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歸五戒始修學(一)

第69集
由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也就是平實導師所著作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的導引。我們在收看這個節目的時候,要提醒菩薩們的:這裡節目的弘法,主要就是一個入門,就好像您去國家公園的話,一個導引圖而已!在您收看了節目之後,請您務必還要回去深細地去翻閱一下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然後再如之深思而奉行,這樣才能夠去證得身為一個優婆塞應該要有的一些知見,以及依於知見而能證得的果位。

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先要講說《優婆塞戒經》的經文,我們先把它唸一遍,再來為菩薩們做一個簡單的宣說:【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時,供養三寶時,若坐禪時,若修善時,若讀經時,供養父母時,當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剋罰。」是人福德日夜增長,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種果:一者無作果、二者報果、三者餘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脫果。】(《優婆塞戒經》卷六)這整段經文,我們簡單用一行話把它濃縮起來叫作:「一個優婆塞受了三歸五戒開始要修行,初始修行當先立制,也就是要自誓作戒;然後由於這樣子的一個作法,可以讓您依於遵守五戒,依之修行而證得五果。」

這整段的經文,如果我們把它跟正覺同修會一般會跟學員菩薩們在演說的時候,用四種修來容括這一個我們初始修行的重點,那就是:第一個、修學知見,第二個、修習定力,第三個、修集福德,第四個、修除性障,也就是四種修。經文裡面第一個我們說「若欲施時,供養三寶時」,這個就是我們剛剛說的四種修當中的修集福德。「若坐禪時」,很清楚的就是修習定力,也就是依於無相憶佛、念佛、拜佛來提升自己的定力;因為一切修行無不以戒、定、慧為入門開始,既然已經三歸五戒了,再來就要修學,不管是五停心觀,或是說依於正覺同修會平實導師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而為了因應世人的需要,稍微作了一些改變的這一個無相憶佛、念佛、拜佛,類似於五停心觀的讓我們先把我們的妄心能夠歇息下來,求得定力之後,再依於戒、定而來生出一個真實的智慧,依於定、慧再來修除性障;這個就是「若坐禪時」所說的要修習定力。

再來「若修善時」,這裡的若修善,當然就是修除原先的一些惡習慣,建立新的好習慣。我們經常說:好習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壞習慣是我們最壞的敵人。這一個習慣在佛法中來講,我們用兩個字「熏習」來稱呼它。熏習當然是先要有一個能夠受熏持種的如來藏,依於七轉識——特別是依於能夠修戒定慧的意識,來成就我們的染污心種慢慢地被汰換成清淨的心種;這樣的修行就是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行,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業,讓我們身口意業落謝成為的種子,能夠讓如來藏中的煩惱業障這些種子能夠逐漸的清淨。若修善時,就是等於除了剛剛的欲施、供養三寶、坐禪,還有讀經、供養父母其他的善事,都可以把它歸類於這裡的修善;當然也包括了六度裡面布施之外的持戒、忍辱、精進,乃至修學般若。若修善時是修集福德,乃至修除性障。

「若讀經時」,當然很清楚的這就是在從我們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入於佛菩薩所留下來給我們的經論,依之於思惟之後,再如之而修行,就能夠如實證得三乘菩提。若讀經時之外,我們還要「供養父母」,供養父母是一個菩薩最基本的必須要培植的福德。我們說堂上的父母就如同我們家中的兩位活佛,父母是我們的報恩田;身為一個菩薩如果連世俗人所必須要具足的最基本的人格,就是對於有恩的父母都不能做到孝養奉侍的話,那就枉生為人!連人格都不具足,那就不要想說修學菩薩道了。之前也跟菩薩們提過,即使您是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您也必須要具足三福淨業;三福淨業,我們有時候把它歸類成一個世間福——世福,又說有戒福,又說有修福。而世間福來講,第一個就是孝養父母,離開孝養父母,一個人的格就已經失去了,一個人格失去了,連道器都不夠資格,那更不用說要能夠成為優婆塞,能夠來如實地往上進修天乘所需要的更具足圓滿的修習十善,乃至更上的修學四禪,乃至更上的三乘菩提那就更不用提了。

