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之正因——生長善根方便

第31集
由正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馬鳴菩薩說,佛弟子修證佛菩提的正因,大略來說有四種方便行: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息方便,第三、生長善根方便,第四、大願平等方便。這是佛弟子在佛法修證上,直接切入的正因,如果不修這四種方便行,佛菩提道就很難有證悟的因緣。前面兩集已經解說: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息方便,今天要繼續探討「第三、生長善根方便」。

《大乘起信論》卷2,馬鳴菩薩開示說:【三、生長善根方便,謂於「三寶所」起愛敬心,尊重供養頂禮稱讚,隨喜勸請,正信增長;乃至志求無上菩提,為佛法僧威力所護,業障清淨善根不退;以真如離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隨順真如修行善業,是名生長善根方便。】意思是說,生長善根的方便行,首先就是於佛法僧三寶應當要生起愛敬心,因為三寶存在,代表著佛法還存在人間,人間還有佛教,眾生可以依止它來安身立命。所以對三寶要有愛敬心,特別是修學佛菩提道的學人,於三寶所在更應當要生起愛敬心,才可能有證悟佛菩提的因緣。

如何才能於三寶所在生起愛敬心呢?就是先要認識三寶,對三寶有了正確的認識,才會生起愛敬心乃至歸命三寶。什麼是三寶?就是佛寶、法寶以及僧寶,又可分為三種:

第一、表相三寶,也就是世俗三寶,各種泥塑木雕的莊嚴佛像,叫作佛寶;黃卷赤軸的三藏十二部經律卷,叫作法寶;剃髮著染衣住於寺院的出家人,叫作僧寶,這又有大乘與小乘的差別。

第二、出世三寶,隨類應現的化身佛、應身佛以及報身佛叫作佛寶;四聖諦、八正道、因緣法以及六度波羅蜜、十度波羅蜜的法道,叫作法寶;證道的四向五果以及三賢十地菩薩,叫作僧寶。

第三、自性三寶,所謂自性就是指空性,什麼是空性?只有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法性才能稱為空性,空性心如來藏是一切眾生的根本佛心,叫作自性佛寶;自心如來藏所有的妙法,叫作自性法寶;證悟如來藏之後,轉依如來藏的真如性與清淨性,使得身口意行漸漸清淨,動無違諍,叫作自性僧寶。自性三寶含攝一切三寶,所以歸依自性三寶,才是最究竟的歸依處。

接著 馬鳴菩薩說,於三寶所在生起愛敬心,尊重供養以及頂禮稱讚,還要隨喜勸請。也就是說,尊重供養、頂禮稱讚三寶之餘,還要隨喜勸請菩薩法師上座說法,說什麼法呢?演說 世尊傳下來的正法。什麼是 世尊傳下來的正法呢?這是一個要緊的問題,根據中國禪宗文獻《五燈會元》卷1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意思是說,世尊在靈山會上,手上拈起了一朵青蓮花展示給大眾看,這時候大眾都默然,一片寂靜,只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心領神會。世尊就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要付囑摩訶迦葉。」就這樣,世尊將實相無相微妙法門的正法眼藏——如來藏妙法,第一個傳給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再傳給阿難尊者,傳到第二十八祖 菩提達摩時,菩提達摩看見東方中國有大乘氣象,於是在梁武帝普通年間,從海路抵達廣州,再由廣州來到南京與梁武帝會面,可惜兩個人話不相契。梁武帝問 達摩大師說:「你從天竺帶來了什麼教法?」達摩大師回答說:「一個字也沒帶來。」梁武帝覺得非常驚訝,難道眼前這位大師他對佛法一無所知嗎?又問:「我即位以來大興佛事,蓋佛寺、造佛像、寫經、度僧、齋戒等等,這麼作有什麼功德?」達摩大師回答說:「了無功德。」完全沒有功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執著有漏功德,就不是真實功德。梁武帝又問:「何謂聖諦第一義?」達摩大師回答說:「廓然無聖。」沒有聖諦,也沒有聖人可說。梁武帝聽到這裡反問:「現在在朕面前的這個人是誰?」達摩大師回答說:「不認識。」就這樣兩個人的對話,雞同鴨講,因為 達摩大師從理上回答,梁武帝沒能聽出來。於是 達摩大師渡江北上,進入北魏來到了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之後,神光立雪斷臂求法,達摩大師將正法眼藏—如來藏妙法—傳給神光,並且幫他改名為慧可,從此開啟了中國禪宗的新紀元。

達摩大師是中國禪宗初祖,慧可是二祖,傳到六祖惠能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由於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國人的胸襟,深受民間喜愛,因此就有句俗諺流傳:「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特別是中國禪宗的產生與發展,對中國人的生活藝術等等,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已經融合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從唐代以來詩詞書畫中就可以看到這個跡象,譬如唐代王維、孟浩然、宋代蘇東坡,他們的詩詞中禪趣盎然,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美學。世尊以禪作為宗門的印證,來確認證得法界實相,以禪來概括所觸證的實相心如來藏。大乘佛法就是以實相心如來藏為教理的核心,強調實證實相心如來藏的中國禪宗,稱為宗門禪,又稱為般若禪。

