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行罪行之空與不空

第097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福行、罪行之空與不空」這個題目,這是在修學上大家都非常關切的議題。今天探討的主要內容是在說明三種行的基本知見、以及瞭解三種行之空與不空。我們先來看在《維摩詰所說經》卷2中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這段開示裡面,顯示了許多重要的法義,底下我們就來作一些基本的探討。首先介紹三種行,第一個是福行,福行就是能夠令眾生累積福德的善業;譬如說十善業──福行基本上就是能夠利樂眾生的善行,將來這個福行就能夠感生人天可愛異熟果報。菩薩在行福業的時候,必須要有智慧抉擇,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39中的開示:【於彼眾生「唯令安樂,不作利益」;或復於彼「不作安樂,不作利益」,便不施與。……於彼眾生「定作利益,不定安樂」;或復於彼「定作利益,定作安樂」,即便施與。】也就是說對眾生是否有真正利益,才是菩薩布施的最重要考量,如果有利於眾生這一世、或者未來世的三乘菩提修行,這當然是對於眾生有真正的利益;相對的,對於眾生是否有安樂,並不是最優先的考量。譬如說讓眾生離開生活資財的不足,雖然菩薩布施能夠讓他生活無缺,但是如果因此而產生貪著或者放逸的話,這樣對眾生就沒有真正的利益,這樣就不應該施與。所以說菩薩在布施的時候,應該要善加抉擇,菩薩行福業也應當區分應施與不應施。

還有福田跟毒田,譬如在《菩薩善戒經》卷4中有這樣的開示:【若知是魔及魔眷屬則不應施;若有為魔所迷亂者,來求索時亦不應施。……是名內不施。】這裡面是開示說:菩薩應當注意作內財布施的對象,不是都要有求必應的。相同的道理,對於破壞正法弘傳,譬如說毀謗正法或者在傳播邪見,譬如說六識論或者在傳播像似正法、或者教導別人非戒取戒、或者障礙正法的弘傳,這些對象都不應當施與,以免我們成就破法的共業,因為破法的業力極大,所以我們必須要非常留意,而且我們也必須要信受因果,必須要相信說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地獄不是聖人教化方便而施設的;同時菩薩修福也要先瞭解,修福的目的是在利樂眾生、是在累積菩薩道的道糧,而不是要求有漏的人天果報,因此菩薩布施如果他的出發點、他的根本不同,果報就會不同。所以布施應當與智慧相應而修福,而不是要與無明相應。另外一方面因為菩薩能夠廣結善緣,因此雖然精進利益眾生,相對的也不要怕被人家種福田,譬如說我們如果接受別人供佛水果的結緣,這個是沒有關係的,只要自己去種更多的福田就可以,因為這個是攝受佛土的一種;但是被種福田的目的,並不是在貪求別人的布施,而目的是在結善緣。

三行裡面的第二個就是罪行,罪行就是能夠令自、他受損的惡業。譬如說十惡業、或者菩薩的十重戒等等,基本上就是能夠損害自他的惡行,將來就能夠感生不可愛的異熟果報,譬如墮入三惡道、或者即使生在人趣之中他會跟盲聾瘖啞等等相應。如同前面所說,菩薩在自利利他的時候,需要有智慧來作抉擇,如果把毒田當作福田來種,那就變成在造作惡業,這真的是天下最冤枉的事情,因為發了善心遇到惡緣,那就得到這個惡果,真的是非常可惜的。在這惡業裡面尤其需要留意跟邪見以及毀謗三寶有關的業,因為這些業它的傳播非常快速,而且影響的層面也非常廣大,譬如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4中的開示:【爾時世尊而說頌曰:十壓油輪罪,等彼一婬坊;置彼十婬坊,等一酒坊罪;置十酒坊罪,等彼一屠坊;置彼十屠坊,罪等王等一。】在上述所引經教中最後所說王等一,就是在這部經的經文前面有開示說:國王或者剎帝利等,如果有毀壞三寶之罪,這個罪是非常嚴重的,也就說毀壞三寶的罪是遠大於開設屠坊,開設屠坊的罪又遠大於開設酒坊,開設酒坊的罪又遠大於開設婬坊,婬坊又遠大於壓油輪的罪,那壓油輪為什麼會有罪呢?因為古天竺製油的方法會殺害昆蟲,所以它是有罪的。所以這裡我們就要特別去留意說:罪行它的嚴重程度是有差異的。