好,那經文這邊它又有說到「當先立制」。當您發心要作四種修,您要欲施,您要供養三寶,您要修學坐禪,您要修學諸多的善法,您要讀經增長知見,您要供養父母增益福德,這個時候您要先「立制」。立制這個「制」雖然不是志氣的志,可是這個制還是有類似的,就是要自誓作約——要自已發下誓願、要自己給自己設下一個制約,這個制約就是「我若不作,要自剋罰。」這個精神就是屬於菩薩戒的一個精神。雖然我們這裡的菩薩戒不是《梵網經》的十重、四十八輕,而只是屬於優婆塞一個新學菩薩所要遵守的戒律,但終究是希望大家來修學菩薩乘佛法成佛,而不是使大家只歸依於那一個聲聞乘、緣覺乘的法而成為一個定性聲聞人。定性聲聞人,我們有時候會方便說他並不是一個真正能夠孝養過去乃至於未來無量父母的一個修行人,因為他證入無餘涅槃之後,他是一個自了漢,他於過去父母沒有辦法報恩。那菩薩不一樣!而菩薩性的建立,必須在優婆塞剛開始的時候,這種心性就必須先確立下來,所以菩薩戒我們要求的不是像聲聞戒要取相戒,您身犯了、口犯了才叫作犯戒;菩薩戒不是,菩薩戒不是身、口犯了才叫犯戒,菩薩戒起心犯了一個惡念,就已經是要自我懺悔,佛前自責其心了。菩薩戒除了要消極防惡之外,更重要的還要積極造善,就是因為要積極造善,不是因為造惡了才叫犯戒,是您該做的善事、您該精進的善法,您疏忽了、懈怠了,那一樣是叫作違犯了菩薩戒的精神。因為菩薩要成佛三大無量數劫,如果屢屢的像龜兔賽跑當中的兔子,自認為自己很聰明,自認為自己福德廣大,起了一個慢心認為:「我不需要精進!同樣的時間,我就可以來收集比別人更多的智慧福德資糧。」那這樣的心態,一定會讓自己變得先發心卻晚別人成佛。

好,當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剋罰。」這樣的人抱了這樣的精神——一個精進不斷的精神,就能夠福德日夜如同恆河流水,日也流逝,夜也流逝,日夜當中日夜都增長。這樣的增長可以讓我們依於這樣的三歸五戒之後如實的四種修行,而終究能夠證得少分的、慢慢地具足這五種果報。五種果報:第一個、無作果,第二個、報果,第三個、餘果,第四個、作果,第五個、解脫果。經文說「具足受持五戒」,當然五戒之前一定還有三歸,有三歸、有五戒這樣慢慢地少分具足了以後,小乘聲聞見道——斷我見,乃至大乘菩薩明心所需要具足的四證淨,也就是四不壞淨。對於佛法僧三寶、對於佛所立下的戒,佛法僧戒都有清淨的信心,乃至終究依於證得沙門果,乃至更上的大乘菩提的果證量,而能夠真正地、如實地對於三寶一切有清淨的、具足不壞的金剛不壞的信心,這才叫作真正的四不壞淨,也就是四證淨。

那我們現在再回來,把這五種果簡單地解釋一下,為什麼三歸五戒、如實的四種修習之後,能夠讓我們證得這五種果?第一個、無作果。所謂的無作,就以沒有眼前身口意特別的、著意的造作,就能夠擁有的一個果報。這種無作果,其實就是過去辛勤的熏習,自然而然養成的一個心性,這個心性習慣性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好習慣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當你如實的四種修已經養成習慣了,時間到了自然就拜佛,時間到了自然就讀這一些佛菩薩的著作來增益自己的知見,時間到了該去做一些護持正法乃至幫助眾生的事情,自然起心作意;這種起心作意不是因為眼前的境界才生起的。現實生活當中經常看到的例子:就好像一個喜歡抽菸的人,當他開始要戒菸的時候,可是一戒,有一個笑話說:「戒菸很容易!因為我一天就可以戒三次了,一天戒三次,一年就戒了大概一千多次了,可是都從來沒有戒成功!」為什麼呢?因為當他在一個可能是工作空閒之餘,他明明是要戒菸,但是只要手一閒下來,不由自主地就從腰包裡面掏出打火機、香菸,點了以後都吸了幾口了,才會猛然發現:「欵!我怎麼又在抽菸了?我不是要戒菸嗎?」這是在一個負面的不好的習慣,它會產生一個無作,因為習氣導致的一個結果。

同樣地,當一個優婆塞如實受了三歸五戒,深信輪迴的苦痛,深信三寶乃至三寶當中 佛所立下的戒,這樣的佛法僧戒是能夠解脫輪迴痛苦的一個根源、一個根本;有這樣的具足信心以後,然後自然在三歸五戒之後,就能夠如實的精進於四種修。這樣一個修行,就能夠像一個抽菸的人一開始養成抽菸的壞習慣,慢慢熏習成就,乃至熏習成就以後知道抽菸的壞處而想要改掉的時候,卻已經有一個壞習慣深深地烙印住了,這也都是一個心性的問題,一個習慣性—心的習慣性—的問題。這種無作果,不只是這一世我們的長久熏習會讓我們有這樣的無作的心性,自然而然的就能夠去相應於這四種修,不需要別人叮嚀,不需要自己好像要起床還要一個鬧鐘,自然而然的時間到了、因緣到了,就依於這樣的無作的心性,而面對眼前的境界而作了正確的選擇。不只是今世如此,到了隔世,依於這一世的心性長久的熏習,我們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抽菸這些壞習慣是這樣的心性;你修學正法,因為深信輪迴因果,因為深信三寶,深信於戒是解脫的因——根本,那您如實的在前一世,也如實的這樣子的不斷地熏習精進,這樣子的一個心性習慣性,就好像我們開車的時候,即使是油門放開了,車子還會滑行很遠,這就類似這樣子的一個無作果。在下一世來講,譬如您這一世在守五戒方面,您不妄語,您說話很誠實,這樣一個誠實的心性,會在下一世讓您在沒有遇見一個善知識——或說不管是世間的善友或是說佛法的善知識,乃至你還沒有重新再接受三歸五戒的時候,由於過去世的熏習,由於心性的已經養成,您不需要有身口意造作有這樣子的一個場合再重新受這個三歸五戒,您自然就會遵守您前世心性延續到這一世的自然就不會妄語,這樣子的一個果報,就叫作無作果。