但是宗門禪不外於教門的教理,所謂宗門與教門不二,所以禪宗證悟的行者能夠深入般若教典,教門三藏十二部經都是 世尊證悟宗門才講出來,講出來的內容記錄下來便成為教門,這些教門所說都是 世尊證悟的內容,所以教門與宗門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離。達摩大師傳來的禪法,所以能在中國蓬勃發展,有一個非常要緊的關鍵,那就是唐朝 玄奘菩薩從天竺帶回大量的大乘經論,在唐太宗與唐高宗父子鼎力護持下,陸陸續續翻譯成漢文。正因為有了這些大乘經論為後盾,宗門禪才得以不被附佛法外道所破壞,至今仍然屹立不搖,矗立在正覺同修會。正覺大家長 平實導師,他的一個心願就是希望 世尊傳下來的如來藏妙法能夠重返內地,利益廣大眾生。

接著 馬鳴菩薩說:「隨喜勸請,正信增長。」意思是說,應該隨喜勸請菩薩法師上座說法,使得佛菩提道的正信漸次增長。但這裡說的是正信而不是迷信,學佛不是盲目信仰,而是要多聞熏習佛法正知見,串串熏習而發起智慧,才有能力簡擇正法與邪法的分際,學佛的路子才會正確。若世間法走錯路頭,所影響的只是一輩子;若學佛走入歧路,所影響的卻是未來無量世的法身慧命。佛菩提道五十二個階位,最初十信位的修法,是先要具足修習對三寶的信心,當十信位具足圓滿時,才能進入初住位,於外門廣修六度萬行,這都有它的次第性,不能越次躐等。接著「乃至志求無上菩提」,這句是說,於三寶所在生起愛敬心,尊重供養頂禮稱讚等等,不斷地修習次法,當福德資糧具足圓滿時,終有一天就會發起志願,想要追求實證無上菩提。什麼是無上菩提?就是成佛之道,也就是佛菩提道。二乘菩提所證只有解脫道,只能出離三界分段生死,但是不知不證法界實相,不能成佛;也就是說,二乘菩提是有上菩提,譬如證得初果是有上,為什麼呢?因為還有二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還是有上,因為七住位菩薩所證的實相般若,阿羅漢就不知不證了;但是七住位菩薩也是有上,為什麼呢?因為還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菩薩;乃至等覺、妙覺仍然是有上,必須到達佛地才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說,佛菩提道才是無上菩提,而佛菩提道函蓋解脫道,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小部分。

接著「為佛法僧威力所護,業障清淨善根不退」,這句是說,發起志願想要追求實證無上菩提,進入菩薩數中,成為勝義菩薩僧中一員,假使敢發這樣的大心,福德資糧也具足圓滿,便會獲得佛法僧三寶的威神力護持,業障就可以漸漸地轉為清淨,使得善根堅固不會退失,佛菩提道才有證悟的因緣。有的人有個現象,當他來到正法道場想要求證無上菩提時,就會出現障礙,假使回去修世間善法或相似佛法,那又沒事了。為什麼呢?因為他不是真正發無上菩提心,而是為了個人利益,他是別有目的,不是為了眾生利益而求無上菩提,那表示他的見道因緣還不具足,不能獲得三寶的威神力護持,因此就會出現一些障礙。但有的人,他原來生活不是那麼稱心如意,一旦發了無上菩提心,為了利益眾生而求證無上菩提,當他進入正法道場學法之後,努力培植福德,反而不順心的事情都消失了,每週開開心心來正覺學正法,兩年半禪淨班結業之後,錄取上禪三便證得無上菩提。這就是說,眾生發心不盡相同,或有私心、無私心,或心量大、心量小,這些都會導致求道過程中產生種種差異,如果能夠真正為了眾生而發大悲心,立志求無上菩提,便會獲得佛法僧三寶的威神力護持,業障就可以漸漸地轉為清淨,使得善根堅固不會退失,佛菩提道才可能有證悟的因緣。

接著,「以真如離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隨順真如修行善業,是名生長善根方便」,這是說,菩薩應當依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來修學佛菩提,如來藏的體性是離一切障礙,同時具足一切功德。然而意識覺知心在六塵萬法中,總是會有貪厭取捨,所以就會產生種種障礙;如來藏在六塵萬法中離見聞覺知,對六塵萬法不會起貪厭取捨,所以不會有障礙。因此意識覺知心應當隨順如來藏,也就是轉依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來修種種善業。二乘菩提是現前觀察五陰我、十八界我都虛妄不實,所以要把五陰十八界全部滅盡,取證無餘涅槃。佛菩提道的修法是依如來藏的真實性、如如性以及無我性的自性,去觀察五陰我、十八界我的虛妄不實,但是無妨五陰我、十八界我繼續存在與現行,而轉依如來藏的清淨性來修行善業。這就是說,二乘解脫道與佛菩提道有很大的差異。修二乘解脫道,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不能使人成佛,唯有修大乘佛菩提道,才能使人成佛,才是無上菩提,而二乘解脫道只是有上菩提。如果能夠具備佛菩提道的正知見,了知第八識如來藏離一切障、具一切功德,以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作為轉依對象,轉依之後,隨順如來藏的真如性來修種種善業,就是在熏發修道的種性,正是未來證道的正因。這種發起修道種性的熏習,使得將來證悟之後,可以進入初行位,開始增長菩薩性,也就是增長性種性,就可以漸漸地進入初迴向位,開始增長道種性。接著,「業障清淨」,就是進入初行位時,可以開始增長性種性,業障就漸漸地消失。這些都是為了尚未證悟的眾生而說,如果能夠先熏習這些正知見,就可以在修習信心的方便行中,先種下未來得道的正因;也就是說,還在信位熏習的過程中,菩薩已經善巧方便,把佛菩提道證道的正因,為眾生種在心田裡。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