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段生死?(上)

第053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我們今天來探討〈什麼是分段生死〉?平實導師帶領正覺教團出世弘法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在這二十多年的期間,導師他將佛菩提道含攝解脫道的內容明確地鋪陳出來,以唯一佛乘為主軸,標示出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見道與修道次第,以及應斷的煩惱與應證的智慧以及果位。因此,學佛人現在普遍的知道,離開了佛菩提道與解脫道的修證以外,再也沒有真正的佛法可學可修可證了。

這是末法時期 佛陀正法重現世間才能出現的景象,所以我們能夠有正確的、充分的正知見,如理的探討阿羅漢與辟支佛所證的解脫境界,以及菩薩所證的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甚至於如來所證的究竟解脫境界。在《勝鬘經》裡面,勝鬘夫人承佛威神之力說了一段如來與菩薩以及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涅槃差別,為我們打開了佛菩提道含攝解脫道、解脫道不能函蓋佛菩提道,這個一切諸佛所說、所攝受的不可改變的正法寶藏。

經文這麼說:【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勝鬘夫人說,只有如來證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如來所證的涅槃境界,出離並且超過了阿羅漢、辟支佛與菩薩所證的涅槃境界。大家都知道,阿羅漢是解脫果的四果,在解脫道中稱為無學了,也就是對解脫生死輪迴這個目標來說已經到達了,而沒有遺漏什麼是未學未修未證的,所以稱為無學。

在佛世的時代修證解脫道,最重要是要針對 佛陀所教導的四聖諦內容如實遍知,對於五蘊世間及器世間的無常、苦、空、無我要確實經歷修學、斷除、實證的過程,到達四果阿羅漢的解脫果。之後再繼續聽聞 佛陀教導十因緣、十二因緣,在因緣觀方面進一步深入思惟觀行,發起了有情為何生死流轉的苦諦、苦集諦更深廣的智慧,以及在苦滅諦與苦滅道諦,能夠將生死還滅的義理有更深細的了知,認知到入胎識是生死與還滅的法源,有了緣覺的解脫智慧,對於能解脫與不能解脫的因果關係更加理解了,但是在解脫果的果證仍然就稱為阿羅漢。而辟支佛也是解脫道中的無學,與阿羅漢一樣在解脫生死輪迴方面,已經到達而沒有遺漏任何未學未修未證的。辟支佛與阿羅漢所證的涅槃同樣是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所斷的煩惱同樣是煩惱障的現行,所斷的生死同樣是分段生死。

辟支佛又稱為獨覺,與阿羅漢到底有什麼差別呢?大論中 彌勒菩薩的開示說到:【而此獨覺與諸聲聞有差別者,謂住最後有最後所得身,無軌範師,宿習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斷滅一切煩惱,證阿羅漢故名獨覺。】(《瑜伽師地論》卷37)同樣證解脫果無學的獨覺,與在 佛陀座下聽聞 佛的說法與教化,並且在當世證得解脫果的阿羅漢,兩者有所差別的地方,是獨覺在捨報入無餘涅槃的最後那一世,最後的那個五蘊身存在時,沒有教導他如何修解脫道的軌範師,是由於他過去世曾經在 佛陀座下,熏習修學完整的四聖諦、十二因緣等解脫道應修應證的內涵,所獲得的智慧力,使得他在無佛無師的情況下,在世間的因緣中,能自己發起而修學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的斷除一切煩惱障的現行,證得四果阿羅漢解脫果,所以就稱為獨覺。

獨覺又稱為辟支佛,為什麼會在無佛無師的情況下,自己修證獲得解脫果而入無餘涅槃呢?因為獨覺的心性有一分慢存在,由於這一分慢,他想要像佛一樣無師獨覺而沒有人可以超越,因此深心中就希望無師無敵而證菩提。獨覺就是在無佛之世自己證阿羅漢解脫果,也是一樣入無餘涅槃,所以他那一世的五蘊身,就稱為最後所得身。阿羅漢或者辟支佛入了無餘涅槃,就不會再有五蘊身出現在三界中,也就不可能繼續修佛菩提道成佛了,所以阿羅漢不能稱為佛;辟支佛雖然無師自證極品解脫道阿羅漢果,但是在當世證阿羅漢,當世捨報入無餘涅槃以後,也同樣的沒有五蘊身繼續在三界中修佛菩提道了,所以辟支佛也不能稱為佛。除了這個理由以外,阿羅漢、辟支佛之所以不能稱為佛,最重要的差別是在於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涅槃,只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而佛陀所證的涅槃,具足了有餘涅槃、無餘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與無住處涅槃這四種涅槃。

佛陀之所以成佛,也是經歷了解脫道的完整修證與菩薩道的完整修證。在解脫道的完整修證方面,也必定要有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的修證,在這個前提下,佛陀在菩薩身因地必定實證涅槃的本際如來藏,獲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般若中觀實相智慧,要歷經十地、等覺、妙覺的佛菩提道修證,最後成就佛地,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因此,勝鬘夫人才說如來所證的涅槃,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與菩薩的境界,這個意思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成佛是一定要歷經所有解脫道與菩薩道的完整實證,同時還要超越不是僅僅與阿羅漢、辟支佛或者十地滿心菩薩境界相同而已,因此使用了「出、過」這兩個字來表達。

