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布施的心態(七)

第31集
由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個單元是:智者布施的心態。

到這裡我們要來略說一下「布施得福之因果原理」。菩薩修行菩薩道,最重要的是要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最重要的,就是要實證般若;實證般若的基礎,就是一定要開悟,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找到自己的自心如來以後,才能夠生起般若智慧。生起般若智慧,以自己所證的般若智慧,來看待施主、受施者乃至未來世受快樂的果報者,都是無常、緣起性空的五陰。而能夠出生五陰的第八識實相心如來藏,本來就是自在解脫、無我與我所;雖然與所出生的五陰和合運行而成就布施的善業,乃至去未來世再出生新的五陰,來受可愛的異熟果報;但是第八識如來藏,卻從來不分別與覺知自我的存在。因此從五陰的實相第八識來看:沒有施主、受施者以及未來世受快樂果報者。

這樣說的前提,是以般若智慧來觀照諸法而說。就像《金剛經》中 佛陀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一切法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這裡菩薩所說的「法」,指的是什麼呢?這裡所說的「法」指的是:以金剛心如來藏出生五陰十八界諸法為前提而說,金剛心如來藏與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同時同處運行的般若實相而說。也就是這個菩薩他開悟以後,轉依自己的實相的法而來行布施;所以在這個過程裡面,可以說無我——就是無布施者,無受施者——也就是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以及沒有未來世受可愛異熟果報的這一位新的五陰身。

這種情況之下,有人呢,也就是外道,以及這個佛法中的學人,他沒有信受 佛陀所說的「一切有情皆有如來藏」的正法,不信受一切有情皆是具有八識心王如來藏正法,誤解了《金剛經》的所說。他們僅是以現象界五陰緣生緣滅的無常法六識論,來想像 佛陀所說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一切法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他們認為說: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無常、空,最後終歸壞滅;所以,把這個一切法是緣生緣滅、無常、空,來解讀成為這是「般若空」;來解讀成為這樣的話,就沒有施主、沒有受施者以及沒有未來世受快樂果報者。結果這樣的概念、這樣的一個這種邪見、錯誤的見解,就對於因果不能生起正信;乃至於 佛陀所說的法要,也不能生起正信;乃至於疑根不斷而增長邪見,那麼就會從五陰的表相上,來懷疑布施的因果。

這個部分我們先舉一下《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中有一段,來為大家解說。這論裡面這麼講:【以見富人慳惜,貧者能捨,此人起如是心:若實有施者,慳人不應富,何以故?以其先世習慳來久故。復生疑心:此能施主不應貧窮,何以故?以其先世習施來久故。彼人雖生如是邪見,而義不如是。】(《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我們先看這一段:就有看見很有錢的人,他對於自己的錢財很愛惜,捨不得拿出來用,捨不得布施給別人;也看到很貧窮的人,可是他卻能夠布施。那這個人就心裡面起這樣的疑心說:「假如說真正有這種布施能夠得這個福報的話,這一位這麼貪慳的人,不應該富有;因為這個貪慳的人,他每一世每一世都在熏習這種貪慳的法,這麼久以來,他不可能布施;他沒有布施,為什麼會富有呢?」在這裡他心中就有疑問,同時他也生起疑心認為說:「這一位能布施的人,不應該這麼貧窮啊!因為他能夠這樣子一直布施,應該是他在過去世就一直經常布施,那經常布施,為什麼他會貧窮呢?」所以他就認為沒有布施能夠受福報這件事情。這樣的想法,雖然有這種邪見,可是卻不是這樣的道理,這為什麼呢?論裡面繼續這樣子講:【問曰:若爾此義云何?答曰:彼人過去雖久習慳,而忽值遇清淨福田,於彼田中少行布施,是故獲得今身富報,以習成性,慳猶不捨。】(《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就問到:「要不然是什麼意思啊?為什麼我的這個道理不是呢?」彌勒菩薩就告訴他說:這個人,過去雖然說一世一世的都是很慳吝,熏習成性。有一次剛好遇到一位有德行的,真正的能夠實證解脫法的這種清淨福田,他因為善友的牽引,他說:「好啦!」就跟著去布施;在這個清淨福田中,就稍稍的布施供養。因為這個因緣,所以這一世能夠獲得這樣的財富來受用;因為那個福田是屬於布施者,是福田殊勝嘛!布施者雖然是慳吝,可是受施者,他是福田殊勝,所以他雖然只是一點點布施,也能夠得這樣的財富這個果報。因為過去世他都是慳吝的,都是捨不得拿錢出來用,也捨不得去布施,所以這一世仍然呈現出來:雖然說很有錢,可是還是沒有捨掉他的慳吝的這個習性。

