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之兩大甘露法門 (上)

第15集
由正圜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很高興能夠在「學佛正知見系列講座」中,再次和大家見面。這個單元,我們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佛法中的兩大「甘露法門」,也就是「解脫道」與「佛菩提道」。想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究佛法的兩個主要道之間的差別,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建立起正確的佛法修證知見。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麼叫作「佛法」。有人說「佛法就是在講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緣起性空、三十七道品等諸法,這就是佛法」。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佛法不只是這一些而已,佛法可以依覺悟內涵的不同,分為「三乘菩提」,也就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和佛菩提。而這其中聲聞菩提與緣覺菩提,是專門教導眾生如何斷除煩惱,而得以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方法與行門,這是屬於解脫道的修行;而佛菩提則是法界實相根源的證知,也就是眾生生命的實相——真如與佛性的親證,以及親證之後所產生的智慧,這種證知法界實相而生起法界實相智慧的方法,就是佛菩提道。

在簡單說過佛法的意涵以後,我們再來說說:什麼叫作「甘露」呢?所謂「甘露」,我們把它分成「世間甘露、邪教甘露、佛法甘露」等三種。

「世間的甘露」有兩種:第一種是人間的甘露,第二種是欲界天的甘露。人間的甘露:主要是以食物和草藥煉製而成,這種煉製的甘露通常是可以吃的食物,再加上一些牛奶、羊奶,和加上一些磨成粉末的草藥共同煉製而成。在某些宗教裡面,這一種甘露有時還會加上一些不可思議的東西。諸位菩薩,您一定想像不到是加了什麼東西吧?告訴大家:是加了「大香」與「小香」。然而,什麼叫作「大香」呢?什麼叫作「小香」呢?大香與小香就是他們「上師」的大便與小便。諸位一定是想像不到吧!所以這才叫作「不可思議」啊!

另外一種世間甘露就是欲界天的甘露。欲界天的甘露是欲界天人的日常食物,這沒什麼稀奇的地方,就好比我們人間的牛奶煉製而成生酥、熟酥,再煉製成醍醐一樣,如果說醍醐是人間的至味,那麼甘露就是欲界天人飲食中最好的食物了。甘露雖然很美味,但是如果我們拿欲界天的甘露,來請色界天的天人吃,他們則絕對不肯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色界天人的天身是靠禪定之樂來長養的,所以說他們不吃欲界的食物。色界天人為什麼不吃欲界的甘露漿呢?因為那個層次很低,如果他們還貪圖欲界天的甘露飲食,那麼他們就會退回到欲界天的境界,淪墮於欲界天中了,無法超越欲界六天的境界,當然也就無法安住在色界天的天中了。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世間甘露」的大致情形。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不管是人間的甘露也好,或是欲界天的甘露,基本上都是欲界中的有漏有為法,這和佛法的修證是完全沒有關係。即使有人宣稱他能夠作法求得甘露,可以幫助學佛人在佛法上的證量,因此就蠱惑初機學人,前往修學求甘露法,甚至於是服食甘露;然而事實上,甘露也只是欲界天的日常飲食而已,縱使能夠天天的服用,對於佛法的修證,仍舊是沒有絲毫的幫助。

在說過世間的甘露以後,接下來我們來說說「邪教的甘露」。這邪教的甘露也是很不可思議的,因為一般人絕對想像不到會有這種甘露。在某些宗教裡面,有所謂的「秘密灌頂」,這種秘密灌頂他是不肯隨便傳的,如果你想要修秘密灌頂,那麼你必須要先供養「上師」,供養到他心滿意足、滿心歡喜了,他才會把這個秘密灌頂傳給你。所以,有很多人學習很多年以後,仍然沒有聽說過秘密灌頂這樣的雙身修法。他們宣稱這種修法可以使人「即身成佛」。諸位菩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秘密灌頂」的修法,可以請閱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所寫的《甘露法雨》、《狂密與真密》等法寶。基本上,某些宗教的這種「無上瑜伽秘密灌頂」的「即身成佛」修法,完全是一種邪見妄想,它和佛法的修證沒有關係,所以我們稱它叫作「邪教甘露」。

