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依悲心攝持淨戒

第124集
由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要和大家略談的題目是「菩薩以悲心攝持淨戒」。「悲」是拔苦,菩薩的心常常要想著如何拔除眾生的苦難?譬如我們看見眾生在世間,忙忙碌碌地浪生浪死實在可憐,就想著:如何讓他不會繼續在三界當中這樣流轉生死?就會想著:如何讓他能夠脫離三界生死的苦海?就會想著:如何讓他不要在這些虛妄的妄想分別當中,去起各種的喜怒哀樂?也因此,菩薩以悲心這樣看著眾生,當看見眾生修學佛法的時候,都被外道誤導了,這時候更會想著:如何讓他們能夠離開外道見,能夠回歸正法的修學?這也是菩薩的悲心。也因此,就菩薩而言,他的心常常放在拔眾生苦的悲心上,當眾生一直迷惑於世間五欲六塵而起種種悲歡苦惱的時候,當眾生被外道邪見誤導,用了一生的時間去修學,結果反而一無所獲乃至造下了惡業,菩薩的心就會在這個地方想著:我如何能夠讓他離開這些苦惱憂患?當菩薩的心都是依著悲心在想的時候,他自然能夠清淨,他自然能夠不犯戒。

一個菩薩他要能夠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時候,他自己也要能夠拿出無畏的力量出來,所以當眾生遇到恐怖的事情時,遇到害怕的事情時,遇到無所適從的事情時,他就會想辦法趕快去幫助他,他會讓眾生感覺到他是可以依怙的,眾生可以依怙著他,而不再落入這些痛苦的煩惱當中。也因此菩薩看到有人身在危境,心懷恐怖的時候,會起心去救護他,這就是清淨戒行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因此菩薩他在清淨戒行的時候,他的心都住在眾生的身上。

那麼除了我們剛剛所講的兩個方面:一個是眾生的心是在世俗上無法脫離,眾生的心是在外道邪見當中無法脫離,菩薩會以悲心去救護他們;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菩薩看到惡的眾生,能夠產生憐愍的心而不會用責備他這樣的心思來去看待他。也就是說菩薩以憐愍心去接納造作惡業的眾生,當這個眾生造作惡業的時候,他不是以責備的心,不是以詛咒的心來去看待他,而是以佛法來教化他。所以我們看到 世尊在面對造惡的弟子的時候,世尊祂所看到的不是這個弟子的惡事,而是看到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所以我們常看到阿含經典當中,當有一個弟子造了惡事的時候,世尊就會先跟他說:「這件事情是不對的,這些事情會造下不好的惡果,這個惡果以後的承受,那是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同時 世尊也會告訴弟子們說,今天這個弟子,為什麼會有這個因緣造下這件惡事。所以就會把前因後果都跟弟子交代清楚,而不是用指責的方式。

在經典當中有提到善星比丘,就有人問 世尊說:「這一個善星比丘,他對您說的佛法完全都不信任,這一個善星比丘他也沒有辦法好好地依止您的教示來修學,你為什麼還要把他留在身邊?你為什麼不把他驅離僧團呢?」世尊就說:「這一個善星比丘,他多世以來都是這個樣子,但是我如果不攝受他的話,我如果不把他留在身邊的話,這樣他在外面會影響更多的人,他影響了更多的人,他的惡業就更加無法修除。雖然我知道這一世、下一世乃到下下世,對於這一個善星比丘,要去度化他都是很困難的,但是我不會捨棄他,我還是會一世又一世設法地去攝受他。」所以 世尊說祂攝受善星比丘,已經不是只有這一世的事情了。世尊的開示就可以讓我們瞭解到佛法,祂在以悲心來對待眾生的時候,祂不是只看到這一個人,祂甚至會看到因為受這個人的影響,有多少人可能會遭受到苦果的惡報。所以菩薩在悲心攝受眾生的時候,他會以因緣來看待,而不是在世間上、事相上面對這個眾生去起惡口的責備心。菩薩他的心就是想著要如何引導眾生遠離惡法?能夠讓眾生在因地就種下善根,以後他就能夠不再受到惡業的輪迴果報。

如果有這樣的想法,我們能夠學習 世尊這樣的智慧,我們就不會有破戒的過失,我們不會產生惡口,我們只有想著怎麼樣用智慧來去面對這一個造作惡業的人,也因此我們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

