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發心(二)

第46集
由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內容以 平實導師所宣講的《起信論講記》為主,來為大家解說,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法緣。

今天我們繼續來談「菩薩的發心」,上一集我們講到 馬鳴菩薩開示:【而實菩薩種性諸根發心作證,皆悉同等,無超過法,決定皆經三大無數劫成正覺故。】(《大乘起信論》卷2)馬鳴菩薩的意思是說,無論菩薩的種性、菩薩的根器、菩薩的發心,菩薩的修證乃至成佛,決定都是要經過三大無量數劫,依第八識如來藏不生不滅心修證,才能成就正等正覺。所以實際上,沒有哪一個菩薩的法,是可以超過佛菩提道如來藏正法,只有修證過程中,法義有深淺廣狹的差異,全部內容則是完全沒有差別;絕對不是以第六識生滅心作為成佛的根本心,因為第六意識正是佛陀所說的生滅心,是虛妄的法。

但是達賴十四卻說:「因為意識是根據前一剎那的意識,在它的續流中是無始的,意識是無始也無終。」(《修行的第一堂課》,先覺出版社,頁163。)又說:「……而細意識卻永遠存在。因此,什麽是一個有情衆生?一個有情衆生,是一有身體與心智的個體,而基本上這裡所謂的心是極細心。」(《揭開心智的奧秘》,眾生出版社,頁267。)然而 世尊開示:「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諸所有意識,彼一切皆意法因緣生故。」(《雜阿含經》卷9)世尊說得很清楚了,這個意識在進入正死位以後,就斷滅了,而且諸所有意識,包含一切的粗意識、細意識、極細意識,都是意法為緣生的生滅法。顯然達賴十四主張意識也無始無終,乃至細意識卻永遠存在,完全不符 佛說,是外道常見論;這是把最低層次的常見外道法放到最高層次的如來藏正法之上。如果有人講得天花亂墜,說他證得真如心了,檢驗的結果,卻仍然只是凡夫意識的生滅心,這就不是您所要跟隨的對象,不是您要修學的法門;這就是當代學佛人首要的任務,要建立這樣的知見。

馬鳴菩薩又說:「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示所修行種種差別。」(《大乘起信論》卷2)隨著眾生世界的不同,因此所看見的、所聽見的法,就會有種種不同的差別,雖然眾生所見所聞的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看來似乎有所不同,但是諸世界菩薩們的根性其實都是一樣的。有的人一天到晚抱怨:「唉呀!我們這個世界真難修行啊,五濁惡世啊,你看去極樂世界多愉快呢,去那邊都是諸上善人在一起啊,沒有人會來給我討厭的境界啦,也沒有人一天到晚來誹謗我,也沒有人一天到晚想要來謀殺我,或者欺騙我的錢財,什麼討厭的境界都不會有,你看那樣子多好修行。」但是西方極樂淨土跟這裡有差別嗎?其實沒有差別,極樂世界有地上菩薩,這裡也有啊,這邊有凡夫眾生,極樂世界也有凡夫眾生啊!實報莊嚴土的地上菩薩們都是其樂融融,中品往生的方便有餘土,都是娑婆世界的凡夫往生而成為阿羅漢,也很不錯啦;雖然沒有般若慧,至少有解脫慧,他們都正在聞熏般若,看未來會不會發起菩薩性來。但無論是上品往生的實報莊嚴土和中品往生的方便有餘土,以及下品往生的凡聖同居土,這三種淨土其實是合在一起的,並不是分開三個地方的;這個就要等到明心了以後,再來思惟才會懂得。

那些下品下生的眾生們,住在七寶池中的廣大蓮花裡面,因為他們的見惑、思惑煩惱,以及我所上面的煩惱,都還沒有斷除啊,有好多人都是一天到晚在那邊苦惱的。所以 佛要用八功德水,順著那些蓮花上上下下,就弄出聲音來讓他們聽:「苦、空、無常、無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讓他們不斷地聽這一些法,他們待在那朵廣大蓮花裡面的時間,得要那邊的十二大劫,那邊的一天是這裡的一個大劫,換算成這個世界的劫,要待多久呢?簡直長得不得了啊!要每天不斷地像聽錄音帶一樣地過日子啊,長年聽下來,他們有時候也會煩啊,所以 阿彌陀佛才施設八功德水,讓他們消除煩熱的心情,可以繼續地聽下去。因為他們的我所煩惱都還沒有斷除,心還很不清淨,當然沒辦法讓他們離開蓮苞啊,否則極樂世界就會有:貪、瞋、惡口、殺人等事件出現了,那就不叫極樂世界了。他們所住的那個蓮苞,雖然廣大如宮殿,但畢竟還是關在那裡面嘛,那其實像是個活犯人,就好像有人犯罪而被限制居住地區不許離開一樣,只是生活好得不得了,享受得很!他們得要一直熏習,熏習到根性轉變了,知見提升了之後,蓮花才會開敷,他們才能出來見佛。但是下品往生的人出離蓮苞時,就只能見到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已,乃至下品下生的人出了蓮苞以後,還見不到 觀世音菩薩的本尊,甚至於連化身都還看不到,只能聽到菩薩的聲音。既然不斷地聞熏大乘佛法,從蓮苞出來之後,他的菩薩根性當然已經熏習完成了。可是還沒有熏習完成之前,他們的心性跟我們這邊眾生,在那邊吃牛肉、吃羊肉的心性,並沒有什麼差別;下品生的人縱使花開出來了,住在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中,什麼時候才能見道呢?《觀經》裡沒有說他們何時可以見道,當然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啊!

