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該放下?(三)

第11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要繼續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時候我們該放下」。我們上次講了放下的時候,我們說放下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單純;然後我們舉了一個例子,用一個例子來跟大家說明,就是朝山的例子。那朝山我們說,要朝山的時候,要去尋訪住在山裡寺廟的善知識的話,我們首先要能夠相信,這樣做確實對我們自己的人生有所幫助。所以第一個要能夠先相信,這個對自己有幫助,並且相信自己可以上得了這個山,這就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呢,一旦我們決意要朝山之後,我們接下來要先作好準備;這個作好準備呢,就是先在知識的層面上面,要建立一些基礎的知見。第三個階段,當然就是真正的上山,那個時候呢,你確實就是修行的時候;那這個上山呢,一路上山的過程中就一路修行,然後除掉自己的性障。接下來最後一階段的時候,山路最陡的時候,我們還得要奮力一搏,努力的堅持下去,讓我們登上最後的一段的山路,到達了這個山門,可以跨進山門那一刻,才叫作第四階段。我們用這樣朝山的四個階段,來跟大家分析放下的這個智慧所包含的智慧。

我們上次有舉了一個例子說,第一階段、所謂的建立信心這個階段,建立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放下這個階段。我們上次舉的例子是用一個手(我們的手)直接拿著重物這個例子,也就是我們在面臨煩惱的時候,我們不妨自己也可以試試看。你可以自己試著手裡面拿著一個重的東西,或者是一杯水,滿滿的一杯水都沒有關係,然後你就一直拿著、一直拿著,手都不能夠放下,一直固定在同一個姿勢;固定了久了之後,很顯然的,我們一定會覺得手痠得不得了啊!開始手都會抖起來了,一旦真的痠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們那個時候就把手裡面這個重的東西把它放下。那麼在放下的當下,請大家仔細去體會,當時手在放下的前一刻的時候,手是多麼的痠、多麼的難受!可是放下的那一刻之後,手又是多麼的舒服自在。所以從這樣的過程,各位可以試著去體會看看,透過這樣子放下的練習,你可以去體會看看。其實我們在碰到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煩惱的時候,如果透過這種方式的話,你也可以作到簡單的放下,它就是很單純,放下了就是放下了,所以你的煩惱就解脫了。

可是這個階段,我們得要再次的跟大家強調,我們說這個階段,並不代表了整個放下的智慧,因為整個放下的內涵,我們要分成四段來跟大家解說。而這簡單的把手裡面的東西放下,只是我們要解說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的階段;這個階段從頭到尾,都只能說是培養自己對自己的心識力量的信心。那這個最主要呢,我們上次有約略跟大家提過:為什麼這樣子簡單的放下不能夠應付所有的煩惱呢?那是因為只要能夠透過手,簡單放下的東西,顯然這一件東西跟我們之間的關係,它的界限是很清楚的;正因為它的界限很清楚,所以當我們放下的時候,就真的像手張開放下那麼單純。可是我們說人生會碰到的苦,我們說佛教裡面談到的八苦裡面的六項--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些苦;這些苦呢,有一些固然是非常的粗重,可是有一些苦卻是非常非常的深細。什麼叫作粗重?什麼叫作細緻呢?我們用剛才的例子來說,如果這個煩惱,這個煩惱跟我們之間的關係,可以像手裡拿著重物這樣的關係、這麼單純的時候,那麼表示這個煩惱就是很粗重、很一般的煩惱,這種煩惱當然就在我們相信自己心識力量的同時,我們就很容易能夠把它給解決了。

可是有很多的苦,其實它既深又細,深細的結果,等於是它就好像是牢牢的跟我們自己綁在一起。這個就好像說,如同我們剛才舉例--把手中的重物放下,這個例子來說的話,如果是很深細的煩惱的話,那就代表你的手,跟這個手中的重的東西之間,不再是單純的放下的關係,而是你的手極有可能因為跟這個重物拿得太久了,所以眼前的這個東西,已經跟你的手,就某種程度的結合在一起了,黏在你的皮膚上面,這個時候你是沒有辦法直接的說放就放的。也就是如果我們面對的煩惱,越是深越是細的時候,它就是牢牢的越是深越是細的,然後牢牢的跟我們所認知的我結合在一起,你就越難分開什麼東西是真的,是可以直接放下的煩惱,而什麼又是你本然自己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對一般人來說,這種煩惱在我們人生當中,那是多得不得了,只是往往我們得要在碰到的時候,才會曉得說有這些煩惱存在,那個時候才來臨時抱佛腳,想要像放下重物這麼單純的時候,卻發現說所有的這些負擔,都好像已經牢牢地箝進我們的身體裡面,整個都跟我們身體牢牢地綁在一起;我們再也不能像放下手中拿的杯子這樣那麼簡單的放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才需要進一步地學習更深層的智慧。

