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論(二)

第127集
由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概說」。今天我們要繼續談:綜論(二)。

在上一集當中,我們已經把菩薩五十二階位作了概略的回顧。今天我們要繼續講解:菩薩在悟前和悟後有哪些差異,以及聲聞菩提的內涵。

菩薩在六住位滿心,完成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多的修學,以及能取空、所取空的四加行,在斷除了我見、我所見之後,對於破參所需要的福德、定力以及慧力就接近圓滿;就可以開始跟隨真善知識熏習參禪的正知見以及要如何參究,來找到自心如來。當然這時候,也要具備有至少超過欲界定的未到地定的功夫才行。

當菩薩開始依照真善知識所教導的參禪的方法,去參禪的時候,說實在,真不知道該怎麼樣來下手!這就像禪師所說的:「壁立千仞,無汝下手處。」會有這種狀況,最主要是因為真心並不是世間法,本身是無形無色;眾生又被無始無明所障礙,從來不曾和真心如來藏相應過,所以當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參究。所以在叢林當中,有許多禪師參到老死,仍然沒有辦法破參,這也是很正常的事。當菩薩在善知識的指導之下,去參究了一段時間之後,逐漸就會有了正確的方向,疑情也會越來越濃。這時候只等待因緣成熟,一念相應了就能夠破參。

菩薩在破參之後,不僅能夠找到自己以及其他有情如來藏的所在,而且也會因此發起了般若智慧。這樣的般若智慧,就不是二乘無學所能夠了知的境界了。譬如,世尊在《楞伽經》當中開示:

【大慧!如是藏識行相微細,唯除諸佛及住地菩薩,其餘一切二乘、外道定慧之力皆不能知。唯有修行如實行者,以智慧力了諸地相,善達句義;無邊佛所,廣集善根,不妄分別自心所見,能知之耳。】(《大乘入楞伽經》卷二)

世尊在這段經文當中,已經很清楚的為大眾說明:菩薩如實了知 佛陀所說的藏識第一義諦真實義理,並且在老實的參究之後,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得以觸證真心如來藏,也就是藏識。由於菩薩觸證如來藏而發起的般若智慧,已經遠遠超過二乘無學所行的境界;就算二乘無學窮盡定力與慧力,也無法了知菩薩的智慧境界,這是因為二乘人的慧力還不足以找到自心如來藏的關係。

由此可知,菩薩在悟前根本還不知道如何參究,甚至也不知道如來藏的所在;然而,菩薩在一念相應破參了之後,不但立即明瞭如來藏的所在,並且也會逐漸發起般若智慧。這樣的般若智慧,不僅二乘人無法了知,而且菩薩可以依照這個般若智慧,進修三賢位菩薩的別相智、地上菩薩的道種智乃至諸佛的一切種智。所以說,菩薩悟後所發起的智慧,和悟前真的是差很大,不是二乘人所能夠了知,更不用說是一般凡夫了。

菩薩在證悟了之後,同時也斷除了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等三縛結。

所謂的我見,就是將色身、意識等五蘊當作是真實我,也就是說,眾生不知道意識或者色身其實是虛妄無常的,所以就把意識或者色身當作是真實我而不肯捨棄。當菩薩證悟明心的時候,發現如來藏才是真實我;而意識或者色身則都是生滅之法,都是以如來藏為因,藉著種種緣,才會從如來藏出生的法,所以是被出生的法,而且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所以,當菩薩開悟了之後,就不會把意識或者色身當作是真實我,因而斷除了眾生的我見。

而所謂的疑見呢,就是菩薩在證悟了如來藏之後,對於自己有沒有親證如來藏、有沒有斷我見,心中是很清楚的,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懷疑。如果他對於所證的如來藏還有懷疑,或者是不敢接受這樣的事實,就表示他的疑見還沒有斷除,我見並沒有真的斷。所以,當菩薩在證悟之後呢,確定如來藏是真實存在,而且是不生不滅,對於這樣的事實能夠接受不再懷疑,就表示他的疑見已經斷除了。