所以,大家不要抱怨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啊!應該歡喜地說:「這裡也不錯啦,有正覺講堂可以讓我們聽這個法,親證實相。」因為將來去到極樂世界,蓮花開了以後所聽到的法,跟正覺同修會講過的經典以及《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所講的法,都是差不了多少的。因為你如果修證不到那個層次,你去到極樂世界,所能吸收的法要跟在這裡所吸收的法要是一樣的;如果你修證的智慧更高了,平實導師所講的很多細膩的法義,以及隱藏密意而說的法義,你也都可以具足吸收,將來去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見了你就歡喜:這個人好教,這是從正覺同修會那兒來的。既然是這樣子的話,關於明心見性和三賢位的法,如果去到那邊用長劫來修,但是在這邊以短劫就可以修成,那為什麼不在這裡先修成呢?所以有的人想,下一世往生到極樂世界接受 阿彌陀佛的教化;或是也有的人想在末法,還有九千多年的時間當中,勇猛精進地繼續再來人間護持最後一分正法法藏,自利利他快速修集入地所需的廣大福德資糧,爾後往生到兜率陀天彌勒內院熏修唯識種智,待五億七千六百萬年 彌勒菩薩降生人間成佛時,跟隨 彌勒尊佛修學,並且廣度眾生,而能快速證得阿羅漢果,以及證入初地果位,而得蒙 彌勒尊佛現前授記:多久以後當會成佛,在什麼地方成佛、佛國叫什麼、佛號叫什麼,會有多少的聲聞弟子、多少菩薩弟子,正法、像法、末法時期有多少年等。這不就長劫入短劫了嗎?

但是密宗所謂的烏金假淨土,諸位可千萬別去,因為那兒根本沒有三乘菩提的正法可學,烏金淨土其實就是羅剎、夜叉的果報土,如果被教導要到那兒去,將來往生的果報就是跟著一起飲酒食肉、貪愛淫觸,當起羅剎、夜叉來了,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要有知見去判斷,我們學佛的過程應該怎麼樣,然後在親近善知識的過程當中去檢驗善知識所說的,是不是真實可行之道,有沒有聖教根據,他是不是真的有這種證境?絕對不能聽人片面之詞,你就相信了,一定要透過他所說的內容,他所列出來的次第,把 佛所說的聖教量拿來比對、檢驗,然後看他所說的那個佛法修證,以及弘法過程當中有沒有人確實能證?那麼,你這樣去求證之後,如果發覺是真實如此的,那就是你所要去走的路,就是你所要跟隨的善知識。

因為十方世界無量無數,因此眾生的根性、狀況、環境也都有無量無數的差別,必然導致所見所聞、熏習根性的種種不同,既然是所見所聞、根異、性異,當然菩薩也就隨著他所見的這些眾生的種種差別,而示現種種不同的成佛的狀態和過程,但是本質上仍然是三大無量數劫而成佛。換句話說,每一個塵沙惑你得要去斷,解脫道的見惑與思惑你得要去斷,解脫道的習氣種子你得要去斷;見惑是一個大劫,思惑也是一個大劫,每一個煩惱障中的習氣種子也是一個大劫;所知障裡面所有的塵沙惑的隨眠你要一一去斷,每一個塵沙惑隨眠,正是一個大劫,每斷一個隨眠就是過了一個大劫,你如果一世中能夠把它們斷盡,你就是一世中,共過完三大無量數劫,如果塵沙惑必須要歷經三大無量數劫才能斷盡,那麼你就得整整過完三大無量數劫以後才能成佛。就看你斷煩惱障的現行和習氣種子隨眠的速度快與慢、就看你斷所知障的塵沙惑隨眠的速度快與慢,來決定您成佛的速度,以及決定您成佛過程的艱辛或著者輕易;都是由這裡來決定,所以龍女轉身成佛快過他人,所以有人遲遲成佛,歷經長劫的三大阿僧祇劫。總而言之,菩薩的修證都是同樣的內容,都是依憑這個無上菩提心——第八識如來藏來修學,只有修證過程法義有深淺廣狹的差異,全部內容則是沒有差別的,只要兩大障「煩惱障與所知障」能夠如實地斷盡,無妨一生成為究竟佛;如果不能斷盡,那也無妨以一大劫為一大劫,這樣遲緩地過完三大無量數劫才成佛;就看個人的福德、因緣,以及根性的差異而有種種的差別。

