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7集
由正光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前一集已說明,第一義諦通就是大乘菩薩證得般若空性心所行境界,它可分為宗通與說通兩種,是菩薩明心見性後才有兩種法通;然而七住菩薩僅具有少分宗通與說通,眼見佛性的十住菩薩宗通與說通也僅是比明心的七住菩薩多了一點點而已,雖然多了那麼一點點,卻不是七住明心菩薩所能了知的境界;十行、十迴向位以及地上菩薩的宗通與說通僅是多分而已,都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唯有佛的宗通與說通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
既然已經說第一義諦通就是宗通與說通兩種,因此將分兩種單元解說:第一個單元是宗通概說,第二單元是說通概說。今天談的是第二節:宗通概說上集。請各位菩薩翻開平實導師所著的《宗通與說通》課本第30頁第1行,書上是這麼寫著:
【宗通有二:明心與見性。明心者,證得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之真實心——如來藏也。由已親證如來藏故,漸生般若慧,親證中道實相觀,非諸錯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臆測其般若慧也。】
書中已經很清楚說明四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宗通就是明心與見性;第二個重點,明心就是證悟如來藏;第三個重點,明心後就會發起龍樹菩薩在《中論》所說的「八不中道」的般若智慧,乃至有無量「不」的般若智慧;第四個重點,菩薩證悟般若的智慧不是錯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了知。以下將針對這四點加以解說。
第一個重點:宗通就是明心與見性。為什麼宗通就是明心與見性?在前面的單元已經說明了,可能還有菩薩今天才收看,沒有聽到前一個單元講解宗通與說通的真實內涵,因此在這裡做個簡單重複說明,讓沒有聽到的菩薩們很快的了知「為什麼宗通就是明心與見性」。第一義諦通就是大乘菩薩證得般若空性心所行的境界,它可分為宗通與說通兩種:宗通乃是為真正修行人而說明心見性的法,如果菩薩能夠親證實相心,未來將近三大無量數劫後,可以成就大菩提果;說通就是菩薩啟發佛法中童蒙,為佛弟子們建立佛法正知見,作為未來證悟的準備,乃至作為未來成佛之準備。從上面說明可知:宗通就是明心與見性的法。
所謂明心與見性,表示真的有一個心可明,有一個性可以親眼看見。這個心就是佛所說的真心,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果菩薩具足三資糧,也就是具足定力、慧力與福德,於一念相應慧明心,能夠安忍真心本來無生體性而不退,成為七住滿心菩薩,不僅可以入內門修六度萬行,而可以轉入八住修行;如果證悟了,無法安忍真心無生的體性,不名七住明心的菩薩,名為退分菩薩,只能在外門繼續修六度萬行。見性就是佛所說的佛性,祂是真心的作用。如果菩薩具足三資糧——定力、慧力、福德,於因緣成熟時,一念相應慧,可以用父母所生肉眼看見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也就是說菩薩七住明心不退了,成為七住滿心菩薩,進入八住、九住,於九住圓滿後轉入十住修行,鍛煉看話頭的功夫,熏習眼見佛性正知見,於定力、慧力、福德圓滿時,可以眼見佛性成就「如幻觀」不退,成為十住滿心的菩薩,進而轉入初行位修行。眼見佛性的真實內容,將於後面幾集詳細說明,因此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至於說通,就是菩薩明心見性了,發起了般若智慧,依此般若智慧教導眾生,為眾生演說「法」與「次法」,為眾生建立佛法正知見,為未來明心見性做準備,乃至於未來三大無量數劫後,作為成佛之準備。
基於上面所說,做個簡單結論:宗通就是指明心見性的法;說通就是菩薩明心後,用證悟的般若智慧教導學人未來可以證悟。此外,明心成為七住菩薩以及眼見佛性成為十住菩薩,有了極少分的宗通與說通;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有多分的宗通與說通;唯有佛才圓滿具足宗通與說通。
接下來第二個重點:明心就是親證如來藏。為什麼明心就是親證如來藏?如同以往,先引經據典來加以說明。如經中佛的開示:
【眾生悉有如來藏,三寶於是現世間,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淨無別故。佛與眾生性不異,凡夫見異聖無差,一切眾生本清淨,三世如來同演說。】(《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
經文解釋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個真實心,這個真實心叫作如來藏;因為有了如來藏存在,佛法僧三寶在世間出現了;一切有情如果能夠親證本來自性清淨、不分別六塵的如來藏,就能出生般若智慧,也就是有了根本無分別智;以此根本無分別智的總相智,可以進修相見道的別相智以及修道位的道種智,乃至未來成就一切種智的究竟佛,都是因為親證如來藏本體離見聞覺知、不分別六塵、本性清淨的緣故。因此,眾生在因地的如來藏有種種煩惱纏縛,與果地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究竟清淨的無垢識,其本體都是那麼清淨沒有差異;可是凡夫所見有染、有淨,有差異;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本來就清淨,都是離見聞覺知、不會六塵;因此,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同樣為眾生演說這樣勝妙的法,那就是如來藏法。】
