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解脫道之兩種涅槃(上)

第82集
由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一系列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概說」。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二乘解脫道之兩種涅槃。

上一個單元已經談到,三乘菩提共道與不共道。共道的地方就是解脫德,也就是說,二乘人對於解脫三界生死的法道,他們是很清楚的,都是觀察蘊處界虛妄以後,二乘人知道無餘涅槃還有本際存在,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於捨壽後將自己的蘊處界消滅,讓自我消失以後,入無餘涅槃;菩薩則不然,於親證自心如來以後,現前觀察自己就已經是涅槃,不必急著入涅槃,所以故意留一分思惑潤未來生,不斷的取得未來世的五陰身,繼續在佛菩提道修學,來化導有緣眾生,使得菩薩盡三大無量數劫以後,成就自己的佛國淨土。至於三乘不共道的部分,也就是菩薩有法身德及般若德部分,則留在後面單元來加以說明。

大家都知道,二乘人所證的涅槃有兩種:無餘涅槃、有餘涅槃。然而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一定要去斷結才有可能成就,不是沒有斷結就可以入無餘涅槃的。因此,今天針對二乘人如何斷結的部分加以說明,讓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知道,二乘人是如何解脫於三界的,他們是斷了什麼結而入無餘涅槃的。

首先談的是一般的學佛人,普遍認為佛法不外是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十二因緣而已,只要懂了這些,對於佛法的全貌都已經瞭解;殊不知他們所認為的佛法太過狹隘,而且有很多錯誤的想法出現。乃至有出家人對於 佛所說的阿含解脫道完全偏離,因而走上常見與斷見外道中。

在佛世,聲聞人因為有 佛的教導,所以才能現前觀察蘊處界虛妄,首先先從四聖諦開始觀行。所謂的四聖諦,乃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集滅聖諦、苦集滅道聖諦,簡稱為苦、集、滅、道聖諦;也是聲聞人觀察自他有情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剎那生滅不已的虛妄法,所以是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既然是苦,當然是空,空則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是無我,因此斷了三縛結——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成為初果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願意自我消失,願意讓自己的蘊處界消滅,而入無餘涅槃。聲聞既然是從四聖諦開始下手,當然要解釋四聖諦的內涵。

所謂的苦聖諦,乃是聲聞人觀察一切眾生在三界六道輪迴所受的種種苦,這些苦不外是三苦、八苦。

所謂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由苦的事件所引生的苦,名為苦苦。譬如因為激烈運動,導致身體受傷了,當然是苦不是樂;因為運動受傷,導致要看醫生吃藥打針,這種因為運動受傷的苦,因而引生另外一種苦——要看醫生、吃藥打針的苦,名為苦苦。又譬如生病,導致身體行動不便,當然是苦;由於身體行動不便,導致要用拐杖、輪椅,乃至躺在床上動彈不得,需要人照顧,當然是苦;這種因為行動不便所衍生,另外要用枴杖、輪椅,乃至需要人照顧的種種苦,名為苦苦。諸如上面所說,因為某一種苦,而引生另外一種苦出現,就是苦苦;這樣的苦苦觸目可見,可以讓人深入觀察及瞭解,人間真的很苦啊!

又,苦終究會消失壞滅的,是生滅法,不是常住法,名為壞苦。譬如因為激烈運動受傷是苦,去看醫生,並依照醫生之囑咐,按時吃藥打針,這樣的病苦會漸漸消失而恢復健康,所以苦會壞滅、會消失不見的。又譬如因為生病,身體行動不便,所以需要用拐杖等物來幫忙,但是人體自然有自然恢復的功能,使自己的身體漸漸恢復健康,乃至完全康復,所以苦終究會消失的。

然而,從苦苦到壞苦之間,有種種的心行存在,有種種時間與空間的轉換過程存在,這樣的苦名為行苦。譬如從運動受傷開始,中間看醫生、吃藥、打針,乃至恢復健康了,這一段時間與空間轉換的過程,以及這段過程有種種的心行存在,而且也經歷了苦苦、壞苦階段,名為行苦。又譬如因為生病,身體行動不便,所以需要拐杖等物來幫忙,乃至最後完全恢復健康,這樣的苦經歷了一段時空的轉換過程,名為行苦。由此可知,行苦已經含攝了苦苦與壞苦在內。然而,不論是苦苦、壞苦、行苦,這三苦都是無常變異之法,都是虛妄法,不是常住法。

