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34集
由正源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個單元當中,我們為大家解說了證入初地;說明了必須要具足四緣,然後才能夠證入初地。那麼這個單元要為大家說明十地菩薩的修證。
在大乘的經典當中,我們常常會看到 佛陀在經中開示菩薩要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或者稱智慧)這六度。這六度就稱為布施波羅蜜多、持戒波羅蜜多、忍辱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和般若波羅蜜多。因為「波羅」就是彼岸的意思,「蜜」或「蜜多」就是到的意思,所以「波羅蜜多」合起來說就是「到彼岸」。所以六波羅蜜多的意思,就是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忍辱到彼岸、精進到彼岸、禪定到彼岸,還有般若到彼岸;意思就是說,依著這六波羅蜜多的修學,就可以達到佛菩提道究竟涅槃、常樂我淨的彼岸。
菩薩修學佛菩提道,從初信位開始,就必須要隨緣隨分地修學這六波羅蜜多的內涵。但是到了證入初地之後,除了這六波羅蜜多之外,還要再加修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和智波羅蜜多,合起來就是十波羅蜜多。所以,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裡面說:「十地中修十勝行。……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那麼入地之後要修〔十〕波羅蜜多,接下來我們就逐一地來說明從初地到十地菩薩的修證。
初地菩薩在上一次的說明當中,已經讓大家了解他所具有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性障永伏如阿羅漢。初地菩薩他永伏性障,但是並沒有完全斷除性障,而他的煩惱障的現行已經斷了,成為四果的解脫。也就是說,他能夠證慧解脫,可是他不取證;因為摧滅邪說、救護眾生的大願,而故意留下一分我執思——也就是法貪和法瞋——來潤未來世生。
為什麼說初地菩薩能夠證慧解脫、能夠出離三界生死而不取證,卻要故意留下一分我執思惑來潤未來生,也就是繼續能夠出生(受生)呢?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到修學佛道,在初發心受三歸依的時候,就要發四宏誓願,要能夠「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之後在要進入初地之前,還要發起增上意樂,就是要在佛前勇發十無盡願。這個十無盡願,我們可以總括地來講,其實就是護持正法、救度眾生、成就佛道永無止盡;發了這個願之後才能夠進入初地。所以說從這樣的發願就可以了解,初地菩薩心性上,就是要以摧滅邪說、救護眾生為他的任務,以這個為他的願。基於這個願,雖然已經永伏性障如阿羅漢,已經能夠證入慧解脫了;但是,如果依著慧解脫而入了涅槃,那麼就跟所發的四宏誓願(要能夠佛道無上誓願成),跟所發的十無盡願(要能夠救護眾生、成就佛道永無止盡)的這個願相違背。所以說要留下一分我執思惑——也就是法貪和法瞋——繼續地在佛道上面修學。
怎麼說是「法貪」呢?因為法門無量誓願學,因為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要留下一分要繼續在佛道上面修學的這個貪,所以稱為法貪。那又怎麼說是「法瞋」呢?因為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要救護眾生,所以對於誤導眾生的邪知邪見,對於破壞正法的那些邪法邪說,要加以摧滅,所以說要留下一分法瞋。就依著這一分「法貪」和「法瞋」,繼續潤未來世生,繼續在佛道當中修學。