因為菩薩要為眾生拔苦起悲心的心念,而眾生在菩薩告訴他,他目前所受的是什麼樣的情形的時候,許多的眾生其實他並不一定能夠接受。我們也曾經遇到有人這樣說,我們跟他講佛法的妙理的時候,他會說;各人生死各人了,我下地獄是我的事,不關你的事。也因此遇到這樣的眾生的時候,菩薩他會起一個悲愍的心,他知道這個眾生現在是被無明所覆藏,但是不會因為眾生這樣嫌棄的心,菩薩就要捨棄他;菩薩心反而會更把這一個眾生放在心裡,等到另外一個因緣時節的時候,設法來幫助他。同樣,菩薩在面對眾生惡劣的行為的時候,他也不會因此而退失菩提道。一般人如果遇到這樣的逆境,碰到惡劣的眾生,他就會想說:「這個娑婆世界實在太苦了,這裡的眾生真是太難度了,我還是往生極樂世界去好了,我可以到極樂世界去利樂眾生。」但是如果你有讀過淨土的經典,你就可以知道去到那邊,你沒有什麼機會可以利樂眾生。因為那裡還在蓮苞裡的眾生,他如果習氣性障沒有修除好,他如果佛法的修證的基礎沒有打好,他是不可能出蓮苞的;你所能夠遇到的都是修證非常好的菩薩,他們哪裡會需要你去利益他們呢?你到極樂世界,你根本就沒有機會去修集佛法的功德。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還要感謝這五濁惡世的眾生,因為五濁惡世有那麼多的眾生,所以我們才有那麼多的逆境來修除我們的習氣性障,我們才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利樂他們,成就大福德,才能夠迅速的成佛。所以事實上,是我們心甘情願的來為眾生受大苦惱,那這也是自找的。所以就是因為這樣,就不必自怨自艾了,早已經就準備要接受五濁惡世眾生的辱罵、五濁惡世眾生的忘恩負義。當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菩薩的心是清涼的,菩薩心不是熱惱的,因為他可以接受一切眾生的各種行為。也因此當一個菩薩他以悲心這樣子利樂眾生的時候,為眾生拔苦的時候,當人家罵他,他聽到的不是人家罵辱他的聲音,而是:人家為什麼罵辱他?人家現在是受到什麼樣的苦惱?而且罵辱了以後,他是有什麼樣的後果?所以菩薩看到眾生因為謗佛、謗法、謗僧這樣的一個惡因的時候,他的心是難過的,他只有想著:怎麼樣能夠幫助這一個人,不會再墮在這樣的無明當中,造這樣的惡業?那還會有心情跟他計較他罵人的這樣的作為嗎?這就是菩薩悲心起行的心行,他知道作惡的後果,也更為那些謗佛、謗法、謗僧的眾生焦急。心裡只想著:「我要如何繼續堅持地作下去,才能夠滅掉他們誹謗大乘佛法的惡業?我要如何積極地作下去,才不會讓他們因為錯誤的修學而墮入三途苦的這樣的惡業?」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他願意接受眾生的無明,他也能夠體會眾生現在因為無明所繫,無法出離所造作的身口意行。所以如果一個菩薩能夠時時住在悲心當中,他當然戒行就會清淨,他不會造下惡口、不會造下惡業、不會跟眾生計較。菩薩他在幫助眾生的時候,他不但是不會跟眾生計較,而且他不會顧慮到自己的辛苦與憂惱,他會拋開自己的安樂,全心營辦救護眾生的事業。當然一個初學菩薩,他的願力可能沒有辦法那麼深,他不可能說全心全意都在依著救護眾生的這樣的心行來作事;但是因為隨著真善知識的修學,受著真善知識的感召,漸漸他也能夠熏習出這樣的心行。所以一個菩薩如果能夠悲心流露的時候,不但是自己利樂眾生這樣的志業能夠成就,跟在他身邊的人也能夠受到他的感召,也能夠熏習到他悲心流露的這樣的智慧,跟著他的人戒行也就能夠漸漸地清淨了。

