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三)

第69集
由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一系列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繼續這個子題「菩薩如何自利利他」。上一集已說明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什麼菩提道比二乘菩提殊勝?第二個部分、菩薩離開菩提就沒有菩提之法道,離開菩提之法道就沒有菩提;菩提之法道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菩提之法道。

接下來 佛又開示:善男子!菩提之法道,包括了學與學果。什麼叫作學?就是在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什麼叫作學果?就是在佛菩提道進修、學習及熏習中,已經有一部分佛法修證成就,得以具足不退轉的人。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無法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菩薩在第二大阿僧祇劫,雖然可以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可是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所以菩薩在第一大阿僧祇劫,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布施,名為學。菩薩於第三大阿僧祇劫,於一切能作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作布施,於一切眾生作布施,名為學果。從 佛的開示可以得到一個重點,那就是學與學果的定義與差別。

如同前面所說,學就是有學,於佛菩提道中還在進修、學習及熏習,還沒有具足成就不退轉的學人;然而這樣的學有下列幾種不退轉,那就是信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謂的信不退就是指一般凡夫,對於 佛的開示有信心,但不是很精進在修行。譬如每週固定的時間到寺院聽經,不會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上,只是很喜歡聽經而已,聽經的時候很高興,所以每週才會不斷地聽法師講經,可是回家以後就忘了;像這樣對 佛的開示有信心,可是卻不會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會很精進在修行,名為信不退。然而有一些信不退的菩薩,後來很精進去行菩薩的六度萬行,也就是開始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及行般若度,去接近真善知識,接受真善知識的教導,來建立自己的佛法正知見。譬如真善知識宣說:所有一切法,包括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乃是藉緣而出生的法,它不是真實法,是虛妄法。於是學人透過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四加行,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虛妄。

由於學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很詳細地觀察,確認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虛妄的,不再認意識心是常住法,所以斷了三縛結,也就是將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了。學人雖然透過四加行將三縛結斷了,不再將意識當作真實我,可是他會懷疑:如果一切都是虛妄的,未來將五上分結斷了,成了四果的阿羅漢,可以入無餘涅槃,豈不是成斷滅空?因此緣故,真善知識告訴學人:有一個真實法名為真如,世間所有的一切法,包括意識在內,都是從這個真如出生,所以不是斷滅空,還有一個無餘涅槃的本際——也就是真如,乃是學人所要親證的標的。學人聽到真善知識這樣的說法,以及閱讀經典來比對,發現真善知識所說的是如實語,沒有欺騙人,於是接受真善知識說法,不僅心安定下來,而且還跟隨真善知識修學參禪的正知見。譬如:這個真如的體性是什麼、在參禪前應該具備什麼樣法與次法、又如何去圓滿法與次法的條件、參禪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是什麼等等,當這些條件都圓滿具足了,真善知識會教導學人如何去參禪,也就是教導學人,要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尋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真如;也就是透過能觀的心去尋找,本來就離能所、離覺觀的真如。當菩薩因緣成熟時,於一念頃找到一切有情因地的真——也就是如來藏,再加上諸佛菩薩、真善知識攝受,得以圓滿七住位,成為位不退菩薩。如果沒有佛菩薩、真善知識攝受,還是會退轉佛菩提,不名為位不退菩薩。

正如 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開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這告訴大眾真善知識真的很重要,如果學人破參了,沒有真善知識攝受,還是會退轉於佛菩提。如同經中開示:淨目天子法才及舍利弗等人,往昔曾破參過,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攝受,遇到惡因緣而退失佛菩提,成為外道而且無惡不造。當菩薩遇到真善知識攝受,得以明心七住位不退,以禪宗而言就是學果,在此之前名為學。