由經文可知:每一位眾生都有一個真實心,這個真實心就是如來藏。菩薩證悟時,當然就是找到如來藏,所以不能外於如來藏而有所謂的證悟;如果外於如來藏而說他已經證悟,表示他悟錯了,已經成就大妄語啦!由以上可知,可以證明:菩薩所證悟的這個心就是如來藏,祂是一切眾生的真實心,也是一切有情的因地心,更是未來佛地的無垢識。
此外,另一部經典也如是開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為無量煩惱覆,如瓶中燈。」(《央掘魔羅經》卷四)經中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有如來藏,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體內含藏了七轉識的染汙種子,就好像瓶中的燈一樣。因此,菩薩如果能夠證悟明心,找到一切有情的真心,當然就是找到如來藏了。又如果聽聞如來藏法,能夠信受不誹謗,表示已曾供養諸佛,正如《央掘魔羅經》開示:
【若諸眾生曆事諸佛親近供養,乃能得聞如來之藏,信樂聽受不起誹謗。若能如實安慰說者,當知是人即是如來。若諸眾生多背諸佛者,聞如來藏則生誹謗,彼諸眾生自燒種子。】(《央掘魔羅經》卷二)
由經文開示可知:凡是聽聞如來藏法信受而不誹謗,表示他是久學菩薩,已曾供養諸佛;如果不信而誹謗,表示他是新學菩薩,修學佛道才一劫、兩劫而已,未曾供養諸佛,因此不信而誹謗,已為自己種下難以收拾的局面,未來要受不可愛的異熟果報。由此可知,能夠聽聞如來藏法信受而不誹謗,已曾供養諸佛;如果還能證悟如來藏,當然更是供養無量無數諸佛,這樣的人當然是彌足珍貴,而且是實至名歸的菩薩了!
或許有人會問:「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可以證悟,為什麼一定要證悟如來藏才算是證悟?」提這個問題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其實是似是而非,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因為佛開示:每一位眾生都有如來藏,所以佛法僧三寶也就出現了。也就是說,因為以如來藏為中心,才有種種法門的出現;既然有種種法門出現,當然不離八萬四千法門;因此,八萬四千法門都要以如來藏這個佛法殿堂作為依歸,不能離開如來藏而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菩薩當然要證悟如來藏,才能進得了佛法的殿堂;進得了佛法的殿堂,發現它有很多寶藏,猶待你去挖掘、猶待你去啟發而邁向成佛之道。也就是說,八萬四千法門只是一個手段而已,藉由這個手段可以讓你證悟如來藏而進入佛法的殿堂來;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只是個手段,菩薩所證悟的標的,其實就是真心如來藏。這樣說法才是佛所說的正法,與此顛倒是外道法,根本不是佛法。
既然菩薩能夠證悟如來藏,這個如來藏當然不會在虛空。譬如有位名滿國際的坦特羅佛教行者主張:「真心在虛空,能生一切法。」你就知道那不是佛法,這樣的人是「虛空外道」。又譬如有人主張:「所悟的不是如來藏而是意識,因為意識能夠對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能夠對境不分別,但了了常知,祂包括了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或者第七意識、第八意識。」你就知道他的說法非常荒唐,是外道法,與佛所說的完全顛倒,這樣的人是名「常見外道」。又譬如有人主張:「不需要有一個真實心如來藏存在,就能夠出生萬法,而有緣起性空的現象出現。」你就知道那不是佛法,是外道法,這樣的人名為「斷見外道」。
第三個重點:明心後就會發起龍樹菩薩在《中論》所說的「八不中道」的般若智慧,乃至有無量「不」的般若智慧。龍樹菩薩在《中論》這麼開示:【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中論》卷一)
解釋如下:【諸法都是從如來藏出生,所以才不生不滅。為什麼諸法都是從如來藏出生而不生不滅呢?是因為有情投胎後,六根出現了,而這六根都是從如來藏出生;前五根是色法,藉著地水火風和合而有,後一根是意根是心法,無始劫來就與如來藏在一起,猶如難兄難弟一樣。由於如來藏藉著前五根去接觸外五塵,而有了外六入、內六入,由如來藏出生了外六塵、內六塵;這就是唯識學所說:六根、六塵與觸心所三和合的緣故,而由如來藏出生了六識。這六識就是識陰六識——眼識、耳識……乃至意識;其中的意識能夠分別諸法,於是眾生所了知的諸法就出現了,為眾生所受用。由此可知,不管諸法它是直接出生的、間接出生的或者輾轉出生的,都是以如來藏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出生的。因為諸法不能離開如來藏而有,所以必須攝歸於如來藏才有諸法出現。由於如來藏從來沒有出生過,也沒有消滅時,所以如來藏不生不滅;既然如來藏不生不滅,諸法攝歸於如來藏後,才能不生不滅;所以諸法滅了以後,才能以如來藏為因,藉著種種緣再一次出現,為吾人所受用。既然諸法都是攝歸於如來藏才能不生不滅,同樣的道理,諸法攝歸如來藏才能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因此,龍樹菩薩說:如果能夠了知諸法都是以如來藏為因,藉著種種緣出現,這樣就能夠消除種種言不及義的戲論了。為什麼?因為如來藏是無上法,沒有其他的法能夠超過祂,所以我龍樹菩薩五體投地向佛禮拜,讚歎佛說第一義諦如來藏法。】