那貧窮能布施又是什麼道理呢?論中繼續這樣講:【貧能施者,此復云何?彼人過去於非福田無信心故;不至心故;為名稱故;為求事故;求尊重故;彼人能施。以是義故不得富報。習施來故,今猶能捨。】(《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五)這裡面告訴我們,這個貧窮的人雖然能夠布施,為什麼呢?為什麼能夠布施,這一世又貧窮呢?因為這個人在過去世,對於三惡道有情、對一般的凡夫、對於凡夫貧窮者,這個可憐的人,這些非福田,心中沒有信心,認為對這些人布施,能夠得到什麼回報嗎?所以他不會布施給他們。如果布施的時候,他又不至心,都不會拿出最好的東西,是拿這個粗糙的,他可能自己不要的東西,拿出來布施;可能是為了名稱,為了讓人家讚歎而布施;或者說為了自己的世間的事情,希望這個有權貴的人能夠幫他,讓他順利進行而去布施;或者說為了讓人家尊重他,而去布施。這些理由去布施,都不是真正能夠讓他的財物去讓眾生得到利益;因為不是讓眾生真正得到利益,所以那個福報就很差。所以雖然這個人,過去世有這種布施的習慣,但是因為布施都是心態不對,所以不能得到財富的果報。因為經常布施,所以這一世,還是能夠有布施的習慣。

所以布施不能只看一時的表相,來判斷布施的因果;因為這種情況之下,所以外道不免要懷疑:「一切都是無常,那到底有沒有布施者、受施者、受果報者呢?」所以在經典中,就有這樣的一個 佛陀與外道的對話過程,佛陀怎樣來教導外道?外道又怎麼樣來質疑這個布施的果報呢?我們來看《優婆塞戒經》這一段經文:【善男子!若有說言:「施主、受者及受樂者,皆是五陰,如是五陰即是無常。捨、施五陰,誰於彼受?雖無受者,善果不滅,是故無有施者、受者。」應反問言:「有施、受不?」若言:「施即是施,受即我」者。復應語言:「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陰。」】(《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就是有個外道這樣質疑:這個施主以及接受布施的人,以及能夠去受快樂果報的,都是五陰。那因為這個外道,所持的理論是六識論,對他們的知見裡面,沒有第八識的存在,以世間所看到這個現象來看,這個五陰確實是無常;這樣的五陰是無常、布施的五陰是無常、受布施的五陰是無常,又有誰在這裡面接受布施?雖然說沒有受布施的人,但是這個施主他布施這個事情,善果不會滅;因此他認為沒有所謂施者以及接受布施者。這個理論講起來好像是般若裡面說:「沒有施主、受者以及受樂者。」

以般若的實相的智慧來看待:是因為這個金剛心如來藏,祂所出生的五陰身是無常、它會壞滅、它不是常住的,所以這樣無常的法,不能說它是一個能夠去到未來世的法。可是這一世的五陰,以及未來世的五陰,都是金剛心如來藏所生;金剛心能夠持續過去世到這一世,以及這一世到未來世,都是同一個金剛心如來藏。可是這個如來藏,自己從來不反觀自我,不覺知自我的存在,所以沒有覺知:祂是誰?祂今天做什麼事?祂跟著祂所出生的五陰做什麼事?是以這樣的一個般若實相的智慧,來看待菩薩在布施的過程裡面,沒有施主、受者以及受樂者。