當菩薩成為佛所說的真實義菩薩以後,接著往眼見佛性邁進,如同明心一樣仍然要有真善知識教導,教導眼見佛性、法與次法的內容,教導如何去圓滿法與次法的條件。譬如:要有看話頭的功夫,要建立眼見佛性的正知見,要有眼見佛性的大福德等。當菩薩很努力、很精進去圓滿眼見佛性的條件,於條件圓滿時,於一念頃眼見佛性,眼見自己身心及山河大地虛妄,成就如幻觀,圓滿十住位轉入十行位中。當菩薩於十行位的真實行快圓滿時,得以成就陽燄觀,圓滿十行位因而轉入十迴向位。又當菩薩快圓滿十迴向的法界無量迴向時,得以成就如夢觀,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因而轉入初地通達位修行。菩薩於第一大阿僧祇劫,雖然已有總相智及別相智的般若智慧,可是無法像地上菩薩一樣,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更不用說能夠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了。所以三賢位的菩薩為了圓滿地上菩薩於一切有智慧布施的功德,所以往地上菩薩邁進,希望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

當菩薩於第二大阿僧祇劫修行時,面對愚癡的眾生,雖然用法布施來利益眾生,可是仍然有一些眾生不領情,乃至對菩薩無根毀謗。菩薩有時會生起一念退心而不想度眾生,導致菩薩行有退,這樣的行有退,可能半分鐘、一分鐘之久。當菩薩於行退時,還是會思惟:要成就佛道、還是要走度眾生這條路?如果不度眾生成不了佛道。最後菩薩還是打起精神行不再退,繼續用法布施來利益眾生,繼續面對眾生的毀謗。像這樣的行退,越往上行退的機會越來越少,行退的時間越來越短,一直到七地以後,得以圓滿行不退,才不會有行退的現象出現。

又菩薩於二地修增上戒學,於三地修增上心學,於四地、五地、六地不斷深觀四聖諦、十二因緣、修增上慧學,使得菩薩的智慧越來越勝妙,並於七地滿心,證得念念入滅盡定,得以圓滿第二大阿僧祇劫,因而轉入第三大阿僧祇劫。在尚未轉入八地修行以前,菩薩雖然已有道種智,可於一切作三乘菩提有智慧的布施,但是無法於一切時布施、無法於一切眾生布施,名為學,不名學果。菩薩為了圓滿學果的功德,轉入八地修行,八地菩薩於念仍然有退,仍然未達最究竟,所以繼續修行得以地地增上,使得念不退乃至最後成佛,得以究竟不退。又八地菩薩不僅已有智慧於一切作布施,而且於相於土自在,不須加功用行,只須作意,可以變現定果色來利益眾生。也就是由定所變現出來似有物質的東西為眾生所受用,所以能夠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既然八地尚且如此,更何況九地、十地菩薩,更能於一切時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因此在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薩,相對於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的菩薩而言,名為學果,在此之前名為學。

綜合上面所說:佛是以修行所需要的時程,來區分學與學果,是用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如果用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已證得自心如來的菩薩,智慧已經到彼岸,可以稱為學果,所以相對於前五度而言,前五度名為學,般若度名為學果。由此可知法無定法,端視眾生所需,佛才會施設不同階位說法,以此來攝受不同階位的眾生,讓眾生可以了知其中差異,而如實修行。同樣的道理,佛對菩薩摩訶薩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出現,一般而言,菩薩摩訶薩是指地上菩薩,是採取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另一種是指明心的菩薩,以及其以上的菩薩,當然也包括了地上菩薩都稱為菩薩摩訶薩,是採取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但不論是明心以上的菩薩,或者是地上菩薩,都可以稱為菩薩摩訶薩,像這樣的說法,端視 世尊當時所面對的菩薩稱呼而定。同樣的道理,學與學果也可以區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前五度與般若度,來區分學與學果,前五度是學,般若度是學果,是用比較嚴格的方式來定義。第二種、是用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與第三大阿僧祇劫來區分學與學果。第一大、第二大阿僧祇劫名為學、第三大阿僧祇劫名為學果,是用比較寬鬆的方式來定義,兩者都說得通的。然雖如此,兩者的內容相差非常大,學人不能因為 佛採用較寬鬆的標準,就志得意滿,像這樣的人,就是得少為足的新學菩薩。在佛菩提道的修行中,不是走平坦的道路,而是走比較蜿蜒曲折的道路,成就比較慢。

