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婆塞助戒之捨戒(二)

第117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菩薩正行」,我們今天繼續來跟大家講解,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的第八輯。我們講到的是第八輯的第138頁的後半段的部分,我們上次講到說:【是無作戒,三因緣捨:一者小莊嚴故、二者心放捨故、三者作不堅故。不捨因緣復有三事:一者有本願故、二者作業堅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優婆塞戒經》卷7)

我們上次跟大家講說:無作戒如果我們用戒體的熏習這個方式來理解的話就很容易,因為戒體的熏習如果成就的話,後世即便是沒有再另行受戒,或者沒有聽聞什麼樣特別的教導,可是自己在面對可能犯戒的狀況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選擇遠離,這個就是戒體在一路到後世的這個力量所在。

無作戒這個部分,我們說有三因緣會捨掉無作戒,也就是使你現在在這一世如要成就未來世它有遮止的力量的話,那麼你在這一世應該要注意什麼事情?一者小莊嚴,我們上次說過小莊嚴,就是在持戒的部分,持得幾乎像是快要瀕臨破戒的邊緣,像這樣子狀況下,很自然的,您關於戒的熏習是很薄弱的。這樣既然在當下的熏習都這麼薄弱了,您說這個無作戒還有希望留到後世再生起力量嗎?這是很難的事情。

第二個心放捨,就是心裡面非常的放逸,隨著境界、隨著六塵逐步流轉。也許有些人是流轉的過程中,到最後關頭還會想起戒條;可是也有許多人是流轉的過程中,根本連戒條都忘記了,一直等到在那個境界中許久許久了之後,才突然想起來:「啊!糟糕,犯戒了。」像這樣狀況下,如果又沒有搭配適當的懺悔的話,我們說這樣子的狀況,就是叫作心放捨。因為戒這個事情的持守,對於您的心來講,根本就沒有把它當一回事,這樣子的結果,當然它的熏習是不成就的,所以您的無作戒當然也就不成就。

第三個是作不堅,作不堅意思就是說:您在持戒的時候,在每一個戒條的持守上面沒有它的堅固性,乃至於說您在作許多的善業的時候,比方說:佛所說的十善業,這些每一個善業,您作的這個過程中,也都是選擇要作、不作,心裡面不堅定,或者作了之後你時常的後悔,時常的覺得說,這些事情可能不作,我可以活得更好等等。像這樣子的一個不堅定的作為,很自然的,您在無作戒上面的熏習,也都是很薄弱的。像這樣的狀況下,到最後一旦到我們捨身了之後,因為熏習不堅固的緣故,很自然地在後世這個力量可能就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說三因緣會造成您捨了無作戒。

同樣的與這個相對的,如果要不捨無作戒的話,有三件事情:一者有本願故、二者作業堅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我們看看第一個有本願,這個願的力量是非常強的,當然這個前提是在於說,您是真的是至心發願。我們常常講說這個願力、願力,我們來看看好了,願這個事情,其實在我們修學佛道上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力量。比方說一般人說的往生的狀況,我們說往生的狀況,基本上有三個大的原因會影響我們的往生,第一個當然就是說有哪一個業會成為引業,所以第一個原因是業,第二個當然就是願,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念。業、願、念這三個力量的強弱,就會影響我們往生的抉擇。

而業的部分當然就是說,什麼樣的業會特別具有強大的力量呢?當然就是熏習很深重的業,會有很強大的力量。所以說如果我們瞭解這些道理的時候,我們佛弟子就知道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些惡業道,一旦能夠遠離這些惡業的時候,那我們到了我們往生的時候,能夠牽引我們的力量,在業的方面的力量就會變得非常非常的薄弱。

剩下來的就是願跟念,如果說您平常就有修習無相憶佛的話,那麼在您往生的時候,按照無相憶佛的功夫,那就很輕鬆地能夠把這個念頭好好的持住,所以那個時候的念,就會成為一個主要的力量。如果說您的念的本身沒有很堅固的時候,另外當然就是說要看,您平常是不是有至誠的發願;這個至誠的發願,之所以要到了往生的時候還能夠發揮它的力量,當然主要就是因為,這個願並不是發空願,而是您最好在發願的時候,一種的願是讓自己的心量儘量的廣大,這是這一種的願;另外一種的願就是貼近自己目前修行的境界,讓自己能夠有能力在未來五年十年能夠做得到。這個是兩種不同方式的發願。

