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宗教都是一樣的嗎?

第50集
由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今天的「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我們今天要回答的題目是「各宗教皆是勸善,法律所容,信教自由。我想無論哪一種宗教皆是學好,但是宗教之間互相攻擊,這樣動作能算是善嗎?」

這個題目可大可小、可長可短。長的話,我們可以寫成一套書;短的話,可能兩三句就能寫完、就講完。在我們待會兒的回答的內容當中,我們會引用到儒教的內容,雖然一般傳統來說,我們不將儒教視同為一種宗教;不過就菩薩們所知,應該也都知道,譬如像一貫道的話,有所謂的五教合一,也是把儒教歸納為其中之一。因為我們今天是要從短、小的方面去作一個簡單的,讓觀眾們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印象,來作一個區分,所以我們今天還是把儒教列為我們要比較對象之一。

我們今天的對象主要是有儒教、有基督教、有佛教。剛剛有說過,如果我們所說的只是要以短短的幾句話,那很簡單,《論語‧八佾》說,「子入太廟,每事問。」孔子進入太廟以後的話,他對於每一件事情,他有不曉得的都要去詢問他人、去問得答案,所謂的好學。可是以佛教來說的話,我們說 佛是一切種智人、佛是無師智,祂不是依於其他眾生的教導而成佛的,至少是在祂示現成佛的這一世來說。孔子又說:「未知生,焉知死?」又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就佛教來說的話,我們說三界有六道輪迴:有餓鬼道、有阿修羅、有天道……有種種的。在儒教來說的話,它是完全不會去觸及的範圍,儒教的部分是如此。以基督教跟佛教的對比來說,我們如果短短幾句話來解釋的話,那基督教來說:您永遠是上帝的羊,您不可能成為上帝。對於佛教來說,我們修學佛法、修學大乘菩提,之所以要修學大乘菩提,目的就是在於成佛。四宏誓願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簡單來說,修學佛法一定是要以成佛為最後的目的;而您信奉基督教,卻永遠只能成為上帝的子民、上帝的羊,這是最簡單的把我們今天要用來作一個宗教比較的,一個所謂的短的方式。

那我們一樣是依循這個方式,再用一個比較有趣的一個話題,就是羊──牛羊成群的羊,來更作進一步的,讓菩薩們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分析的理解。我們來看看,先引用一段儒教的一個教導,《論語.八佾第三》:「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這裡所謂的「告朔」,是指從前諸侯會從周天子那邊領來所謂的政令書、月令書,「告」是祭告──祭告天地,「朔」是每一個農曆的初一。換句話說,在每一月的初一的時候,諸侯們要宰殺一隻羊,「餼羊」就是說,宰殺了以後還沒有煮熟,是生的羊,宰殺了這隻餼羊以後,再把從周天子那邊領來的月令書周告宣導讓大眾周知,這就是所謂的告朔之餼羊;後來因為子貢他所服侍的魯文公,他因為生病的關係,有連續幾次都沒有辦法參加或是舉辦告朔之禮,子貢因為愛惜羊的性命,認為既然這一個祭禮的實質已經喪失了,何必又要白白地宰殺一隻羊?可是孔子聽到這件事情之後,就跟子貢說了:「賜也」子貢,「爾愛其羊」,你是疼愛、惜愛那隻羊的性命,「爾愛其禮」,我卻是希望這一個禮儀能夠保留下來。孔子的意思是認為說,即使魯文公因為生病而沒有辦法行告朔之禮,可是一樣保留宰殺這隻羊,這樣子餼羊的一個祭禮祭典,可以讓百姓們知道今天就是已經是朔日了;另外由於餼羊的存在,雖然是已經沒有實質的意義,可是名相還保留著,至少會讓後世知道,由於餼羊而知道說有這一個告朔的儀式,而對於周天子與諸侯的這樣子的一個區分,君臣之禮有一定的瞭解,這是孔子對於一隻羊的看法。換句話說,一隻羊的性命比不上那一些世間的繁文縟節,那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所謂的王道、霸道。換句話說,孔子的意思是認為祭禮的保存,然後讓人民或是讓後世的人可以瞭解有這樣子的一個儀式,從而去辨別有君臣之分的道理,這是比較重要的;一隻羊的性命,雖然是白白犠牲了,可是並不是重點。