可是這個外道,當他聽聞到菩薩在講「以般若實相的觀點,來說布施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認為他這樣的一個「六識的理論」來看待:「一切都是五陰、都是無常;所以也沒有布施者,也沒有受施者;雖然是這樣子,那麼善果不滅。」這種理論的前提就是變成:沒有一個不壞的心,沒有一個不壞的法,能夠來接受這些善果、善業的熏習,然後到未來世去成就果報。雖然說,說有善果不滅,可是這樣的是屬於無常的情況之下來說善果不滅,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沒有根據。以六識論的前提來說,一切都是無常;既然都是無常,那就屬於是斷滅,斷滅的法,又有什麼法能夠到未來世去成就善果呢?所以外道的理論說:「因為這樣子,沒有施者、受者。」是不對的!

所以 佛陀說應該要反問他:「到底有沒有布施者以及受施者呢?有沒有呢?」若外道說施主、受施者、受樂者,都沒有的話,都是無常!這樣的話,我們就要問他,舉個例問他:「九二一大地震、四川大地震、日本海嘯、菲律賓的海燕風災,到底有沒有布施的人?有沒有接受布施的人呢?」他們一定會講說:「那這樣子就是有。」就說:「布施就是布施,接受布施的就是這個覺知心我。」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來否定事實,那這樣的情況之下,還要再問他:「我們佛法中也是一樣,布施就是布施,有這個布施、也有這個施主、有這個受施者,這個『我』就是指的『五陰』。」

所以這樣的情況之下,對外道而言,因為他不懂得般若到底是什麼意涵?然後他純粹是墮在六識論;這樣的情況,心裡他就沒有法可以依止,沒有辦法可以安住。因為對他來講: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會毀壞;因為五陰都是無常,死了就壞,那麼是到底有誰能去受布施的快樂果報呢?因此外道他要提出一個問題,經文中這麼說:【若言:「施陰此處無常,誰於彼受?」】(《優婆塞戒經》卷四)所以外道提出來說:「能夠布施的這個施主的五陰,他是無常;這個五陰這一世就壞了,又有什麼法,能夠到未來世去受快樂果報呢?」這個就是六識論者,心裡中沒辦法安住的道理。就他而言:「這個色身會壞掉,這個覺知心也會壞掉,一切都是無常,既然你說有布施、有施主、有受施者,那一定有果報;那麼又是誰去受這個快樂的果報呢?」

佛陀當然這個情況之下,就能夠來教導這個外道,佛陀這麼說:【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種子常耶?是無常乎?若言常者,云何子滅而生於芽?若見是過,復言無常,復當語言:「若無常者,子時與糞、水、土等功,云何而令芽得增長?」】(《優婆塞戒經》卷四)佛陀就找到機會為他說,舉個例跟他問說:「種子是常呢?還是無常呢?」外道如果說:「是常。」外道的理論如果都是斷滅的話,他也是不能接受,所以他認為說:「這種子應該是常。」如果說它是常的話,就要告訴他說:「這個種子如果是常的話,那麼怎麼說能夠生芽呢?因為種子是常,就沒有辦法變化啊!種子是常,在土裡面去澆水、施肥,就不能夠長芽啦!」外道一聽就覺得說,那這樣不對,所以就趕快說:「是無常。」如果是無常,就要再問他:「如果說是無常的話,怎麼樣能夠在土裡面,一剎那一剎那去接受這個水、施肥這些功用呢?因為無常的法沒有辦法常住啊!因為這些澆水、施肥,每一剎那都是無常,就不相干了嘛!這一段時間的變化,都是無常的法,怎麼會長芽呢?」這個道理外道又沒辦法了,所以他又覺得說,說種子是無常又不符合道理了,外道又開始說,經文中這麼說:【若言:「子雖無常,以功業故而得芽果。」應言:「五陰亦復如是。」】(《優婆塞戒經》卷四)這一段對話裡面就是說,外道他說種子是常也不對,種子是無常也不對,接著他又說:「種子雖然是無常,因為可以給它水、土壤、施肥這些功用,所以它還會長芽出來,所以才能夠結果。」這是外道的所說。可是 佛陀說,我們應該告訴他:「五陰也是這樣的道理,因為五陰是無常,也是需要有這些功用而得芽果的。」這裡道理比較深,也就是說外道所想的是很簡單,看到表相就說:「這個種子你給它澆水、施肥,它就會長芽。」可是這個五陰的道理是很深的,因為五陰為什麼會在未來世繼續出生呢?並不是這一世不相干,而是這一世就已經在讓五陰的芽種子慢慢在滋長了。以什麼樣道理來說呢?就是一切眾生所造的業,就好像是土地一樣,這些事就好像種子一樣——六識的種子,六識的種子就種在一切眾生所造這些善惡業上面;受到無明所覆蓋,因為無明的關係,所以眾生就可能有的人追求善業,有的人就是煩惱熏習相應而造作惡業,有的人不知道又造作無記業;所以貪愛他自己當時的情況,貪愛的水就來滋潤這個種子,然後處處執著為我來灌溉,最後這個過程裡面,就出生這個名色的芽。

