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2集
由正源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的解說當中,我們告訴大家:每一個眾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寶珠」,而我們的五陰身其實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寶珠」上面生生滅滅、起起落落。五陰的色身以及見聞覺知心有生滅、有起落,但是那顆「摩尼寶珠」祂是不生也不滅的,祂是永遠那麼樣的清淨,如金剛一般。那麼由這樣的認知當中來消除我們對依這個五陰而說有生死、有煩惱的那個苦以及恐懼。所以說學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寶珠」,讓自己不只是有解脫的智慧,也要讓自己有實相的智慧。
我們來看《法華經》當中有這樣一段經文:【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妙法蓮華經》卷一〈方便品二〉這個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開」、「示」、「悟」、「入」。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間來教導眾生修學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見開示讓眾生能夠了知,並且要讓眾生也能夠悟入 佛的知見。當然 佛的知見,就不只是有解脫的智慧,也有實相的智慧。所以說 佛世尊之所以會降生到人間來,這個一大事因緣,就是要讓眾生悟入我們前面所說的「摩尼寶珠」,要知道眾生有「摩尼寶珠」,而且還要去找到自己的「摩尼寶珠」。這個「摩尼寶珠」在佛法上來講,就是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所以說學佛要了生死、要除煩惱,就是要找到每一個人都具有的第八識如來藏。那麼學佛要了生死、要除煩惱,可是它最終的目的是要做什麼呢?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當中祂又這樣子開示,祂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這個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祂降生來人間,為了要讓大家開示悟入佛的知見,能夠找到自己的摩尼寶珠,找到如來藏;那麼進一步,佛所立的誓願就是要讓眾生「如我等無異」,要讓眾生跟 佛一樣沒有差別,那就是什麼,那當然就是要眾生都能成佛。所以說既然 釋迦牟尼佛祂立這樣的誓願,要讓眾生將來都能夠跟祂一樣能夠成佛,那麼祂所要「開」、「示」、「悟」、「入」讓眾生了解的這個諸佛世尊的所知所見,那就是佛世尊的認知嘛!那就不只是要了知「摩尼寶珠」這個如來藏所生所顯的那個五陰身是虛妄、種種的我所是虛妄——這樣了知以後,具有了「解脫」的智慧,更要具足有實相的智慧,也就是要證得眾生各個本具的生命實相、真如佛性,而且要證知祂的無量無數的功德。
今天我們依著 釋迦牟尼佛的教示來修學佛法,也不能夠違背祂的本願,祂的本願就是要讓眾生悟得生命實相——這個真如佛性如來藏,而且要以成佛作為我們修學的目的。所以說講到這邊,就是告訴大家學佛的目的,其實最終就是要成佛。可是透過上面的解說,也許有人還不是很能夠體會,我們不妨再來探討一下:佛教跟其他的宗教信仰究竟有什麼差別?用這樣的探討來加深諸位菩薩對這個信念的理解。
一般人常常認為佛教其實只是種種的宗教信仰中的一種而已,跟其他宗教信仰並沒有差別。常常有人認為修學佛法的目的跟信仰一般的宗教一樣,就是要求平安、要求快樂、要求健康富足。所以說在家的學佛人就是追求家庭和樂、事業順利,追求身體健康,追求家人平安,都是在這些事相上面去用心、去追求。可是佛法只有這樣子而已嗎?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用心在學佛的人,他很用心的在佛教當中去修學、去護持,別人會說他在「學佛」,他也會自稱是「學佛人」。可是一個接受其他宗教信仰,尤其像是一神教——所謂一神教:他們就是認為有一個絕對無上的神是宇宙萬物唯一的主宰,並且積極投入在這個宗教信仰當中的人。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講:我們說像這樣的一神教信仰的信徒跟教友,他們會自稱說他們是屬主——是屬於主的,他們會自稱說是「生命在基督內」,像基督教他們就是說「生命在基督內」,但是他們不會說他們自己是在「學上帝」、在「學基督」。縱使說也許有的信徒會這樣講,說他是在學主耶穌基督的和藹、學主耶穌基督的慈善,但是也跟佛教當中的學佛人不一樣,因為佛教當中的「學佛」除了要修學佛所說的法之外,還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三界六道的生死輪迴,並且更長遠的目標是希望將來自己也能夠「成佛」。就像剛初入佛門受三歸依的時候,會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要發這樣的誓願,誓願說要救度一切的眾生、要斷盡一切的煩惱、要修學一切的法門、最後要成就究竟的佛果。但是在剛剛提到的一神教,比如說在基督教當中在學主耶穌基督的人,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愛主,為了要屬主、跟主、侍主、傳主,要將自己完完全全的交在主的掌管當中,最後要像迷路的羔羊,回歸到那個放牧的人,也就是他的主的監督,成為「蒙主召選」的僕人。可是卻從來沒有人說過或者是想過,自己將來也能成為主,成為耶穌基督,當然就更不會有信徒自稱在學上帝,希望自己將來也成為上帝。其他的一神教也都是一樣的。所以說宗教信仰當中的信徒,跟佛教當中的學佛人,他修學的目的是有著截然的不同。
