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如何課誦?

第37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學佛釋疑」要來跟大家談一談:學佛者如何課誦?

首先要說明說,今天題目是「學佛者如何課誦?」當然學佛者就有包括所謂的在家跟出家的不同外相。但是,真正的學佛不只是在家人的權利,更應該是出家人的義務;因為這樣才能夠上承佛道、下化眾生,而不再只是在口頭上說說「上求佛道」這樣罷了。「課誦」這個名詞,應該是時代變遷之後而有的。因為在佛世之時,一般而言,都是聽佛或者是上座說法之後,得空閒處而自己去觀察、思量法義;因為能夠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並不需要有所謂的課誦,所以當然就沒有所謂課誦的形式。雖然經典是在佛示現入涅槃之後才集結的,為了令後世學人能夠精進的辦道,經典中也常常說應當要讀誦、受持等等。所以,課誦就能夠作為學人精進用功的一種方便,因為課誦的時候就好像說還在聽佛說法那麼一般。

現在來說說看,一般所謂的課誦的意涵,現在是把所謂的日課跟誦讀等等都包括在一起。那有一些善知識往往會教導大眾說:「課誦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譬如說,修行的目的不在於形式,而這些形式卻能夠幫助我們達到身心的安定、健康、幸福等等的目的;課誦的項目可以多、可以少,只要每天相同就好;乃至說,內容可以依時間的長短跟個人的喜好而有所選擇,但是供水、獻香、禮拜這些都不能缺少。」然後也許他又會說:「最後一定要有三歸依、唱迴向偈,然後還要什麼?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禮佛三拜,課誦完畢。」

對於初機的學人而言,我個人倒不反對說要去注意這些規矩。但是除了這些規矩以外,為了要讓學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進步得更快,我倒是要提醒大家說,我們應當時時的警覺說,我們學佛到底是為了什麼?每一個人在自己學佛的過程中,施設了種種方便,譬如說:唸佛、持咒、課誦、抄經、拜懺等等等等。那這一些施設,是不是能夠達到你所施設的目的?這就好像說,世間法上某甲會努力地去營生,一定是有他的目的;不管是說他是希望將來生活更舒適,或者是說想要讓大家看得起。因為要達成那個目的,所以他才會努力又再努力,辛苦又再辛苦,因為那是對他有幫助的。假如有人說:「沒關係啦!你每天就五點起床,然後做做這個,又做做那個;然後記得,你不可以到處去玩哦!一直你就忙到晚上十二點,就可以上床睡覺,結束這麼一個充實的一天。」善知識這麼說:「反正你就一直做下去就對了。」假如是這樣,你每天都沒有目標的一直這樣辛苦地做下去,你會做得下去嗎?答案就留在各位心中就好。

所以說,比較枝節的事情,應當也可以拿出來作為參考,但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否則一生就可能白白辛苦一趟了。這就好像說,現在佛門中有一個現象:明明說的是要辦某某法會,可是你一到法會的現場,卻是大家一起隨著維那又梵唄、又課誦、又唸佛、又持咒等等;結果大眾一起這樣「鏗錂鏘啷」、「咿咿呀呀」之後,然後就圓滿了。可是法會在哪裡呢?法會是說法之會,是依於善知識的開示佛法知見,希望經聽聞能夠讓眾生遠離無明,這樣才叫作法會。所以說,這樣的現象就叫作本末倒置;因為說法之會的「本」已經被扭曲,被種種儀軌排場的「末」所取代。佛世的法會都是說法之會,只是現在為了接引某一類的眾生,所以只好有這樣的方便的法會。

那麼你應當進一步去想想說,為什麼要去課誦?課誦的目的何在?也許有可能會有下列的幾種狀況,我們就分別的來思考一下:

第一種說,反正閒著沒有事作,因為唸唸佛、唸唸經典看起來好像是修行人一樣,善知識也說學佛就應該要課誦;所以這一類人就喜歡修行人的那種格調,他充其量只是喜歡那個外相而已。