另外,斷除疑見還有一種功德,就是當證悟者確定如來藏才是真實我而意識是虛妄我之後,以這個見地,可以很明確的來檢驗諸方大師到底有沒有斷我見,對於這樣的事情不會有任何的猶疑。譬如,有法師主張:「我們要把握自己,當自己的主人。」又有法師主張說:「我們要常常保持清楚明白,一分鐘、兩分鐘、一小時、兩小時乃至於一整天,這樣就表示是開悟了。」還有的法師主張:「離開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心才是真心。」當一個證悟的人聽到像這樣的說法,他的心中就很清楚:這些法師的知見都是落在生滅的意識當中,都是沒有斷我見的人。所以,當菩薩以真心實際理地的智慧來檢點諸方大師的時候,無論這位大師他的名氣有多大,都可以很明確的確定這位大師他到底有沒有斷我見,而且不會有任何的猶疑不決,這樣就表示他的疑見真的斷了。

而所謂的戒禁取見,就是當菩薩在證悟之後,就有能力來檢點諸方大師所施設的戒禁,到底如不如法,與斷我見有沒有關係。如果大師所施設的戒禁跟斷我見沒有相關,他所施設的戒禁本身就是不如法的;這樣不如法、跟斷我見毫無相關的戒,我們就把它稱為戒禁取見。例如,有法師規定他的徒眾,每天一定要打坐,而且要坐到一念不生。證悟者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這位法師他所施設的戒,並不是正確的施設;因為這樣打坐即使坐到一念不生,也沒有辦法斷我見的。菩薩能夠這樣清楚的判別諸方大師所施設的戒如法或者不如法,表示他的戒禁取見已經斷了。

所以,菩薩證悟了以後,就和通教的初果人一樣,包括我見、疑見、戒禁取見等三縛結一定都會同時斷除。所不同的是,菩薩證悟如來藏以及發起的般若智慧,不是以求自己解脫作為究竟,而是以利樂眾生、成就佛道作為究竟。所以,當菩薩證悟之後,就會發現到三乘菩提之間差異是很大的。不說別的,單單菩薩所親證的如來藏,佛陀在三乘菩提諸經當中都已經隱說以及明說了,可是二乘人並不知道,或者說他們沒有辦法找到。

譬如,佛陀曾經在《阿含經》當中提到無餘涅槃本際,其實這指的就是如來藏。

譬如《雜阿含經》當中有開示:「眾生無始生死,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雜阿含經》卷三十四)

也就是說,眾生因為無明,所以從無始以來,有如在漫漫長夜之中不斷的流轉生死,這都是因為不知道諸苦所依的本際啊!

這個本際其實指的就是如來藏,只是所用的名字不同而已。怎麼說呢?如果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異的心存在,有情的生命在死後就一定散壞了,那哪還談得上所謂無始以來生死輪轉之苦呢?所以,一定必須是有一個恆常不變異的心一直存在著,才能夠說眾生從無始以來不斷生死,有六道輪轉等等種種苦存在,而且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夠停止下來。像這樣才能夠領會這種大苦的本質。當我們明白了這是世間不變的真理,才能夠說懂得所謂的苦聖諦。

當眾生了知三苦、八苦等等諸苦之後,就會開始推究這些苦究竟是怎麼樣聚集起來的;推究的結果會發現,是因為有五蘊身的關係,眾生才有種種苦出現以及認知。這就是苦集聖諦。由於五陰出現,才導致了種種苦的出現。聲聞人為了斷種種苦,最好就要將五蘊身來滅盡之後,才不會有種種苦的出現。這個指的就是苦集滅聖諦。當既然知道要將五陰滅盡,那一定要有方法才能夠把這五陰來滅盡,並不是憑空想像就能夠把五陰滅盡的;所以,聲聞人就透過 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來將五陰滅盡,就不會再有五陰以及諸苦出現了。這就是苦集滅道聖諦。