有關於悲心的起行,菩薩還會有一個心行,也就是說,不論是從早做到晚,不論是每天每天地在為眾生做的時候,他都不會有退心,他都不會想要休息,也都不會後悔。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一個菩薩他在受學佛法的時候,就已經發了四宏誓願,所以自己對自己的願要能夠貫徹始終;既然已經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也發了「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自己的發心,那麼自己就要為自己的發心來負責,所以從發心到成佛都貫徹到底,在這個中間都不會起退心。也因此,菩薩他發了這樣的一個願,他用這樣的悲心救護眾生的時候,他不會過一段時間就想:「哎呀!我好累喔!為了眾生付出那麼多,我應該要休息一下,我過個一兩個月再說吧!我過個兩三年再說吧!」菩薩不會這樣,為什麼說菩薩不會這樣?除了我們剛剛所說的願力以外,也是因為菩薩他知道這個五蘊色身,它是一個耗用遞減的法,這個五蘊色身會隨著一天又一天的使用,漸漸地消耗掉。所以他會珍惜著這一世自己所擁有的五蘊色身,他也會珍惜著這一世自己所面對的這些眾生,因為下一世還會不會遇到,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對於這一個五蘊身能夠堪用的珍惜,對於與眾生緣分珍惜。菩薩他就不會想著:「我要休息一陣子,過一陣子再來度眾生。」因為他知道休息的這段時間,不論是自己的五蘊身,它還是繼續在耗減下去,而跟眾生的緣,很可能因為這段時間的斷層,再續緣可能又要花很多的時間。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菩薩他在為眾生日夜付出的時候,他不會想著說:「啊!我先休息,我不要做了,我累了!我過一陣子再做。」依著他的願力,依著他對法的認知,他的心中不會後悔。也因為不會後悔,他就不會為了要推掉事情而犯妄語戒,來犯投機取巧的戒律,那麼他的戒行當然也能夠清淨了。

菩薩他無怨無悔的精神來教化眾生的時候,有些眾生是真的非常剛強難化的。但是菩薩在面對剛強難化的眾生的時候,他心裡會看到的法,一個是自身的法,一個是對方的法。所謂自身的法、所謂對方的法:自身的法,就是我們在面對一個剛強難化的眾生時,我們來觀照自己的身口意行的變化,我是不是還安住在佛法的正理當中?我是不是能夠依著正念思惟來現出我的身口意行?這是對自己的觀察。菩薩在看到眾生剛強難化的時候,我們在看他的時候,我們會想著;他是為什麼會這麼樣的剛強難化?他為什麼會那麼難以溝通?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所以在這一個整個過程當中,菩薩他只有智慧不斷地呈現出來,而不會在這個當中去陷入憂惱之中。所謂陷入憂惱之中就是,如果沒有辦法用法的思惟來面對逆境的時候,就會落在情緒的思惟當中,落在情緒的思惟當中,就會起憂惱;菩薩能夠依於正念而起自己的身口意行,就不會落在虛妄分別的憂惱當中。同時菩薩為了讓眾生能夠離開身苦、能夠離開心苦、能夠離開惡見、能夠離開妄想,菩薩在面對眾生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命、心是不吝惜的,只想著我怎麼樣能夠運用我的身、運用我的命、運用我的心來度眾生?因為眾生如果在身上起憂惱、在心上起憂惱、在修學佛法的內涵當中起憂惱,他會知道這個眾生,他是為三毒所苦,他是被貪瞋癡所繫縛的眾生。所以菩薩在這個時候,他不會把心放在自己的身、命、心當中,他只會拿出捨命的精神來幫助眾生修學善法。

在這一個內涵當中,有一位阿羅漢的示現,其實那位阿羅漢是外現聲聞相,內祕菩薩行,那位就是富樓那尊者。富樓那尊者他發心要去一個邪見非常重的地方去度眾生,那時候 佛說:「那裡的眾生都很兇惡,他們會打你。」富樓那說:「沒關係,不會把我打死。」「那如果眾生把你打死呢?」富樓那會說:「如果把我打死了,我剛好能夠入涅槃。」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他在利樂眾生的時候,他只想著自己能夠怎麼樣的去利樂眾生,而不會想著這一些眾生是剛強難化的,會有畏懼心。在大乘佛法當中,為什麼一個菩薩能夠心無恐懼?一如《心經》所說的:菩薩能夠心無恐懼,能夠不怕一切眾生的憂惱,那是因為他對於如來藏的真實認知,他能夠轉依如來藏,不在六塵當中去起分別,不在六塵當中去起憂惱的心。也因此能夠轉依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菩薩的悲心呈現,那麼是更加地能夠讓自己不會在境界的妄想當中受到繫縛。悲心就是讓眾生能夠離開他們不喜歡的境界,慈心就是讓眾生能夠進入樂的境界,所以悲能拔苦、慈能與樂。菩薩常常以慈心、悲心,來作為自己心行的起行,來作為身口意的造作,這樣菩薩他的戒行,自然就能夠清淨了。

今天就談到這裡,祝願您:修學佛法,悲心、喜心交加,與您有緣的人都能夠離苦,得清淨無染的喜樂。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