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

第21集
由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面的單元當中,我們已經為大家解說了緣覺菩提的所修所證,以及十因緣、十二因緣。在這個單元當中,我們要為大家說明,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斷緣覺菩提中的無明)。緣覺菩提跟聲聞菩提一樣,都是從佛菩提道當中細分出來的解脫道,它們修學的方向跟目標,都是要斷除我見進而斷除我執,然後證得解脫,出離三界生死。

那什麼是(聲聞菩提所說的)我見?什麼又是我執呢?從字面上來看,我見就是認取三界的五陰或四陰,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色界的有情有五陰,就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五陰;無色界的有情沒有色身,所以沒有色陰,但是還有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四陰。「我見」就是去認取這三界當中的五陰或四陰之中,有一個常恆不壞的我這樣的見解。我執如果加以細分的話,又可分為我執跟我所執,我執就是執著前面我見當中,所認取的那個常恆不壞的真實我,然後加以執著不捨,這個就是我執;我所執如果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對我所有事物的那個執著,這個就是我所執。但是我們如果進一步的去加以細究的話,我見就是執取物質的色身為真實不壞的我,還有執取意識覺知心為真實不壞的我!這樣的見解,一般人當然在常識上或者說在經驗上能夠知道:物質色身是不可能常恆不壞的,因為都是會壞的、會壞滅的!但是卻會執著這意識覺知心,是能夠橫貫三世,能夠從過去生轉生到今生來,今生捨報之後又會轉生到未來世去,這樣子錯誤地把意識覺知心,認取為三界輪迴的主體識,這個就是我見。

那什麼是我執呢?我執誠如剛剛所說的,就是執取我見所認取的那個常恆不壞的我,執著不捨。我見既然是三界有情,對於五陰或者四陰之中,加以認取為常恆不壞;我執當然就是三界當中,依著(我見)所執取的那個常恆不壞我,在三界境界當中起了貪愛而生起的執著,這樣子執著不捨不肯棄捨,乃至於說有了貪嗔痴慢疑這些的習氣,這都是屬於我執。我所執呢,如果加以細分的話,又可以分為外我所的執著,還有內我所的執著。外我所的執著就是執著我所有的財富,執著我的家庭、我的眷屬,執著我的名聲,乃至於執著在器世間所獲得的享受等等,這個都是屬於外我所的執著。內我所的執著就是指,對於我們六識的見聞覺知性的執著;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對於眼識的能見之性、耳識的能聞之性,乃至於意識的能知之性的那個執著,這個就是內我所的執著。

知道了我見我執的內涵,那為什麼要斷我見、要斷我執、要斷我所執呢?因為如果不斷我見、不斷我執,那麼就沒有辦法斷除對這個身內我所、那個五欲貪愛的執著,會認定領受五欲境界的意識覺知心是不能夠滅除的。執取這樣的見解,(死後)在中陰階段,入胎識如來藏當中就會流注出我見我執的種子,會流注出跟我見我執相應的異熟果的種子;然後中陰的意識覺知心,就會生起了要再不斷地去尋求受生入胎的機會。入胎受生了,當然又會有未來世出生,這樣子就沒有辦法出離三界,還在三界當中輪迴;而且這樣的輪迴的鎖鏈,就沒有辦法斷除。所以說,要是不能斷除我見、我執的話,就是沒有辦法出離輪迴。

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斷了我見,就能夠進一步斷除三縛結,也就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了三縛結以後,就取證初果解脫。那麼取證初果解脫的這個修行人,縱使說他是最鈍根的,縱使說他是最懈怠的,最多不過七次人天往返,就能夠證得出離三界,證得四果解脫。乃至於說這個修行人,他非常地勇猛精進,在斷了我見之後繼續精勤地加修不放逸行,不在種種境界上面去執著,不再認取這個見聞覺知的心為真實不壞的我,這樣子不斷地斷除種種的貪欲執著之後,他能夠在一生當中,就能夠取證四果解脫,成為慧解脫的阿羅漢!那麼捨報之後,就不會再有中陰身的出現,一生就能夠取證現般涅槃,捨報之後就入了無餘涅槃。這樣來說明為什麼要斷我見、要斷我執,因為是修學解脫道所沒有辦法逃過的修學方法與過程。

知道了要斷我見、斷我執,是修學解脫道所必須的!可是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跟聲聞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還是有所不同。在前面的單元當中,我們已經有其他的親教師,為大家說明了聲聞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是透過四聖諦,也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苦滅道聖諦,這樣一個四聖諦的觀行,來觀行五陰、十八界等蘊處界的這個我其實是無常,是苦、是空、是沒有真實我的;並且以四念處觀,以八正道為實行的方法,來斷除我見跟我執。

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我執,卻與此不同。它是透過因緣觀,也就是透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十二因緣觀,來還滅斷除我見、斷除我執。所以說緣覺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跟聲聞菩提的斷我見、斷我執,在方法上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不修學十因緣觀的話(十因緣: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就一定沒有辦法親證十二因緣觀。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雜阿含經》卷12第287經當中,佛陀自己說明祂過去在因地,修學緣覺菩提的情形,就是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然後依著十因緣觀,去觀察、去逆推:這個名色它是如何出生?然後就會了知名色其實是從入胎識所出生的;並且,過了這個入胎識,就別無一法。然後再順觀回來確定無誤,所以祂是先透過十因緣觀,來觀察名色是從入胎識所出生,過了入胎識就別無一法。如果沒有這樣子先透過十因緣觀去做觀察,得到了前面的這個結論的話,直接就去做十二因緣的觀行,那麼做十二因緣還滅門的觀行,結論是要還滅、要滅除名色。但是滅除名色之後,就變成空無一法的斷滅,因為除了名色之外到底有什麼?沒有透過十因緣觀的觀行,不能了知!