這個道理,我們再用十二因緣來說一下。為什麼說:「五陰也是一樣是無常,然後受到灌溉能夠長芽呢?」因為無明的關係,所以造作一切善、惡業以及無記諸行,引生了六識以及名色、六入、觸、受,都是苦芽。也就是剛剛所說的,無明所造作一切行都是土地,然後引生的這個識、名色、六入、觸、受,就是這個芽慢慢增長。為什麼叫苦芽呢?因為是要在三界中受生死。因為受的關係,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就引起了貪愛、執取,以及未來世的有;這三個法就是一直在守養,守養這個苦芽,導致能夠出生——這一世的出生以及未來世的出生,以及這一世的出生有老死,未來世的出生也有老死;這一世的出生就是這個苦樹。所以經過這樣十二因緣的說明,我們就知道:無明所引身口意業為基礎,然後貪愛、希望、追求,來長養「名色」的苦芽,而有這個五陰來出生受報;那這個就是「五陰也是這樣」的道理,這個是外道所不能知道的。所以外道又繼續說,因為他聽了以後認為說:「你的五陰是跟我一樣。」那麼他的道理就拿出來,他說,經典中有一段對話是這樣子:【若言:「子中先已有芽,人功、水、糞為作了因。」是義不然。何以故?了因所了,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而今水、糞,芽則增長,是故本無今有。】(《優婆塞戒經》卷四)也就是外道認為說:「這個種子是無常,可是種子裡面是先有芽的,經過這個人功、水、糞來幫它,讓它能夠長出來。」佛陀說:「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了因——了因所了,這個物是不能增減的。」「了因」的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說本來有的這個因,被了結啟發出來,所呈現的結果它是不會改變的。所以 佛陀說:「了因所了,物無增減。」這個取決於說,了結那個因所投入的多寡。外道認為說:這個種子裡面就有芽。所以,這裡面是不一樣的,外道所看到的是從結果來看待因,等於說沒有看到這個因是怎麼成就的;可是 佛陀在這裡很有耐心地告訴他:「不對!要來看到你是怎麼樣來了因、來了結?這個了結所出來的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我們要來作個譬喻就說:就好像說蠟燭點了火,它能夠啟發這個亮度照明,如果這個蠟燭是又粗又長的話,使用比較久;又細又短的蠟燭,點了火使用不久,你不能改變的。這就是說了因所成就的結果。所以 佛陀說「了因所了,物無增減,多則多住,少則少住」的道理。所以 佛陀告訴外道:「你現在的所謂澆水、施肥,芽才增長,並不是說這個芽本來就已經在裡頭了。」因此 佛陀告訴他說:「你這個是本無今有的。」因為如果說種子種在土裡面,如果說沒有給它水分的話,芽就不會增長,所以水分讓這個芽增長,這個芽是本來沒有的,而不是說在種子裡面,它本來就有的。

我們這一集先到這裡,下一次再繼續了。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