所謂八苦,就是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前四種苦是生、老、病、死苦。既然有出生,未來必定要壞滅的,所以是苦;然而世間人沒有智慧,以為出生是一件快樂的事,所以才會有慶生這個法出現。既然有生,未來必定要面對死亡,所以有死苦。在生苦與死苦之間,免不了要老、免不了要病,所以有老苦與病苦。這個生老病死苦,是為大家所熟悉的法,就算 世尊誕生人間,也要示現生老病死的現象出現;既然是無常變異的法,當然是苦,是空,是無常。

所謂的愛別離苦,就是無法與親愛的人在一起,而須分離兩地,乃至死別的苦;譬如因為戰亂、颱風、龍捲風、地震、車禍等等發生,導致與親愛的人分離或死別,無法在一起,名為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原本應該與親愛的人生活在一起,可是卻與不喜歡的人、討厭的人在一起;譬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樣的苦名為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就是所求不遂所引生的苦;譬如長期的失業,導致身上沒有錢維持生活,或者看見很喜歡的玩具或遊戲,可是父母考慮你會貪玩,因而耽擱學業成績,所以不願意買給你玩,讓你難過等等,這樣的苦名為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就是前面七種所聚集因而產生的五陰苦;這五陰就是色陰、識陰、受陰、想陰、行陰,能遮蓋眾生的智慧,因而有無明出現,使得眾生妄造種種業,未來世不斷的有種種的苦出現,不斷的受苦。由此可知,眾生會有種種苦都是因為五陰熾盛所產生的結果。

所以,這三苦、八苦、五陰苦,對二乘人而言,都是應該要滅盡的法,因為它們都是剎那無常、變異的法,不是常住法;然而這些苦,不論是三苦、八苦、五陰苦,乃是世間不變的真理,名為苦聖諦。

既然知道世間有種種苦出現,接著要探討,為何會有苦聚集的原因,導致著不斷在三界六道輪迴及受苦,也就是要探討苦集聖諦的內涵了。聲聞人探討的結果,是因為自己過去世無明的關係,造了種種善業與惡業,導致今世後有的五陰身出現,以及在受苦樂等報。為什麼會有無明?乃是過去世對於五欲六塵的韻味起了貪愛,因而造了種種善業與惡業,導致今世要受種種可愛以及不可愛的異熟果報。然而眾生沒有智慧,又因為今世無明所籠罩的緣故,再一次造下未來世要受胎,以及出胎後要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導致不斷的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了知了苦聚集的真實原因,乃是自己無明的關係,導致未來世不斷的有五陰出現,以及受種種苦報。能夠這樣如實了知苦聚集的原因,就有了苦集聖諦。

苦集滅聖諦,是讓諸苦聚集的原因消滅不變的真理,乃是聲聞人觀察一切苦、一切苦聚集的原因,都是因為有了五陰身;這個五陰身乃是色陰、識陰、受陰、想陰、行陰五種和合運作所產生的虛妄體,它不是常住法,是生滅法;如果願意將自己的五陰身滅盡,願意自我消失,不在三界現身意,不會再有未來五陰身聚集以及種種苦出現,這樣願意將自己的五陰身消滅,不在三界出現的不變真理,名為苦集滅聖諦。

苦集滅道聖諦,就是使自己的五陰身不再出現的方法,亦即聲聞人讓一切苦、一切苦的聚集以及讓五陰身消滅而入無餘涅槃,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成就。因此,聲聞透過四聖諦、四念處觀、八正道等法,去斷結證果,成為初果須陀洹,乃至四果的阿羅漢,可以入無餘涅槃,永不在三界出現。聲聞人能夠如實了知及實踐,不再讓五陰身出現的方法,名為苦集滅道聖諦。