初地菩薩他已經開始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並且已經開始去斷除無始無明上煩惱。那麼初地菩薩從入地以後,開始初地的修學,他的主修是施波羅蜜多,還有百法明門。因為初地入地之後,要繼續地跟隨善知識來修學這個百法明門的慧觀,那麼他所應該進修的無生法忍的這個行門,就是百法明門的修證與觀行;這就是初地所應修的增上慧學。另外,還要修集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要以法布施為主,這樣去廣利眾生,到了滿心位的時候,就能夠證得「猶如鏡像」的現觀。這個猶如鏡像的現觀就是說,能夠現觀親證到「一切六塵萬法都是自心阿賴耶識所出生的」。那麼親證這個猶如鏡像的現觀,是要依著百法明門、無生法忍的觀行,並不是直接在六塵猶如鏡像的這個立論上面去作思惟、作觀行。
初地滿心之後,再加修、再成就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二地。二地菩薩主修的是戒波羅蜜多,還要繼續修學一切種智,滿心位時就能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他的戒行自然清淨。因為二地菩薩他要修學種種的善法,包括十善業道,另外要嚴持戒行,那麼以這樣的種種作為,才能滿足二地所應該要有的福德,並且以二地所應進修的無生法忍作為他的主修,也就是要繼續修學一切種智。所謂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就是說能夠親證這七識心,其實好像明鏡前的光影一般;明鏡上面的影像,會隨著照入種種光影的不同,而現出種種不同的影像,七識心就像是這樣。七識心就像是這個光影一般,由七識心的轉變就能夠轉變如來藏所現的內相分的影像。由於猶如光影的現觀,使得二地滿心菩薩他可以自然地就能夠自心清淨,不需要再經過像初地、二地住地心當中,要以「擇滅無為」的那個意志力來加以抑制,才能夠得到清淨自心;而是藉著猶如光影的現觀,去觀察到所面對的境界,不需要透過「擇滅無為」的加行,就能夠與「非擇滅無為」相應,不需要壓抑、不需要加行,就能夠自行清淨。所以說,二地滿心的菩薩,他就不會違犯清淨的戒律,因為他的心性已經自然清淨而沒有雜染,不需要以種種的意志力強制而使這個心性得到清淨,這才是真正的持戒,並不是像還沒有滿心之前,那都是學戒;包括在三賢位的修學,那都只是學戒,而不是持戒。
這樣子證得猶如光影的現觀之後,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三地。三地主修的是忍波羅蜜多,另外還要再加修世間法上的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這樣子修學之後能夠成就俱解脫,因為修學四禪八定,能夠成就俱解脫,但是不取證,繼續留惑潤生,到了三地滿心的時候,就能夠成就「猶如谷響」的現觀,並且能夠證得「無漏妙定意生身」。由於進修三地應該要修證的無生法忍以「忍度」來修學,並且還要兼及其他的五度。三地當中除了無生法忍以外,又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具足修證了這些法之後,就會發起「三昧樂意生身」。由三昧樂意生身就會現出有輪寶,然後可以前往諸佛世界去禮拜供養諸佛,並且也可以前往諸佛世界去度化眾生。但是,由於在他方世界說法利樂眾生的時候,意識、意根還在這個娑婆世界的色身當中,這時這個娑婆世界的意識、意根,能夠同時緣於在他方世界意生身所說的佛法,以及所度化的那些眾生;到了因緣成熟的時候,就能夠反觀,看到自己的色身跟意識、意根緣於在他方世界自己所現意生身所說的那些法,就好像山谷迴響一般。雖然是在他方世界,卻可以讓在此世界的色身當中的意識、意根能夠緣――能夠為此世界的意識、意根所緣。這樣子的現觀完成,就是證得「猶如谷響」,那麼三地就滿心了。
三地滿心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四地。四地主修的就是精進波羅蜜多,還有四地所應修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就證得「如水中月」的現觀。因為前面三地所證,已經能夠依著三昧樂意生身,化現化身到他方世界去度化眾生;四地因為精進波羅蜜多的緣故,就會在此世界以及他方世界繼續不斷地度化眾生永無疲倦,到了四地無生法忍成就之後,那個功德就會讓四地心能夠映現眾多的化生身。這些眾多的化生身相應於他方世界與這個四地菩薩有因緣的眾生的心想,就會在他方世界的眾生心中化現出化身來為他說法,來度化他。這就好像是水中月一般,因為真實的月亮在天空中只有一個,但是隨著眾多的江水、湖水等等的這些水,隨著水的數量,就會有同樣數量的月亮呈現在水面上,就如同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那麼四地菩薩他的化身就像是這樣子,能夠化現無量無數的化身,到他方世界有緣眾生的心中去為他說法,來度化他。所以說,這個就是證得「如水中月」的現觀。
