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歸五戒始修學(三)

第71集
由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我們接續著之前所說的《菩薩優婆塞戒經》的經文,我們同樣的方式,先把底下連續的經文先唸過一次,再給它下一個標題,再加一點簡單的導說。

【若優婆塞常能出至寺廟僧坊,到已親近諸比丘等;既親近已,諮問法味;既問法已,當至心聽;聽已受持憶念不忘,能分別義;分別義已,轉化眾生,是名優婆塞自利利他。】(《優婆塞戒經》卷六)延續了我們之前所說的,您三歸五戒之後,如實的四種修,慢慢地逐分去證得解脫果,趣向遠離生死過咎、趣向於涅槃安樂。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繼續下來的話,我們要有自利利他的行為,所以這裡經文說「是名優婆塞自利利他」。這個標題我們把它設為「自利利他」,其實它所說的內容就是四種法要,或是所謂四預流支。

四種法要,這是引用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ㄧ段——一個頌偈。經文的頌偈是這樣子講的:【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所以我們把這裡稱為四種法要。這四種法要頗類似於—可以相比擬—我們經常說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維」就是一張網,四周四方、上下左右的一個粗的繩子,有這樣一個粗繩—主要的繩子—來提振這中間的網;同樣的道理,能夠支持住我們整個佛法當中修行不壞的,就是要依於這《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說的四種法要。在大乘裡,我們稱呼它四種法要,其實在小乘的經論裡面也有提到,完全是相等的ㄧ個概念,它叫作四預流支;依於這四預流支,我們才能夠證得預流果,乃至更上的二果、三果,乃至無學果阿羅漢果。四預流支,這些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不過基本上它精神是相似的;四預流支的話,它是親近善士,然後一樣是聽聞正法,第三個叫作如理作意,第四個就是法隨法行。如理作意、法隨法行,這是我們經常聽聞到經論裡面會去看到的,那您這樣子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跟小乘的經論相比對,大概就會知道那ㄧ個法隨法行,還有這樣子的如理作意的意義,是什麼樣子的ㄧ個解說了。

我們講完了這樣一個單元,我們設定它為「自利利他」,又說它其實就是依於四種法要,或是所謂的四預流支,而證得三乘菩提——趣向三乘菩提的初果;就是在證得初果之前,您所要蒐集的這樣子的身、口、意業的福德智慧這些資糧。經文說:在我們成為優婆塞之後,因為要親近善友,所以我們出至—要出離開自己的家—到寺廟、到僧人所聚集的地方,到了以後,要親近這一些比丘,也就是僧寶;親近了以後,要向這一些僧寶諮問尋求法的義味,就是三乘佛菩提諸法,三乘法的ㄧ個法的ㄧ個義味——真實義。既然已經從這邊親近善友、聽聞正法之後;問了法以後要至心,當他要演說、回答我們之後,回答時候,聽聞的時候要至誠心、要認真地去聽聞,就是佛經裡面的「諦聽、諦聞」;聽聞之後,還要能夠如理思量,如理思量還要記憶、還要持誦,然後能夠經常的念念在心,不會說忘失掉、不會有失念;能夠憶念不忘,如實理解之後憶念不忘,能夠去分別了知更深細的裡面所蘊藏的法義,依自己如理思量、自己的如法修證之後有思有證。我們說聞思熏修之後,要付諸於實踐去實證。能夠分別義、能夠憶念不忘,然後再依自己的所知所證,來轉於以自己的身、口、意行來化育、來弘導眾生,令眾生也像自己一樣能夠親近佛法,能夠如實修證,能夠如實趣向解脫,這樣子的優婆塞才能夠叫作自利利他。