另外我們要注意的是:在因緣法中造作惡業通常不會馬上受報,尚可以透過懺悔、或者補償的方式來轉變業種;這是因為造作罪行或者非福行之後,它所產生的種子尚需要經過灌溉滋潤的階段,所以說懺悔本身它是影響將來受報的關鍵因素之一。譬如在《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2中的開示:【無明為緣,先於諸有,造作增長種種福行、或非福行、或不動行,引發攝受種種生身種子差別。於此有中若愛未斷,由此愛故能令行等轉成其有。】這個意思就是說:跟無明相應而造作了福行或者非福行之後,它所引生的業種以及名言種子,後續如果能夠繼續得到貪愛執取的滋潤就會成為有支,有支就是說:它是被滋潤成熟的後有種子;進入有支就能夠引生「生、老、死」等等的生死輪轉。所以經教中開示:「由此愛故能令行等轉成其有。」所以說在造作惡業之後,如果繼續歡喜地造作而沒有悔改之心,那就會滋潤惡業種子令其勢力強盛,就會成為有支而即將受報。所以如果不慎造作惡業之後,就不要再去灌溉滋潤這些惡業種子,應該作的是反向去利樂以及補償眾生,這樣才能夠轉變惡業種子。因此在《大般涅槃經》卷31中開示說:【善男子!一切眾生不定業多,決定業少。以是義故,有修習道;修習道故,決定重業可使輕受……。】也就是說多數的業都是可以透過懺悔、修行與補償來轉變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悔箭入心,反而是應該採用正面的對治方式,這樣子將來就能夠重業輕受。對於修行人來說,能夠遠離罪行以及煩惱行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去對治煩惱以及種種染汙的業行,那他的功德、福德就會有嚴重的漏失,這將造成在修學上的障礙。在十二因緣法中造作罪行的道理,把它概略分為惑、業、苦這樣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因惑造業、因業受苦。這個惑就是煩惱的意思,這個煩惱可以概略分為無明跟貪愛這兩大類,所以說如果能夠去對治無明或者貪愛執取,就能夠逐漸遠離不善的惡業。

三行裡面的第三個稱為不動行,不動行指的就是修學四禪八定,這個會與將來出生在色界跟無色界能夠相應。菩薩修學禪定,他主要是當成工具而不是目的,他並不是要往生上二界,而是在菩薩道修學到某個位階的時候所必須要配合修學的。所以在《法華經講義》第十六輯中,平實導師有這樣開示:【因為禪定的功夫可以作為你的工具,來幫助你更快完成另一件工具;你沒有各種工具就很難完成佛道,禪定就是有這個作用……。】(《法華經講義》第十六輯,正智出版社,頁238。)所以說有定力才能夠讓智慧的力量展現出來,所以定力也是修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譬如說斷我見,是需要配合未到地定的定力。

在上述所引《維摩詰所說經》中的開示有提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這個就是說,三行都是相待的二法;譬如說福行,它就會有施者跟受施者這兩個法,那罪行同樣有造惡業者還有受害者這兩個法,不動行它一定會有意識住於定境這兩個法;所以說三行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相待的二法。這個是一般修學者的瞭解,而菩薩在悟後所見無論是福行、罪行或者不動行,它的體性都是空,並且可以同時依照二乘或者大乘法的道理來作現觀;這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說,第一個是能施者的五陰、以及受施者的五陰,包括所施物,這三者都是無常生滅無我、無實體之法,也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福行是空。同樣的造作惡業者的五陰、受害者的五陰、以及這件惡事本身,也都是無常生滅無我之法,所以說罪行的體性也是空。不動行也是一樣,它的體性也是空,因為是跟生滅性的意識相應之法。

第二點我們如果從如來藏的角度來看,因為如來藏不了別六塵諸法,所以當然不會有施者、受者跟施物,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福行的體性是空,同樣的,罪行跟不動行它的體性也是空。

第三個是從如來藏都不領受三行中的苦與樂的境界以及果報來說,三行的體性也是空。所以說了知三行體性是空,就可以讓修學者能夠漸漸離開世間法的執著,就能夠逐漸跟無作性相應,也能夠逐漸朝向非擇滅無為的體性前進,因此心地能夠自然慢慢地轉變清淨。因此上述所引《維摩詰所說經》中的開示說:「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