各位菩薩,以上所說的是人間甘露、欲界天甘露以及邪教的甘露,其實都與佛法的修證完全無關。接下來我們要來說「佛教中的甘露法門」。它不是物質的甘露,而是修行可以出離三界,以及可以使我們成佛的方法。在佛法當中,並不是祈求佛菩薩賜降給我們某一種東西,再由這些有形的東西可以證得某些境界,或者由這些物質來加持我們在佛法上可以有所修證;而是藉著佛菩薩的教導,使我們能夠了解佛法修證的方法,然後付諸於實修,因此而可以證得解脫道與佛菩提道,這與有為有漏的欲界天甘露都沒有關係。

佛菩提道和解脫道,為什麼稱為「甘露法門」呢?這是藉著譬喻來說明這兩大法門的殊勝。譬如說甘露瓊漿是欲界天中最好的食物,佛菩提道與解脫道則是三界中最最殊勝的修行法門,也是佛法中最最殊勝的修行法門,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無上的大法,所以藉著「甘露」的名稱來顯示它的殊勝。因此在佛教當中,說「解脫道以及佛菩提道是佛法中的兩大甘露法門」,這兩個法門可以讓人斷除分段生死而出離三界輪迴,也可以讓人成就究竟的佛果,所以就稱為「兩大甘露法門」。

各位菩薩,三世諸佛出於人間所說的一切法,無非就是要讓我們能夠證得解脫道與佛菩提道。

那什麼是「解脫道」呢?所謂解脫道就是教導眾生如何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方法與行門。而什麼叫作「佛菩提道」呢?所謂佛菩提道就是生命的實相(法界根源)的證知。而法界實相就是指我們各個有情都有的真如與佛性。假使我們只修學解脫道的話,頂多只能出離三界的生死,而不能成佛。所以阿羅漢並不能稱為佛,這是因為不迴心的阿羅漢們,他們是不知、也不證佛菩提智的緣故。必須要解脫道修證完成以後,再加修佛菩提道,當這兩個佛法的主要道都具足圓滿了,才能成就究竟的佛果。由於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具足圓滿,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我們才會說這兩大法門是「佛法中的兩大甘露法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門,都是要讓人在這兩個主要道之中來修證。一切的佛法也都函蓋在這兩大主要道之中,所以說這兩大法門是佛法中的甘露法門。

各位菩薩,在介紹過「佛法」和「甘露」的意涵以後,我們接著來說說什麼叫作「菩提」。「菩提」這個名詞,這些年來十分的流行,彷彿加了「菩提」以後,任何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品味、有禪味,因此就有所謂的比如說「清涼菩提」、「拈花菩提」、「星月菩提」,甚至於說叫作「環保菩提」、「健康菩提」、「醫療菩提」等等,都應運而生。然而,真正的所謂的「菩提」,其實是指覺悟的意思。

《金剛經》中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一)意思是說,眾生由於根器、福德、智慧、因緣的不同,因此所相應的修行方法也就各不相同,當然所覺悟的內涵也就不同了。由於所覺悟的內涵各不相同,因此就有了三乘的差別。譬如 世尊在《法華經》中,就用了「羊車」、「鹿車」和「大白牛車」來比喻三乘菩提的差別,也就是以羊車比喻為聲聞菩提,鹿車比喻為緣覺菩提,而大白牛車則比喻為佛菩提。聲聞菩提和緣覺菩提完全是在講解脫道,也就是教導眾生如何把三界的貪著給修除掉,然後可以出離三界的生死輪迴之苦;而佛菩提則是教導眾生如何去親證生命的實相,也就是親證第八識如來藏,然後以親證如來藏為基礎循序漸進,次第邁向究竟的成佛之道。

在簡單介紹過佛法中的這兩大甘露法門以後,為了幫助大家能夠進一步的了解這兩大甘露法門,也就是「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之間的差別」,因此我們把它分成五個部分,來為諸位菩薩作詳細的介紹:

第一個部分是:「所得果證高低不同」。所謂「佛菩提」又稱為「大乘菩提」,或者「大菩提」。我們如果以 世尊在《法華經》中的譬喻為例,就知道說 世尊用「大白牛車」來比喻大乘菩提。而菩薩修學這個大乘菩提,可以到達究竟成佛的果位,因此大乘菩提也就稱為佛菩提。意思是說,由於成佛的時劫非常的久遠,所以菩薩在這長劫的修行過程當中自度度他,行菩薩道,可以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由於這大白牛車可以運載廣大的眾生,因此也稱為「大乘菩提」。而這大乘菩提所修、所行、所證的內涵是至高無上、究竟無比的勝妙,它不共二乘定性無學,所以也稱為「大菩提」。然而這大乘菩提所修證的內涵,包括了解脫和佛菩提的智慧,因此二乘菩提其實是含攝在佛菩提道當中;二乘菩提只是佛菩提修證的一個局部內涵,如果我們只修學二乘菩提,頂多只能使人成為阿羅漢,而無法使人成佛。假使有人要問說:「為什麼二乘定性無學所證的菩提,只能使人成就阿羅漢、辟支佛果,而無法使人成佛呢?」那是因為二乘菩提所覺悟的智慧,只能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的解脫果,而不能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因此說二乘菩提不能稱為「佛菩提」。

以上所介紹的是從「所得果證之高低」來說這三乘菩提的差異。也就是說,佛菩提可以使人到達究竟成佛的果位,而二乘菩提則只能使人成就阿羅漢、辟支佛果,只能出離三界的分段生死,而無法使人成佛。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明,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第二個差別。

第二個差別是:「所度眾生多寡不同」。各位菩薩,我們知道,二乘定性無學如果捨壽的時候,就一定會入無餘涅槃;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俱滅,盡未來際永遠不再受生於三界之中,也就是說永遠就會消失在三界之中了,因此二乘定性無學只能在捨壽前隨緣度眾而已。而他們所度的眾生也只能證得二乘菩提,而這些所度的弟子在未來捨壽時,同樣是會入無餘涅槃,不能像菩薩一樣盡未來際度化眾生成佛;所以說二乘定性無學所能度眾生出離三界者,數量十分的有限。如果從這個角度我們就知道,由於二乘定性無學所能度化的眾生非常的有限,因此說二乘菩提不能稱為「大乘菩提」。

而大乘菩薩則不同於二乘聲聞行者,大乘菩薩在證悟之後,不論他是否已經證得有餘涅槃,他一定會發起菩薩的大悲願來,發願生生世世常住世間,自度度他永無窮盡。由於這樣的悲心,所以菩薩永遠不入無餘涅槃,因此在成佛的三大無量數劫過程當中,可以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就如同《法華經》中的大白牛車一樣,因此才會說這個佛菩提,又可以稱為「大乘菩提」。

大乘菩薩在證悟生命實相以後,以親證實相心如來藏為基礎,必須歷經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菩薩五十二階位的修證過程。也就是,必須歷經無量無數劫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勤苦修行之後,具足了般若總相智、般若別相智以及一切種智以後,然後加修無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具足圓滿了,才能成就究竟的佛道。所以說,一切菩薩在成佛以後,應身雖然示現有滅度而入無餘涅槃,但是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報身卻永不入滅,永遠在十方世界為諸地菩薩宣說一切種智,盡未來際永無窮盡,所能度的眾生無量無邊不可計數。

各位菩薩,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三乘菩提所能度化的眾生數量,顯然有很大的差別。二乘菩提行者僅能在捨壽前隨緣度化少數有緣的眾生成就聲聞菩提,而不能盡未來際度化眾生;而菩薩則可以盡未來際度化眾生,乃至於成佛以後亦復如是,永不入無餘涅槃。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二乘菩提和大乘菩提,這兩者所能度化的眾生數量實在是天壤之別啊。各位菩薩,假使我們以恆河中的一粒沙來比喻二乘菩提所能度化的眾生數量,而大乘菩薩所能度化的眾生就好像是無量無數恆河中的所有沙了。各位菩薩,經過這樣的比對,您是不是對佛菩提道與解脫道所能度化的眾生數量,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呢?

在說過解脫道與佛菩提道「所度眾生多寡不同」之後,接下來,我們要從第三個部分,也就是「所證智慧深淺不同」的角度來說明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差別。佛菩提道所修證的智慧,包括「一切智」與「一切種智」兩大類。一切智有十智,也就是「世俗智、法智、類智、苦諦智、苦集諦智、苦滅諦智、苦滅道諦智、知他心智、盡智、和無生智。」這十智都是屬於解脫的智慧,也就是三乘無學都有,通教三乘有學、無學依這十智建立果位,來顯示三乘解脫果的修證位次。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有關「一切種智」的部分,我們就在下一集中為各位說明。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4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