所以說如果直接從十二因緣觀去觀行的話,那麼就會像佛世焰摩迦比丘他所認取的見解,他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雜阿含經》卷5!也就是說,阿羅漢最後捨報以後(就是滅了名色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那麼這就變成了斷滅的邪見;那這樣的惡邪見,是所有學佛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當時焰摩迦比丘提出這樣的說法的時候,佛弟子們都反對他,並且要請舍利弗尊者去加以辯證,去糾正他。因為如果「身壞命終更無所有」的話,那麼佛弟子們就沒有辦法心得決定的敢於勇敢去修學十二因緣觀,修學這個還滅門,來斷除名色的出生,因為於心有恐懼啊!所以說 佛陀說明這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這個經當中,去了解到如果不建立八識的觀念,不建立「名色是由(第八識)入胎識所出生,過了入胎識就別無一法」,不能夠這樣建立八識的觀念,僅僅是認知就是只有名色,就是只有六識,那麼只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的話,這樣子要修學還滅門十二因緣觀,就會「於外有恐懼」(對於外法五陰的滅盡不存,心生恐懼)。因為沒有一個真實法是常住的,那麼包括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這個外法,跟著我們這個色身壞滅的時候,那就變成空無一法,就變成斷滅,(知道會)變成斷滅,當然心有恐懼!恐懼於這個十二因緣觀修學的結果是空無一法,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說 佛陀在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一起宣說的時候,祂就是先以十因緣觀的觀行,來逆順的觀行推知,並且確信名色是由本識入胎識所出生,並且萬法只到這個本識為止,不能夠往前再推知有其他任何一法,就是這樣子建立八識的觀念。建立說除了這個名色已經包括的六識之外,還有能夠出生名色的這個第八識存在。當然第七識這個意根,本來就是在名色所包括的五陰十八界裡面的,是十八界當中的一界,也是包括在名色當中。所以出生名色的這個第八識,祂是名色之外所存在的另一法,祂不會跟著名色而壞滅;縱使說未來世名色不再出生,但是還有第八識存在。所以從十因緣觀去確認名色之外另外有入胎識,並且過了這個入胎識以外,就別無一法存在;這樣子建立八識的觀念,修學緣覺菩提的修行人,他才能夠敢於返過來再回到十二因緣的還滅門當中,再去推究這個名色為什麼會不斷的從入胎識當中出生?這樣子回到十二因緣觀來逆推:既然名色是由入胎識所出生,那麼入胎識為什麼會一世又一世的出生名色呢?那麼就會發現:其實就是因為有無明!

眾生因為有無明,所以識陰六識這個六識的心行就不能斷絕。那麼讓這個識陰六識的心行不斷絕,一直的在種種境界上面去熏習、去執著之後,捨報了以後到了中陰身,這個入胎識當中就會繼續地流注這樣的執著的見解,流注這樣的種子,以至於中陰當中還是繼續地要去尋求能夠入胎出生的機會。那麼尋求繼續入胎出生的機會,就會讓中陰身相應到有緣父母,然後會去投胎。投胎之後又出生了色身,依著色身然後出生了我們識陰六識漸漸地具足,那麼名色又出現了。有了名色之後,當然就會有六入;然後有六入、有觸、有受、有愛,當然就免不了又會有老病死這憂悲苦惱的存在;這樣子的話,生命流轉的苦就不能夠斷絕。所以這樣子逆順的觀察之後,修學緣覺菩提的修行人,他就知道:要能夠斷除名色的繼續出生,只要名色不再從入胎識當中出生,那麼就能夠免除未來世繼續地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的這些的苦。這樣子斷除,這樣子建立見解之後,因為之前修學十因緣觀已經確知:名色不再出生之後並不是斷滅!因為還有入胎識繼續存在,那麼他就敢於依十二因緣觀這個還滅門的修學,來斷除繼續有未來世名色出生的這個因緣,那麼還滅門的觀行就成就了!這樣子緣覺菩提的修行人,透過十因緣觀、十二因緣觀,這樣子去逆順的觀行之後,就能夠斷除未來世名色的出生,然後就能夠(斷了我執)證得解脫,不再於三界當中輪迴生死!這樣子就能夠證得解脫的極果,也就是四果(緣覺)成就,未來世就不再出生,成為了現般涅槃!能夠在捨報之後就進入無餘涅槃,能夠斷了三界的輪迴生死。

所以我們總結上面的說明,就能夠了解到緣覺菩提是以十二因緣觀,來斷除我見跟我執的。但是要修學十二因緣觀,卻必須要先以十因緣觀作為修學的前提;必須要先透過十因緣觀的修學,來確定並且接受這八識的觀念!確定名色滅除之後並不是斷滅,還有入胎識!還有入胎識存在所以不是斷滅,這樣子心無恐懼,能夠勇敢地去修學十二因緣觀的這個還滅門(而斷盡我執),斷除了名色的再度的出生。因此從這樣的說明當中,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修學緣覺菩提的人,要建立八識的觀念,要建立「八識俱有」;然後這個入胎識能夠出生名色,過了入胎識就別無一法;這樣子建立八識的觀念之後,才能夠勇敢地去修學十二因緣觀這個還滅門,來斷除名色的出生。這樣子十二因緣修學成就以後,那就能夠成就四果解脫,成為能夠斷離三界生死的解脫的聖者。有關這個單元我們解說到此,下一個單元,我們要進一步詳細地為大家來說明緣覺菩提的無明是什麼?

阿彌陀佛!


點擊數: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