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98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介紹天台宗。上次跟大家談到天台宗智顗大師的天台宗的思想,首先就是關於判教的部分。上次我們介紹過他的「五時八教」,那八教的部分又以其中的化法四教比較特別,也就是所謂的藏、通、別、圓。
那上一次我們在講最後的時候,也講到圓教,圓教在智顗大師的看法裏面,圓教就是化度最上利根的人。他同樣以中道佛性為真理,他的體會的方式是所謂的「圓頓入中」。所以我們如果把圓教跟別教兩者放在一起比較的話,我們可以發現,智顗大師認為:別教是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體會、一次又一次的體悟,才能夠領會到中道佛性;而圓教就是直接剎那時就已經可以領會到中道佛性了。這個是智顗大師在別教跟圓教中間,他所界定的差別。當然就是說,我們在還沒有看裏面的這個道理之前,我們直接看所謂的別教跟圓教差別的時候,那圓教呢,圓教看起來按照智顗大師的文字上的意思,應該就頓時頓悟就可以入到中道佛性,並且智顗大師又是以中道佛性作為修行的最高的目標;所以這樣看起來,就會變成是凡是圓教所化者,從圓教修習者,似乎就可以當下就成就了究竟的果位。
這個當然就是後來有衍生了許許多多的這些說法,或者是說一些過患。比方說有人就會說,圓教,修習圓教的人一生就有機會可以頓超十地。各位菩薩聽到這樣的說法的時候,應該會覺得似曾相識,因為在近代的藏傳佛教裏面也常常在說:只要按照密教的道理去修行,有些是說按照那樣修行七日便能成佛;有些說到一生就能夠頓超十地而成佛。那這些都是他的思想的緣起處,可以說都跟我們講智顗大師的這個圓教的思想,多少有一些的關聯。
底下我們就來看看藏、通、別、圓。我們說過藏、通、別、圓這四個字,其實不是智顗大師所發明的,因為在之前的人裏面,就已經在用這些字眼在描述不同的修行的法門跟狀況;所以我們在這裏不妨藉著介紹天台宗的同時,我們來說說關於藏、通、別、圓比較圓滿的看法是怎麼樣。
首先我們再來看看「三藏教」藏教的部分。我們在這個部分完全同意智顗大師的看法,三藏教確實就是經、律、論,並且這個經的部分指的是阿含的部分;它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薩,也就是主要教化的對象就是二乘人,並且是以解脫道作為內涵;它的經文裏面所揭示的像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這個都是所謂藏教的內涵。但是,我們要稍微進一步去看,我們說《阿含經》的解脫義,並不是只是在析空的這個狀況;因為我們從《阿含經》整體來看,我們強調整體來看的話,《阿含經》的解脫義其實是在「人我空」,是在「五蘊空」。
我們說,以照《阿含經》 佛所教導的方式去觀行的時候,您必然可以發現,從人我到五蘊確實是一種解析的作用。如同說我們之前舉例子,舉析空觀的時候,把一張椅子拆成椅背、椅墊跟椅腳一樣類似的作法。我們把人我這個範疇,我們把它拆成五蘊,也就是色、受、想、行、識五個組成的部分,從這個部分再去探究;所以從人我到五蘊,我們可以瞭解到,這個部分確實就是一種解析的作用。但是接下來在五蘊的觀行的部分,關於五蘊是不是真實、五蘊的空相到底如何的這部分的觀行,卻不是僅僅由分析組成分子而得。因為在《阿含經》裏面的話,我們可以說 佛在教我們在觀行,比方說受蘊到底是不是空的時候,往往都不是在說把這個受蘊的部分把它拆解成這個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然後又要再繼續拆解成苦受裏面有什麼不一樣的受、樂受有什麼哪些細微的受,佛並沒有這樣作;實際上就是說,在受蘊的部分,拆成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然後再去一一觀行這些受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生起、如何消失的時候,這個部分徹底觀行的話,就已經可以成就「受蘊是空」的這個認知了。所以,在受的部分的話,除了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之外,並沒有再一路拆解過去,這個跟我們在前面看過的講的析空觀裏面,要把事物一路拆解、無窮的拆解這樣的方式去看,是有所不同的。受蘊如此,其實想蘊、行蘊這個部分,每一蘊也都是如此。
所以這一部分的觀行,跟所謂的無窮盡的層層拆解,是有所不同的;並且在這個部分的觀行,主要是要針對我人的我們自己的內心來作觀行,而不是去觀行外界「我所」的事物,這個也是跟所謂的析空觀有根本上的不同。