這裡所說的空就是菩薩在悟後能夠同時從幾個角度來現觀,就是從如來藏不了別諸法的這個角度、或者如來藏不領受諸受的角度、或者從三行是緣生性空的角度來作不同的觀察,這裡我們要留意的就是「三行實性即是空」,不是說三行的因果不存在。我們來看在《維摩詰經講記》第五輯中對於罪行,平實導師的開示:【雖然是空,它卻會障礙你的道業,因為修道是意識的事,惡行的造作也是意識的事。如來藏雖然不領受惡行的果報,所以叫作空,可是如來藏在未來緣熟時,會把惡行的種子顯現出來,讓造惡行的人去領受。】(《維摩詰經講記》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174。)這是要非常留意的,才不會落入謗無因果的嚴重邪見;因此菩薩轉依了如來藏的清淨體性,所以能夠真實了知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的真實道理,而且也知道因緣果報是昭昭不爽的。菩薩親證如來藏之後,能夠得到真實的轉依,因為真實轉依無作無為性的如來藏,所以在經教中開示說:「於此三行而不起」,當然這個是從如來藏的無作性跟不緣六塵諸法的體性而說,菩薩親證後入了不二法門就能夠作這樣的現觀。這裡也需要再留意就是說「三行不起」是從轉依如來藏的角度來說,不是說真的不要去作利樂眾生的種種福業,如果是這樣就違背了菩薩戒三聚淨戒中的攝眾生戒。譬如說,在《菩薩善戒經》卷4中的開示:【復次,菩薩不求果報故不行布施,菩薩爾時應思惟言:一切諸法無常無定,若常定者則不須施。何以故?無因果故。以無常故則有因果,今若不施,云何當得菩提道果?是故菩薩則能破壞不求果心而行惠施。】也就是說雖然菩薩布施能夠轉依如來藏、能夠作到三輪體空,這個是依如來藏的自住境界或者轉依來說;菩薩雖然不執著布施的果報,並不是說不要去布施。因為菩薩要證得更增上的菩提道果,以及能夠利樂更廣大的眾生,是需要累積更多的福德來支撐,所以是一定要行六度,尤其是菩薩道六度之首──布施度,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布施度能夠引生後面的五度。

這裡所開示的「以無常故,則有因果」,是說如果要利益眾生就一定要去行布施,布施它的體性是無常性,需要依靠種種因緣才能夠成就;因為是無常性,所以說布施才會有因果,有布施眾生才能夠得救。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說,既然是一切法空,那布施也是空,就不需要去布施了,絕對不能這樣說。

因此「於此三行而不起」是在理上說的,千萬不要誤解入不二法的菩薩是不行善業的,反而證悟之後的菩薩是更具菩薩性來利樂眾生的。

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三行實性即是空,讓我們可以正確地看待三行所引生的福性、跟罪性等等。第一個是福性是因緣所生,也就是說布施以及利樂眾生的時候,我們應該遠離對於福性的執著,能夠朝向三輪體空而前進,這樣子就能夠由布施單純的福德而伴隨著解脫功德,以及令福德功德更加的增廣。另外菩薩也要瞭解說:不只是要有世間福德,也要有護持正法的福德,菩薩應當作的包括要發起菩提心,要能夠修學正法、以及依教奉行,也要能夠自利利他,這樣子才是對 佛世尊的最上供養。

第二個罪性它也不是真實不壞,因為罪行是依生滅變異的虛妄覺知心配合虛妄想而造作出來的,所以當然沒有真實體性;既然沒有真實體性就可以透過懺悔、補償等方式來轉變,所以悟後的菩薩能夠轉依無罪性的如來藏,而積極行菩薩道。也因為菩薩的智慧、以及真實轉依的關係,能夠徹底轉變心行、能夠得到真實懺悔跟轉變業種;這也就是實相懺的道理,能夠真實地發露懺悔,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同時菩薩的目標是要利樂眾生,本來就不應該造作惡業。

第三個不動行,不動行因為它引生的果報也不是究竟的。因為如果出生在色界、無色界,如果他沒有斷我見的話,還是不能出三界輪迴。所以說修行者是應該追求三乘菩提的見道;而不動行這一些禪定的修學,基本上也只是工具,不是主要的修學目標。而從這個不動行的道理,我們必須要了知如來藏在一切六塵境界中隨緣而如如不動──我們就要轉依這個清淨的體性,菩薩在五濁惡世中利樂眾生,才能夠不染著六塵境界。

因此從上述的討論我們就瞭解說:有如來藏的正知見就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法義、就可以連貫經教中不同角度的開示,而不會落入謗法的後果。這樣就能夠獲得更增上的智慧、能夠利益更多的眾生,同時自己的福德功德,也能夠更加增長廣大。

從今天對於三行的空與不空的討論,讓我們知道如何正確地看待三行,也就是三行雖然是由其生滅的體性、或者轉依如來藏的角度而說是空,可是因果卻是昭昭不爽而不空的;因此菩薩應該以正確的作意來行菩薩的正行。而菩薩修行慢慢深入之後,在福德因緣具足的時候,便能夠轉入內門修學,可以入不二法門,這個時候他對於三行的看法,又因為實證與智慧的提升這些關係而會有所不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