自利利他,如果我們這裡把它再講得更清楚一點,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所發下的「四宏誓願」。四宏誓願是自利利他,就是自度度他,自己要成佛,也希望眾生成佛。四宏誓願大家都知道:「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需要提醒菩薩一點的是:四宏誓願幾乎是每個學佛的人都會發,可是他卻不一定知道這個四宏誓願已經蘊含了我們從菩薩發心,乃至成就佛地果位所需要具足的全部的ㄧ個大綱要領。我們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信受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信受一切眾生依於如來藏有無量無邊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依五蘊所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往生於或者是無色界、或者是色界、或者是欲界,乃至欲界當中的地獄、畜生、餓鬼諸道。既然皆有無量無邊的輪迴,無量無邊的輪迴當中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那我們所要孝順的、我們所要慈悲的,應該就要基於已經是一個優婆塞,相信輪迴,而要相信眾生無邊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這樣子的ㄧ個起心作意,在體會到自己輪迴當中的這一生的苦、過往無量世的苦,乃至未來如果不解脫的苦;再想到這一世的父親、母親,不希望他受苦,這一世的夫妻,彼此不希望他受苦,這一世的子女乃至親友朋友,也不希望他們受苦;因為這樣的如實信受輪迴,信受三寶為解脫之因,所以信受 佛爲我們所立下的這個四宏誓願。其實這個四宏誓願本身也就是一個戒,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過的要自立誓願、自誓作戒,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要立下這個戒,因為所有的佛法的修證,如果不是以成佛為依,那都是不圓滿的。所以我們說,四宏誓願的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簡單說,它就是菩薩從大悲心中生。菩薩因為知道自己的苦,知道自己輪迴的苦,信受輪迴當中無量無邊的眾生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自己要脫離輪迴的痛苦,也希望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的痛苦;依這樣的大悲心,廣大的一個悲願 ,所以才發下了四宏誓願的第一個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眾生無邊誓願度,可是自己沒有功德福德,那如何呢?當然您就要知道了,輪迴的根本乃至福德缺乏,在於兩種的障礙;換句話說,您要解脫兩種障礙才能夠成佛,不只是能夠解脫聲聞菩提、緣覺菩提所遠離的ㄧ個分段生死煩惱而已。「煩惱無盡誓願斷」,主要指的就是成佛所必須要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當中的相應於分段生死的煩惱障,也就是一念無明,也就是人我執或簡稱我執,無邊無量的這些儲存在我們第八識如來藏當中的這一些煩惱心性的ㄧ些種子。我們說過,特別是正覺講堂當中,每一次我們上課結束都會唱誦:「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在這裡指的就是煩惱障,三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因為心性、因為煩惱的這些心所有法:貪、瞋、癡、慢、疑,乃至於所有的大隨煩惱、小隨煩惱;因為這樣的心性而去造作身、口、意的惡業,所以因為煩惱而造業。造作惡業了,當然後世就要受報;這跟之前我們才講過了,到地獄、到畜生、到餓鬼受第ㄧ正報、第二、第三正報,乃至來了人間還有餘報、還有相似果。這「願消三障諸煩惱」這樣子的ㄧ個迴向的ㄧ個迴向偈,其實講的也就是煩惱障。

當然「願得智慧真明了」,主要指的一樣是這一邊的四宏誓願的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無量誓願學,要成佛不只是要斷煩惱,斷煩惱只是免於分段生死輪迴而已!要斷煩惱障——要斷煩惱障的現行,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的無學聖者,也就是阿羅漢,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獨覺、或是緣覺,也都作得到。然而要能夠如實地斷所知障,也就是相應變易生死的這一個所知障,或者又叫作無始無明,或者又叫作法我執,那就必定一定要能夠成佛的時候證得一切種智了,才能夠如實叫作無量的法門你都已經學習成就,無一法而不知,沒有一個法門是你所不瞭解、你不能夠為眾生解說的。這也是所謂的如來的四無畏,因為自己斷了煩惱障、所知障,所以能夠無所怖畏於跟眾生解說斷除煩惱、遠離生死的道理。四無畏的話,菩薩們可以自己去翻閱一下就知道說:為什麼四無畏其實就是依於煩惱障斷了、所知障斷了,自利的部分以及能夠利他的部分來說如來具足這四無畏。

四宏誓願最後一個「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從大悲心中生,發心要成佛要來自度、要來度他之後,您就要在煩惱障、在所知障上用心,煩惱障一念無明,分段生死;所知障無始無明,變易生死。煩惱無盡誓願斷,在五蘊現前的時候,依於證初果斷我見、二果薄貪瞋癡,乃至三果來斷五下分結,乃至四果來斷五上分結成為小乘無學果;這時候雖然不能像地上菩薩一樣慢慢地在斷除煩惱障的習氣種子,可是終究在煩惱的現行上面,是已經能夠所謂的自知自作證,知道自己不受後有了。這樣子還不能成佛,如果是定性聲聞者,也只是一個不肖子、一個自了漢而已;只了脫自己的生死,不顧過往無量世來的父母這一世淪落到何處?未來世又如何在三界六道當中去繼續輪迴受苦?我們是菩薩,我們不只要斷煩惱障,我們還要成佛;成佛不只要斷分段生死,要遠離一切性障煩惱,成佛還要對所有的一切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如何的運作,能夠無一法而不知。這也是佛為什麼能成就十力、十八不共法,乃至剛剛所說的佛地的四無所畏的道理。終究最後因為煩惱障斷除了、所知障斷除了,免於分段生死、免於變易生死,終究「佛道無上誓願成」了。

這樣子就結束了嗎?不是!自度、度他,終究成佛了;我們要效法無量無邊已經成佛的大菩薩的精神,譬如 觀世音菩薩,過去世就是 正法明如來;譬如 文殊師利菩薩,過去的所謂 龍種尊王佛,或是說 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或是未來祂要成就的 普見佛,都「倒駕慈航」!四宏誓願的精神,絶對不是在成佛之後就停止,一開始我們是自己發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自己成就了;成就之後,還要幫助所有的眾生也是一樣能夠發起誓願;發四宏誓願之後,也幫助無量的眾生,無盡的煩惱幫他斷,有無量法門在教導眾生;就跟我們本師 釋迦牟尼佛、就跟無量無數的諸佛如來、大菩薩,乃至於平實導師所作的事情一樣,最後自己成就無上佛道,也希望眾生成就無上佛道。這四宏誓願就是所謂的「法輪常轉」,所以我們經常會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成就佛道之後繼續轉法輪,這才是我們發四宏誓願,也才是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道理,因為眾生無邊——無量無邊,絶對不可能能夠度盡的!當然我們在因地凡夫的時候所發下的四宏誓願,也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四宏誓願的精神就是優婆塞自利利他,真正的究竟的自利利他。

