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為何要學佛

第1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我們今天要講的子題是「做人為何要學佛?」。

對於許多人來說,他並不是很瞭解學佛的目的,即使你跟他說:學佛將來可以成佛。他對於這個還是茫然而毫無所悉。對於說有一個第一義諦,或是說如來藏真心可以追尋,那就是本來真正的自己,他聽了更是無法理解。

然而在這世間上,做人還是免不了有很多的生死的痛苦;這些痛苦會造成許許多多的憂愁煩惱,甚至很多人都因此走上了不歸路。我們在看待生死的煩惱的同時,你想:學佛是不是可以利益這些在生死憂患中的人呢?如果可以,我們為什麼不來學佛呢?學佛就像是你在大海中有一個羅盤,像是航海家,即使他那麼知識淵博,如果沒有羅盤可以指引他方向,他必定會喪命在這大海之中。同樣地,生死中一切都是渺渺茫茫,你不知道前一輩子在哪裡,不知道下一輩子又要往何處去,哪一輩子的眷屬,他們現在流離在哪一個地方,目前你都沒辦法知道。所以對於自己還有你所親愛的眷屬來說,你是無能為力的。

如果說學佛可以對這事情有究竟利益的幫助,讓大家都能夠知道彼此的訊息,都能夠像現在網路、電話、手機這麼方便,你都可以知道彼此安好,這樣學佛不是可以讓大家身心得到快樂,身心得到自在嗎?平常我們眾生所罣礙的,除了衣食、一切居住等等,這些生活上的所需之外,所討論到的就是眷屬親屬。當我們看到很多人,他對這地方完全不能夠從中釋懷,所以很多人他遇到他的眷屬往生之後,或是說死亡之後,他心裡變得非常的痛苦,即使在他的眷屬臨終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怎麼樣去幫助他們。

如果說學佛的時候,可以對這地方有究竟的利益,那這樣是不是應該考慮來學佛,而知道生死之間的種種知識呢?就像世間的人想要保險,對於許許多多的人來說,他保了很多險,有意外險、醫療險、壽險,包括生死合險。就是說,你死亡以後,可以讓你的眷屬們,還有你指定的受益人,可以領到一筆優渥的錢財,然後可以讓他們可以撫平喪失你的傷痛。可是生死中有這樣簡單嗎?那樣的痛苦,有這樣可以容易撫平嗎?所以我們看待世間的保險,就知道說,實際上它沒有辦法防止這些意外的發生,它只不過作一點點補償而已,它跟佛法所要給予眾生的利益,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如果說,你會在你的生命裡面,安排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保險,那你為什麼不幫自己,也幫眷屬來作一個最究竟利益的保險呢?這個保險就是學佛!而且我們看待世間人,還有一種在社會心靈裡面,有時候看到誰家的小孩,他不小心出事,然後死亡;不管是大人的疏忽,或是這小孩本身的不留意,總之,就一條生命無法挽回了。然而這種生死間的大事,並不是只是一句話說命該如此,或是一定是無法怎麼樣,那就放棄、或是說去作任何一種預防。

其實學佛這件事情,從古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世間人很喜歡算命,有的小孩,他去算那個八字,雖然佛法不特別說,但是生辰八字可以應現一些世間法,也不能說它沒有世間的理,它還是有世間的一些真相。有的小孩他看了以後,就知道說這小孩活不久。以前的方式是怎麼作呢?古人他有智慧,他知道佛有大威德力,佛可以庇祐、庇護一切眾生,而且在佛的面前一切眾生平等,祂不會計較這個人過去生的業報是善還是惡,祂一樣是平等來視之,不會有特別對於這個小孩,就認為他有以前的業種,所以他是不可治的眾生,那就放棄他;不會。因此,以前的人就把孩子託到寺院裡面出家,或是說以其他的方式,類似讓 佛陀來養育,後來這小孩就可以順利成長變成大人。所以古時候也有這樣的風俗是流傳下來的,並不是說學佛沒有辦法來幫助苦海的眾生,乃至於世間人所認為,命該註定的事情而無法扭轉。

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在這個自他莊嚴的歷程,他還是沒有辦法能夠完全接受,就是說能夠讓他免除一些世間上的這些痛苦。他想,以後我作善事作善業,然後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為什麼要學佛呢?他想你說的自我能夠莊嚴,能夠知道這生死的道理,可是我在生死中,我一樣非常的快樂啊!我一樣有天人的、美妙的世間可以去擁有;即使那是未來,但我還是可以享受這一切。可是佛法在說明的一件事情是:假設你可以到天上去,過著快樂無憂的日子,這確實是快樂而沒有憂愁,你不用擔心會有衣服、飲食、睡臥的問題,你不用再整理床具等等,每天都可以任你逍遙自在。可是最後,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天上的人,他等到他的快樂享盡以後,幾乎所有的天人,他們都會到地獄裡面去,或是到惡道裡面去,僅有少數、少數不能再少數的人,他們可以到善道可以再做人。那你說:這是真的嗎?是的!這是 佛陀告訴我們的。

