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與離惡修善

第82集
由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持戒與離惡修善」。

受持戒法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佛菩提道上能夠順利前進,因為戒法是世尊以祂無量無邊的智慧為我們所制定的,只要能清淨持戒絕對有不可思議的殊勝利益。因此,受戒之後一定要依照 世尊的開示確實去作,這樣子就能夠逐漸讓善法增長而遠離惡法。只要正確地去作,實際上就一定會成就,而且可以很快呈現出持戒的功德出來;因為戒法是吻合三界因果律的,因此持戒所產生的效果,就有成就的決定性。在這個單元裡面,我們要來探討在《優婆塞戒經》卷6中,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希望藉由這些內容的討論,讓諸位菩薩在受戒後能夠順利持戒,並且善法日日增長。

首先我們先對於善法,略作簡單說明。善法包括兩個特性:第一個是善法的自性是非顛倒性的,它能夠對治在面對境界時,所生起的顛倒性之不善的染汙法。譬如面對眾生時,生起的慈憫之善心,能夠對治顛倒而不生起瞋恚之惡心,這是第一個特性。第二個特性是善法是安隱的,能夠令人往生善處,與獲得修學之成就,而且善法也能夠讓菩薩饒益有情,作種種利他之行;相對的,惡法的自性是顛倒性的,屬於不安隱性。而持戒是佛子所應遵守的,它的目的也是希望讓佛子的善法能夠快速增長。

第一部分《優婆塞戒經》卷6中的經文,內容為:「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既受戒已,口不說惡,耳不樂聞;不樂說世,亦不樂聞;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是故得名寂靜淨戒。」首先,口中不說惡事,耳朵也不樂聞惡事;雖然在世間法上也是一樣有這種教導,但在這裡面特別要再叮嚀的原因,是因為口業是很容易成就的,如果對著某人講,而且對方也能聽得懂,只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透過嘴巴講一講就能成就,而且話一說出口就很難再回收了。因此我們要留意,不要說別人的過失,如果知道他人有過失而應該改正,就直接告訴他,不要向他人傳說,這樣我們就得到持戒的大功德了。也就是讓一切人都能夠免於被傳揚惡事的無畏功德,同時也不要樂於聽聞別人說他人的過失;一方面別人所傳說的事情不一定正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從自己這裡再傳播出去。事實上,菩薩的心思是要放在正法與利樂眾生上面,因此內心中就不會喜歡去聽聞別人的種種是非之事。

所以接下來 世尊開示:「不樂說世,亦不樂聞。」因為菩薩整天忙著修學正法與利樂眾生,他是沒有時間去說,或者聽聞一般世間的世俗法,因為這些世俗法對菩薩來說並不重要;因此內心的作意,自然也不會在這上面,所以說出來的都是佛法,或者是圍繞著佛法的事情。同樣的在正法道場裡面,都會教導學員不要到處攀緣,應該攝心在正法上面,這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時常攀緣不僅浪費時間讓內心不寂靜,也很容易越談越多,超越原先所設定的談論範圍,難免談論是非;有時候連犯了口業都不曉得,再加上現在都有電話、手機、電腦、網路等等,使得攀緣更容易發生。因此,這裡一開始 世尊的開示確實是非常非常重要,值得大家特別留意。

接下來,「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是故得名寂靜淨戒。」惡覺觀就是在心中起了種種貪、瞋、癡等不好的念頭或想法。譬如有人在野外看見了一隻動物,他馬上就會生起一個影像,把牠烤了、燉了以後變成什麼模樣?味道如何?這就是惡覺觀。生起了惡覺觀之後,他有可能就會發展為實際的行動,或者即使沒有真的去做,也會因為時常現起而熏習成為種子,儲存在自心如來藏之中,對於修學就有不好的影響,因此大家應當要始終遠離惡覺觀。

譬如在《大寶積經》卷88中的開示:「迦葉!比丘若在靜室、若在窟中、若行若坐若臥,若念貪欲、若念瞋恚、及餘種種諸惡覺觀,隨所住處,其中諸神,知彼比丘心生愁憂,作如是念:『此諸比丘非法非宜,於正法中得出家已,思惟如是不善之法。』迦葉!彼諸神等知彼比丘,各作方便令不安隱。」這裡面的開示,更是提醒我們要留意,因為自己的惡覺觀可能都被天神知道了,這對於自己的戒行與正法弘傳是有虧損的;而且惡覺觀也能再引生其他種種的煩惱出來,對於自己的修學就會產生障礙。而在佛法修行上也要遠離下地的惡覺觀,才能證得上地的境界。因此,我們從上述《大寶積經》卷88中的開示,也可以更加瞭解遠離惡覺觀的重要性。