接著佛又開示:布施與波羅蜜有四句分別。第一種、對眾生有布施,但是沒有波羅蜜。是指聲聞、緣覺、一切眾生、外道異見。譬如:聲聞、緣覺雖然對眾生有布施,可是他們沒有到彼岸。為什麼?聲聞緣覺將我見、我執、我所執的見惑及思惑斷盡,證得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自我消失、願意將自己的蘊處界消滅,而入無餘涅槃,從此不再三界現身意。雖然 佛方便說阿羅漢證涅槃,實際上他們沒有證涅槃。為什麼?所謂證涅槃是覺知自己存在,而且證明自己是在無餘涅槃中,才可以說證涅槃。但是這些阿羅漢,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沒有意識來反觀自己、沒有意識來覺知自己是否在無餘涅槃,還能說證涅槃嗎?顯然沒有嘛!只是 佛方便說這些阿羅漢證涅槃,其實他們根本沒有證涅槃,也沒有到彼岸。既然聲聞緣覺沒有到彼岸、沒有波羅蜜可得,更不用說一切凡夫,以及外道異見有波羅蜜可得。就算一切凡夫外道異見有布施,可是他們連二乘的解脫也沒有,又如何能夠到達生死的彼岸呢?既然沒有到達彼岸,顯然他們沒有波羅蜜可得,所以說聲聞、緣覺、一切凡夫、外道異見有布施沒有波羅蜜。

第二種、有波羅蜜沒有布施。主要是指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賢位的菩薩,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初地到七地的菩薩。初住到六住的菩薩在外門行六度萬行,雖然有布施,可是沒有波羅蜜,方便說他們有波羅蜜;明心的菩薩雖然已經親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已經有了波羅蜜,可是他們的布施並不是最究竟的。也就是說,明心的菩薩雖然有三施,但都不是最圓滿的布施。就算菩薩圓滿第一大阿僧祇劫布施,佛認定這些菩薩僅有波羅蜜而沒有布施。到了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地上菩薩,佛還是認定這些地上菩薩仍然有波羅蜜,但是沒有布施,一直要到七地快滿心的時候,不得不斷盡最後一分思惑,成為七地滿心的菩薩以後,佛才認定菩薩有布施有波羅蜜。所以在這個階段,佛認為第一大阿僧祇劫三賢位的菩薩,以及第二大阿僧祇劫的初地到七地未滿心的菩薩,雖然有波羅蜜可以到彼岸,可是沒有布施。

第三種、有布施有波羅蜜。是指第三大阿僧祇劫的八地、九地、十地菩薩。八地滿心菩薩於相於土自在,可以隨時變現定果色來布施眾生,可以於一切時布施給眾生,何況是九地、十地菩薩更有能力來布施,故說有布施有波羅蜜。

第四種、既沒有布施也沒有波羅蜜。是指二乘聲聞緣覺中還沒有證得無學的人,乃至已斷五上分結成為阿羅漢,佛仍認為對眾生沒有布施也沒有波羅蜜。從上面的標準來看,佛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時程為標準來論定,也就是以八地、九地、十地菩薩能夠於一切有智慧的布施、、於一切時作布施、於一切眾生布施為基準,來區分布施與波羅蜜的四句分別。同樣的道理,其他五度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與波羅蜜也各有四句分別,也是以第三大阿僧祇劫八地、九地、十地菩薩的標準來類推,即可得到其他五度的四句分別,其中最主要差別是在有波羅蜜沒有布施這一句而已,其他都是一樣。知道這個道理後,就沒有任何疑惑了。

最後 佛以這四句分別,來定位學與無學,譬如說:非施非波羅蜜的二乘人,當他們迴心到大乘修學時,仍是有學,如果能證得亦施亦波羅蜜的八地無生法忍時,才稱為學果。可是二乘人依二乘法而言,只要斷盡思惑就可以稱為學果,名為無學,這是因為解脫道所說的一切法,到此不用再修學了,可以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中消失不見,所以稱為無學;在三果以下仍然稱為有學,因為還有解脫道的法義要學,仍然未究竟的緣故,所以無法入無餘涅槃,故稱有學。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