對於世間人來說,要看到佛陀親身說法,已經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透過佛經的演教,可以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沒有更易過,因為 佛是真正的、真正的圓滿的大覺者!祂出過一切人天之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祂究竟了知,所以祂叫正遍知——正遍知一切的事情有這樣的道理;這個地方有這樣的道理,這個地方這個道理並不成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來看待世間人在幻想一個世界,他可以得到一個美滿、完全非常真善美的世界可以安住,並不存在,所以佛法說「三界無安」。三界中大千世界裡面——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一切都沒有安定的處所。不論你躲藏在哪裡,找一個美麗的小島,或找一個幽靜的天堂,可以躲在裡面,過著好像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是等到三界的劫火一燒起,欲界就敗壞了,乃至於色界,也會一直敗壞到三禪天,所以沒有究竟的安樂。所以你是不是應該去追尋一個究竟可靠的一個真正的住所呢?這住所並不是身體的住所,這個就是智慧!就是要靠著你在佛法中的認識,把見解端正起來,知道哪些見解是錯誤的,這樣才能夠在修行中得到究竟的利益。不然只是看到末法中,許許多多的人介紹你今天去哪一個道場,然後明天又介紹哪一個宗教,那你想:我為什麼一定要學佛呢?是啊!但是如果說,你透過一些正確的知見,以及一些善知識的提攜,你就知道:哦!原來我要追求的是究竟的生死的解脫、究竟的涅槃;它不再有生死,它不再有罣礙,任何一個地方的處所,都不能再拘限我。所以應當是這樣來說學佛。

你就會有一個很清楚的目標,並不是你要去哪一個地方,要去做人家的僕人,或是一開始就有不平等的因,就是:他是最高的,所以你要臣服於他,你將來也不可能跟他一樣。譬如說,世間有一種宗教,它鼓吹天界中的天主來當作上帝,那像這樣的宗教,就是不平等的因。它從一開始的第一因就說明了:它完全沒有辦法違逆,它跟佛教所說的「一切平等」是大相違背的。這樣的違背就是代表說:高下是立判!學佛是要讓眾生能夠普濟,能夠普度一切的眾生,不論他現在在哪一個惡道裡面,不論他在哪一個善道裡面,都能夠究竟的利益。所以說即使你說自己的修行能夠多好,可以到天人,然後可以過著永久快樂,在那個夢幻世界裡面安住。這樣還是無法的,沒有世間,沒有這樣究竟的法,所以應當要來學佛。

另外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個想法,他說:實際上,我做人也不是壞人啊,其實我算起來還算是個好人呢!我看到有窮苦的人,我在街頭那邊就會布施給他一點錢啊!我看到人家很痛苦的時候,我也跟著掉眼淚啊!我又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為什麼你佛法一定要我來學佛呢?這樣的話聽起來好像也有一分道理,但實際上我們檢討來說,真的是如此嗎?我們平常對於看不慣的事情,沒有辦法接受的境界,我們心裡面是糾纏的、是糾結的、是痛苦的;如果真正的好人,他怎麼會在這種地方,就會跟世間的種種這些人、事、地、物作纏縛呢?怎麼會發生這麼多的痛苦呢?所以這一定是你的心地還不夠平整!一個平整的心地,不管路上刮起了大風大雨,下起了霜雹,甚至完全像颱風般惡劣的天氣等等,他的心裡面還是自在的。就因為他自在的來源,是來自於他對於自己有清楚的了知,這個就是佛法中所說的「智慧的知見」。所以這種知見的力量,可以讓他迎接任何的惡逆的狀況。

那我們再說,世間上所認為的好人,其實大多數就只是心裡面沒有起很多的惡念。可是即使是如此來檢視起來,當你發生一些困難的時候,當你有煩惱的時候,你一樣心裡面產生愁悵,而且甚至很多人就當街就對於對象破口大罵;或是修養好的人他沒有惡口,可是他心裡面就詛咒人家;或是再修養好一點的人他就想:最好讓我趕快不要再看到你等等,一輩子不要再看到你…這一類的話。雖然這些話沒有說出口,但是心裡面已經在想了、在思惟了。或是碰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事後就對其他人說:我家裡面的小孩、媳婦,怎麼樣啦、怎麼樣啦。這樣的人,他一直叨念著他的晚輩,他心裡面完全沒辦法平靜,可是他也自覺自己是一個不錯的人。然而這些法,都是不如理作意的;因為世間的這些成就,出現這種種的狀況,這都是我們如來藏真心所顯現出生的,並不是一切的眾生他有意來作梗。