介於這兩種不同方式的發願,中間就有很多的空願,也就是您如果發願說:「我願度一切眾生。」可是您講這句話的時候,眾生這兩個字根本在您的心裡沒有實質的感受的時候,這種願恐怕就是空願居多。所以自己在發願的時候,必須要好好地去看看,您是要透過心量儘量的廣大來發這個願呢?還是要契合你目前的實際修行的境界,來想想看你發的願,未來在有限的時間內您要成就什麼事情。這兩種的話都是比較貼近於會在您最後往生的時候,形成一個主要力量的願。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願在我們往生的時候,就會扮演這麼大的力量,那表示說願這個本身,當我們在發這種契合我們心意的願,而不是空願的時候,這樣子一個發願的結果,也很自然的會使得我們在持戒的時候,有增加了非常大的力量,特別是熏習的力量。所以如果有本願的話,您的無作戒也會成就。

第二個是作業堅,這個就剛好跟上面講的作不堅的是相對應的。如果您每做一件善事的時候,做的時候都非常堅定的心性去做,並且做的時候也都沒有後悔,讓這個事情具足的完成、圓滿的完成的話,您這就叫作作業堅固。這個作業堅就會使得我們的無作戒成就。

第三個是至心不放逸,這個至心不放逸恰巧就是跟攝根戒的條件是相互呼應的,如果您至心不放逸,然後一直收攝六根的話,您也能夠成就無作戒。因為心心念念不放逸的結果,當然這個熏習是個很好的熏習。

接下來我們再往下看,這個部分請大家翻到第151頁,這個部分的內容有一點多,所以我們也一樣,把它分開來幾段來講,首先我們先唸一部分:【善男子!除十善業及十惡業、善戒惡戒已,更有業戒所不攝者,謂善惡法。如是善惡、有作無作,有人具足作及無作;若現在作善,未捨之頃,具作、無作。第二念中,成就過去作、無作;作已過去,唯有無作,無「有作」也。若人得戒,雖作不善,是人現世成就二法:惡法有作,善法無作。是作、無作二因緣捨:一者所施物盡,二者心捨善作;二世成就,過去、現在無作。】(《優婆塞戒經》卷7)我們就先到這裡。

佛在這一段裡面跟我們講,佛說:「除了十善業、十惡業的善戒、惡戒之外,更有其他的行為,是業戒所不攝者,不在十善業也不在十惡業,或者說不在善戒、惡戒的這個規範的範圍裡面。」其實十善跟十惡所描述的範圍,其實都是我們人生所碰到的,所有一切的善惡法裡面的大的項目,除了十個大的項目之外,其實都還有一些善惡法,並沒有在這十個裡面規範的範圍裡面。這些沒有在十個善或惡業的規範範圍裡面的善惡法,當然也都具有它後續的因果的效應。

佛在這一段經文裡面談到的,最主要是作跟無作的觀念,我們先給大家規範就是:「作」意思就是說,行為本身有了作。「無作」指的是說,跟行為本身當下的這個行為,不是直接相關,而是透過這個行為完成之後,種子落謝在我們的如來藏裡面之後,形成了業種,這個業種會在後時,因為特殊的因緣的引發,而開始發芽成長,這個就是無作的範圍。像我們在前幾個講次裡面講到的無作戒,佛在講無作戒的時候,很明顯的就給大家說:這個無作戒談到的事情,就是我們在後世的時候,這個戒的力量仍然能夠生起,即便我們沒有去特別受戒,特別聽聞戒的教導,仍然能夠自然而然的遠離這些惡的事情,這叫無作戒。放在這裡來講的時候,佛其實是進一步在講說無作的精神,所以我們就繼續往下看。

佛說:「有人具足作及無作。」什麼樣狀況是具足了作跟無作呢?可想而知,作的話,一定是要有作業了。所以 佛說如果現在作了善事,現在作善事的話,那麼未捨之前,也就是說善事還沒有完成,或者是說還沒有捨棄之前,這個作的本身,仍然是一個現在進行式的時候,我們從這個方式來看的時候,就知道說,因為是現在進行式,所以當然這個時刻,它是具有作這個因素在的。佛為什麼會講說未捨之前,除了作之外也具有無作呢?因為我們如果說現在作善,前題當然就是說,作善的這個層次,並不是像我們之前講的「要作不作,心不堅定。」然後一直在反覆的質疑後悔,不是這些狀況。假使我們就很單純的,現在就單單純純的,心裡面全心地去作了這個善,那麼我們作的當下,不僅有作善的作法,同時我們也因為熏習業種的關係,所以我們在當下,就已經把這個善的種子把它熏習進去了,所以才會說未捨之前具作跟無作。

接下來 佛講說:「第二念中,成就過去作、無作。」這意思是說:第二念中是在作善之後,善完成之後的次念。這個第二念,第二念為什麼說,成就過去的作跟無作呢?因為我們剛才看到的是在作善的時候,當下就已經成就作跟無作了,到了第二念去之後,當然這些作跟無作本身,就已經是變成了過去了,所以說第二念中,成就過去作、無作。可是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是在過去來說,是有作跟無作兩者都有,可是在第二念中開始的時候,我們說已經完成了,所以作這一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剩下來的是不是就只有留在我們如來藏中的業種呢?所以說「作已過去,唯有無作,無『有作』也。」因為從第二念起,就是善事成就的第二念起,這件事情就已經完成了,所以當然就已經只有剩下無作的業種。