上面所說的這些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以及苦集滅道聖諦,也就是 世尊所說的四聖諦。由於聲聞人相信 佛陀的開示,知道把五陰以及諸苦滅盡以後,就再也沒有五陰以及諸苦出現了,就能夠安處在滅盡、寂靜、清涼、真實的無餘涅槃本際當中。所以,聲聞人在未入無餘涅槃之前,一切諸苦當然是要依於本際才能夠存在,因此才會有種種的苦的存在以及領受;而在入無餘涅槃之後呢,五陰以及諸苦都消失滅盡了,只剩下無餘涅槃本際存在,處於寂滅、清涼、真實的境界中。而諸苦所依的本際,其實就是如來藏。這是因為諸苦一定要有所依,都是依於無餘涅槃的本際如來藏才能夠存在的。如果沒有無餘涅槃本際如來藏的存在,佛所說的解脫道就和斷見外道沒有什麼不同了。聲聞四果的阿羅漢因為相信 世尊的開示,知道進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才願意斷盡煩惱結,並且把自己的五陰以及諸苦滅盡,而入無餘涅槃當中。

由此可知,佛在聲聞菩提當中已經隱說有如來藏的存在,只是用不同的名相來替代而已。

又譬如,佛陀用另外一個名相來表示無餘涅槃本際以及如來藏。在《雜阿含經》當中,佛陀曾問聖弟子如何受持祂所說的四聖諦,聖弟子就向 佛陀稟白說:

【世尊說苦聖諦,我悉受持: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名苦聖諦。世尊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是聖所諦,是為世尊說四聖諦,我悉受持。】(《雜阿含經》卷十六)

在這段經文當中的「如」,指的就是無餘涅槃本際。因為四聖諦諸法都是從如來出生的,不能離開如而有四聖諦諸法的出現,四聖諦和如的關係是不一不異的。如是真實存在的,是可以詳細觀察的真理,而且是沒有顛倒的。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這個「如」其實就是無餘涅槃本際如來藏,只是 佛陀用不同的名相來形容祂而已。

此外,世尊在《雜阿含經》也開示「非我,非異我,不相在」的道理,其中的「我」,指的同樣是無餘涅槃本際如來藏,或者是「如」,因為,只有不生不滅的如來藏才能夠稱為是真實我。

譬如,如來在《阿含經》當中為火種居士開示說:【我為諸弟子說:「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如實觀察: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五)

經文的意思是說,不論是過去的色、未來的色或者是現在的色,不論是內色、外色,不論是粗重的色、微細的色,不論是美好的色、醜陋的色,不論是遠方的色、近前的色,一切都是非我、也非異我、不相在;不但色法如是,受、想、行、識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佛陀在這邊也已經很清楚的開示:色蘊不是真實我,但是色蘊是由如來藏真實我所出生的,所以也不異於真實我,所以說色蘊和真實我的關係是非一非異;而且色蘊和如來藏真實我一起和合運作,當色蘊壞滅的時候,本不生滅的如來藏卻還是依然存在不滅,所以說祂們不相在。色蘊既然是如此,受、想、行、識也同樣是這樣道理,不是真實我如來藏,也不異於如來藏我,與如來藏我的關係是非一非異的;與如來藏我一起和合運作,當受想行識諸法壞滅的時候,如來藏依然是存在不滅的,所以說祂們不相在。

由上面的經文可以證明,這個「我」其實就是無餘涅槃本際、如等等的異名,其實都是指的同一個心體如來藏。在這段經文當中,世尊也同時明確的說明了:識陰意識,無論是粗或是細,即使是細意識或者是極細意識,仍然都是生滅法,絕對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實我。

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知道,佛陀在《阿含經》當中已經談到真心的種種異名,譬如無餘涅槃本際、如、我乃至於入胎識等等異名;但是,佛陀在這當中只是隱說而已,並沒有明說。在二轉法輪的時候,仍然算是隱說;一直要到三轉法輪,才開始說明如來藏以及當中所含藏的種子的內涵。在這個之前,就只告訴二乘人:「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如、我等等的存在。」由於阿羅漢信受 佛的開示,知道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法而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中消失不見。

為什麼 佛在初轉法輪會隱說真心的存在,而不明說呢?最主要是因為二乘法是以快速證得解脫為主,所以只需要相信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就是究竟安樂、清涼、安隱的涅槃境界,這時還不需要實際證得微妙甚深的無餘涅槃本際;所以,佛在初轉法輪根據二乘人的愚昧根性,而隱說真心的道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下一次我們將繼續來講解:綜論(三)。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增進!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