菩薩所證的涅槃,必須在七住位開悟的時候,親證如來藏的所在,發起了般若中觀的實相智慧,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以這個基礎,隨著菩薩修道必經的次第,入地的時候證得解脫道的極品三果,在六地滿心的時候證得俱解脫,成為大乘的無學,所證的涅槃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直到成佛之前,都還不能忖度佛地的無住處涅槃境界,所以說只有如來得究竟涅槃,是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以及一切眾生所尊敬與仰慕的。

因此,勝鬘夫人接著說:【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阿羅漢與辟支佛既然都已經實證了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為什麼又說他們距離涅槃界很遠呢?因為阿羅漢、辟支佛所修證的解脫道,三十七道品所修學的,全部都在斷我見、斷我執與我所執的層面上,也就是斷除在三界中分段生死的輪迴。在知見的建立基礎上,他們信受 佛陀所說有不生不滅的涅槃界,這個涅槃界法是如、是清涼、是真實、是常住不變的。在因緣法中雖然又進一步確認,那個法原來就是入胎識,但卻對於涅槃界這個法沒有親證,而不能現前領受:涅槃為何是不生不滅?涅槃為何是如?為何是清涼真實?也就是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親證涅槃本際到底在哪裡,沒有親證入胎識這個涅槃本際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知道入胎識這個涅槃界確實有許多無漏無為的功能,不能現觀領受轉依涅槃界,來獲得殊勝的世出世間解脫;更不知道在還沒有捨報的時候,就已經住於涅槃界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中了,所以說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

而勝鬘夫人說:【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說阿羅漢、辟支佛能以所證的無生智與盡智觀察,正觀有生即是苦而獲得苦智;如實了知對三界的五蘊貪愛就是集,一切集惟是苦、所有的集都應該斷除,而獲得了苦集智;如實了知苦集的修滅應當要遍知、永斷,要親身作證,如實修斷、確實作證,而獲得了苦集滅智;如實了知苦集滅的道應當要如實去修習,並且已經修習獲得了苦集滅道智了,也已經究竟解脫生死苦,獲得無餘涅槃。這樣,也僅是如來的方便說、有餘說、不了義說。

勝鬘夫人她這麼說的根據到底是什麼呢?首先來探討阿羅漢、辟支佛證無餘涅槃得解脫為什麼是方便說?因為在本質上,阿羅漢、辟支佛沒有親證各自的涅槃本際到底是什麼法,所以捨報前的覺知心,祂並不是以轉依受用真實的涅槃界為蘇息處的;捨報以後不再受生,覺知心不再出現於三界之中,也無人無法可以蘇息於無餘涅槃的解脫境界。如來真正的目的是要以解脫道為方便,導引二乘在證得涅槃以後,對於 佛陀及佛法生起深信,發起廣大心進修究竟解脫的佛菩提道;並不是說授記了二乘聖者究竟解脫生死苦,就表示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解脫果,已經與 佛陀所證的佛地究竟解脫是相同的,所以那是方便說。

所謂的有餘說,指的又是什麼呢?因為純粹解脫道所斷的生死苦,僅僅侷限在分段生死的範圍內,也就是說,有情除了五蘊果報一期生死的現象以外,還有異熟種子的變易生死存在;而變易生死的部分,阿羅漢、辟支佛對於它的範圍與內涵,到底有多深、有多廣,完全沒有涉及到,更不要提說能夠斷除了;所以,對於他們所證的涅槃與生死解脫,就稱為還有變易生死尚未斷除的有餘解脫。而不了義說的方面,指的就是所證的涅槃不了義,因為阿羅漢、辟支佛,並沒有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本體,也還有無住處涅槃完全沒有涉獵到。佛法中所說的涅槃,必須具足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與無住處涅槃;具足了這四種涅槃,才可以說是究竟了義的涅槃。而阿羅漢、辟支佛是在方便層面上證得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所以才說他們所證的涅槃是不了義的。

因此,勝鬘夫人接著說到:【何以故?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這一段就是在說:為什麼阿羅漢、辟支佛,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斷了生死苦所現觀的四種解脫智慧,安隱地住於不受後有的解脫境界中,那是如來的有餘說。因為二乘所證的無生,僅在不必再受分段死的部分而已;分段死說的就是每一期五蘊受生之後必須面臨的死滅。有生即是苦這個真實的道理說的,就是有生必有死——老死是苦,而老死它是來自於有命根蘊處界五蘊的出生;二乘人畏懼這樣的老死苦,因此他就以滅除後有五蘊的出生為範圍,滅盡三界愛與斷除長養牽引後有的因緣,也就是將有生有滅的法,生起的因緣把它滅除,而到達無生。二乘人不再受分段生死說我生已盡,而這樣的無生是經過修證的過程獲得的,不是本來不生、本來無生的法。那佛法呢?它是以本來無生的法體來建立起來的,本來無生的法在法界中是唯一無二的,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不生不滅的法絕對不是從有生有滅的法轉變來的。

