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忍與出世忍(上)

第119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菩薩正行」,我們接著繼續跟大家說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第八輯。

我們上次講到第八輯的第152頁中間的一小段經文,我們上次有講到:「善男子!若得具足戒、定戒、無漏戒、攝根戒,是人了了解十業道。」我們在這裡,我們希望再一次重新跟大家補充這個部分的內容。就是說如果一個菩薩,他能夠除了優婆塞戒的這個中心的戒之外,他也同時把周圍環繞在《優婆塞戒經》周圍的這些輔助的戒,包含定共戒、無漏戒、攝根戒等等;然後他能夠同時具足這些戒的話,佛說「是人了了解十業道」。也就是如果要具足這些戒的話,您想想看:那是不是說這個人,首先他得要知道、要能夠信受三界輪迴的這些道理,更要瞭解因緣果報的這個道理;然後並且在因緣果報之中,還要特別能夠掌握哪一些的狀況是會左右往生,乃至於左右以後,往生之後的這個依報的狀況。

其中關於這個十業道的部分,可以說它起了第一個最關鍵的這個作用,就是在我們往生的時候,佛說如果能夠行十善業的話,往生的時候就可以往生天界;然而你如果是行十惡業的話,那就是往三惡道走了。那之所以這個會形成在往生的時候,會形成這麼關鍵,那是因為我們在往生的時候,有三個大的力量在決定我們往生的去處:第一個當然就是業的力量,第二個就是願,第三個就是念;願就是指我們所至誠發出的願,念就是說我們從開始要準備往生,一直到正死位的前一刻,我們念頭的所在叫念。比方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平常要讓大家努力地要憶念 阿彌陀佛,就一般的唸佛人來說,可能就是要想辦法平常盡力地多唸 阿彌陀佛的四字洪名,讓往生的時候那個念的部分,能夠聚焦在 阿彌陀佛的身上。可是我們要跟大家說,其實這個部分,最好用在念的方面,最好用的功法就是所謂的憶佛的功法;這個憶佛的功法,凡是你如果現在在正覺同修會裡面的禪淨班的話,透過親教師的教導,以及透過您平常在無相拜佛的練習的時候,您應該都能夠體會到什麼叫作憶佛的念;您也隨著您這個拜佛的功夫日益增長之後,您到最後也必然能夠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之中,能夠念念的憶佛;這樣念念憶佛這個功效,是遠遠、遠遠超過了我們說唸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功效的。因為我們談到的不就正是念頭的那個念嗎?所以這個念頭的這個念,如果我們平常就能夠好好的鍛鍊,把憶佛的念持好的話,自然在往生的時候,其實都不用再擔心說,這個念頭會飄到哪裡去了。

這個業、願、念三個決定性的條件,我們說知道這個關鍵的人,首先當然就是要讓這個業的本身,不要讓業成為遮障我們往生的這個力量,不要讓業的這個部分,惡的這個業生起。所以這個部分,如果我們能夠具足這些戒的話,我們相對來講,我們就絕對不會去犯了十個惡業;因為那個十惡業,不管你從根本的波羅提木叉的眼光來看,或者從定的眼光來看,或者從無漏的眼光來看,或者從色根的眼光來看,這個十個惡業,對於每一個戒都是一個直接的違犯、直接的沖犯;所以當我們能夠好好地持守這些戒條,自然就會遠離十惡業,那麼在往生的時候,業就不會成為一個主宰的力量。剩下就是我們願是什麼?我們的念又在哪裡?

我們上次有特別講到,一旦是願跟念,如果業就是能夠遠離十惡業,反而能夠成就十善業的時候。這個時候,當然如果按照一般人的說法,行十善業的話,能夠往生天界享福;這個時候,可是上次有講到,如果你是行菩薩道的話,你就要特別要抉擇清楚,要問問看菩薩道所為何來?往生天界,他畢竟沒有辦法出輪迴的,天界的福享受完了之後,天壽盡的時候,你畢竟都還要再下來,可是再下來的時候的輪迴,那又是另外一樁事情了。所以有志之人絕對不會任意的就說:「我們到天界享福去吧!」而是會仔細想想看,菩薩道應該要怎麼走?