這個就是我們說,就如同朝山的第二階段,我們應該要開始來學習,這個部分要學習的,首先就是要面對無常的實然與必然。這個部分,我們把它劃歸在第二個階段,因為在第二個階段,其實我們根本就還沒有上山;意思就是說,所謂的無常的實然與必然的這個認知,是要建立我們的基礎知識,但這個說實在的,還沒有進到佛教的修行,因為我們不是還沒有上山嗎?所以這個部分我們給各位說的,就是建立基礎知識。關於這個無常的認知呢,我們可以自己細心地去觀察,觀察我們周遭的事物。你仔細去看看有哪一件事情能夠維持恆常不變呢?只要是稍微長大一點的小孩,當你問他說,人可不可以永遠的活著的時候,比方說在小學,可能三四年級、 五六年級之後,他大概就知道人一定會死去的,所以人不可能永遠活著。

你如果再進一步問他:人不能永遠活著,那麼天氣能不能永遠維持春天就是春天、夏天就是夏天等等呢?他稍微經過思考了,應該也能夠告訴你:不可能。因為他所觀察到的現象,四季的更迭是必然發生的狀況。你再這樣進一步地一路問下去的時候,包含從四季的更迭,然後接下來再問到說,日夜的變化;然後從日夜的變化,再繼續再追問:在日夜變化之間,中間的過程,我們所感受到的周遭的世界,有沒有變化呢?當你把這個問題,隨著時間的尺度越縮越小的時候,顯然這個時候,你所問的這個對象,就不再是小孩子能夠回答的,可能就要稍微要年紀要逐漸的提升,並且還要隨著他對於人生、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要有細的觀察力,要有敏銳的覺知力的人。這個時候,當你隨著時間的尺度越問越細,問他周圍的這個世間發生了什麼樣變化的時候,有那樣特質的人,他才能夠回答你一步一步進逼的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無常這件事情的體會,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最簡單的人都有老、病、死,這件事情來開始看起。然後從老、病、死來開始看起的時候,進一步可以再來看:這些老病死是不是都在我們真的很老的時候、我們真的生病的時候、我們真的死亡的那一刻,才有這些變化呢?其實這個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所有的變化一定都是日積月累、分分秒秒都有變化。所以對於老、病、死的體會,應該要更深入、更內化成對於我們自己的身體,每一天,甚至是說每一個時刻,我們在看自己身體的時候,我們都要能夠有這個敏銳的覺察,知道說這個身體確實,確實是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當然就是說,這裡面強調的是大家要能夠親自去體會。因為從知識當中,當然每一個人都可以瞭解到,人就是由許多細胞所堆疊組成的,這些細胞,各自每一個細胞,都有它老化死亡的過程。所以人呢,如果從那麼多細胞的組合體看起來的時候,當然我們就可以認知到說,人一定也是這樣變化的;可是這個只是在理性的認知,我們說要把它內化,變成我們覺察內在的一部分的時候。建議大家不妨可以作一個練習,回去在家裡面的時候,可以比方說早上梳洗的時候,不妨仔細照照鏡子,然後仔細去看鏡中的容顏,有什麼樣不一樣的變化。只要您細心觀察,一定都有大大小小的變化,哪怕再怎麼微小,也都一定有變化。這個覺察的練習,是要讓我們能夠接受自己的色身,自己的身體確實是這樣無常的變化,你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

那再過來呢,各位也不妨再進一步去觀察,自己的心理的狀況。您這個部分更需要自己在這個安靜的時刻,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心裡面。只要您安靜下來探索自己,看看自己的心念的這個狀況的時候,您一定可以發現到,自己的心念真的是念念變遷;這個念念變遷不只是說,在我們靜下心來,觀察的時候是如此,其實我們如果說,把時間的尺度再放大一點,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念念變遷怎麼會有一樣呢?昨天的你接受到什麼樣的訊息,就必然會對今天的你的心識狀況產生了影響;甚至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來說,去年的你因為經過了一整年,接受了周圍的種種的訊息之後,所以你的心理的狀態,必然也跟去年有所差別。所以這樣講來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說,就我們自己來說的話,這個心理的狀況,其實它更是念念變遷,更是一路的無常變化;甚至我們可以說,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心理的變化,其實也不是我們所能夠主導的;因為我們的一般人的心識,其實非常非常的粗糙,我們所覺察的,通常都是很粗、很大的事情發生。對於我們的意識底下,有許許多多的訊息的流動,或者是說,我們用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所謂「潛意識」這三個字來說明的話,我們說在意識底下,其實有許多的潛意識的流動,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但決定我們生活、我們心理的走向,卻往往都是潛意識在決定,哪怕是我們都是覺得我們自己能夠作主,其實真正作主的,是背後川流不息的「潛意識」。當然這個部分,我們要提醒大家,我們用了「潛意識」這三個字,這是因為大家比較能夠透過這個潛意識這個名詞,大家比較能夠瞭解。但是如果各位將來有機會,深入佛教去修習的時候,就會瞭解到,佛教所談的心識的運作,遠遠超過了目前我們所說的「潛意識」這三個字的內涵。所以請大家姑且要接受,目前用「潛意識」這三個字,其實只是權宜的作法,希望大家將來有機會能夠深入佛教,一窺心識的堂奧。

