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9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繼續跟各位來探討說明的是:緣覺菩提的簡介。那我們今天將要進入十因緣與十二因緣(與識的關係來說明),我們分成兩個單元來說明這個問題:第1個單元是「十因緣的入胎識不是六識」,第2個單元是「第二個時期的流轉門與還滅門」。我們前兩集裡面,正偉法師已經針對緣覺菩提的修證,做了一個概略性的說明。我們知道緣覺菩提的修證,是透過因緣法的觀行,來斷除我見乃至於斷除我執,來取證緣覺菩提的解脫果。那因緣法的修證應該以什麼為前提呢?因緣法的修證,必須以「入胎識出生名色」為前提,才有辦法建立十二因緣觀。也就是必須以(十因緣法)入胎識這個如來藏出生名色為前提,才有辦法建立十二因緣觀。所以說,入胎識就是兩種因緣法聯結最主要的一個關鍵,入胎識就是關連十因緣與十二因緣最主要的一個關鍵(這是 佛演說十二因緣法之前先講十因緣法的關鍵)。
那我們現在就來說明「入胎識不是六識」的這個道理。十因緣中出生名色的這個入胎識、這個如來藏,祂不是六識(不攝在識陰六識中)。那我們來看一下十因緣,十因緣的觀法,當我們開始探究老、死、憂、悲、惱、苦從何而起?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當我們(逆觀)探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就發覺老死憂悲惱苦,就是因為有生!是因為有三界「生」,所以會有老死憂悲惱苦。因為有生,有老死憂悲惱苦之前,就是因為有「有」,「有」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從「取」來!取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因為有「愛」!愛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因為有三種「受」!受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有「觸」!觸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有「六入」!就是因為有六入緣於名色,所以才會有六種的入!名色又從什麼地方來呢?名色就是由「識」所出生的。十因緣法探究到這邊,已經沒有辦法再往前推了,這個叫作「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所以在《阿含經》裡面,佛說:「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十二。
佛在這裡說得非常的清楚,就是說:當十因緣法探究到這邊(而知道「名色由識生」)的時候,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不能再往前探索了。這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這個「識」是什麼識呢?我們再來看一下《阿含經》裡 佛怎麼說,佛回答阿難說:「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長阿含經》卷十。所以 佛說「緣識有名色」,這個「識」就是入胎識,佛所說的道理就是在這個地方。
那這個(出生名色的)入胎識又是哪一個識呢?這個入胎識是意識嗎?這個入胎識是識陰六識嗎?但是六識中這個意識心,中陰滅後,是沒有辦法到未來世去的!(意識心是被生的名色所攝)祂是依他起性、依他而生的(生滅法),所以祂沒有辦法到未來世去,沒有辦法出生未來世的名色。那麼祂(入胎識)是意根嗎?意根也是屬於名色所攝,雖然意根祂能貫穿三世諸法,但是祂是萬法出生的所依緣,並不是出生萬法的根本因!
那麼(出生名色的識)是虛空嗎?如果是虛空的話,佛說虛空無法,虛空是色邊色,虛空沒有辦法出生名色的!那麼是自然(出生名色)嗎?如果執著自然是出生名色的一個因緣的話,那就落入自然無因生的自然外道論!那麼(名色)是因緣諸法所生的嗎?是因緣法的諸緣所生的嗎?但是十二因緣法的諸緣,它本身一直都是無常法,一直都是無常法就是生滅法,生滅法怎麼有辦法出生名色呢?有的人就認為說:如果這些都不是的話,那應該是大梵天啦!應該是有一個主宰。那是上帝所生的嗎?但是大梵天跟上帝(同樣是名色之身),他們的名色還得靠他們自已的入胎識來生起,他們怎麼有辦法出生別人的名色呢?我們再來看看,這樣子,這個入胎識到底是哪一個識呢?這個入胎識就是輪迴生死的根源,萬法出生的根源,祂叫作本識!又叫作所知依!又叫作本際!