無作果之外還有所謂的報果。任何的善惡業,因於我們身口意行的造作,身口意行是從如來藏—從第八識—所出生的五蘊十八界當中的生滅法的一部分;依五蘊當中七轉識的造作有了身口意行,生滅的五蘊它雖然是剎那生滅、剎那就過去了,不是常住之法,可是依這個剎那生滅出生的五蘊而有的身口意行,這個身口意行這些造作的身口意業,在生滅的五蘊落謝之後,卻依然會儲存於如來藏當中。如來藏當中既然有業種,我們都有聽聞過:【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五十七)這個果報,就是我們這裡的報果,乃至後面的餘果。報果、餘果,我們現在是依於三歸五戒、四種如實修行而有的果,這是指善業,善業有善業的善報,乃至善報之後的餘果、餘報;那惡業當然也有。

我們這裡就先舉一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在卷6的經文當中,布施的相反就是貪財;我們就以一個反面的——一個負面的,來解說前面所說的五果當中的報果跟餘果。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6,佛有說到:【或有菩薩,以貪多財而為恐怖,自己財寶恒求積聚而不受用,何況能施貧乏眾生;於己財寶深生貪著,於佗財寶欲令損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換句話說,有一些居士或是說有一些世間的人,他因為貪愛錢財,我們所謂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為貪愛錢財,因為錢財的繫縛,恐怖自己這些財富沒辦法累積、沒辦法持續為自己所擁有,對於自己已經所擁有的財寶,一直還是不斷地想要有更多,賺了十萬還想要有一百萬,賺了一百萬要一千萬,一千萬還要一億,一億不夠還最好兩億、三億,一生當中永遠是被這財寶所繫縛;又怕說花了一分就少了一分,只是恆常地一直在求財富的增加卻都不受用。像這樣子一個吝嗇—慳吝—的眾生、貪財的眾生自己不能夠受用,他當然更不可能願意掏出腰包裡面的錢財來布施,來利益那些貧乏困苦的眾生了。不只是如此,如果他的心性還是更往一步的話是不太好的心性,他不只是對於自己的財寶深深貪著,他還要比較,他還希望別人財寶不要跟他能夠相比、相提並論;不只是心性上如此,還付諸於行動,對於他人所擁有的這些財物,還要想方設計的來損減他,讓別人能夠虧減而不能夠跟自己來相比。就是這樣的心性、這樣的惡心行、這樣的慳吝、這樣的對於眾生不布施,乃至對於眾生前來要求他幫忙的時候,還口出惡語!對於他人的財富,不只是不能夠隨喜讚歎別人有福德,還要想方設法的用一些不好的計謀來讓人家虧損。

因為這樣的心性,這樣的業行的造作,因為這樣的因緣:【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大地獄受無量苦。如是苦報,名為第一正感之果。從地獄出受畜生身,身常勞苦,水草不足,經多時中酬損他財。如是眾苦,名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餓鬼中,困飢渴苦,無量千劫不聞漿水飲食之名,其咽如針其腹如山,縱得飲食隨變為火。如是苦身,名為第三正感之果。畢是罪已來生人間,貧窮下賤為他所使,於諸財寶所求難得,於一切時而不自在。如是餘報,名相似果。】(《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六)剛剛所唸過的經文就是說:那樣心性的眾生,會因為他這樣子的惡心行跟惡口行乃至惡身行不斷地虧損、傷害眾生,因為這樣子的業—身口意行的業報—的原因,雖然他當世不會馬上受報,可是隔了一世或是乃至後後世因緣果報成熟了,以是因緣,命終之後他會墮某一大地獄當中,雖然不是無間地獄那樣的苦,可是仍然要先在地獄當中要來酬償過去世所造作的惡業,要在地獄當中受無量的不同種類的苦。像這樣苦報最重的先報,所以稱為「第一正感之果」,是第一個就是我們所謂的正報,相對餘報而言這是正報。「感」就是一個自然的由於如來藏的運作而感應出生的一個果報。然後從地獄出來之後還要受畜生身,受畜生身的時候,又還要常常被這主人所勞役而蒙受痛苦,連自己身為畜生所要飲用的這些水草,也都經常不夠,處於飢乏。這就是相對於他前世當中所造作的:於這個貧乏眾生不能夠如實的慷慨布施培植福德資糧,乃至再加以詬罵。再來「經多時中酬損他財」,這就是我們剛剛說的,要來酬還損壞他人財物的這樣子的一個過失,如是眾果就稱叫作「第二個正感之果報」。

時間的因素,我們這一單元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們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