但是想要發起真菩提心的證悟,由親證菩提而發菩提心,一定得要具足三種心才可以,因此 馬鳴菩薩提到:【此證發心中有三種心,一、真心,無有分別故。二、方便心,任運利他故。三、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大乘起信論》卷2)馬鳴菩薩說親證菩提而發菩提心,這當中有三種心:真心、方便心與業識心;這三心不離方廣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三種能變識。第一種叫作真心,就是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第一能變識——真心第八識,祂真實常住、清淨寂滅,所以是第一義心,又能變生三界世間,變生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等法;所以才能有第三能變識輾轉變生萬法,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是第一能變識,又因為祂不觀察六塵萬法,也不貪厭六塵萬法,所以 馬鳴菩薩說「真心無有分別」。第二種叫作方便心,就是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第三種能變識,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六識中的意識,能搭配前五識而任運地觀察、覺知、分別六塵萬法,只要意識觸及六塵萬法,在語言文字出現之前,這個覺知心就已經分別完成了,所以不必用語言文字來作種種分別,只要一見就已經分別完成了;所以說意識是方便心,也因為祂能廣作思惟與分別,深入地細細分別,所以能夠廣設方便而利益眾生,所以 馬鳴菩薩稱祂為方便心。第三種叫作業識心,就是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第二能變識,又叫作意根,又叫作末那識,又叫作我執識;馬鳴菩薩在前面又說祂是現識,這裡說為業識心,因為這個心是造業的根本,也是受業者,所以說意根是業識心。要證發心得要具足這三種心,也就是唯識增上慧學所說的八識心王,如果不是八識心王少分,乃至具足親證,而說他已經證發心,甚至已經證得佛果,那一定是騙人的。

這八個識在這一段論文,歸納為三大類的心:真心、方便心、業識心。第一個叫作真心,有關真心的體性在前面幾集中親教師已經解說很多,我們這裡主要就 馬鳴菩薩所說的真心無有分別的體性來說明。真心就是真實心,為什麼第八識如來藏叫作真實心呢?因為祂從來都於六塵無分別性,而且是本來於六塵就沒有分別性的心,所以是佛法所說的真實心。

常常有人認為這個意識覺知心,只要打坐入定不起語言文字上的分別,那就變成無分別心了,因為這個時候都沒有語言妄想,一念不生,既然一念不生,那麼當然就沒有分別,那就是無分別心了。或是有的密宗上師教導弟子,必須每天打坐,一座至少兩個鐘頭,並且只要至少連續坐滿六百座,禪定就能成就、就能開悟,因為他們認為,將來只要連續六百座完成了,就能夠一念不生,那就是證得佛地真如了,這樣叫作即身成佛,而且是究竟佛。但是完全沒有妄想而一念不生,到底是有分別還是沒有分別呢?實際上既然清楚知道,自己完全沒有妄想一念不生,很明顯的就是已經分別完成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清楚了知,怎麼知道自己在定中是一念不生呢?既然很清楚的了知,了知就是分別了嘛。又譬如走在路上,看見前面有一坨狗屎,心中完全沒有語言文字很自然地跨了過去,而且完全不會踩到喔,為什麼會跨過去並且完全不會踩到呢?因為這時已經分別完成了嘛,若是沒有分別肯定會踩到狗屎,因為走路看見狗屎的時候,雖然沒有打妄想,但你的分別已經完成,就這麼單純地完成分別了,所以這個一念不生離念靈知心還是分別心啊!這絕對不是真心。真心是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始終、本來就是不分別的心,才叫作真實的無分別心,不是把有分別的覺知心去修定,然後變成有時分別、有時不分別;這是最重要的基本觀念,如果這個觀念不建立起來的話,想要和佛菩提道相應證悟真心,那就沒有可能了。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菩薩的發心,第二單元今天為大家解說到這裡。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阿彌陀佛!


點擊數: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