為什麼叫作本識呢?因為所有三界一切萬法,都是從這個根本識所出生的!(祂是萬法的根本所以叫作本識)從本識這個名相,從本識這個名詞,就能夠看出來所有一切法,全部都是從這個根本識所出生,沒有辦法再外於這個本識之外而有另外一個識!如果本識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識的話,那就是本識的本識!如果本識的本識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識,那就是本識的本識的本識!那這樣子不斷的往前推求的時候,就會落入了「無窮過」,(因緣觀永遠無法觀行完成而無法證道。)所以這個識祂就是本識,就是(佛說的)「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本識。這個識又叫作所知依,為什麼叫作所知依?因為祂是所有一切意識心乃至於意根,了知三界六塵萬法的根本依;所有的一切了知心,全部是依於這個如來藏,依於這個入胎識,才有辦法了知三界六塵萬法!那為什麼叫作本際呢?本際的意思,已經很明白的說出了就是(萬法)到這裡為止,際就是界限的意思,就是到這裡為止,沒有辦法再超出這樣的一個法!(若有人說法時)超出這樣的一個法的話,就不是根本識!超出這樣的一個法,就是屬於虛空外道,要不然就是落入意識心了。
那這個心入胎識,在《般若經》裡面又稱為:非心心、無心相心!為什麼稱為非心心呢?因為這個心,祂不像六識心,不像意根末那識是有心相的,不像其他的五識是有(了別五塵的)心相的,所以祂是無相心的一個心!祂不像其他的心的這個樣子,所以是不像心的心!而且祂沒有其他的(六識)心的心相,雖然祂能夠出生三界六塵萬法,但是祂不去了知三界六塵萬法,所以祂沒有六識、七識、五識的這個心相,所以祂又叫作無心相心。
那這個心又有另外一個名稱,入胎識也是禪宗所開悟的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因為有這個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才能夠出生三界六塵萬法,才能成就眾生流轉的一個事實,造成眾生流轉的一個根源(因此稱為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
那這個心又有另外一個名稱:入胎識也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的阿賴耶識!當我們眾生,三界六塵萬法在運作的時候,當你的意識心,當你的意根在了知這些法的時候,在生滅不斷的時候,這個如來藏祂本身是自處於不生不滅的境界中!雖然祂出生了三界六塵萬法給眾生受用,但是祂本身是不生不滅的。那也就是因為有六識種的流注,有七識種的流注,與這個如來藏和合運作,因為有眾生分段生死未斷的這些種子與如來藏和合運作,(看起好似一心而無二心)所以稱這個識為阿賴耶識!那我們上面所說的這些心,都是同一個心!雖然不同名字,但是都是能夠出生名色的這個心,都是能夠出生名色的同一個入胎識。這些心雖然不同名,但是同樣都是這個入胎識,只是 佛在阿含、在般若經、在三轉法輪的唯識經典裡面,為了方便開導眾生,用不同的名相教育眾生!為了方便引導眾生,所以有不同的名稱。
這個入胎識,祂是根本因,不是緣!祂本身是出生萬法的因,祂不是緣,祂不像名色、六入乃至於生、老、憂悲惱苦,每一支都是緣:每一支都以前因為緣,所以是緣緣相依,不是本因。這個也就是十二因緣裡面,以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每一支其實都是依前因相待為所緣,(所有前因都是緣生法而)不是真正能夠出生萬法的這個入胎識,所以十二因緣必須以入胎識為根本的道理,才有辦法成就十二因緣的觀行(所以 佛在十二因緣法之前要先說十因緣法)。
再來我們繼續來觀察一下,十二因緣(識緣名色)的識是哪一個識呢?十二因緣說的識就是六識身。十二因緣說的識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的這一個識,這個識就是過去世的六識身!過去世的六識的業種未斷,以至於如來藏再度的取名色入胎。那我們再列表來比較一下:
10因緣逆推: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入胎識
12因緣逆推:老死→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六識→行→無明
十二因緣與十因緣,從這表上看來差了三支,也就是差了六識,還有差了行、無明。從這邊看來十二因緣與十因緣,十因緣是差了三支,但是表面上看來,它只是差了無明跟行。那眾生在從十因緣裡面,探索這個入胎識,探索出生名色的這個因緣,到這個入胎識「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時候,就去探究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入胎識的入胎的動力呢?它(再受生的動力)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入胎識為什麼會再度的(執)取名色,讓眾生因為生出名色而生出了六入,乃至於生出了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斷的輪轉?就是因為有過去世的六識身,就是因為有過去世的六識種(執著)未斷。過去世的六識種,是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因為由於過去世的無明支!因為過去世的無明、業種,造作了身口意行,而成就了過去世的六識(諸行)的業種。那這些業種儲存在如來藏裡面,(死後)再度的(執)取名色,才會讓眾生繼續的輪轉生死,繼續的、不斷的在三界裡面受生。那眾生探索到這邊的時候,知道無明、行、還有六識,這個過去世的無明、行、六識就是最主要讓入胎識入胎的動力。所以就想要去滅無明,滅無明就必須要滅行,滅行就必須要滅六識的業種!
