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25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就是到一個階段上,菩薩就知道經過了十住位,經過了十行位、十迴向位,不斷地修學以後,他就能夠將這身命財都可以作種種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後,會起不可思議的精進法,所以就會順著佛法的安排來成就這個佛道。
而我們三賢位的菩薩要如何能夠修學呢?經典上也是勉勵我們,我們不應該貪愛自己的身命,應當去想:自己如何威儀能夠如法,然後在四威儀中不斷地檢肅自己,等於透過威儀可以提醒自己的正念,來修持自己的善心而不懈怠,在這一切諸行中,即使喪失了身命,我們也不要捨棄佛法;即使有人威脅我們,應當來信靠他種種的教法,信靠他的法可以得到種種的利益,但是菩薩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失去正念。因此菩薩於持戒中不斷地修習正戒,不斷地知道戒相以及戒的原理,而能夠發起不可思議的精進,就會在教法裡面漸次地通達。即使在三賢位中,也能夠透過通達位的菩薩、入地的菩薩來為我們演教聖法,來得到心裡面種種的安慰與調伏。
譬如說圓教的經典,《華嚴經》等等,我們可以看到裡面有一位菩薩叫善財童子,善財童子為法不顧自己的身命,他一位一位善知識不斷地求法,他聽從善知識的教誨,他息滅了自己的貪瞋癡,然後一口氣就達到等覺地。也就是說,真的是不可思議!他就是因為對法的尊重,知道不斷地精進是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標。所以即使當他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他是示現了苦行,然後他會從高空中跳崖,從這個懸崖中跳下;一般的人就會覺得說,這樣的話就是外道法,實際上並沒有錯。然而這位菩薩很特別,他示現於這樣的苦行,他會跳入火中,實際上是為了要降伏種種的外道,因為他想:這些外道太過愚癡了,他們都以為他的苦行很優秀,比起他人來更好,所以他們就在這種愚癡的苦行中來浪費自己的身命。所以我應當怎樣來教導這些愚癡的大眾呢?因此他就以這樣的苦行、難以實現的苦行、勝過其他有情的苦行來示現。所以當他以這樣苦行,最後成就的時候,大家都被他的苦行所震懾,因此降伏,可以教導許許多多有情。
這裡要說的是,當善財童子遇到他的時候,看到他這樣作,就嚇了一大跳,想:這一位真的是不是善知識呢?還是他只是要讓我失去性命啊!因為從那麼高的地方跳入火坑,應該會死的吧!跳入這大火之中,不死也失去半條命了吧!種種想就起來了。後來就有其他的善知識,他們從天空用種種來告訴善財童子;所以善財童子他就因為對於法的信仰,所以他就從高空中跳下。他因為正念安住,所以他一樣成就這樣不可思議的法。因此佛法遺教中說,一切諸法不可思議,乃至於說一切性命失去不可珍惜。因為珍惜這些法,這些五蘊之法是不長久的,除非你是為了正法,那你就要特別珍惜自己的性命。所以遇到這種事情,你就要像善財童子一樣地斟酌,然後知道道理應當怎麼樣;再經過其他有情,數不盡的有情來勸請,最後能夠成就這樣不可思議法;所以精進本身也經過智慧之所抉擇。
而且精進的情況下,應當讓這個法如何能夠安住呢?不是自己能夠讀誦經典、書寫經典、思惟經典;這樣的話,只算是自己為了法而勤行、而精進。如果是為了其他眾生,就是想辦法調伏眾生的困難,這樣算是為了眾生來勤行精進。而菩薩應當為更廣大而能夠成就的佛菩提道來精進,不管是怎樣的布施、持戒、學法、安忍自己的境界種種,這些都是精進的範疇;乃至於世間一切諸法。既然出生在世間中,孝養父母、供養師長,這都是作人子的、作人弟子的所應盡的種種本分;乃至於修止觀、讀誦經典、思惟經典;乃至於修證,證得這第一義諦,離開貪瞋癡種種諸法,離開性障一切諸煩惱;乃至隨煩惱中一一能夠消滅,這都是為菩提而能精進勤行,這樣才是究竟的般若波羅蜜。
