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00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律宗跟俱舍宗。
律宗我們上次講到四部律藏,就是從優波離開始集結律藏之後,後來分成五部,其中的四部有傳譯進入中國地區。那四部律藏的翻譯,都在東晉的前後;但真正律學開始的弘傳,應該是在南北朝的時期。當時的這個狀況是說,當時一般人在看佛教律典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發現,佛教的五戒似乎跟儒家所講的五常有某種類似的關係;並且佛教裏面講的十善業,用十善業來遏止十惡業,這個也是對社會的教化有絕佳的作用。所以當時的人往往會把這個佛教戒律,把它跟國家的教化連結在一起。所以在當時的時代,一些著名的佛教傳律的法師,往往也就是國家任命的僧官,用這個佛教的戒律來治理國家。
那律宗的形成,其實真正講到律宗的形成,要講到在唐朝初年的時候,有一位法師叫作道宣法師。這個道宣法師還是一樣,就跟我們前面看到的三論宗跟天台宗一樣,要成立一個宗派的話,免不了就要以自己的宗派所理解的內涵,來解釋全部的佛教經典,這個部分首先就可以從他如何判教去看出來。道宣法師的判教跟以往人的判教大不相同,道宣法師他認為,我們佛教講的有三個無漏門,是戒、定跟慧。道宣法師認為,定跟慧的兩個法門是所謂的「化教」,化就是教化的意思,也就是禪定跟智慧的兩個法門實際上是教化的用途;而戒的部分就是「制教」,制教就是制訂要求,所有從學的人都一定要遵守的基本框架。所以按照道宣法師的這種分法,他把戒、定、慧三者,三者之中的前面兩者——定慧兩者把它劃分在化教,然後再把戒單獨成立變成一個制教。這樣子整體看來,律藏也就是說戒律的地位,似乎就已經被提升到跟定、慧兩者是互相各佔一半的份量,所以這樣子無形中就是大幅提升了戒律的地位。
同時道宣法師還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以大乘的教義,像般若空的這些教義,來解釋《四分律》的內容,使得這個律宗從這個時候開始,似乎就具有了大小二乘互攝互通的特殊的意義。
那最後一個關鍵是,道宣法師他自己終年居住在終南山上,弘化《四分律》。因為他學養深厚,並且持戒非常的嚴淨,也因此使得人家莫不恭仰他的持戒的名聲,律學因此而大放異彩;所以當時的世人稱道宣法師之後的律宗叫作「南山律宗」。所以我們講律宗的時候,通常都是講的是「南山律宗」,從道宣法師開始的。
那道宣法師的著作,對於律宗也有重要的貢獻。比方說,他的著作叫作《南山五大部》。叫《南山五大部》的這個「南山」,最主要是因為說他常年久居在終南山。《南山五大部》這一部著作,是後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在五大部裏面,其中有一部分是叫作《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簡稱《行事鈔》,這個《行事鈔》可以說是從道宣在唐初弘揚戒律以來,在中國地區律學行事的指南。
《行事鈔》裏面把戒分成:戒法、戒行、戒相跟戒體。戒法大致所說的就是 佛所制的戒律,叫戒法;戒行就是依於戒律而有的諸般的行持,叫戒行;戒相就是戒律的種種相狀差別,也就是當我們在判斷做一件事情到底符不符合戒律,有沒有犯戒的疑慮,以及到底犯了哪些戒條的時候,都要按照戒相的方式去一一判斷;最後一個叫戒體,戒體呢,一般文字上的說明指的就是,心中接受戒法了之後,由之而產生的防非止惡的功能。也就是說,當你的心中接受了這個戒法之後,你在碰到種種的境界考驗的時候,如果你確實的相信戒法,願意遵守戒法的時候,那碰到考驗的時候,你第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應該就是戒的遮止作用,讓你第一個念頭就會讓自己說「我是不是不要做這個惡事」;所以這個部分呢,關於這個直接的遮止、直接生起的這個遮止的作用,我們就把它歸攝在戒體裏面。那所以戒體呢,其實是整個律宗的核心;因為關於戒法跟戒行跟戒相,原則上都有既定的戒律的文字在那邊規範;那戒體的部分,由於談到的是所謂的對於戒法的信念,以及奉持戒法的意志,以及戒法所帶來的防非止惡的這個功能,所以戒體的部分其實是跟我們的心念是很有關係的;這也是律宗大幅提升戒律,大幅提升戒律所依恃的、所論述的內容就是在戒體。那這個部分呢,這個四個項目——戒法、戒行、戒相跟戒體,這四個項目到今天為止,仍然是我們在講述戒律的時候所依循的四項範圍。