我們再看一下,剛剛儒教的部分已經說完了,關於一隻羊。同樣的我們再以一隻羊,來看看基督教是如何來看待一隻羊。基督教《舊約聖經.利未記》,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後面的《聖經》的經文又有提到:人的供物若以綿羊或山羊為燔祭,就要獻上沒有殘疾的公羊,要把羊宰於壇的北邊;在耶和華面前,亞倫子孫作祭司的,要把羊血灑在壇的周圍,要把燔祭牲切成塊子、連頭和脂油,祭司就要擺在壇上火的柴上,但臟腑與腿要用水洗,祭司就要全然奉獻燒在壇上,這是燔祭,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甚至在後面的《聖經》的經文,它還有提到除了羊之外,人奉給耶和華的供物,若以鳥為燔祭,就要獻斑鳩或是雛鴿為供物,祭司要把鳥拿到壇前,要揪下頭來,要把鳥燒在壇上,鳥的血要流在壇的旁邊,又要把鳥的嗉子和髒物除掉,丟在壇的東邊倒灰的地方,要拿著鳥的兩個翅膀,把鳥撕開 只是不可撕斷,祭司要在壇上,在火的柴上來焚燒,這是燔祭,是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

同樣是《舊約聖經》的《利未記》,除了羊、鳥前面有提過之外,我們再來看看耶和華對於人,對於不信奉他為主的這些人,他又是作了怎麼樣的一個指示?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所以底下的百姓們就起了疑、起了騷動,有些人就決定再重新回去,祭奉他們所謂的一些民間所謂薩滿宗教──就是原始宗教的、神話宗教的那些金牛犢;於是百姓們把他們子女,把他的妻子女兒配帶的黃金首飾,收集之後熔鑄了,然後鑄造成一個金牛犢,重新來祭祀崇拜這個金牛犢。耶和華知道以後,他跟摩西講,他說:「你且由著我,我要向他們發烈怒,我要發非常劇烈的生氣,非常生氣,要將他們滅絕,要使你的後裔成為大國。」在更後面的經文又提到說:耶和華原先是認為要把這一些百姓,全部都要滅除的,由於摩西的求情,於是耶和華後悔,不把所說的禍降與他的百姓。那更下面的經文,我們再來看一下,可能就目前現代人,講究人權觀點的人來說,那簡直是匪夷所思了!耶和華後來又指示摩西說,他對他們說,指示摩西對他的子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這樣說:『你們各人把刀跨在腰間,在營中往來,從這門到那門,各人殺他的弟兄與同伴並鄰舍。』」利未的子孫照摩西的話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殺的約有三千人,摩西說:「今天你們要自潔,歸耶和華為聖,各人攻擊他的兒子和弟兄,使耶和華賜福與你們。」種種的這樣子的行徑,乃至於耶和華後面,還對摩西說了:「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抺誰的名。」耶和華之所以要殺百姓的緣故,是因為他們同亞倫做了金牛犢。從以上《舊約聖經》的朗誦,各位菩薩觀眾們應該就知道了:《聖經》對於羊、對於鳥、對於斑鳩、對於雛鴿,乃至更嚴重的,對於不信奉基督教的人,不尊耶和華為主的人,他是有怎麼樣的一個看待方式。

好!我們講完儒教跟基督教的部分。我們再來看看同樣一隻羊,佛教方面我們又是如何來面對這樣的一隻羊?《楞嚴經》卷4 佛對富樓那尊者說:【「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貪愛同滋,貪不能止,則諸世間卵化濕胎,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為本。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為本。汝負我命,我還債汝,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佛簡單來說,祂在《楞嚴經》這段經文告訴了修行的菩薩們:唯殺盜淫三者是輪迴的根本,因為眾生的身口意行,因為三毒、因為四相的執著,造作了違犯五戒的一個惡業,十惡業的成就,就會讓這些輪迴的業果,不斷地相續。換句話說,從 佛在《楞嚴經》的開示,佛是嚴禁菩薩們去殺羊宰羊的,這一點我們在另外一部《央掘魔羅經》,更可以看到 佛進一步的開示。佛告央掘魔羅:「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一切男子皆為兄弟,一切女人皆為姊妹。」佛後面又說了:「文殊師利!如來一切智,知一切﹔觀察世間一切眾生,無始已來無非父母兄弟姊妹,昇降無常,迭為尊卑,如彼伎兒數數轉變,是故如來淨修梵行。」換句話說,佛是一切智人,祂不會像孔子說,入了太廟每一件事情都要問。因為 佛是一切種智成就之人,佛何止是知生,佛還知死,所以 佛的十號裡面,有一個名號叫作善逝。佛教跟儒教的區分有這麼大的一個差別。如果是外道不是修學佛法的人,說五教可以融合,那是外道,那個不過是一般凡夫的世俗見,那也就罷了;如果是身為佛法當中的出家眾,或自認為是佛法裡面的護持佛法的一個居士,他所說卻是認為宗教所談的都一樣,差別只是在於勸人作善事;或是說所謂所尊崇的主神不同而已,那就成為佛法裡面的一個外道邪見了。

