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46集
由正元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一個單元,為大家介紹的題目是繫念思惟念佛法門(四)。
上一個單元我們提到,要來繫念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提到有八種功德要去繫念思惟,那有所謂的座莊嚴、身莊嚴、口莊嚴、心莊嚴、眾莊嚴、上首莊嚴、主莊嚴跟不虛作住持莊嚴。我們上一次就是講到要怎麼樣來思惟 阿彌陀佛的心莊嚴,說到這裡。那 阿彌陀佛的心莊嚴要怎麼樣來思惟?阿彌陀佛的心,如同地、水、火、風、虛空一般,無分別。
為什麼說 阿彌陀佛的心如同四大、虛空一般,不分別呢?我們要先來了解這個四大、虛空,它能夠成就什麼?它不分別什麼?就是說四大、虛空它能夠成就有情的五陰世間——也就是說有情五陰的這個色身是四大、虛空所成就的。另外,四大、虛空它也能夠成就十方世界的器世間——也就是說山河大地這一個國土,也是四大、虛空所成就的。就是說當四大、虛空在成就這個有情的五陰、這個色身的時候,它不會分別——不會因為這個是好人,我就成就他的身體;那個是壞人,我就不成就他的身體,不會!當它在成就眾生的色身的時候,它是平等無差別一體成就,隨順眾生的善惡業。平等無差別一體成就,所以稱為無分別,稱為不分別。又因為這個四大、虛空在成就這個器世間的時候,它也是一樣,不會因為這一個器世間是三善道的器世間我就成就它,那個是三惡道的器世間我就不成就它,不會。它在成就十方世界的這一個國土——這個器世間,六道的這個器世間,它也是一樣平等無差別,隨眾生的共業、隨眾生的種種的別業的不同,就會一體成就、平等無差別——來成就這個器世間,因此說是不分別、無分別。
阿彌陀佛的心,就如同四大、虛空一般無分別,這個無分別是一種智慧,不是像木塊、石頭一樣的無分別,這是一種無分別智。也就是說 阿彌陀佛的心的這一種無分別智,那是因為祂是通達一切法空性如來藏,所成就的一個無分別智;也就是通達一切法空性如來藏,還有祂經由無量數劫的修學,然後呢成就了這一個福德智慧的圓滿,因此而成就了這個無分別智,成就了這一種無分別智。所以這一種無分別心,祂是一種智慧,無分別的智慧!
那這一種無分別心,雖然不知不聞,可是卻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聞。簡單來說,阿彌陀佛的這一個無分別心的這一種心莊嚴,具體表現出來的就是猶如極樂世界這一種天樂鳴空、還有泉水說法,這一些等等,都是 阿彌陀佛的心莊嚴所成就的,這個就是心莊嚴的思惟觀察。
再來,要怎麼樣來繫念思惟這個「眾莊嚴」呢?阿彌陀佛這個極樂世界,往生的天、人、聲聞、菩薩都是蓮花化生。這個蓮花是代表染污的花?還是清淨的花呢?代表清淨的花!為什麼?因為這個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所以蓮花就代表沒有染污的花,代表清淨的花。這一種花又有法的意思,佛法正法的「法」的意思,所以這一個清淨的花,沒有染污的花所化生,也就是代表極樂世界往生的這些天、人、聲聞、菩薩,他們都是這個清淨的法所化生。那(什)麼是愚癡無明的法是清淨法?還是覺悟正覺的法是清淨的法呢?當然是覺悟的法,當然是正覺的法是清淨的法!不會是愚癡的法,不會是無明的法是清淨的法!所以這個蓮花化生,也就是代表著這個是清淨的法,也就是正覺的法所化生,所以是無比的莊嚴。簡單來說就是極樂世界的這些大眾,天、人、聲聞、菩薩都是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就是佛的清淨智海所化生、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海所化生、也是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界所化生。因為是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界所化生,所以他們都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都是無比的莊嚴,這個就稱為「眾莊嚴」!