那我們再舉,雖然說我們現在是講《優婆塞戒經》,那麼無妨先提到《梵網經》,這樣子的一個很多大乘菩薩都依它為戒經的這一部《梵網經》。《梵網經》就是大梵天王有一個網,這個「網」其實是來譬喻成我們的「戒」,佛所立下這菩薩戒,就跟一個天網,我們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依這個四維、這一個天網,我們剛剛講的四預流支、四種法要,我們如實修行了,或是說再譬喻成這個四種法要當中在戒的部分,我們每一個戒都依於這樣子的一個修行,而能夠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菩薩心性是不會跟眾生相爭的,可是「疏」是我們對於我們戒行積極的;消極的不只是不造惡,我們還要積極的作善,這才是《梵網經》引用這個梵天,有了這樣一個梵天寶網這個譬喻的精神。

《梵網經》菩薩戒經常有提到:「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我們就是依於這三句話來解說剛剛的四宏誓願,乃至我們一開始所說的:菩薩優婆塞就是居士男,乃至優婆夷居士女,要如何的三歸五戒之後,依於四種修:親近善友、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量、如法修證,慢慢地趣向於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乃至完全轉依於大乘—佛乘、菩薩乘—來修學佛法,終究成就佛地的一個道理。《梵網經》菩薩戒的「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簡單來講,「佛性常住」,佛性就是如來藏的妙真如性,也就是如來藏能夠出生一切功德法的這一個真如體性。我們說如來藏具足無漏無為性與具足無漏有為性,這個無漏無為跟無漏有為,我們其實可以《六祖壇經》慧能祖師他那個自性偈,就是開悟的時候所說的自性偈,來這樣子的一個相對照。因於五祖三更袈裟裹住,為他講說《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時候,六祖大悟之下,他說了一個自性偈,很多人都知道,我們來唸一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前面四樣,就是所謂的無漏無為性,就是一個真如——這一個般若理體法界實相心的真實如如不動性,是本來常在自在性。後面一個能生萬法,就是祂的妙真如性,祂的無漏而有為性。依於如來藏,無量無邊的眾生有輪迴;依於如來藏,一切種子、一切的功德、一切法界而有這樣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不斷地運行;依於佛性常住,有情常住;依於如來藏是輪迴因。我們在經典裡面都有聽過 佛說過了:「如來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如來藏是我們造作善不善,能夠出生五蘊的來造作善不善的這一個根本因;離開五蘊、離開意識、離開七轉識,沒有善不善可言。依於如來藏出生五蘊,五蘊造作了善惡業之後,業種由如來藏所蘊藏,依於業種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惡趣;只要沒有解脫,會繼續在如來藏所普遍興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這樣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說心法(因為無色界沒有色身),而不斷地輪迴。佛性常住就是這個道理。

依於佛性常住,我們就必須要瞭解一切眾生都有無量無邊的輪迴;無量無邊的輪迴當中,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無量無邊的不同的互動的關係,因為有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輪迴生死大戲當中;對於這些輪迴大戲當中的我們的尊長,我們要起「孝順心」,譬如對父母、祖父母、對於師長、對我們尊敬的一些人,你要起孝順心;所以你自己要求解脫,也要有這樣的孝順心,不只是孝順這一世的父母尊長,你還希望能夠永遠地孝順他,這才是大愛,真正的孝順。對於上如是,對於下乃至對於同輩,在無量無邊的生死當中,曾經互為父母、兄弟、姊妹的這些兄弟、姊妹同輩,乃至夫妻、乃至親友,乃至這一些善緣的鄰居,你能夠經常見到的這一些沒有善緣修學佛法的人,你要因為自己親近了正法之後,知道正法、知道三乘菩提法才是真正的解脫生死之因,你應該要對他們生起「慈悲心」,也希望他們能夠如您一樣能夠發下四宏誓願、能夠親近善友、能夠聽聞正法,聽聞正法之後,還能夠依於聞、思、熏、修,聞所成智慧、思所成智慧,然後因於這樣的熏習修行,而終於能夠成就一分的修所成智慧。這才是真正的《梵網經》菩薩戒的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的精神;也才是真正的我們剛剛所說過的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宏誓願自度度他、自誓作戒的一個精神。

從這邊,我們再回到我們一開始所說的自利利他:「若優婆塞常能出至寺廟僧坊,到已親近諸比丘等;既親近已,要諮問法味。」或許有人會質疑、會有點懷疑:是不是我們所有的善知識,就只侷限在這些比丘呢?是不是所有身披袈裟的比丘,都是我們可以能夠諮問法味的對象呢?這個問題,我們就先留到後面的單元再來作詳細一點的解釋。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先講解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