第二類人,因為想要得到功德,聽說課誦會有種種地功德——現在先不管說是應當稱作功德還是福德。因為希望得到種種功德,而經典也這麼說過,所以他就去課誦。

第三類人,他是要求佛菩薩乃至龍天護法的加被,保佑全家平安,然後事業順利;心量大一點的話,他可能進一步要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等。

第四類人,他是想要達成經典中所說的某一個目標。有的人是要求神通,有的人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聽說佛的智慧無量無邊,所以他是要求智慧的。

第五類人,他只是單純的就很喜歡課誦,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喜歡;想想說,可能是因為對佛的功德跟證量有具足的信心吧。

第六類人,想要進一步了解說經典中所說的真正意涵。雖然現在不知道,但是想說:「讀一次我不知道,那我就再讀第二次。」乃至說:「我每天都讀,總有一天讓我讀懂吧。」

既然已經知道自己課誦的目的何在之後,當然才可以在課誦的種種方便之外,去補足說自己要達成那個目標之前所不具足的條件,進而達成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聽了我的說法之後,也許會有一點意見。他會說:「學佛要無所求才對,所以課誦也要無所求。就好像說,假如你一直有所求,想要開悟的話,那你就永遠沒有辦法開悟。」假如你相信這樣的說法之後,那就表示,你可能在修學佛法上的福德資糧還有所不足,所以才會被這樣的假名善知識所籠罩。我們試著想想看說,單單「學佛」一詞就已經指出說,我們是要對佛法的熏習或親證是要有所求的,所以才會學佛。更何況說,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有我們很多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還得要進一步去求。而這個有所求,不妨是學人向上邁進的動力,怎麼可以教學人要無所求呢?開悟一事更是如此,若不去求悟,那你基本參禪的動力都已經沒有,更不要說你是不是有可能有開悟的機會。

現在回過頭來說,前面六項的三項裡面,比較有可能是修學佛法以來時劫比較短的學人,基本上還不能稱為學佛。那我們就來從第四項開始,來簡單地說明一下。

第四類的學人,其中求神通的,我們暫時在這邊不討論。因為對菩薩來講,神通是要在三地滿心的時候才去求證的,也才不會因為這樣而受到鬼神的干擾。這裡面的第二類,是唸誦、課誦《阿彌陀經》,或是課誦的時候,再加上唸阿彌陀佛這一類人。一般而言,他們是為了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也有可能是正好是去參加助唸,乃至於說,有人是要用這個方式來壓制自己的煩惱,有種種地狀況。我們回頭說,這一類人是為了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去唸佛、去唸《阿彌陀經》的;假如他沒有這個願望,你覺得他課誦、唸佛會持久嗎?或者是說,假如求生西方世界的願已經有了,那你是不是應該進一步去隨善知識熏習,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怎麼回事?譬如說,法藏比丘當時為什麼要發那個願?或者是說,到底有沒有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而這種種莊嚴的形成原因是什麼?乃至說,極樂世界有上、中、下品的狀況又是怎麼樣?那自己可以往生的到底是哪一種品位?然後,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足的三福淨業到底是哪一些資糧?熏習思惟之後,你的願心才會更加堅定,課誦才會更加有效。這樣才是這一類學人課誦《阿彌陀經》,或者是唸阿彌陀佛的時候,所應當要注意的事項;而不是只在注意那些表相上的儀軌如何又如何。這裡面第三類要求智慧的,我們就併在剛才講第六類的學人中一起來說明。