再來,我們來思惟什麼是「上首莊嚴」。上首莊嚴: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上首弟子是誰,各位知道嗎?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上首弟子就是 觀世音菩薩跟 大勢至菩薩。這兩位大菩薩當然是無比的莊嚴,也就是說極樂世界這個上首弟子、這兩尊大菩薩,是有如須彌山王一般勝妙無比;須彌山就是這個世界最高的山,也就是妙高山,這個妙高山是高大無比,然後是不動搖,如如不動。也就是說這兩位上首弟子祂們的功德高大無與倫比,所以稱為上首莊嚴。祂們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不為一切境界所動搖,所以是無比莊嚴,所以就稱為 阿彌陀佛上首弟子是無比的莊嚴,猶如妙高山、須彌山一樣高大不動搖,所以就稱為「上首莊嚴」。
接下來,我們再來思惟這個「主莊嚴」。什麼是主莊嚴呢?也就是說 阿彌陀佛祂是極樂世界的國主,而且 祂常常被具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的天、人、聲聞、菩薩大眾,所恭敬圍繞、所恭敬瞻仰,因此這一些具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的這一些天、人、聲聞、菩薩,恭敬圍繞 阿彌陀佛、恭敬瞻仰 阿彌陀佛,這樣就顯現出這個淨土國主,就是 阿彌陀佛有無比的莊嚴,這個就是主莊嚴。
再來思惟一下,什麼是「不虛作住持莊嚴」呢?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國土的國主,也是住持佛法的法主。阿彌陀佛以四十八大願來攝受已往生、當往生、未往生的一切眾生,所以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能夠見佛聞法,必定得不退轉,必定得阿鞞跋致的這個功德,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 阿彌陀佛有不虛作住持的這個功德,這個莊嚴就稱為「不虛作住持的莊嚴」。
我們再來繫念思惟這一個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修學念佛法門的時候,這個目的是為了什麼?為了來了知 阿彌陀佛具足無量的功德、具足無量的莊嚴;然後能夠對 阿彌陀佛生起絕對的信心,生起清淨不懷疑的信心;能夠樂於歸命 阿彌陀佛;樂於發願念佛求往生,這個就是修學這一個繫念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的念佛法門的目的。
我們從這幾集以來,我們已經跟大家介紹完,這一個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面所提到的繫念思惟三種念佛法門。相信大家已經知道,要怎麼樣來修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 玄奘菩薩所翻譯的這一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面,佛所說的真實的念佛法門,眾生只要依照這個法門,然後呢是能夠清淨信——也就是能夠相信這個世間的善惡因緣果報、能夠相信三寶、能夠相信眾生有真如佛性。然後呢也是一個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能夠受持三歸受持五戒;然後行十善業,那平時都能夠守本分的去依止佛法來斷惡修善,那這樣來念佛發願求往生;然後很重要的一件事:也就是說我的建議,我的建議就是說在我們一生當中,也就是說你如果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那在我們的一生當中至少要有一次,當然你可以更多次更好,至少要有一次能夠來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一日一夜或是乃至於七日七夜來修學這個繫念思惟念佛法門——也就是說你在一日一夜當中,能夠身心清淨,受持八關齋戒,然後來繫念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繫念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繫念思惟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只要在這三種法上面能夠一日一夜乃至於七日七夜這樣去一直想沒有停過,這樣就能夠成就這個念佛法門的功德。佛在經文上面說會「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所以你就不用擔心,佛一定會來攝受、來接引的。以上所介紹的就是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裡面所提到的這個繫念思惟念佛法門。
接下來,我們引《大阿彌陀經》上面所說的,讀誦演說思惟念佛法門。這個也是跟繫念思惟有關,也一併為大家介紹,讓大家知道,原來念佛法門的那一種方式有很多種,而且大部分都透過思惟,都透過繫念思惟來成就念佛法門的一種功德,這個正知見各位也應該要清楚。我們來看一下,在《大阿彌陀經》卷上有這樣說:
【佛告慈氏:「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以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他演說,乃至於一晝夜思惟彼剎佛身功德,此人命終速得生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大阿彌陀經》卷上。