又譬如在《大莊嚴法門經》卷2中的開示:「諸惡覺觀是煩惱體性,不淨攀緣故煩惱則生,清淨覺觀故煩惱如客,是故煩惱不與空智和合,不與無相無願和合。」因此,我們必須以智慧來觀察,惡覺觀是攝屬於煩惱體性,也要了知煩惱法的過失與生滅虛妄性,並且能夠時常生起清淨的覺觀。而聲聞解脫道,因證空、無相、無願三三昧,可以逐漸斷除煩惱;證悟的菩薩也因為了知如來藏心從來離六塵見聞覺知,所以永遠無相、從來無所得。因此轉依如來藏之後,就不再作種種不如理的追求,何況是追求惡覺觀呢!同時我們要知道,生起惡覺觀之後,它就佔據了我們現起清淨覺觀的機會,是有排斥作用的,因此是非常不值得的。

接下來「不親近惡友」,這個也是極為重要的開示,大家應當記得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中的開示:「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因此,親近善友或善知識,是菩薩修學聖道應當要作的第一件事,要親近善友當然也要不親近惡友,如果親近惡友或惡知識,就有可能受到邪教導,而跟隨著惡友一起造作惡業,乃至毀謗正法,後果真的是非常嚴重。所以有智慧的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親近善知識,而遠離惡知識,才能有後續的聽聞正法,如理思量與如法修證。因此在《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卷1中的開示:「擇其善者從之,惡者遠離之。我與善知識相隨,自致成佛。」就是在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事實上佛法雖然浩瀚如海,但基本的道理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這麼難,如果有善知識正確的教導,對於其中的基礎法義與架構,要把它建立起來並不是這麼困難;問題出現在於在大家所接觸到的知見來源當中,有許多錯誤的說法,或外道知見混雜在裡面,乃至於也有許多相似佛法魚目混珠。因此,讓初學者無所適從,造成許多人在修學多年之後,因為被誤導;因此連最基本的法義都弄錯,也無法建立正確的佛法基本架構,所以 世尊才會開示:「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真的是一針見血,而且大慈大悲的教導。因此,在邪說氾濫的環境中,要如何找到難得值遇的善知識,是一件極為重要而且關鍵的事情,大家一定要慎重選擇;即使是證悟的菩薩,仍然需要善知識的慈悲攝受,才能確保不退轉,並且才能夠安穩的一步一步往初地通達位邁進。所以,如果能夠遵循上述 世尊開示的:「口不說惡,耳不樂聞;不樂說世,亦不樂聞;終不放心在惡覺觀,不親惡友。」就能夠獲得寂靜淨戒,也就是能夠轉依如來藏,依道共戒安住其心。

接著第二部分,也就是《優婆塞戒經》卷6的經文,內容為:「菩薩若見破戒惡人,不生惡心,為設種種善巧方便而調伏之;若不調伏,當生憐愍,不為身命破戒捨戒。」這裡開示:菩薩如果看見了破了戒的惡人,不可以對他生起惡心;我們對謗佛、謗法者,尚且不生起惡心,何況只是破戒,而不謗佛、謗法的人,所以不該對他們生起惡心,應該為他們施設種種善巧方便來調伏他們;如果不調伏他們,我們也應該不對他們生氣,不必到處把他們的惡事,加以宣揚。如果菩薩受戒之後,自己不能把心調伏下來,至少也應該憐愍眾生,而不要傷害眾生;乃至於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都不應該去破戒、捨戒,而以惡行來傷害眾生。這裡就是在強調菩薩要能夠攝受眾生,即使是破戒的惡人,也是在攝受的範圍之內。因為破戒的惡人也是有因緣才會這樣,也許是被惡知識所誤導,他們也是急需要菩薩救護的,何況菩薩早已發過「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由這裡,我們也會聯想到,在《悲華經》卷6中開示 釋迦世尊的大願之一為:「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願令他方世界所有五逆之人,乃至行諸邪道,登涉罪山,如是眾生臨命終時,悉來集聚生我世界……。為是眾生故,於娑婆世界諸四天下,一時之中,從兜術下,現處母胎,乃至童子,學諸伎藝,出家苦行,破壞諸魔,成無上道,轉正法輪,般涅槃後流布舍利。」也就是 釋迦世尊發願要在五濁惡世成佛,並且不棄捨十方世界任何一位五逆的眾生。這種大悲願,真的是我們效法的對象,當然諸位菩薩也可能聯想到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願。這樣子,《優婆塞戒經》卷6這段經文的道理,大家就應該可以理解了。