當然了除了《四分律》所開展出來的南山律宗之外,我們也不免要提到這個,又要提到一些我們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翻譯佛經的大師所帶來的貢獻。比方說東晉的鳩摩羅什大師,他就翻譯了《梵網經》;那《梵網經》呢,因為適合在家菩薩的修行,後來它就變成了最基本的菩薩戒本;所以《梵網經》對於中土地區菩薩的行止,發揮了非常非常大的戒的功德力。除了《梵網經》之外,另外也有姚秦的竺佛念法師譯出了《菩薩瓔珞本業經》;這個部分經常被用來跟《梵網經》放在一起,同樣都是菩薩戒修行所依止的部分。那另外一些的菩薩戒,譬如說是北涼的曇無讖法師所譯出來的《菩薩地持經》,乃至於說《優婆塞戒經》,這個都是非常好的有關於戒的這個經典;讓我們後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可以有依止的作用。《優婆塞戒經》的部分,我們在會裏面也有出《優婆塞戒經》的講記,關於經文的細部的內涵講解得非常的詳細,歡迎各位菩薩參閱。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律宗在佛法中的地位。首先我們要來強調,戒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說如果沒有持守戒律的話,根本不能夠成就菩提。那是因為戒律是一切的佛教的任何一個道場,不管是二乘的道場還是大乘的道場都應該奉行的。最主要我們說 佛的開示裏面就有說,在《大般涅槃經》裏面說:【若不護持禁戒,云何當得見於佛性?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大般涅槃經》卷七)所以,在《大般涅槃經》裏面,佛陀已經很明確的告訴我們:你要見佛性的話,一定要嚴守淨戒,才可以見到佛性。那同理,我們其實一切的菩提證果,都需要我們嚴守淨戒才有機會。
如果違犯淨戒的話,後果是什麼呢?第一個就是不能保住人身。如果你不能保住人身的話,你又怎麼能夠證菩提果呢?我們又再多引一句經文來給大家看,這個就是《菩薩瓔珞本業經》裏面所講的:【若犯十重戒者,所修三賢十地果證來世盡失,亦失於戒體。】從這經文裏面,這個經文寫得很明白,就是菩薩如果犯了十重戒,哪怕你之前成就的果位不管是在三賢位也好,乃至於你入地了,初地、二地、三地都好,只要你犯十重戒的話,所修的三賢十地的一切果證來世皆失。這個意思當然很明確的就是說,犯重戒的話你的果證都消失了!當然我們知道說,實際上按照修行的果證來看,一旦你到二地之後,持戒對你來講就不是問題了;所以這句經文其實強調的重點,在於說戒的重要性,犯戒的話最起碼我們在三賢位所修證的任何的事情,這個果證都會消失。那既然如此,我們就知道了,毀犯禁戒的話一方面不能保人身,如果說是毀犯的是重戒的話,所修的果證也都不存在了。所以這樣各位就可以瞭解,為什麼我們要證果的時候一定需要嚴持禁戒。
持戒還有一個重要的道理,這個是說,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一些人,對於第一義的法——第一義講的就是我們的真心如來藏的這些法——那麼如果有人對於第一義的這個法的修證,也許他是因為福德沒有具足,然後再因為說他的這個慧力,過去往世修習的這個慧根還沒有養成,慧根淺薄,所以他對於第一義諦法不能信受,不能簡擇;那麼也許他因為某些機緣,然後受善知識的提拔而得證,但是他得證之後,因為種種的慧根跟福德都沒有具足,所以他到最後反而自己起疑而退失。那像這樣的人,如果他能夠嚴持禁戒,那麼他雖然心裏面對於從善知識那裏輕易得來的證果,雖然會有懷疑,但是因為持守禁戒的關係,所以他不會隨便就誹謗第一義法,那這樣子這個人還可以保證他來世還是可以繼續保有人身。一旦繼續保有人身的話,他就可以有機會繼續修習第一義,並且繼續修集福德資糧;等到他有一天他的這些資糧都具足了之後,他自然就能夠又重新見道;並且到那個時候,他再重新見道的時候,就不會再退轉了。但是,這個人如果說在生疑退失的時候,如果不持守禁戒,動不動就誹謗乃至破壞正法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他就違犯了菩薩的十重戒;一旦他犯了十重戒的話,一切果證皆失,成地獄罪;所以他從犯了十重戒開始,一切跟第一義的緣就斷了,所以就成了地獄罪,將來再修的時候就要重頭再來。所以禁戒的重要性,這個也是其中之一。
