說。

我們來看看,意識覺知心祂從來都是煩惱心,佛菩提的第八識真心卻一直都不是煩惱心;但是如果你想要證得佛菩提的真實心,你卻得要在不斷意識煩惱心的同時,而去證得那個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實相菩提心。你如果離開了意識心的煩惱境界,也就是把意識心滅了,或者把意識心住在不動、不了知的境界當中,這樣你其實反而證不了實相菩提心第八識了。

那如何是離開煩惱的境界呢?請問:「阿羅漢有沒有煩惱習氣?」阿羅漢照樣有!所以如果他去托缽,有空缽回來,就有煩惱習氣現行,就得要想辦法騙騙肚子,所以有的阿羅漢只好去吃牛糞來止飢。有些大阿羅漢就是這樣子,他只是想要騙騙肚子,不是為了好吃;只是要騙它而已,讓它不再繼續餓下去,然後又可以入滅盡定去了,等到明天再去托缽。既然這樣的話,那就表示他們斷了見惑、思惑煩惱以後,他們還是有世間無記法上的小煩惱這些習氣;換句話說,只要你的意識心還在,你就一定會有煩惱。當夏天大太陽曬得很強的時候,阿羅漢們為什麼不繼續在空地上坐,而要在樹底下打坐呢?因為還有身苦的煩惱嘛!但是這些煩惱對於他們而言是很小的苦惱,這無關善惡性的,是很微細的煩惱,算是很小的苦受,他們都能夠接受;所以他們的有餘依涅槃,都尚且有微苦所依的涅槃,這才叫作有餘依涅槃。如果進入無餘依涅槃之中,這些苦受也就跟著滅盡了,沒有任何的苦作為他們的所依境界,就稱為無餘依涅槃。

如果你想要證悟佛菩提的見道,那就不能把這些煩惱心斷掉;假使你把意識煩惱心斷掉的話,那你永遠都找不到菩提心——真心如來藏了。因為,已經斷盡了見惑、思惑的俱解脫聖者,如果起意而決定要把意識煩惱心永遠斷掉的話,那他一定會進入到無餘涅槃之中;如果只是想暫時滅掉一段時間的話,那他就會進入到滅盡定當中。好了,如果這個阿羅漢進入到滅盡定當中,或者進入到無餘涅槃當中,當然就沒有一個覺知心第六識這個「我」,來找尋真正的菩提心第八識真心了。如果開悟就是要滅掉意識覺知心的話,那麼一切大乘證悟的聖者們,又是由誰去找到那個菩提心呢?當然沒有所謂的「我」能夠找到菩提心了!所以開悟並不是要滅掉第六意識心,也不是要把第六意識心這個覺知心變成無念的真心;而是要以第六意識覺知心來尋找第八識如來藏真心,所以證悟是不可以滅掉世間法中的意識覺知心而實證真實心的。

所以說「佛法不離世間覺」,也所以說【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離開了世間而想要找到真如心,那就好像要尋找兔子頭上的角一樣,那是永遠不可能的,因為你不可以把你的意識滅掉而證悟菩提心。因此,不可以把打坐而進入到沒有見聞覺知的這個狀態當中,然後就誤會說,把這個狀態叫作證得菩提心,叫作證得真如心、證得阿賴耶識或證得真如,那其實都是誤會一場!因為般若並不是這樣去修證的,並不是把打坐而進入到沒有見聞覺知的狀態。沒有見聞覺知的狀態,一般人叫作「無記」,但這其實只是方便說為無記,其實實際的情形,這個狀態乃是禪定的修法,意識心不清不楚的昏鈍狀態;佛法中所說真正的無記的意思是說:種智上面所說無關善惡性的,這個才是真正的無記。

所以,一個人他如果打坐而進入到沒有見聞覺知的狀態當中,其實這個意識心本身是暗鈍的狀態,如果在禪宗裡面,我們就叫這個境界叫作「黑山裡鬼窟作活計」,同時也叫作「冷水泡石頭」;也就是說,這種的修法是根本就沒有辦法證得般若實相的,那只是浪費時間罷了。

因此,若是想要證得第八識真菩提心,想要證得真如心的話,那必須要有意識覺知心現前不斷地存在。所以參禪者得要用這個意識心的見聞覺知性,去找到另外一個本來就離見聞覺知性,本來就離念,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就不曾起過任何一念的第八識真心如來藏,或者叫作菩提心。這個第八識菩提心,經典當中又叫作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真如、本來面目、本地風光,乃至有的經典說叫作如、叫作識,所以祂有無量無邊的名字。因此能夠具足這樣的知見,才是正知見。

所以,二乘聖人他們斷了我見、我執以後,在他們的認知上面,乃是堅決地認定意識心是虛妄的,是生滅無常的;但是有這樣斷我見、斷我執的功德存在的同時,卻不妨礙他們認可意識覺知心等識蘊,可以繼續存在,可以繼續運作,可以繼續讓眾生種福田,可以讓眾生請法、求聞佛法,或者讓眾生可以熏習他所實證的解脫道的妙法。同樣的道理,在大乘法中證悟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的聖人們,他們的認知也是堅決地認定意識覺知心乃是虛妄法,乃是生滅無常的緣生法;但是他們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現觀如來藏的同時,也不妨有意識覺知心這個妄心可以同時繼續存在以及同時運作,不妨由這個意識覺知心來運作他所證的般若實相智慧,應用出來去利樂有情眾生。

所以,三乘菩提的賢聖們,他們透過實證而去斷除少分多分的無明;乃至 佛陀世尊、諸佛如來乃是斷盡一切的無明。這種種的無明雖然斷了,但是他們的意識覺知心無妨可以繼續存在來利樂眾生,無妨可以存在而顯現出各種的功德智慧,因此事實並不是像那些凡夫他們所質問的樣子;所以那些未悟的凡夫們,他們的質疑說:「既然無明斷了,意識覺知心就不再存在了,如何能夠了知一切種子?如何能夠成就一切種智呢?」所以他們這些質問,其實是把真心與妄心混為同一心之後,然後產生出來的邪見,其實是誤會佛法的凡夫們,他們所講的只是非常非常膚淺的猜測言論罷了。

《起信論》的這段論文所說的質疑者,他們所提出的這些質疑,如果概略來說,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他們是說:「無邊眾生如是境界相,無有齊限,難知難解。」他們這個理論基礎是正確的。但是第二個部分,他們卻是說:「若無明斷,永無心相,云何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這一個部分,就是不懂大乘般若佛法的凡夫們,因為他們自己不知道真心與妄心的差別,也不知道真心與妄心是同時存在的兩個心體,誤以為只要讓妄心離語言文字妄念,這樣就變成真心了;或者他們誤以為無明就是虛妄的覺知心,以為當無明斷除的時候,意識覺知心也跟著永滅;然後他們以這樣的邪見想法提出質難而說:「那還會有誰能夠了知一切種而證得一切種智呢?」所以他們這些質難,都是錯悟的人,或者未悟的凡夫們,他們所提出來的這些不如理作意的質疑,來質問菩薩論中所說的正理。

今天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的課程就說明到這裡,還有其他很勝妙的內涵、內容,我們將會在後面的課程當中,由其他的老師繼續來為大家說明;這《起信論》當中所說的這些大乘了義究竟的正法,歡迎各位菩薩能夠繼續來收看我們的節目,繼續建立正知見,共同結下殊勝的法緣,謝謝!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