再來第三部分,《優婆塞戒經》卷6的經文,內容為:「食已先修慚愧之心、不放逸心,為治身命如療惡瘡。若入村落如刀刺林,攝護諸根修集正念,觀察可作及不可作,不生放逸。」在飲食之後,身為修道之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修慚愧之心,然後要能心不放逸;也要知道飲食,只是在治療色身虛弱的病,不是為了享受而吃,是為了維持生命、保養道器。如果進入村落時應當觀察這六入的一一入,都猶如刀刺一樣;因此,應該攝護諸根、修集正念,要把六根攝受好,不要把六根往外放去攀緣;要把正念照顧好,應當觀察何事可作、何事不可作,心中不要生起放逸之心。這裡所開示的攝護諸根,對於初學者來說,是要特別留意的,因為如果對於種種的六塵境界、五欲境界之貪著心,還沒有辦法淡薄的時候,攝護諸根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而證悟的菩薩因為已經斷我見的關係,知道蘊處界都是虛妄之生滅法,並且已經可以轉依如來藏了;因此,各種境界對於他的影響力就比較低。雖然如此,一些往世的因緣現起時,有時候對他也是會有很明顯的影響,因此在面對境界時能夠作到一觸即止,也是很重要的。

這裡面主要在開示慚、愧,與不放逸這幾個善心所法。慚與愧屬於五位百法、善十一心所法的其中兩個,也是七聖財其中的兩個;因此其重要性可知。慚愧的主要意思就是說,對於自己錯誤的行為,能夠勇於發露而不覆藏,並且立誓永不復作,因此有慚有愧才能滅罪,以及有向上提升的機會。如果作錯事而無慚、無愧,那連一般世間人都無法接受。因此,慚愧是每位修學者,都應該具備的基本善法;如果無慚、無愧的話,那種種之佛法修學就很難談得上了。而菩薩雖然沒有造作惡業,也能常懷慚愧遠離憍慢,知道自己尚有許多煩惱無明;知道自己救護眾生、破邪顯正的能力還很有限。因此,要以上位菩薩為學習目標,發起勇猛精進心。

另一個善心所法為心不放逸。對於菩薩來說,就是不斷的努力為眾生作事,努力護持三寶,假使是念佛就得時時刻刻淨念相繼,如果能夠這樣,當然能夠快速成就道業。因此在《大方等大集經》卷26中開示:「云何名為不放逸?不放逸者名如法住;如法住者如說而住。……善男子!一切佐助菩提之法,以不放逸而為根本。」因此,不放逸就是要能夠時時攝心安住於正法、依教奉行。而所有修學的方法都必須配合不放逸來成就,修學之道不進則退,菩薩既然已經決定要行菩薩道,那就要心不放逸。如果專心在法上用功,那就能夠忍受於種種的逆境,因此便能夠一步一步往前推進。因此在《顯揚聖教論》卷1中開示說:「所有無量善法生起,一切皆依不放逸根。」為什麼不放逸的角色這麼重要呢?因為不放逸,其實它包含了精進、無貪、無瞋、無癡四個善心所法的特性。因此,不放逸對於所有修學者的修善防惡之道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面我們把《優婆塞戒經》卷6中,這一段非常重要的開示,分作三部分來作說明,從最前面的戒護口業、離惡覺觀、不親近惡友,到攝受惡人,再到修慚愧之心,與不放逸行等,這幾點都是在修學中極為重要的項目,也都是在戒法的含攝範圍之內,我們應當把它牢記在心裡面,可以讓我們時時檢討自己,是否有偏離或疏忽這些開示,有問題就隨時修正,道業才能快速進展。

因此,今天討論的這些內涵,如果能夠確實履行,那在持戒之後,就可以使善法功德能夠日日增長,並且在修行路上能夠層層轉進;有了戒法的護持,在離惡修善之行,就可以更確實及更有效率。期望諸位菩薩都能夠積極修學善法與累積福德,讓道業能夠快速成長。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