可是可能有另外一些人會起疑說,那如果我不往天界走,如果繼續留在人間的時候,這個時候因為天界的話,畢竟它的境界很美好,那人間畢竟是苦樂參半的,如果我們決定繼續留在人間行菩薩道的時候,會不會我們會過得非常辛苦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跟大家來說了,菩薩道這一件的事情,我們不妨提醒大家,菩薩需要修的是哪六個很重要的事情呢?那就是菩薩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樣事情。而這個六度,其中第一個寫的就是布施,也就是這一部經裡面,前面所談到的〈檀波羅蜜〉。布施這個部分,菩薩要去行布施的話,其實就已經在累積後世的菩薩道的資糧;所以如果您真的有按照 佛所說的,真的有去行菩薩六度的話,那布施這一度,你自然也不能輕易的放過,一定會努力地去作。既然您布施都努力去作了,將來您往生的時候,不選擇天界而選擇人間繼續行菩薩道的時候,怎麼還會擔心在人間過的日子不好呢!所以因為布施的關係,我們以後的這個依報,一定都會是一個相當好的依報,讓我們生生世世菩薩道能夠行得順利。所以關於這點,還要特別跟各位解說,這樣子的話,各位也都應該要知道,菩薩其實不應該眷戀天界的享福,而是應該要繼續留在人間,繼續修習正法,這樣才能夠讓這菩薩道快速前進。

那接下來下面一個部分,我們剩下就是第152頁的地方,從「善男子!因十業道,眾生壽命有增有減」開始,一直到第153頁的經文的最後面,所謂的「若有發起輕微煩惱,愛著空定,當知是人生四無色。」這個部分因為經文就直接寫在那邊,各位菩薩可以直接參照平實導師的這個很直接的解釋,因為這個經文講的就是各個業道的壽量,所以平實導師的解釋是很直接、很淺顯的,所以這個部分就留給大家,自己再參酌平實導師的解釋。當然就是說,各位如果再往前翻到172頁到173頁,這個狀況仍然是跟前面一樣;乃至於說,第177頁跟178頁都是一樣的情形,各位可以直接按平實導師的解釋,就能夠理解經文了。所以我們這個部分就直接跳過,我們帶大家直接到第191頁〈羼提波羅蜜品〉開始看。

這一部分,我們先把經文唸一次:【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說檀波羅蜜、尸波羅蜜,菩薩云何而得修集忍波羅蜜?」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優婆塞戒經》卷7)這個部分我們來看,我們開始進入的是〈忍波羅蜜〉這一度。善生就說:「佛之前已經說了〈檀波羅蜜〉,就是布施波羅蜜,跟〈尸波羅蜜〉,就是持戒波羅蜜。菩薩接下來應該要怎麼修集〈忍波羅蜜〉呢?」佛就告訴善生說:「善男子!忍有兩種:世忍跟出世忍。」什麼叫世忍?佛說能忍,比方說能忍飢渴、能忍寒熱、能忍苦樂;這個其實都是我們所謂的很直接的這些身體上面的覺受,跟心理上面很直接的覺受;比方說飢渴寒熱,這個當然就是加諸於我們身體上面的這些苦,能夠直接忍這些苦,就是世間人一般所謂的是世間人的忍。

接下來是說人能忍苦樂,當然一般人對於苦樂的話,有很直接的這個定義,這也就是說佛教在說的苦裡面,比方說三苦,三苦裡面的第一個就是所謂的苦苦,第二個是壞苦,第三個是行苦。所謂的苦苦,當然就是本質上,它是一切的世間人都能認知到它是一種苦,那叫作苦;既然是世間人一切都能認知到的苦,這樣子如果能夠忍的話,當然也就是歸屬於世間的所謂的苦。把這個苦樂放在一起,就是說世間人如果能作到除了苦之外,苦樂的交替本身,如果也能夠安忍的話,那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境界,所以這個也是世忍的範圍。

接下來說到出世忍,出世忍的範圍就很廣。比方說,佛說第一個能忍信,這個信是什麼樣的信呢?當然我們這裡談到的是佛法,所以當然是談到的是對於三寶的信——佛法僧的信。比方說信佛的這件事來講,世間的一般人都會說,自己常常就是說,比方因為風俗習慣,因為在東方的社會,也許很直接就講說,我們是信佛的;但是如果仔細去看,仔細去看他的言行,跟他平常的舉止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所謂的這個信佛,也不過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到廟裡面去燒香拜拜而已。那這樣子其實是不構成我們這裡講的這個信的,因為真正信佛,我們說佛的存在,其實就是要讓大家能夠邁向解脫、能夠邁向諸地菩薩的修證,最後能夠成佛;所以佛的一切教導,都是環繞在這些主軸上面,如果眾生不去學這些佛所說的這些法的話,那對於怎麼信佛,其實恐怕是很難具足的。所以我們談到說,信佛這件事情來講,必須要落實在你相不相信佛所說的這些道理;並且相信之餘,最好還能夠實際的去踐履佛所教的這些道理,那就叫作信佛。所以像這樣子,我們說能夠忍這個信,這個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說能忍這個信呢?因為有一些的菩薩們,因為往世的修行的狀況蠻好的,所以他不僅有信根,甚至信根的茁壯成長,已經都變成了信力了。也就是說,這個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甚至在面臨各種境界的時候,直接透過信的方式生起了力量。比方說,佛如果教大家要持戒,那如果已經生起信力的菩薩的話,那麼戒對他來講,就是絕對絕對的不會去違犯;除非有特殊的因緣,讓他完全沒有辦法反應的狀況之下意外去犯,否則的話,這個菩薩會把這個戒當成是一個終身必須要謹慎持守的,那就是因為他看到佛經上面 佛所交代的一句話說:「菩薩該要持戒」。這樣子,他就來嚴持戒法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就知道,他對於佛方面的信,已經有了信力在,而不是只有信根而已,這個是比較具足的信的狀況。