佛教跟儒教的差別如此,孔子可以為了一個沒有意義的儀式繼續存在著,而願意每一個月來宰殺一隻無辜的羊。佛卻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一切眾生依於如來藏。「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這是 佛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的開示。佛告訴我們,因為眾生有如來藏,有這個第八識,能夠受熏、持種、根身器,出生眾生的這一個五陰正報身,乃至出生山河大地這些依報;有了舞台,有了種種每一世不同的角色,在每一齣人生的戲劇當中,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一世可能是夫妻,下一世可能是子女,後一世可能是朋友,後後世可能又彼此在天道,在畜生道輪轉。然而由於有第八識如來藏能夠記持業種,有如來藏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在各趣,而讓眾生有彼此之間的互動、有殺盜淫的惡行、有布施、有持戒、有互相幫助的這些相應人世間福德的善行;可是這些雜染業,終是會讓眾生,在沒有辦法斷除我見乃至明心,乃至地地增上成佛之前,不斷地在人間、在三界六道輪轉;這樣子的輪轉,彼此之間,曾經互為父母兄弟姊妹。所以在《梵網經》裡面,在講到菩薩戒的時候,甚至連殺父殺母之仇,佛都不允許我們去報,原因很簡單,為了這一世的父母,而去殺過去世的父母,乃至於為了這一世的兄弟,去殺過去世的兄弟,這在佛法當中,是沒有辦法去接受的,這也不是一個菩薩修行該有的行為。

從前面我們很簡單的,以一隻羊來為觀眾菩薩們去解說了:所謂的宗教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為善的,聽起來是很有道理;可是如果我們要進一步去追究每一個宗教,它背後所隱藏的所謂對於終極關懷的主張,乃至相應於它的修行法門,則卻有所謂的天地懸隔、天壤之別。如果我們不是修學佛法的人,那您可以隨順一般人來講:五教可以融合,宗教都一樣,沒什麼不同,都是勸人為善。可是如果您稍微有深入佛法,您就要知道,唯一能夠讓眾生們出離輪迴之苦的,那是只有佛法;而一切修行的入門,卻必須要從斷我見、斷身見開始。所以如果您真的自認是佛弟子,那您要記得一件事情:真正最平等的宗教就只有佛教!因為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您信佛教、您不信佛教,您稱讚於佛、您修學佛法乃至於毀謗於佛,您殺人放火、您布施持戒,您是狗、您是羊、您是豬、您是天人、您是富人、您是窮人、您是男人、您是女人、您是……一切的有情,您皆有如來藏。一切眾生的如來藏,一切眾生的阿賴耶識,皆是平等平等,都是無形無相無所住,都是自性清淨心;不因為您造善造惡,而能夠去染污祂或是說讓祂潔淨,這個絕對的勝義清淨心,是一切眾生有情本來具足的。依於這一點我們說,佛教才是真正最平等的宗教,而佛教也依於它的殺盜淫妄酒,它對一切有情,也都是要有平等的一個對待的道理,絕對不會無故去傷害眾生的性命。

我們最後再引用《佛藏經》的一小段經文,來為觀眾菩薩們,看看 佛對於五教平等──以目前世俗人的一些說法,特別是一貫道的所謂道親們,我們看看 佛是怎麼樣來作關於這方面的一個評論與開示。《佛藏經》卷2,佛對舍利弗說:「說法比丘處在大眾,信樂法者為敷高座,捨佛正法而說外道嚴飾文辭﹔我久勤苦求是法寶,而此惡人捨置不說。」 佛的意思是說,當一個比丘,因為信樂佛法的這個居士,為他敷置高座;而這個比丘上高座了,處於大眾之間,他應該要為大眾講說清淨的能令眾生真正出離解脫生死輪迴的佛法,他卻捨佛正法而予以嚴飾──莊嚴矯飾的這一些文句,而所說的內容其實卻是外道法,佛說這樣的比丘,是惡人、是惡比丘。佛又說了:「舍利弗!若比丘說法雜外道義,有善比丘勤求道者應從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應演說外道語義;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復不名隨佛教者。舍利弗!說法甚難。如是說者,我說此人名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說法者命終之後,當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見是尼犍子道。何等為邪見?謂是地獄、畜生、餓鬼。」從上面這一段《佛藏經》文,菩薩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佛是不允許修學佛法的比丘們,上座之後為四眾弟子演說外道語義,佛說:上座而演說外道語義的這一些身披袈裟的、自認為佛弟子的這些比丘,祂不承認他是佛弟子,祂說他是邪見外道,而這些邪見外道,以後將會往生地獄、畜生、餓鬼。佛又說了:「身未證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墮地獄。」以上這些經文,並不是 佛在詛咒人,佛是如實語之人,當我們面對邪見外道,佛法的作法是:我們是消滅邪見,我們不是消滅外道。可是就剛剛我們所看到的基督教而言,很清楚的,當您面對不信奉耶和華的人,所謂的外道,他們是要去殲滅他的。佛法與其他宗教,有非常明顯的差別,絕對不可以妄自地來說:「宗教可以融合,一切宗教都一樣。」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祝願菩薩們,福德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