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之不共道(十四)

第98集
由正偉法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三乘菩提概說」的節目內容,我們今天將繼續進行接下來的課程內容。我們今天所要說明的,要從三乘菩提的異同之中,將繼續討論到一念無明以及無始無明的差別內涵。

在說明這個部分之前,我們先要說明另外一個部分的法要,也就是說,論實質來說二乘聖人他們其實是沒有證得涅槃,沒有證涅槃,他們的證涅槃也只是方便說。為何我們要這樣說呢?我們先看一下經典上怎麼說,我們舉一段經文來說。

我們看《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也就是《勝鬘經》,卷一中有這樣的開示:「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從這一段經文的開示我們就知道,二乘聖人他們其實沒有得涅槃,沒有證涅槃,因為只有如來應正等覺才是真實得般涅槃,才是真的成就一切功德的緣故;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成就一切的功德,所以說阿羅漢與辟支佛有證得涅槃,那也只是佛陀慈悲的方便說法而已。

因此,我們從經典上面說阿羅漢、辟支佛證無餘涅槃,那只是 佛陀慈悲方便的說法,目的乃是要來鼓勵他們。因為在弘法的過程中,必須先有他們能夠證無餘涅槃為眾生作證,眾生才會有具足的信心,否則無法對 佛陀生起具足的信心;有了具足的信心以後,然後才能次第引入說明般若實相,讓他們安住於佛道之中,才會有漸次修證的漸教次第說法。因此勝鬘夫人說,阿羅漢、辟支佛並沒有成就涅槃的一切功德;因為單單叫他們來說一下般若實相的智慧,他們就沒有這個能力了,更何況有一切的功德呢?他們連般若的少分功德都沒有了,因此說他們得涅槃,那只是佛陀權教施設的方便說而已。因此說二乘菩提是滅盡五陰十八界而度,這是方便說得涅槃;其實滅了五陰十八界以後,他們已經把自己滅了而不存在了,當然他們沒有證得涅槃,說他們已證得涅槃那只是方便的說法。

《勝鬘經》中繼續這樣開示: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夫人繼續說,只有如來證得般涅槃,因為如來成就無量功德的緣故。無量功德是同於二乘聖者的得度,二乘聖人他們所證的無生是滅盡五蘊而得度,如來也是證這個部分。其實二乘聖人證的是不度生死的,二乘聖人他們是滅煩惱而得度;大乘則是度過生死彼岸的無生,卻是本來無生,乃是常度生死的。菩薩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後,已經是住在生死彼岸了;但是卻同時也在生死的此岸,不斷地顯現解脫與般若實相的智慧功德來利益眾生。菩薩這個境界還沒有到達究竟佛地的地步,而如來已經到達究竟的地步,所以說如來是成就無量的功德,這是阿羅漢與辟支佛所無法成就的。阿羅漢與辟支佛所成就的涅槃功德都是少量的,因為他們都只能在入涅槃之前,隨分隨緣隨力去利樂於眾生;捨壽的時候到了,他們就入無餘涅槃,全部功德便都消失不現前,所以是少量,無法與菩薩無量世利樂有情來比。所以,二乘人他們證得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其實都是 佛陀的方便說。事實上他們並沒有真的親證涅槃,只有如來真正的得到般涅槃,因為 如來成就不可思議功德的緣故;菩薩則是分證如來所證的般涅槃功德,而阿羅漢、辟支佛也只能成就可思議的解脫功德,他們都無法了知菩薩所證涅槃的功德,更不用講佛陀了。

阿羅漢他們還有許多的過失是沒有斷盡。譬如第一點,阿羅漢們煩惱障的習氣種子沒有斷除。但是菩薩卻是一生又一生不斷地去斷除習氣種子,最後把習氣種子全部斷盡,這樣的功德乃是二乘聖人所無法作到的。第二個部分的過失是什麼呢?是二乘聖人他們在所知障上面無量的上煩惱隨眠,他們都不曾斷除過,也沒有能力斷除,他們不能度過變易生死,仍然有異熟生死存在,因此來說二乘聖人他們不可能成就第一清淨。然而,如來世尊這兩個過失全部沒有,因為如來世尊、諸佛如來全部斷盡了,而成就了第一清淨,這時候才是究竟的圓滿、究竟的寂滅,因為連最微細的上煩惱諸佛如來都已經斷盡了。所以,阿羅漢、辟支佛都還有習氣種子以及所知障的上煩惱等等過失,這些二乘聖人,他們並不是第一清淨,他們連菩薩們的證境都無法達到;因此他們所得到的涅槃,都是佛陀施設的方便說法而已,而說他們證涅槃,其實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證得涅槃。