而菩薩於過程中就會去想,我如果今天休息一下,那會導致於什麼樣呢?菩薩經過思惟以後,知道因緣不可思議。既然自己身邊有許許多多的護法神,這些菩薩們一起來共勉修持、來護持,菩薩就想:我如果今天休息,那我隔天就要更努力來精進,來補償這個時間啊!所以我應當今天不要特別放逸,只要休息一下,就應當想辦法來繼續在佛法中精進。所以菩薩雖然為了佛道,但是他一樣不會減少自己的時間,不會只是依靠所有的諸佛菩薩這樣的加持,而自己沒有奮力向前。
乃至於有的菩薩,他就很清楚自己這一生要作到什麼;他雖然有時候懈怠,可是懈怠的過程中,他就暗自悔責;他時間一到,他又繼續精進,不惜自己的時間以及生命。所以種種的法不可思議,只要我們繼續向著佛道前進,知道這個法不可思議,知道這個法一定可以成就;這樣在精進的路程中,就不會一直作左右地騰挪,對於小小的失意、小小的懈怠,產生種種不協調的感覺。因此菩薩於過程中,要能夠妥善安頓自己的身心,不要也讓自己的色身遭遇到困難。
我們來繼續說一個精進波羅蜜的故事:以前當《攝大乘論》傳到中國,《攝大乘論》就是在講第八識,就是在講阿賴耶識,把這阿賴耶識的道理透過《攝大乘論》把祂演講出來。所謂《攝大乘論》就是攝受大乘這個論典,這一部論實際上就是根據《瑜伽師地論》,然後作少分多分的這樣的說明。《瑜伽師地論》就是 彌勒菩薩於兜率陀天中來宣演的教典。那時候無著菩薩到兜率陀天來聽演這一部論典,經過 彌勒菩薩的說明以後,我們就知道修行的瑜伽師,他是如何來向三寶親近,如何成就佛菩提道;後來世親菩薩就把它寫下來,寫成《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集結了重要的大乘剪輯的精要,我們要說的是後來發生的事情。
當玄奘菩薩他小時候,他就親近三寶,他五歲的時候失去他母親,十歲的時候失去他父親;因此人生無常。他有一個哥哥先出家,小小年紀的玄奘菩薩也很精進,他就開始到附近的寺院裡面,開始去聽經;後來等到他的哥哥發現了,發現他這個小小的弟弟,好像還蠻有善根的,就帶他到寺院當行者。所謂行者,就是你在裡面雖然不算是正式出家,可是在寺院裡面可以作種種的幫忙等等,就等於是先熏習出家的種子。
然後這個小玄奘菩薩,他那時候就聽聞到《攝大乘論》,另外一部典籍是《大般涅槃經》,這個跟玄奘菩薩的修行,是有大大相關的。先說經典《大般涅槃經》,它就是要告訴我們眼見佛性。《攝大乘論》就告訴我們明心這個心是哪一個心——就是這阿賴耶識如來藏心。那時候的典籍,當然也有《楞伽經》翻譯到中國,已經經過了很久了。然而講《攝大乘論》,當時候是蔚成一個風氣,因為《攝大乘論》可以貫串整個大乘法;所以小小年紀的玄奘菩薩,也非常非常特別喜歡《攝大乘論》。他小小年紀就能如此精進,就值得我們來學習,而且將來等他長大以後,就更不可思議。因為全中國不斷有許多法師專研《攝大乘論》,但是他的講法上,因為論它本身是從《瑜伽師地論》來的,所以它的整個詳細或是精密度,畢竟不如一百卷這麼多的《瑜伽師地論》來得詳盡,因此諸家解釋就有種種不同,然後有一些差異,而這差異是沒有辦法得到一個證實。
玄奘菩薩在這過程中,他就想:「我再怎麼樣,我要去西天取經,把《瑜伽師地論》取回來,然後來宣演讓大家知道這道理到底是如何。」可是他運氣也不好,當他糾集了幾位法師,大家想要去西天取經的時候,就發生一件事情——皇帝就不准,因為那時候西邊,還有一些戰亂戰事等等。另外是這個唐朝的國祚,那時候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才剛剛登基沒有非常久的時間,所以還在安頓之下,也不准國人隨意地外出,所以就打了回票。然而玄奘並不因為這次被拒絕以後,他就喪失了想要求法精進的目標;他就暗地裡面,就決心要自己孤身行旅。