四地滿心菩薩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五地。五地主修的是禪定波羅蜜多,還有五地所應修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就能夠成就「變化所成」的現觀。這個變化所成的現觀就是說,五地菩薩在禪定波羅蜜多的進修,以及他的無生法忍具足的時候,就能夠將三地心所修的禪定以及神通轉為更加的勝妙,所以能夠在等持位當中,現觀自己所化現的極多的化身在他方世界度化眾生。他可以現觀到這些化身,其實都是自心阿賴耶識秉承末那之命所變化的;但是它並不是真實的,而是自心阿賴耶識變化所成,並不是思量作主的末那變化所成。
五地滿心再證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六地。六地菩薩主修的是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要依道種智去現觀十二因緣的一一有支,還有意生身、化身,都是自心真如變化所現,都是「似有非有」,或者稱為「非有似有」。滿心位的時候,能夠證得十二因緣一一有支的細相觀,就能夠不由加行,自然地證得滅盡定,成為俱解脫的大乘無學。
雖然成為俱解脫的大乘無學,還是不入涅槃,繼續地修學,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七地。七地主修的就是方便波羅蜜多,以及一切種智,到了滿心位時成就方便善巧,能夠念念隨入滅盡定。前面講過,初地菩薩入地之後,留著最後一分思惑來潤未來世生,到這個時候七地滿心念念入滅盡定,已經是非常的寂靜,前面所保留的那最後一分思惑都已經斷除了,煩惱障習氣種子也都已經斷盡,可是由於修學方便波羅蜜多,成就了方便善巧的緣故,所以不入涅槃,繼續地向佛地來邁進。
七地滿心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八地。八地菩薩主修的就是願波羅蜜多,還有一切種智,修學滿心位時就能夠純無相觀任運恆起,能夠於相於土自在。這個於相於土自在的八地滿心菩薩,就能夠自在地變現種種的相土,來利樂有情,來度化眾生。
八地菩薩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九地。九地菩薩主修的就是力波羅蜜多,還有應該修學的一切種智無生法忍,滿心位時會成就四無礙。這四無礙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法無礙」的意思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對於一切的法,都能夠清楚了知,無有障礙。「義無礙」的意思就是說,他對於諸法的真實義理,都能夠了知通達無礙。「辭無礙」的意思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能夠依有緣眾生諸方的言語,來為他說法,沒有障礙。「樂說無礙」就是說,九地滿心菩薩他能夠觀察眾生的根器以及因緣,來為他說法,沒有障礙。這個是九地滿心菩薩,滿心成就所證的四無礙。
九地滿心之後再加修一分道種智,就進入了十地。十地菩薩主修的就是智波羅蜜多,還有一切種智,滿心位時能夠發起大法智雲,以及能夠現起大法智雲所含藏的種種功德,就成為了受職菩薩;能夠為一切的眾生說法,如雲如雨永無窮盡,這樣子去普益十方佛子。
以上從初地菩薩漸次說明到十地菩薩的修學內容,以及他們所證的現觀境界。在這邊要特別告訴大家:諸地菩薩雖然都各有他們的現觀境界,但是這個境界對於諸地菩薩來講的話,那不是他的行門,而是他的果證;諸地的修學行門,還是在於諸地的無生法忍,以及他所應該修學的波羅蜜多的觀行、還有修習。諸地菩薩雖然有他應該修學波羅蜜多的主修,但是他並不是不修學其餘的諸度,而是還要隨分地加以修習。
以上我們介紹了諸地菩薩的所修、所證,接下來的單元由其他的親教師來為大家說明等覺位的修證。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