接下來我們再看「通教」。通教這個「通」字顯然它就是通二乘跟大乘的菩薩,所以我們在這裏比較圓滿的界定應該是說,除了三藏教之外,其餘的都是所謂大乘菩薩。那麼通教菩薩最主要就是說,假如說菩薩他還沒有聽聞般若的義理,或者他已經聽聞了,但是他還沒有開始起修,那這個時候他會純粹只依前面的三藏教去進行解脫的修行,去斷見惑、斷思惑;一旦他斷了見惑思惑之後,他因為悲心使然,所以他不入涅槃而常住世間。像這類型的人,我們把他叫作通教菩薩。把他叫作通教菩薩,最主要是因為他的所修所證,都是跟二乘的三藏教是一樣的;但是因為悲心使然,再加上說其實他對大乘也有一些的相信,所以他會選擇常住世間不入涅槃,這個就是所謂的通教菩薩。
那「別教」的部分呢,我們也完全同意別教是所謂的不共二乘人,是菩薩專門為菩薩所開示的修行的道理。但別教的內涵,我們在這裏就進一步為它作清楚的界定。別教所修行的內涵就是以真心如來藏作為核心,修行起修的重點就是,第一個在修行的時候,要力求破參明心,要取得總相智。總相智的意思就是說,能夠用總體、整體的方式來認取、認知到說,我們有這樣的真心如來藏的存在,這個就是大乘七住菩薩的明心的智慧。那一旦有了七住菩薩破參明心的智慧之後,接下來就要進入到別相智的修行。所謂的別相智,當然就是比總相智更為深入,別別相貌所應該要認取的智慧。那菩薩依照悟後,他在破參明心悟後依止善知識,或者是他假如是有宿世利根的人,他自己有能力依照《般若經》的熏習別相智,就可以一路從七住位一路修行,乃至於到達初地的入地心、入地心的通達位,這個部分我們就把它叫作別相智。一旦入地了之後,接下就要修習、開始要修習種智了,開始要修習種智,從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最後圓滿成佛,這個部分修習就是種智的內涵。
所以別教菩薩,我們說別教菩薩所修習的就是以總相智、別相智跟種智三種不同的智慧為主;但這三種不同的智慧卻都是以真心如來藏為核心。因為這一些的道理是聲聞跟緣覺人所沒有辦法修習的,因為定性的聲聞跟緣覺人往往在成就解脫道之後,就會因為無餘涅槃的吸引,直接就進去了;那進去之後,進到無餘涅槃位之後,所有的一切的心行都不現起,那又怎麼去修習別相智、種智乃至於說最粗淺的總相智呢?所以,這個部分是不共二乘人而說的,這個部分叫作別教。
如果我們回頭來看別教的部分,這一部分的內涵,我們可以發現說,如果我們要把智顗大師的這個「歷別入中」放在這裏面來看的時候,我們應該會發現到,「歷別入中」放在這裏是有唐突之處的。因為各位看,我們在七住菩薩破參明心的時候,破參明心這件事情是當下破參即得,並不是分分體會而得的。即便是我們假如把「歷別入中」的這個「中」字講成最後身的菩薩位階的話,那同樣也是,因為在修行的過程中最後成就佛果的時候,祂在最後身菩薩的破參明心跟最後身菩薩的眼見佛性,其過程也都是直接頓悟而得,而不是分別體會、分分體會而得。所以,所謂的「歷別入中」在實證上面,的的確確是沒有辦法完全描述了實證的狀況。這是別教。
再來「圓教」的部分。圓教其實裏面最重要的道理,就是要瞭解到所謂的「六即佛」的道理。因為在智顗大師原先的說法裏面的話,會覺得說圓教部分是圓頓入中,也就是說直截了當的就悟到了;反而,如果我們按照我們剛才一路說的道理來看,反而在別教菩薩的每一關的證悟,其實都比較符合智顗大師所謂的「圓頓入中」的模式。所以在這裏我們應該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所謂的圓教的這個修行,其實應該用六即佛來看。這個六即佛的內容就是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證跟究竟即佛。
「理即佛」指的就是一般的凡夫眾生,它的意思就是說,眾生的身中都有跟佛如來一樣的如來藏存在,所以說按照道理來講,眾生就是佛,這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指的是,眾生初初接觸佛法,而了知自己原來自己的身上就有如來藏,所以這個叫名字即佛。「觀行即佛」指的就是,我們佛弟子接觸佛法之後,知道自己本身有佛的體性,然後再按照善知識的指導一路作觀行;這個觀行的期間,越作觀行越深信有自性法身,這個其實就是大乘別教的六住位之前,叫作觀行即佛。那「相似即佛」呢,從「相似」這個字眼就意思約略我們就可以了知,這個指的就是七住菩薩明心開始;那七住菩薩明心因為就是證悟了真心如來藏,而這個真心如來藏,不管我們從總相智、別相智,乃至於入地之後所修的層層的種智,其實都不會離開真心如來藏;所以按照這個道理來講,我們從七住位開始所證到的真心如來藏的總相,其實就已經是跟佛有相似之處了,所以叫作相似即佛。我們說,真正的對於真如佛性有真正的證悟瞭解,那還是要到初地入地之後;所以把初地到最後身菩薩的位階,把它叫作「分證即佛」,也就是分分去證,分分去證真如——真心如來藏的種種的智慧。最後當然就是「究竟即佛」,也就是最後已經成佛了。有「六即佛」。