所以他就開始在長安城鍛鍊自己的心志,那時候大家也不太容易找到他,他就開始想:「西方的經歷會經過種種的困難,我是不是要把自己身體能夠鍛練好。」所以最後他終於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西行道路上,他經歷過很多的難關。其中有一次,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不小心又將自己的水整個打翻,那個水可以供給他度過整個沙漠,所以他一想:「那這樣完了,那我還是走回去吧!」因此他就開始繼續往回走。騎著馬往回走的過程中,他的精進的念頭又生起了,他想:「我當初來的時候,就發願:『寧可西行一步而死,但是我絕對不再東返一步而活。』」所以,他於是回轉繼續的往西邊行走。他就抱著:「如果我即使喪命,我也是為法而盡力了。」那就經過了五天四夜,或是經過了很多天的晚上,他也沒有辦法得到食物,應該說得到水,他可能準備有糧食,可是基本上他沒有水,非常地乾渴;在這過程中,他已經是完全體力不支,可是蒙受菩薩慈悲,最後他還是險象環生能夠化險為夷。就因為他精進的念頭從來沒有忘失,他就希望能夠為法而不顧自己的身命。
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話,就會想:那應該最困難的路程,就應該是這裡了吧!不!後面還有更艱困的路程,然而玄奘菩薩他也都是輕描淡寫。譬如說,其中有要登上一個大雪山,這裡頭就不是一天、兩天,幾天的時間,而且你躺下來,在雪山中你能夠臥的東西,躺臥的東西就是冰冷的雪地,而且吃的東西都是冰冷的;經過了這樣,度過這樣的雪山,十個人裡面,沒有剩下幾個人活著;一切的牲畜也都是如此,動物也都是幾乎損失性命。然而菩薩從來不畏懼這樣的艱難,他還是繼續地往前,所以他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最有名,可以說是瞭解到佛法中的精髓的大翻譯家。
而且本身玄奘菩薩證量不可思議,他不但明心見性,而且如願的往生到兜率陀天上面見 彌勒菩薩。雖然後來有位菩薩說:見到菩薩,他是不是還要繼續到人世間來或等等?這時候天人就告訴這位有神通的菩薩說:他不會了,玄奘菩薩不會到人間來。然而玄奘菩薩的志向本來就不可思議,就是說他雖然證得這樣的解脫,然而他顧念娑婆世界的法、法脈是不是可以延續,必然而繼續到這人間來。後來玄奘菩薩的後身就化身在禪門裡面,來令眾生能夠瞭解第一義諦這如來藏心、這阿賴耶識在哪裡,如是的繼續開演聖教。所以我們應當向菩薩來學習,精進波羅蜜是不可思議的。
眾生雖然這麼多,那一些人就想:眾生真的是可以度盡嗎?以前 釋迦牟尼佛祂在攝受眾生的時候,祂菩薩因地當作寶海梵志,祂就在佛前發大願:「願我現在所攝受的這些有情,他們犯下五逆罪,他們是諸佛世界所不存在的這些有情們,然而我願意一一救度,使他們可以快上一大阿僧祇劫成佛,可以在這個法會中第一成佛者成佛的時候,他們也一起成佛。」你想地獄的種性的眾生,又犯下五逆這種的大惡罪,菩薩一樣不捨,一樣願意讓他們能夠快速成佛,與法會現場授記成佛的這些菩薩們可以同時成佛。所以精進不可思議,能夠攝受眾生。
那有人也會想說,這是有的佛祂可以發願讓一切眾生都可以得度,讓他成佛的時候,也能夠大家一起成佛呢;應該沒有這樣的佛吧?然而在《菩薩瓔珞經》就有這樣的佛,祂叫作平等如來。平等如來祂成佛的時候,當天祂就可以不斷地演說正法,然後來攝受眾生,來成就人道;生在人道中,再為大家繼續說法,最後在人道中的眾生都一起成就佛土。所以說,世間諸法它會變異、會無常,然而佛道中的願力是不可思議的;成就佛道眾生,讓這麼多的有情能夠成佛,不可思議。而我們要繼續來發願:讓其他廣大無邊的眾生,都能夠從佛法中得利。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