可是也有很多的狀況是,我們學菩薩道,過去往往因為自己的意志不堅,所以進進退退,以至於到這一世來的時候,我們連信根都沒有很具足,這樣不具足的狀況,會發生在什麼樣的這個狀況裡面呢?我們說,畢竟我們剛開始修習,所以對於佛菩薩講的許多的這個事情的話,其實以我們凡夫眾生眼光,是很難完全理解的;但是不能夠因為我們不理解,就說這個事情不是真的。比方說三界輪迴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我們不能說因為我們沒有親眼見到輪迴的過程,我們就對這件事情打了一個大問號。這個就好像我們在這個世間法上,我們在練習任何一樣技藝之前,當我們剛開始在學這一項技藝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根本就還不會呢?那個時候我們自己還不會,可是我們只能夠說,看到別人會這一項技藝,然後告訴自己說:「他會,然後我也有機會能夠學會。所以我就安下心來,安下心來好好的學習。」從這個技藝的眼光來看的話,你可以想想看:當你願意安下心來,學習這一項技藝的時候,是不是表示,你對於學習這一項技藝的信已經生起了;你相信眼前這個人—教你的這個人—所教的是正確的,並且你相信你自己能夠作到。這樣子兩相具足的狀況之下,你才能夠說你會安定下來學習,奮力學習,不是嗎?

所以以這個例子,我們把它放在學佛方面來看,其實也可以看得到,佛所講的這些境界,包含這些三界輪迴的事情,即便我們沒有親眼見到,我們何妨不把它當成說,是佛菩薩已經親身體驗了這個境界,已經能夠親見這個境界;而我們因為修行還不到位,所以我們沒能夠親眼見到了這些事情。但是我們無妨把它當作是聖言量,我們就不妨先安忍下來,然後好好的跟著修習,總有一天,我們就會實證這些境界的。這個就是基礎的信根的方式,這個就是我們談的能忍的信。

又譬如說,我們在這幾個講次,不斷地在跟大家講,菩薩這件事情要能夠成立的話,一定是因為我們有本心自性;而且這個本心自性,是跟我們平常所熟知的六識心完全不同的。這個本心自性,什麼時候能夠證呢?那得要等到說,我們具足了熏習基本的知見,包含我們好好地熏習解脫道的知見之後,然後有善知識的教導,然後我們接下來參禪;透過參禪的方式,才能夠很容易地找到了本心自性。這個過程,你可以看,既要先具備了解脫道的這些修行的過程,而且後面也要很努力、很努力的參禪,所以這個過程當然不是一蹴可幾的。像這類型的事情,當你還沒有到那個部分的時候,還沒有到那個該參禪的境界的時候,只能先跟你說確實有本心自性,祂的性質是什麼,因為什麼樣的緣故,所以本心自性必然會存在。可是如果您聽到這些的話,你卻總是以一句「我沒有親眼見到,我沒有親自體會這個事情。」就把這個事情給否定的話,這個就表示您不能夠安忍,您不能夠忍於信受,信受每個有情都有本心自性這件事情。相對來講,如果您自己本身因為還沒有參禪,因為還沒有找到,您自然就不能夠體會,也不能夠眼見本心自性。可是您願意把這些的事情,先當作是一個聖言量,先好好的記著、好好的勉勵自己,繼續修行前進的話,那麼總有一天,您會具足了基礎的解脫的功德;然後再加上參禪,這個時候您繼續努力不懈,總有哪一個時刻,您會有您的生緣到來。到時候,您就會像這個六祖惠能一樣,證悟之下,當下就發出「何其自性是如此清淨」的讚歎之語。

所以這個部分我們說,「信」這件事情要期勉大家,特別、特別在菩薩道的修行,因為菩薩道所修行的佛菩提道,裡面有太多太多的法義,是我們在下地的境界,是我們遠遠沒有辦法想像上地的境界的。包含我們現在所談到的持戒的情況,我們也很難想像,二地菩薩的持戒是如何如何的持戒,這個境界是我們沒有辦法想像的。菩薩道上這種狀況很多很多,所以大家應該要先安忍的學習,不要把自己現在所不懂的、所不能想像的,或者所不能體會到的境界,把它一股腦全部都把它打成說「子虛烏有」,這樣子的話,自己障道就很大了。

今天我們就先上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