然而,為什麼諸佛可以是究竟的涅槃,而阿羅漢他們卻不行呢?因為阿羅漢心中仍然有恐怖,仍然有畏懼,仍有極多的無明存在,所以對他們所不知的部分,仍然會有妄想生起,那就不是究竟的圓滿清淨。所以說菩薩們的心境,二乘聖人他們是無法想像的,更不用說諸佛的心境二乘聖人可以思議。因此,從這一段的說明知道:是從無量功德的成就、不可思議功德的成就,以及清淨的究竟與否,來說明二乘與大乘的差異所在。

我們再繼續看《勝鬘經》當中其他的開示。《勝鬘經》中說: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

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何以故?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勝鬘夫人繼續這樣開示說,如果真的要說是證得涅槃的話,其實只有如來才能說證得涅槃;這樣的如來功德是被一切眾生所瞻仰,而超過阿羅漢、辟支佛以及菩薩的境界,因為如來的涅槃才是究竟的。因為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涅槃,只是斷我見、我執以及我所執而已,這樣就可以出離三界生死。因為已經斷除了分段生死,他們有兩種涅槃,也就是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可是,阿羅漢他們捨壽前,對於無餘涅槃裏面究竟是什麼,他們都不曾瞭解;入了無餘涅槃以後,他們自己都不存在了,所以也無法瞭解無餘涅槃裏面是什麼境界。所以,他們始終無法知道無餘涅槃中的境界是什麼。

但是,大乘菩薩在三賢位的七住菩薩的時候,證得了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可以現觀第八識如來藏是本來就涅槃的: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如來藏的自性運作而顯現出真如性的時候,卻能夠同時出生於萬法,而且,如來藏在萬法中運作的時候,卻仍然是本來就涅槃的,這都是二乘聖人所不知的。所以說二乘的涅槃是不究竟的。即使是淺如三賢位的第七住菩薩所證的如來藏的本來性淨涅槃,二乘聖人他們就已經無法了知了;那更不用說菩薩進修別相智,乃至進修一切種智究竟成佛,而所知障的一切無明上煩惱全部都斷盡,這更不是阿羅漢他們所知道的。然而,菩薩從初地開始就已經開始斷除習氣種子了,這個斷習氣種子的工作,使得菩薩成佛的時候沒有絲毫的習氣存在,這也不是阿羅漢他們所知道的。

不僅如此,諸佛如來不但如同阿羅漢他們一樣,應該有的實證祂也實證,如來也斷除了分段生死;諸佛如來同時也斷盡所知障所攝上煩惱的隨眠,並且也斷盡了煩惱障所攝的習氣種子隨眠,這些是二乘聖人所無法斷的。諸佛如來的斷盡二障的隨眠,使得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異熟種子不再變易,這時候連種子的異熟生死都已經斷除了,因此離開了異熟生死,也就離開了變易生死;因此說,諸佛如來都是離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的,由此而說諸佛不住生死中;但卻又因為初入地的時候所發的十無盡願所持,永遠不入無餘涅槃,生生世世利樂有情,所以又不住涅槃中;因此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所以佛地還有無住處涅槃,這是只有佛地才能證得的啊!

因此,諸佛具足證得四種涅槃,因此只有如來得真實究竟的涅槃。這是超過一切阿羅漢、辟支佛以及所有菩薩,是一切眾生之所瞻仰。所以,阿羅漢、辟支佛距離究竟涅槃的功德,仍然非常遙遠、非常的遙遠。

接下來,勝鬘夫人這段經文中所說的,她說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的說法,也是如來世尊的方便、有餘、不了義說。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有兩種死要了知,是有哪兩種呢?也就是分段生死的分段死,以及不思議變易生死的不思議變易死。所以勝鬘夫人說的是,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生死的四聖諦,而得不需要再輪迴生死的蘇息處;可是,這種二乘聖人所證的解脫境界,也只是依如來藏本來解脫、本來涅槃而施設出來的方便說,施設出來的有餘說,施設出來的不了義說。因為二乘的涅槃是方便,是有餘,是不了義說,因為這只是從大乘法教、大乘涅槃中方便分析出來的,使得根性較為差的二乘種性人,讓他們可以快速實證解脫,而引生對於大乘法的大信心;這是作為接引眾生進入大乘佛法中的方便,是佛陀施設的方便,其實仍然應該攝歸於唯一佛乘——成佛之道。唯一佛乘則是經由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而具足三乘菩提的成佛之道。因此,勝鬘夫人再繼續為我們開示後面有兩種生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