由此可知,龍樹菩薩是以第一義諦之如來藏法為中心,而說諸法之所由來都是以如來藏為因、藉著種種緣而出現,所以諸法才能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雖然《中論》沒有特別指明「如來藏」這三個字,但是從龍樹菩薩字裡行間裡,可以看出都是指向第一義諦的了義法,也就是佛所說的如來藏法。這個如來藏有許多名稱,譬如:第八識、阿賴耶識、所知依、種子識、異熟識、無垢識等等;只是在不同的修行階位,施設不同的名相而已,其實都是指同一個心體如來藏。所以,不能外於如來藏而有八不中道;如果外於如來藏而有「八不中道」,你就知道那是不如法的。如果有人主張:「龍樹菩薩的《中論》裡一定要有『如來藏』這三個字存在,才有如來藏存在;沒有『如來藏』這三個字存在,就沒有如來藏存在。」你就知道,這個人說法非常顛倒,根本沒有佛法正知見,今生根本不可能證悟;唯除他公開懺悔,跟隨真善知識努力修學以及弘揚正法,今生才有可能明心見性,今生才有可能領受龍樹菩薩所說的「八不中道」的道理。
既然龍樹菩薩在《中論》說「八不中道」,從證悟的立場來觀待,其實不只「八不中道」,還有無量「不」中道,譬如不增不減、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等等,這些都不落兩邊、處於中道中。所以,能夠有無量「不」的中道智慧,以及能夠為人演說無量「不」的中道內涵,最主要的原因是能夠親證永不落兩邊、永遠在中道的如來藏,才有這樣的般若智慧可言。
第四個重點:菩薩證悟般若的智慧不是錯悟凡夫及定性二乘愚人所能了知的境界。佛說的如來藏甚深極甚深,不是二乘凡愚所能了知的境界,這有經典為憑。如《勝鬘經》開示:
【勝鬘夫人說是難解之法問於佛時,佛即隨喜:「如是!如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余聲聞,唯信佛語。」】(《勝鬘經》卷一)
解釋如下:【勝鬘夫人向佛解說甚深難解的如來藏法之後,佛就隨喜讚歎說:「就是這樣啊!就是這樣啊!這個如來藏本體自性清淨,體內卻含藏七轉識的染汙種子,真的很難讓人了知。有兩種法很難讓人了知它的真實道理:一者,如來藏自性清淨真的很難讓人了知;二者,如來藏自性清淨卻含藏了七轉識的染汙種子,也是很難讓人了知。這兩種法只有勝鬘夫人以及至少是明心以上的菩薩聽了才能夠接受及了知,其餘的聲聞人只能接受佛語的開示。」】
從經文可知,這個如來藏法真的甚深極甚深,很難以讓人接受。為什麼?因為這個如來藏本體自性清淨,卻含藏著七轉識染汙的種子,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唯有勝鬘夫人以及至少是明心的菩薩才能了知的境界,聲聞人只能接受佛語開示,相信真實有如來藏存在。為什麼聲聞人相信佛語開示?主要原因是聲聞人根本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既然聲聞人都不知道,更不用說一般凡夫所能了知,也難怪佛門中人敢誹謗:「清淨就清淨,染汙就染汙,哪有清淨當中還有染汙?」由此可以證明:這些人都是凡夫啊!
又譬如有一位名滿國際的坦特羅佛教行者,在書上這麼寫著:「根據一般大乘佛教觀念,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轉法輪——傳統上,佛陀對弟子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傳統上稱為三轉法輪——嚴格地說,這三次轉法輪所開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內容不相符合。既然這些法教皆是佛親口所說,卻又互相矛盾,我們如何判斷何者為真、何者不真?如果我們根據經文的注釋來決定,那麼注釋的真實性又需要其他的考證資料。因此,最終的確認只有歸之於權威的推理——邏輯。」從這位坦特羅佛教行者說法可知,他根本不相信佛語開示,才會說佛三轉法輪開示前後顛倒及矛盾,像這樣的人根本就是佛所預記的凡夫啊!
講到這裡,時間也快到了,做個總結:所謂的宗通就是明心見性的法。明心表示真的有一個真實心可證,這個心叫作如來藏,祂有許多不同的名字,譬如第八識、阿賴耶識、種子識、異熟識、無垢識等等;見性表示有一個性可見,那就是佛性,可以用肉眼看見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由於菩薩明心見性了,不僅了知如來藏不落兩邊、永處於中道中,而且了知如來藏有無量「不」的中道性;由於菩薩明心見性了,有了總相智,可以依此進修別相智、道種智乃至於一切種智。這個明心見性的般若智慧,卻不是二乘人所能了知的境界,為什麼?因為二乘人沒有親證如來藏,也沒有親證如來藏而發起的般若智慧,所以這不是二乘人所行境界,所以這是菩薩所行的境界。
說到這裡,時間到了,就此結束。下一集將進行「宗通概說中集」。敬請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