接下來說第五類的學人,因為對佛的功德乃至佛的證量信心具足了,可以進一步來修證佛法因緣當然也就更成熟。所以現在我們來說說看說,當你是這一種情況,你終日這樣努力精進的課誦,難道你不想了解說經典中的真正意涵嗎?譬如說《心經》,假如不加上標點的話,那就只有短短地兩百多個字,是不是?但是這卻是時下的學人課誦之中所必須的項目。可是假如我問你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課誦《心經》?然後,你為什麼又可以這樣一天又一天的持續課誦下去?為什麼?假如不是佛在過去無量世不辭辛勞,一世又一世的到人間為眾生說法,假如不是你一世又一世的願意去親近祂老人家聞法熏習,那麼不可能有今世你願意去課誦《心經》;不要說短短地兩百多個字,即使是「佛」這麼一個字,你就有可能聽不到。對啊!我們這個世間七十多億人口,多的是沒有聽過這個字的人,更何況說會對佛生起歡喜敬信。可是,世尊祂老人家不辭辛苦,一世又一世來到人間為眾生說法,到底所為何事?當然是為了「開、示、悟、入」。對啊!所以當你去課誦《心經》的時候,就應該想起這件事情,就應該想想說,如何是佛的知見?應當如何悟佛的知見?乃至應當如何入佛的知見?等等。這樣你就不會說對不起祂老人家一世又一世不辭辛勞到人間來為眾生說法了。

所以,說到這裡,你可能就已經淚流滿面了,只是也許你強忍著對我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或者也許你會說:「哭得這樣涕泗縱橫的,我好丟臉哦!」可是我卻要對你說:學佛的過程之中,這沒有什麼好丟臉的。同時我還要恭喜你說:「菩薩,恭喜你呀,你又回家啦!」這意思是說,我們無量劫以來,常在生死苦海中載沉載浮;蒙世尊祂老人家一世又一世地為我們作這樣子種種施設,今天我們才有因緣又重新課誦《心經》,就應當想想說:《心經》到底是要為我們說什麼?而我們努力之後,可不可能有因緣去親證《心經》的密意?這樣才不會枉費世尊祂老人家的辛勞,以及我們每一個人一輩子的精進用功。

第六類的學人。第六類的學人,除了前面第五類學人的因緣以外,已經主動想要進一步修證佛法,進一步想要求智慧。這一類的學人就可能會說:「我當然知道課誦就是要求看懂經典裡面的真正意涵,可是沒辦法,我就是看不懂啊!」所以有一些善知識就會跟他說:「看不懂沒關係,你就這麼看著,就這麼誦著,我們每天不是一樣有很多不懂的事情嗎?日子多了以後,不也是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下去嗎?累積久了以後,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啦!要是都懂了,還要誦什麼經呢?因為自己都已經是《經》了!」這位善知識倒也是有他方便之處,而他也說,「要是都懂了還要誦什麼經呢?因為自己都已經是《經》了」,這好像也有一些道理,因為經典其實都是在說自家的風光。可是卻不能因為這樣,轉個話鋒又跟學人說:「《金剛經》〈二十三品〉裡面所說的『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簡單地說,就是說,你作了一切善事都不要去執著。執著了以後,這就是凡夫的事;不執著,才是菩薩道。」可是這與佛法有什麼交涉呢?因為,這都是在意識心上的有無執著上面用心,可是《金剛經》與《心經》中所開示的卻不是這個心。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說,這個善知識其實他也不懂得要去親近真正的善知識,熏習正確的般若知見。自己不去熏習般若的知見、正確的知見,也沒有親證金剛心,然後又怕從隨他的弟子離開了他;因為跟真正的善知識熏習以後,知道真正的正法在哪裡,所以會離開他。可是我們要說,這個善知識他為什麼不去做雙贏的事情呢?為什麼不去做對自己跟自己的弟子有益的事呢?而反而要去做「雙敗」的事情呢?到底智慧是藏到哪裡去了?其實啊,並不是沒有智慧,問題就出在怕失卻名聞利養。但是我卻要說,假如真正能夠與弟子一同前去親近真正的善知識,熏習了正知見以後,名聞利養反而以後會不求而自然而來。而且熏習了正確的般若知見以後,再加上隨分修學五度的福業,我同樣也會跟你說:經典看不懂沒關係,就這麼誦著。

所以說,我們每天這樣一直努力地精進課誦,不只是要我們注意其中的規矩、儀軌等等。當然這些是可以拿來作事相上的參考,可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課誦、我們學佛到底所為何事?乃至於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去了解經典中所說的真正意涵?能夠這樣去思惟,這樣去推動自己向前,再加上正確的熏習與修學,那麼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才會更快地進步。

今天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