一千三百多年前六祖的時代,禪宗在中國還沒有興盛起來,當時對於不生不滅法—如來藏—的實證與論述,除了 玄奘菩薩低調地傳授給譯經僧眾以外,悟後修學種智所依的《瑜伽師地論》也已經翻譯完成,玄奘菩薩也撰寫了《成唯識論》,雖然這兩部重要的悟後起修的論,玄奘都有為座下的弟子眾講授,但是由於當時環境因素,一時難以廣傳。當時有很多佛教以外的修行人,憑著想像探討著不生不滅或者自然無生的哲理;所以當時唐朝的中宗皇帝的內侍薛簡,他向六祖大師請問了如何是大乘見解?以便回京能向皇帝交差。而六祖大師說:「實相就是不生不滅的法。」薛簡竟然說:「你這不生不滅的法與外道說的沒什麼差別啊!」

六祖說的原話是這樣的:【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六祖說:明與無明,凡夫看到的是兩個不同面向的法;但是開悟具有般若智慧的人能了知通達,明與無明都是來自於唯一無二的如來藏法性。唯一無二的真如佛性,就是一切諸法的實相。而這樣的真如佛性、真實本性,在沉淪生死的凡夫與求證解脫生死的二乘之中,完全具足而沒有減少;在實證般若的三賢位菩薩與通達般若進入修道位的聖位菩薩中,也同樣的具足沒有增加。真如佛性在煩惱中不受擾亂,在禪定中也不受寂靜。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與內外,不生不滅,不落兩邊,又含攝兩邊永遠處於中道性。真如佛性的法相永遠如如,而人無我、法無我,這樣的法性常住不變,就稱為大乘法佛菩提道。

薛簡從未聽聞熏習過真實大乘法的般若知見,所以就質疑六祖大師說的不生不滅與外道法一樣。薛簡想要知道的大乘見解,其實就是大乘法的所見與證解,大乘法之所以稱為大,小乘法之所以稱為小,是在本質上,因為小乘法的範圍比大乘法小,小乘法不能含攝大乘法。也就是說,大乘法是函蓋小乘法的,單獨的小乘法不能稱為佛法;而如果大乘法沒有小乘法解脫的內涵,那樣的大乘法也不能稱為佛法的。佛法指的是什麼呢?是含攝小乘法的大乘法;所以,如果要拿出大乘的見解,一定不能以範圍較狹小的小乘解脫道見解來說是真見解。真正的大乘見解,必定要能夠說出為什麼大乘函蓋小乘,而小乘為什麼不能離開大乘單獨成立的關鍵點。因為小乘法的修證內涵全部都在有生有滅的現象法中,有生有滅的法都是因緣所生,不能自在的法;現象界的法既然是被出生的不能自在,那能夠藉因、藉緣出生現象界諸法的,必須是具有實性的法,也必須是不生不滅的法。否則世間一切法都沒有因果軌則存在可以探究了,成為無因有緣、無因無果了!這樣的話,小乘解脫道也會成為不能實證的戲論。

因此,六祖所說的大乘見解,說到了無二的實性,「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這樣的法性,只有第八識如來藏本來具足,因為第八識不是被出生的,祂藉著種種緣出生五蘊十八界,雖然表相上有分段的生死,但是祂的真如佛性永遠都不會改變。而當小乘證得解脫果捨報入無餘涅槃了,那就是第八識獨處,不生任何一法的境界。

小乘的解脫可以用一個譬喻來說,就好像海面上所產生的波浪,主要是來自於風的變化,也就是俗話說的無風不起浪;如果把風的因素與影響完全排除了,就可以到達海面上完全風平浪靜的地步。海浪來自於大海,起風浪或者不起風浪,大海都沒有增減,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浪它來自於大海,也必定回歸於大海。風的譬喻,就像五欲六塵與我見及貪瞋癡等我執煩惱;浪的譬喻,就像七識心與五遍行及五別境等心所法。小乘證得不起風浪的解脫果了,但是不知道自身處於大海中,也不證大海的所在與法性,所以小乘所修證的無常、苦、空、無我,絕對不是大乘的見解。必須要實證出生五蘊的實相法第八識,也就是實證出生海浪的大海本體與所在,才能夠說出真正的大乘見解。

而這種大乘的見解,是真正開悟找到第八識如來藏的禪師的共同見解,在六祖出來弘法的時代,當時在北方有神秀的修證方法,說的就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種修法主要著重在除煩惱,以除煩惱達到一念不生,作為開悟的標的。這樣的修法,受到許多人的認同,因為是與五蘊所引生的我見相應,所以能讓我見更加堅固,因此被廣泛的接受;但是卻與開悟實證如來藏沒有交涉,也就是僅僅想要讓風浪止息下來,而卻不知有大海本體,不知道要進一步實證大海的所在。所以當時的北方與南方,對於大乘見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六祖回應薛簡所說的「不二實性,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的大乘見解,會被薛簡解讀為外道的說法就不足以為怪了!

那我們今天就先說到這裡了。阿彌陀佛!


點擊數: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