再來,我們要再提醒大家:戒律的開、遮、持、犯皆有一定的軌則跟內涵,不可以任意去加以曲解。這個最主要是針對,我們現在常常有一些機會會聽到一些不如理的說法。比方說有人說:「我修的是藏傳佛教,所以我不必忌食眾生肉,我可以吃眾生肉都沒有關係。」或者有人甚至說:「吃眾生肉沒有關係,因為我只要作法觀想這個眾生能夠得度,那麼我吃牠的肉不僅不破戒,反而有功德。」以上的這些個說法是極度不如理的說法。這個其實在佛經裏面,就已經有直接的經文在破斥這種說法,我們這裏沒有時間再一一看這些經文。但是提醒大家,像這類型的說法都是將開緣當作隨便,那不僅誤己,而且會耽誤別人的道業,請大家一定要謹慎!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戒是判斷善知識的標準之一。您也許可以不去知道關於僧團戒律的細節,但是至少 佛所開示的五戒十善的道理,也是判斷善知識的標準;所以,當如果說您眼前的所謂的善知識,如果不能守五戒十善的話,哪怕他用什麼理由去說這個是開緣,各位也得要小心判斷。
接下來,我們除了說戒律的重要,接下來我們就要說到,單獨立律宗到底合不合宜呢?我們說,你如果單獨持律的話,至少從律典上面來看,律典上面並沒有我們在菩薩道上地地修行的指引;所以唯持律的話,你只有持戒律的話,其實你沒有辦法成就二乘菩提,你自然也沒有辦法成就佛菩提。因為律典裏面並沒有關於這些二乘菩提以及大乘菩提的細項的開示,所以光持律的話,其實是沒有辦法證到實相的。所以從這個原因我們要說,律宗是一切佛道場本來就應該要遵守戒律,但是律宗卻不應該獨立一個宗派,仍然是要回歸一個佛乘的修習。這是關於律宗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緊接著再看看俱舍宗。那麼俱舍宗呢,最早俱舍的意思最主要是,是「阿毘達磨俱舍」的意思,主要它的音譯就是所謂「對法藏」。這個「對法」主要是描述行者對著涅槃行去,或者對著四聖諦法行去的狀況,所以叫作對法。《俱舍論》的背景最主要是在西元四五世紀的時候,世親菩薩有感於《大毗婆沙論》變得極為繁瑣,所以祂就造了《俱舍論》。俱舍宗就是依據《俱舍論》而成立的純粹的小乘的宗派,這個宗派在中國地區最盛的,其實是在 玄奘大師把這個《俱舍論》重譯之後,在 玄奘大師的門下,有好些的弟子為《俱舍論》作了註疏,大力弘佈,所以才使得《俱舍論》有所弘傳。那《俱舍論》呢,總共分成九品跟三大部分:這個第一部分是討論法的性質跟功能;第二部分是討論眾生生死輪迴的因緣果報;第三個部分是說明如何透過修行來解脫煩惱的因緣跟果報。所以可以看到說,俱舍宗裏面所修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自然它所證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二乘菩提。它所沒有的部分就是我們說的佛菩提果,也就是包含般若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種智這些的內涵;它當然也沒有辦法證到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及無住處涅槃。所以它的定位純粹就是小乘教。
可是我們也要提醒大家,即便我們剛才說到俱舍宗以《俱舍論》當作依憑這個論典,我們又知道說《俱舍論》談的部分只有在二乘解脫,我們要提醒大家,即使是志在自我一人解脫的境界,也不能夠僅僅以《俱舍論》為宗。因為這個論《俱舍論》本身,實際上是有關於經量部,部派佛教裏面經量部跟說一切有部的中間的論辯所造;那這個中間呢,其實包含了論辯當時的情境,我們不是當機,所以我們有時候很難瞭解當時論辯的全貌;並且在論辯的過程中,各個論師說的也未必是符於真正的解脫道的道理。所以我們要跟大家講說,真正要尋求要修習解脫道的話,實在應該回歸 佛所說的四阿含作為依據;用四阿含裏面 佛所說的方式,一一針對蘊處界、針對十二因緣去作觀行,這樣才是修習解脫道真正的好的辦法。在依照這些觀行之後,我們可以在時間許可的範圍之下,然後用《俱舍論》來幫助我們做一些檢視的工作;但是主要的還是應該要回歸四阿含,作為解脫道修行的依據。所以我們說,光是要修行解脫道,仍然不應該僅僅的以《俱舍論》為宗;何況是,如果是有心的菩薩們要修菩薩道的話,當然更不應該以《俱舍論》為宗;而是應該把《俱舍論》界定為是小乘二乘人所講的這個道理,然後等到我們菩薩道修行去修行了,我們有一定慧眼之後,我們倒是可以回頭來看看《俱舍論》裏面講的二乘人的境界,到底只到哪裏為止。那真正的菩薩道的修行,實際上就是應該要回歸全面性的佛法修證,不應該再分立宗派了。
那關於俱舍宗的部分,我們就講到這裏。下一次講次,我們再繼續為大家介紹其餘的宗派。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