佛繼續說:「若人得戒,雖作不善,是人現世成就二法:惡法有作,善法無作。」這裡面我們先跟大家看,佛再繼續舉說:如果一個人得戒了,雖作不善,那他有成就兩個法。這一部分這個經文,可以有兩種的這個看法:一種看法是說,這個人得戒了,可是他繼續去作了不善的事情,所以他現在這一世,他就成就兩個法,因為就是惡法有作,因為他雖然受戒了,可是卻作了不善的法,所以惡法有作;善法,他就沒有去作善法,這是一種的解釋。

那另外一種的解釋,我們可以從這一部分這一段,若人得戒那個部分開始看,如果我們看到若人得戒,這個「得戒」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說,這個人本身在受戒的時候,確實他有至心受戒,也有用心去持戒,所以才說他得戒了。可是他得戒,就如同我們前面講的,在這個菩薩道的過程中,總是會難免有一些因緣使然,所以我們還是會不小心的作了不善法,像這種狀況下就叫作,就是說他已經得戒了,那這種得戒狀況下,可是他雖然因為因緣的關係作了不善,這個時候,就不善的這件事情來講,他確實在現行來說的話,惡法就是有作,可是因為他得戒的關係,如果能夠後頭再加上,他是如法懺悔的話,那麼戒的這個本身,還是有相當程度完整的熏習。所以說這種狀況下,若人得戒,他即使在不經意的狀況下,作了惡事的話,雖然惡法這件事情是有作,可是就戒的本身來說,戒的這個善法來說的話,他還是有成就他的無作的部分,也就是他的戒體的熏習的部分。所以這個部分這一段,兩種說法都可以。

接下來「是作、無作二因緣捨。」佛接下來就是說關於作、無作這件事情的話,二因緣捨。這個部分 佛說:「一者所施物盡,二者心捨善作;二世成就,過去、現在無作。」這裡講的就是說,以布施當作一個例子來跟大家說作跟無作二因緣捨,其中一個所謂的所施物盡,這個舉的當然就是我們說,比方說:就是財施的狀況,當我們在財施的時候,當我們布施的物盡的時候,這個時候當然就是布施的這個行為已經完成了,當它已經完成的時候,這個部分我們說,對於「作」這個部分來講,它當然就已經整個就完成了;不過在「無作」的這個部分,真正在捨這個無作的時候,其實它的重點是在後面的「心捨善作」。這個心捨善作,因為這個兩個是連在一起說,心捨善作就是說,我們的心已經捨棄了善的作為,以這一段舉布施的例子來說,你不僅在前頭,這個布施的行為已經完成了,而且接著你的心,又把這個善作的這個念,整個來捨棄。

如何捨棄善作的念呢?比方說:我們前面講的無作戒捨的這個狀況,心不堅、心後悔、心放逸等等。像這個狀況,如果你把這些狀況推到作完布施之後,心就開始放逸、心就開始後悔或者心就開始整個對於這個善行不認同,像這樣的狀況下的話,很自然的,您就捨了這個無作的部分。所以前面的一的所施物盡,是讓我們捨了作;後面心捨善作,就讓我們捨了無作。這個心捨在後面講的「二世成就,過去現在無作」,因為到此為止,因為心捨所以到此為止;所以你過去現在,但是這個無作就沒有辦法到未來了。

這個部分談到了,佛用這個例子,其實我們如果看 佛在這個部分經文的開示的話,其實是呼應前面 佛在強調「無作」的部分。因為前面講到的無作戒,佛談到的都是這一世如何到下一世,可是在這一段的經文裡面,諸位可以看到 佛所講的,已經把它放在念頭的部分來講。比方說:現在作善,然後接下來作善完畢之後的下一個念頭是怎麼樣。又比方說:布施之後,布施完成之後,下面一個心念是如何。

也就是說從這樣一個開示,佛的開示的過程裡面,我們應該也可以體會到,佛在強調這個無作的熏習的力量;也就是說,佛就藉這個方式,讓我們瞭解到無作戒的重要;也就是說,我們在持戒的這個過程,要特別的注意,特別注意這個持戒,我們怎麼樣讓戒法好好地熏習到我們的心裡面去;這樣子的話,無作戒成就的結果,會使得我們未來很自然不會接近惡法;這樣子的話,遮障也會少了許多許多。這個是我們認為,佛在這一連串的關於無作的解釋裡面,我們認為說,大家需要進一步去體會的地方。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講到這裡,後面的從「三世定戒二因緣捨」這個部分,我們留到下一次再來跟大家講解。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