那我們回頭來看呢,我們說之前在看到智顗大師在講圓教的時候曾經講到說,圓教的話是「圓頓入中」,這個後來產生了一些的後患,也就是往往有一些的修行人都覺得說圓教是可以走捷徑的;更是有後世的藏傳佛敎、西藏密宗的學人往往覺得說,密宗的這些密法是無上的大法,只要修習了之後,就可以一生頓超十地、一生成佛;乃至於說修行了什麼特別法門之後,七日就可以成佛了。為了要確實能夠挽救這樣的過患,所以我們提出說,在圓教的部分的觀行,應該請大家要注意到有六即佛的方式。按照六即佛的方式,可以說最後只有究竟成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其他的五項即佛的方式都還落在菩薩的這個位階的修行裏面。這是關於圓教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再來跟大家解釋智顗其他的主要思想。他有所謂的「一心三觀」。這個一心三觀說的是什麼呢?其實所謂的「三」這個字眼,最主要是從《中論》裏面的〈觀四諦品〉而來。〈觀四諦品〉的偈裏面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為中道義。】這裏面就出現了所謂的「空」這個字,跟「假名」這個字跟「中道」,所以說,後來的人在看這一句偈的時候,往往都把空跟假跟中分別去探討它們的意涵;並且分別想要去分析說,到底空跟假跟中之間的次第是如何。那智顗大師在這裏呢,他的看法是認為,假跟中跟空,假名、中道跟空這個三者是不可分的,它的關係是「一而三,三而一」,並非次第而得,這個是智顗大師的看法。
但是我們針對智顗大師的這個說法的話,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各位菩薩請想想看,如果還沒有具足圓證的人,無論作任何的事情其實都有修行的次第,是嗎?但是另外一方面來看,如果已經具足圓證的人的話,在他看來這些道理,就如同我們要渡河的時候要坐的竹筏一樣:一旦渡河了,一旦到生死的彼岸了,我們還要留著「空」的筏,留著「假」的筏,留著「中」的筏嗎?所以,如果真正已經具足圓證的人,怎麼還會在看說是不是「三觀」呢?是不是有這個「三」這個字眼呢?所以,具足圓證應該這一切都已經不再必要了;可是對於未具足圓證的人,這裏面一定有它的修行次第。所以我們在這裏說,一心三觀這件事情固然在理上看起來是很絕妙;可是對於我們要問的是,到底對於修行有沒有實際的幫助?如果說不能夠按照當時學人所需要的修行的這些指導,按照因病與藥的方式給他指導,讓他按照一定的次第修行的話,這樣子的說法其實在實證意義上面就會變得很薄弱。接下來,智顗大師的思想還有所謂的「一念三千」。這個一念三千,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留在下一次再說。
我們在這裏要再次的提醒大家,我們從之前所看到的藏、通、別、圓所謂的化法四教裏面具體的內涵,以及所謂的五時判教的過程,還有所謂的我們剛才講的一心三觀的過程,相信各位菩薩都已經發現,這些個說法,如果我們僅是從文字上面去判斷的時候,看起來它們好像也都有道理在。特別是像比方說一心三觀的這件事情,你可以說在《中論》裏面,由於在同一個偈裏面,就已經把空、假、中這三個名詞都已經寫在同一個偈裏面了;所以按照這樣的,豈不是意味著那空、假、中本來就是所謂的一心三觀嗎?可是實際上,你假如是真的按照《阿含經》的方式去修行的話,乃至於修行到了、時候到了可以差不多快要破參明心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就會歷經所謂的「四加行位」;那在四加行位裏面,所謂的這個加行的部分,其中有一個就是所謂的「名」的尋思;這個名的尋思,尋思的就是所謂的假名的這些狀況。那從這裏的確可以看出,真正的修行其實內涵是有次第性的;不是說寫在同一個偈裏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時而得。
關於這個部分,我們認為,最主要會產生這些在修行上面稍微有一點偏差的狀況,最主要就是因為獨立宗派的關係;因為你如果在一個宗派裏面獨尊哪一些經論的話,你就看不到佛法的全貌。所以我們在最後還是要重申:我們不應該再分宗派,我們應該要全面性的修證佛法!
今天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