在《大阿彌陀經》這段經文,佛告訴 彌勒菩薩:如果有四眾弟子或是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能夠來書寫這一部《大阿彌陀經》來供養,或是能夠受持讀誦這一部經,為他演說這一部經,那這些人命終,臨命終的時候都能夠迅速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如果前面這些功德善法你都不能夠修學的話,這裡有說乃至於一晝夜思惟彼剎——就是要一天一夜,然後呢來思惟這個極樂世界,思惟 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跟剛剛所講的繫念思惟一樣,就是這一日一夜把念頭放在這個想念、思念、思惟極樂世界,思惟 阿彌陀佛的功德上面,這樣一日一夜,這樣至少要一日一夜來思惟,這個人在命終也能夠順利生到極樂世界去。接下來在同一部經,也就是《大阿彌陀經》也就一段經文說,釋迦如來說: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百歲,眾生值遇,無不得度。若有眾生,於此經典書寫供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乃至晝夜思惟佛剎及佛身功德。臨壽終時,佛與聖眾現其人前,經須臾間即生彼剎。】——《大阿彌陀經》卷下。
這裡 佛又說,未來世就是正法、像法、末法已經過了,然後這個經道滅盡,也就是佛經也開始消失了,然後這個三乘菩提的聖道也不被眾生所信受了,眾生也不喜歡、不樂於修學三乘菩提的聖道,甚至也沒有人能夠親證這個三乘菩提的聖道——比如說斷我見、證我空或是證第一義,都沒有人能親證了——經道已經滅盡了,那 釋迦如來以大慈悲心、哀愍心,然後以威神力特別留下這部經,就是《大阿彌陀經》留一百年,讓有緣的眾生能夠遇到。所以只要有緣的眾生遇到這一部經,能夠書寫供養,讀誦受持,為人演說,都可以得度,都能夠順利往生到極樂世界。如果前面講的這些功德沒辦法去做,那你晝夜思維佛剎及 佛身功德也是可以得度,也是能夠順利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這裡也是講晝夜思惟佛剎及 佛身功德,這個也是一種思惟念佛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舉這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裡面所提到的一心求生念佛法門,這個也跟繫念思惟念佛有相關。在這一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裡面有說:中輩、下輩生人,下輩就是三輩生人裡面的下品往生的人,經文它是這樣說:
【其三輩者,其人願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若無所用分檀布施,亦不能燒香、散花、燃燈、懸雜繒彩,作佛事、起塔、飯食諸沙門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得經,疾慈心精進,不當瞋怒齋戒清淨。如是法者,當一心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晝夜十日不斷絕者,壽命終即往生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
在這一部《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裡面說,這個屬於下品往生的這些有緣眾生,因為是下品往生,那就是造惡業的多(都是造惡業的)造罪業的這一些少善根福德的眾生,他們如果想往生極樂世界——因為是造惡業的眾生,所以往往都沒辦法修集種種的布施,修集種種的善根福德——所以他們沒辦法去燒香、散花、燃燈來供養三寶;也沒辦法懸掛種種彩色的幢幡;或是作種種的法會來度化眾生;也沒辦法起造佛塔、舍利塔,讓眾生來禮拜供養;也沒辦法布施飲食給沙門,來修集種種的福德資糧……這些都沒辦法做,那他又想往生極樂世界的話,要怎麼辦呢?經文上面說「當斷愛欲」:就是要斷除愛欲,然後對男女這個情愛無所貪戀愛慕,得到這部經呢,就要趕快生起慈悲心、生起精進心,然後行忍辱行,不當瞋怒,然後受持八關齋戒,身心清淨,能夠這樣的話,就要一心念欲往生 阿彌陀佛國。這裡就是講說,要一心想著要往生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樣來思惟、想念、繫念。同樣的道理,然後一直想沒有離開過、然後經過十日十夜不斷絕的話,就能夠在壽命終了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這裡就是這一部經所講到,這個一心求生念佛法門,所以也跟繫念思惟有關係。
接下來,又有一段經文,是同一部經,經文說:【至要當齋戒,一心清淨,晝夜常念「欲往生阿彌陀佛國」十日十夜不斷絕,我皆慈哀之,悉令生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這一段經文講的就是說(像剛剛一樣)十日十夜一心想著要往生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你能夠這樣做,以後不需要靠 阿彌陀佛來接引,我 釋迦牟尼佛就會慈悲,讓你在捨報的時候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這裡是指 釋迦牟尼佛祂幫你,祂來成就你往生到極樂世界,所以有時候也不一定是 阿彌陀佛來接引,有時候是因為因緣成熟,然後 釋迦牟尼佛就幫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接下來還有一段經文,它是這樣說:
【有空閑時,自端心意,念身作善,專精行道,十日十夜者,殊使不能,……當絕念去憂,勿念家事,莫與婦人同床,自端正身心,斷於愛欲,一心戒齋清淨,至意念生阿彌陀佛國,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往生其國。】——《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
這裡也是要講這一個,如果前面那個十日十夜一心想著要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專精行道你做不到的話,那你要怎麼辦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