這道理怎麼說呢? 因為無始以來眾生的業報之間,一直參雜交會糾纏不已,所以沒有一個人是究竟是善還是惡。因為我們曾經當過人,也曾經在地獄中,有時候貴為天人,有時候在世間上當了一個餓鬼,或是當一隻畜生,乃至好一點去當阿修羅,可是帶著瞋恚、帶著貪瞋癡,一樣在三界中流轉。所以我們難免會得罪許許多多的眾生,難免會跟眾生結仇,這些仇恨有時候是血海深仇,甚至讓對方的眷屬受到無辜的牽連,這種情況下都讓我們沒有辦法脫離目前的業報;因為以前造過這樣的因,所以你這一生,雖然沒有特別做什麼壞事,可是也不代表你是好人。真正好人,他應該心裡面想的都是善法,心裡面想的即使不是佛法,也能夠利益其他的人;對於逆境來說,他一樣可以覺得這事情他可以雲淡風清來看待;乃至於說,對於許許多多的事情,讓他非常的痛苦,甚至有冤家,乃至於被仇人所殺死,他一樣不會太為介意。為什麼?因為他的心知道,這許許多多必定有原因,不至於說是無緣無故就會產生這樣的結果。所以即使他被殺死,他心裡面也不會產生瞋恨,因此就不會隨著瞋恨的業,來結下未來永世而難以解脫的糾結。所以我們要說好人,就應當是這樣來想。

那也要在這裡奉勸一切的人,不要這麼排斥佛法。因為佛法,除了你真的去學到一些男女雙修的法 ,或是學到以這個意識心來擴張自我、來增加自我的版圖這種法,不然佛法是可以讓你可以在生死中自在的。乃至於說學佛,即使說你不想要來這個世界,也不知道哪一個世界比較好,那一樣,釋迦牟尼佛有告訴我們說,西方有一尊佛叫作 阿彌陀佛,祂有無量莊嚴的淨土,可以讓眾生得到生死中的安慰,你可以在那裡慢慢地修學佛法,你都不用著急,那你自然有 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來當你的善知識、來攝受你,你不愁佛法中你沒有人可以指引你真正的方向!

那另外很多人擔心的是:你們學佛人所關心的,就是要吃素,那我就是不喜歡吃素,那怎麼辦呢?是不是我就不能學佛?其實也不是如此。在古時候為了這樣的事情,龍樹菩薩也有根據這六齋日,然後來說一個六齋法。六齋日就是每個月選六天來吃素。那你想這樣是不是一個文化傳統?是的。實際上六齋日,在中國是由皇帝所欽定的,這事情很難理解吧!不過古時候確實是如此。當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南朝的梁武帝,他本身受這個菩薩戒,所以他要制定,不管你是大乘、小乘的出家眾,你都應該要吃素。後來這個風氣,就變成出家人所一致奉行。吃素是因為是菩薩戒所規範的,但一般人的情況,就到了北朝有一位齊文宣帝,他信奉佛法,因此他就制定了不只是一個月吃六天的素,他要他國人在一年有三個月,就是正月(正月就是元月),然後還有五月、還有九月,這樣三個月份裡面,每隔四個月就來吃素。透過這樣的規範以後,就影響到隋朝、唐朝,所以隋朝和唐朝都一致的奉行,規定全國的大眾;也就是說,以前的中國人全部要奉行每年吃三個月的素,然後每個月、其他的月份裡面要吃六天的素,一直這樣傳下來。其中唐朝甚至在這過程中,把六齋日根據後來的典籍,也有說到十齋日。十齋日的傳統,後來一直延續到宋朝,雖然皇帝沒有特別的規範,但是一般的人還是信受。可是之後到了元朝以後,因為當時的皇帝信受喇嘛教,然後也影響到明朝、清朝等等,所以因為皇帝信受這些喝酒吃肉、這些不守戒法的喇嘛,所以這些西藏的密宗、蒙古的密宗等等,就導致於說這齋法並沒有延續。所以我們來看待吃素,這是文化的一個傳統,即使你在家人,你也可以學習來吃素,一個月吃個幾天。

好!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點擊數: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