可是滅無明、跟滅行、跟滅識,如何滅起呢?過去世的無明跟行還有識,已經過去了,我們要怎麼滅?過去世的無明跟行、識已經過去了,它是儲存在什麼地方呢?它儲存在何處呢?它就是儲存在入胎識──含藏無明業種的這個地方!就是因為有如來藏這個入胎識,含藏了過去世的無明業種,所以才會繼續的出生名色!所以當眾生探索到這裡的時候,想要去滅無明,想要滅過去世的行,想要去滅過去的六識,就必須探索如何滅除無明、行、識的道理!這個在下一集我們講到還滅門與流轉門的時候,將會仔細來說明這一部分的問題。所以要滅無明、要滅行、要滅六識的業種,這個就是在消滅入胎識再度入胎的動力!所以我們要滅的就是滅掉入胎識再度入胎的動力,而不是滅本識!所以 佛就是先說明了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就是要成就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再來看一下,世尊先說明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的道理,是為什麼呢?世尊為什麼要先說明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呢?世尊說明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的道理,最主要就是要避免眾生落入外道的無因論!因為如果沒有以「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入胎識,為建立觀行的一個基本道理的話,當眾生從十二因緣去觀行,從老死憂悲惱苦往前推:生、三界有;一直往前推,推到「為什麼會出生名色?」名色是因為有過去世的識種未斷,過去世的識種是因為有過去世的(識陰造成的)身口業行!過去世的身口業行,是因為有過去世的無明業種未斷!繼續往這邊探究的時候,就一直往前推,那請問過去世的這個無明,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它儲存在什麼地方?是過去世、過去世的無明(轉到過去世的)嗎?那過去世、過去世的無明是誰出生的呢?那又是過去世、過去世再往前推的過去世的無明所出生的,那就陷入了「無窮過」,就陷入了無窮無止盡(而永遠無法推出根源)的一個過失裡面去了!這個就是因為(否定萬法根本因的)無因論所造成的第一個問題,就陷入了無窮過。
如果因為這樣的話,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會陷入斷滅論。當眾生沒有辦法確立這個入胎識,沒有辦法確立「入胎識就是出生名色的根本因」的時候,如果沒有這個出生名色的根本因,當眾生把過去世的這個無明業種,從名色那邊把它滅掉的時候,把無明、行、識滅了以後,那會成為什麼狀況呢?就會成為斷滅!就變成斷滅了。這個就是在 佛世的時候,舍利弗訶斥焰摩迦比丘的一個道理;焰摩迦比丘就是執著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也就是說漏盡阿羅漢,也就是解脫的阿羅漢身壞命終,死後什麼東西都沒有了。什麼東西都沒有了,這個就是斷滅見!這個就是斷滅論!
世尊先說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的道理,也就是為了要令二乘人於內無有恐怖(二乘人依本際——入胎識不滅之理,(知道死後)入無餘涅槃不落斷滅空)。也就是說,二乘人相信 佛說的本際不壞,所以能夠勇於滅除名色、滅除六入(最主要是內六入);勇於把這個六入、名色滅除,而沒有恐懼。因為有本際的依靠,所以當你滅除了名色,滅除了六入了以後,入了無餘涅槃不會成為斷滅空。這個就是 世尊先說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的道理,就是要令二乘人於內無有恐怖。
再來, 世尊先說十因緣再說十二因緣的道理,就是要讓大乘的行者,於生死無有畏懼;唯有親證如來藏!唯有以如來藏為前提來修行,來入於菩薩道的修行,才有辦法免於生死恐懼的這個道理。也唯有以如來藏出生名色的這個入胎識為依歸,大乘人才可以地地的進修,而不斷除我執,留一分的思惑,生生世世利樂眾生永無窮盡,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 佛說這個道理,也就是為了要建立還滅門與流轉門!因為必須以十因緣這個入胎識為前提,來建立十二因緣,才有辦法建立真正的、真實緣起的流轉門與十二因緣觀的還滅門,令三乘有學斷盡我見與我執;這個才是十因緣與十二因緣(顯示)這個入胎識不是六識的真正的道理。我們今天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跟各位分享到這邊,謝謝各位的收看!祝福各位:色身康泰,學法無礙!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