好!那我們說,知道自己的身體的無常變化,知道自己的心理無常變化,這個要更進一步要推而廣之,既然是我們的身心,都會有這樣子不由自主,每天、每時、每分、每秒的變化,我們當然也可以想像到:跟我們互動周圍的人群,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同樣在經歷跟我們自己一樣這些無常的變化呢?當你把這些無常的變化,把它放在同一個時空底下去看的時候,既然每一個個體都是這樣無常的變化,我們又怎麼能期待,我們所看到外面的世界,能夠有一絲一毫或者一時一刻,維持不變的狀況呢?所以像這樣子努力去觀察,我們必然會對無常這件事情,會建立一個正確的知見。也就是這個知見,不再是別人告訴我們身體細胞的變化,不再是別人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到最後都必然一死,所以不能夠保留到後一世,也不再是別人所教導我們的,春花秋月何時了,都不再是了。當我們深入地去觀察自己周遭,跟自己的身體,跟自己的心理的時候,這些對於無常的體會,會深入內化,變成我們對環境覺知的一個基礎的力量。所以這個力量,會讓我們在面對剛才我們說的「什麼時候該放下」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在判斷,在每一個判斷的念頭,每一個判斷的當下,我們都會透過這個無常的力量,來告訴我們說:這些事情本來它就會發生變化。所以當然我們如果說,希求妄想說哪一件事情能夠維持不變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意思就是說,透過這樣基礎的知識的話,讓我們可以擺脫了一件妄想。什麼妄想呢?就是對眼前的事情,執著著它永遠不變的這個妄想。所以我們從此之後,我們會認為透過無常這件事情的深入理解,我們就開始會了知到:每一件事情它都必然會變化的。再怎麼相愛的人,它的愛的這個本質,也都一定會發生變化;再怎麼舒服、再怎麼快樂的這個覺受,因為無常的關係,它也都會產生變化。那麼透過這些的話,我們就可以說,你對你自己的人生,已經生起了基礎的力量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準備上山了。

提醒大家!我們講到的,目前為止講到的,都是在準備好自己,讓自己可以爬山,因為爬山這件事情,當然就需要我們要儲備一些力量呀!所以我們說透過這樣子,對於我們人生無常實然的觀察,並且內化之後,變成了一股力量之後,你就可以準備來爬山了。當然在這第二階段,準備的過程中,各位應該也可以發現到,正因為我們在第二階段,準備的這個過程中,會捨棄了所有一切,有任何一切事情可以恆常不變的這個錯誤的妄想。所以當然在這個第二階段中,因為捨棄了這個妄想的緣故,我們當然就也可以放下一些事情。所以其實我們雖然說,從第一階段的建立自己可以放下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放下,到第二階段,準備透過無常的觀察,然後讓自己對於日常生活中生起力量,這兩個階段,其實都可以讓我們對許多的煩惱,能夠有一些放下的力量。當然我們強調就是說,因為我們面對的煩惱,有很多的煩惱是非常深非常細,深細到它牢牢地跟我們所認知的自己的身心,整個的結合在一起,所以這個界限很難分明;你也就很難透過相信自己,或者只是單純透過無常,這樣一個認知,就能夠把這些煩惱給解除,給放下了。所以我們才說這個階段,真的就需要大家要深入佛教裡面來修行了。這個意思就是說,關於無常的觀察的這個智慧,雖然說它對於許多人來講,都非常的受用,我們也期勉大家,要多作這樣的觀察;因為關於這個無常的觀察,確實也就是我們說,佛教在講四聖諦的苦聖諦的時候,苦聖諦的觀行入門的第一個,就是要透過無常,所以無常這件事情,本來我們就說,它是非常重要的觀察。可是我們要提醒大家,因為我們講了半天,現在這個階段還是在儲備力量,還沒有真的上山,這就表示無常這件事情,還不是佛教修行的這個核心。你可以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其他的宗教幾乎也都會談到無常這件事情,所以無常並不是佛教的真理,無常也不是佛教的核心法門,因為它畢竟只是在儲備我們的力量,讓我們繼續要往前走而已。

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下ㄧ次我們再繼續講,上山修行的第三階段。謝謝大家!


點擊數: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