分段生死的存在,所講的都是虛偽的眾生,上至諸天,以及中如人類、畜生等,下至地獄有情等等;因此說分段生死的時候,就是指眾生不知道如何出離三界的生死。而不思議的變易生死則是說,變易生死是很難瞭解,因此才叫作不思議的變易生死,這是阿羅漢、辟支佛乃至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而無法達到。所以,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仍然還有變易生死的存在,得要到達佛地才能究竟離開變易生死。阿羅漢、辟支佛入了涅槃以後,分段生死已經過去了,不再有了;可是他們的第八識中種子仍然會有自心不斷流注,只是沒有五蘊而無法與三界境界接觸,所以無法轉易為究竟清淨的種子,而無法離開變易生死。但是,二乘聖人他們的種子仍然不是究竟清淨,他們只是斷了分段生死的現行罷了,對於變易生死的染污種子仍然存在,所以不是究竟清淨,而是應該要再加以繼續變易而成為究竟清淨。既然可以變易的,那怎麼能夠說二乘聖人已經斷變易生死呢?所以這裏才說,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的境界,仍然有變易生死存在。只有到了佛地,所有的種子的變易全部已經斷盡,種子就已經沒有生死,永遠不再改變;這就表示不再有舊的種子滅掉,也不再有新的種子出生,所有的種子都已經究竟清淨而不必改變了,這就是說種子的變易生死是已經斷盡了。所以勝鬘夫人的開示就是這個道理。

而勝鬘夫人又繼續說,因為二種死當中,是因為從分段生死的斷除實證的緣故,因此而說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是「我生已盡」。因為二乘聖者的我生已盡,其實是根據解脫道的智慧而斷除了分段生死,才說我生已盡。而得到有餘涅槃果的實證的緣故,因此而說阿羅漢與辟支佛是「梵行已立」,這是凡夫的人類以及天人所不能修習成功的。二乘聖者他們的梵行已立,所指的是指我見、我執、我所執的斷除,他們已經把見惑、思惑統統斷盡;但是,他們對於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還沒有斷除,他們對於所知障所含攝的一切上煩惱等種種無明也還沒有斷除。所以,想要成就佛道的人,這些一切的梵行,以及加上習氣種子及上煩惱全部都要斷除,全部都要修習。而二乘聖者在這方面全部都還沒有修證、斷除,對於習氣種子還沒有全部開始修習;所以二乘無學聖人他們所證的解脫果、所證的涅槃果都是有餘果,也只能斷除分段生死,無法斷除變易生死。所以從這個部分來說,二乘聖人他們的梵行已立,只是凡夫性的人與諸天所不能完成的功德;並不是從成佛之道——佛菩提菩薩所作的,並不是根據菩薩正在修斷的變易生死中所應修的梵行已立,而說二乘聖人他們是梵行已立。

所以勝鬘夫人再繼續說:「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其中的七種學人,這是說從解脫道的初果向到達四果向為止,總共是七種學人;因為他們對於解脫果的實證還沒有究竟,仍然必須再要繼續的修學,所以才稱之為七種學人。因此,阿羅漢與辟支佛的解脫證境,這些二乘聖者他們所斷的虛偽煩惱,則是初果向到四果向為止的學人們他們還沒有斷除的。這是依據這個層次來說,二乘阿羅漢及辟支佛他們已經斷除了這些煩惱,所以叫作虛偽煩惱已斷,「所作已辦」;這不是依據大乘佛菩提道的成佛法道來說,不是依據大乘法菩薩道的內容,來說明他們虛偽煩惱已斷,所作已辦。菩薩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實證內容,以及佛地的無住處涅槃的境界,這些對於二乘聲聞阿羅漢及辟支佛聖者,他們是所不知道的,他們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此,我們從今天所舉出來的經文就可以知道,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實證的涅槃,也只是佛陀的方便說法,是不了義的說法,是方便的說法,是有餘的說法;同時也了知,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是去涅槃界遠,阿羅漢、辟支佛他們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也只是 如來世尊的方便、有餘、不了義說。並且,我們從經文也知道有二種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並且也概略了說明分段生死及不思議變易生死當中的粗略內容。並且,我們也概略的說明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在三乘菩提的定位,同時也說明了二乘菩提與大乘菩提的差異所在。

今天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也只能這樣概略的說明,而不能詳細的說明。剩下的內容,我們將在下一集的節目當中繼續為大家說明。歡迎大家繼續收看!

謝謝大家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