那麼這邊,我們還要再說明,就是說宗教信仰當中的神祇,像神道教的神祇,或者是說像一神教的教主、天主,他們的地位到底是什麼?我們要以佛教的十法界,來判定他們的地位是什麼。佛教當中說一切的眾生,依著他們過去所造作的善惡還有淨業,然後就會受報到各個不同的界,這個法界,所以有所謂的十法界的區分。那這個十法界,講的就是四聖法道——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四聖法道,還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以及地獄眾生的這六凡業道,合起來總共是十法界。那其中的六凡業道呢,依照佛經上的說明,說因為每一個業道,他生活環境的不同,也就是說他的生活環境有的是清淨、有的是污穢。好比說我們現下可以看得到的,一般來講人的生活環境是比動物的生活環境要清淨,那麼人的生活環境也是比一般的這些動物、畜生道的這些有情牠們的生活環境要富足。那麼由這樣子清淨以及污穢的不同,還有富足跟貧乏的不同,所以這個六凡業道對眾生就會有不同的效益,也就是說你出生在六凡業道當中,你所能夠感受的那個效益那當然就不一樣,所以說六凡業道它會有那個價值的高低不同。所以剛剛所講的人的這個法界,它的價值當然是比畜生道這些有情的法界它的價值要高,所以說佛法上就有所謂的「三善道」跟「三惡道」——三善道就是天、阿修羅還有人,三惡道就是畜生、餓鬼、還有地獄的眾生。這個也就是一般人所熟悉的,說如果這個人他能夠行善,能夠持五戒,就能夠得人身;如果是加修十善的話,就能夠生到欲界天,成為欲界天人;乃至於他更進一步,如果去修學禪定,有了禪定的功夫,依著禪定功夫的深淺不同,就會生到色界或者是無色界天當中,在這些法界當中去享受種種可愛的樂果。反過來說,如果造作了偷盜、詐欺、殺人越貨,乃至謗佛、謗法的惡業,那就依著他所造惡業的輕重,會受報到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當中去受種種的苦。那麼這六凡業道當中的天道,是分屬於欲界天、色界天還有無色界天,那麼其餘的人、畜生、餓鬼、地獄這四個法道,那就是在欲界天之下的欲界。那阿修羅呢?他是遍在天、人、畜生、餓鬼、還有地獄這五道當中。那麼和剛剛所說的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就成為三界,還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六種業道,那麼三界跟六道合起來,就是三界六道。
三界六道都不離凡夫境界,為什麼說不離凡夫境界呢?因為都脫離不了輪迴!那麼一般人所稱的宗教信仰,像神道教的神祇,或者是說一神教的教主,最多只是三界當中欲界天的眾生,就是欲界的天人,還是凡夫境界。如果說他沒有禪定的功夫,就沒有辦法生到色界、無色界天,但是色界、無色界天還是凡夫境界。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不管是欲界天的天人,或者是說人道的人,或者是說阿修羅,乃至於色界、無色界天的那些天人,他們都是因為過去修習善業或者是定業所得的那個果報,所以生到他所相應的業道去受報、受償。如果沒有兼修能夠證得四聖法道的解脫智慧以及實相智慧,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苦,那麼受報到這個三善道的眾生,他的業報受盡——也就是說他過去所造的善業、淨業受盡之後,還是免不了要下墮到畜生、餓鬼、地獄這三惡道當中去受苦,那當然就離不開三界生死的輪迴。所以我們說,這六道都是凡夫境界。
至於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四聖法道,都是能夠讓修學的人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法道,可是這四聖法道,它並不是獨立於前面所說的那六凡業道而存在的,這四聖法道的聖人還是存在於六種業道之中而生活。也就是說這四種人雖然也是生活在六種業道當中,但是他們為了能夠真正的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之苦,選擇了成就解脫智慧,乃至成就實相智慧的修行法道,這樣的法道抉擇不同,就會形成了佛教三乘的差別。如果說修學佛法的目的,是在親證聲聞、緣覺這二乘聖人所證的解脫果,以這樣來出離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苦,這就是聲聞乘或者緣覺乘。但是這樣的二乘聖人,嚴格來說不是真正的學佛人,因為他們雖然修學佛所說的法,可是只是修學其中一小部分的解脫道而已。他們雖然具有解脫的智慧,但是沒有證得大乘菩薩所證的法界實相,就是沒有找到那顆「摩尼寶珠」,所以不具有實相的智慧,終究是與成就佛地的那個果德是無緣的,永遠不可能成佛,所以說他們不是真正的學佛,只能夠說是學聲聞阿羅漢,或者是學緣覺辟支佛。至於除了修學解脫道出離三界生死苦之外,更以親證二乘聖人所不能知的那個法界實相、般若智慧、一切種智為修學佛法目標的修行人,那就是真正的學佛人。因為依著佛所說的法去修學,漸次的親證了法界實相、般若智慧、一切種智,這樣經過了菩薩的五十二階位的修習過程,最後必定會成佛,所以這樣子修學才是真正的學佛人。
說到這裡就可以了解:佛教的內涵其實是函蓋了佛、聲聞、緣覺這三乘菩提,也函蓋了神道教的神祇,以及一神教的教主所在的那個欲界天的凡夫境界。而修學佛法的目標就是為了實證三乘菩提,要成就究竟的佛果,永遠出離三界生死苦,不像其他的宗教信仰只是求來生的平安、快樂、健康、富足,乃至於只求今生的平安、快樂、健康、富足。所以如果認為佛教只是種種宗教信仰當中的一種,跟其他宗教信仰沒有差別,其實是把佛教淺化了,把佛教世俗化了。我們要特別的說明,在佛法當中修學,如果只是求今生或者來生的平安、快樂、健康、富足,那這樣的人雖然說在修學佛法,可是那就像是《法華經》當中所說的那個從小因為離開了自己富裕的父母在外面奔波,貧困、心量狹小而只知道求衣食溫飽,不知更求其它珍奇寶物的那個窮子一般,真是太可惜了!
我們今天的解說到此,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