因此,聲聞透過四聖諦等法,來觀察蘊處界虛妄,因而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於捨壽後入無餘涅槃。聲聞人知道四聖諦的主要內涵,就是要在自他有情身上的蘊處界徹底去作觀行。首先在意識心上,或者這個色身上,去觀察它真的虛妄,因為如實如理地去觀察,將意識的我,也就是眾生我,或者色身的我,確認它是虛妄的,因此斷了我見。

當我見斷了,去確認兩件事,就會知道疑見是不是跟著斷了。第一件,確定自己真的不再將剎那變異的意識我、色身我,當作真實我。第二件,去簡擇諸方大師所說所寫的,到底有沒有斷我見、斷身見。一一去簡擇的結果,發現目前佛教界有許多的佛弟子們,沒有一個有斷我見及身見的。譬如有人主張,「要保持一念不生,就能得解脫」;你一聽到這樣說法,他正好落入於意識我當中,根本無法得解脫。又譬如有人主張,「師父台上說法這一念心,弟子台下聽法這一念心,就是真心,就能得解脫」;你一聽到這樣的說法,知道他完全落入見聞覺知心中,怎麼可能得解脫?又譬如附佛外道的坦特羅佛教行者主張,「要不斷保持遍全身快樂覺受,未來不僅可以得解脫,而且還可以成就佛道」;你一聽到這樣荒謬的說法,知道那與佛法完全無關,怎麼可能得解脫以及成就佛道?諸如種種,經過你的智慧一一去簡擇及判斷,沒有任何懷疑,疑見就斷了。

接下來,以斷除我見身見的功德,去看待諸方大師所施設的戒律如不如法。譬如有人看見一條魚升天,錯誤認知,只要每天泡水一個時辰、兩個時辰就能得解脫,如果沒有泡水就無法得解脫;你就會知道,這樣施設出來的戒律,與斷我見無關,名為外道戒。又譬如有人主張,「每天要打坐,如果沒有打坐,無法得解脫」;如果你聽到這樣說法,這個人正好落入意識我當中,所以,他所施設的打坐的規定,與解脫無關。又譬如有人主張,「每天要不斷地打坐,一直要坐到一念不生,還要延續下去,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乃至一天以上,就能得解脫」;你一聽到這樣的說法,那是與佛法無關的外道戒,而且一念不生仍然有知,否則怎麼知道自己一念不生?這都落入在意識我當中而不知,怎麼可能得解脫呢?當一一簡擇諸方所施設的戒律時,你會發現,凡是與斷我見無關所施設的戒律,都是不如法的,乃是外道戒,與佛戒無關;能夠這樣觀待,表示戒禁取見斷了。

如是我見、疑見、戒禁取見斷了,名為斷三縛結的初果人,亦名須陀洹。這樣的初果的須陀洹,佛在《阿含經》預記:「不墮惡道,極七往返,必得涅槃。」也就是說,初果人他在解脫道的異生性已斷,不會誹謗賢聖而下墮三惡道受苦,所以聲聞的初果人最多欲界天、人間七次往返,就可以究竟苦邊,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在三界出現了。雖然初果人相對於世俗人名為聖人,可是在解脫道當中,仍然不是聖人,因為初果人名為預流——預先入於聖流當中;既然預先入於聖流當中,表示他仍然不是聖人,只是相對於世俗人而言他是聖人。如果能夠禮拜及供養,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未來可以成就解脫道或佛菩提道的資糧,而邁向 佛所說的三乘菩提的道路前進。

在這裏要探討的是,為什麼供養初果人可以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呢?因為 佛在《優婆塞戒經》已經很明白開示:【若施畜生得百倍報,施破戒者得千倍報,施持戒者得十萬報,施外道離欲得百萬報,施向道者得千億報,施須陀洹得無量報,向斯陀含亦無量報,乃至成佛亦無量報。】(《優婆塞戒經》卷五)

佛經中已經開示:如果布施給畜生,未來可以得到一百倍的回報;如果布施給破戒的人,未來可以得到一千倍的回報;如果布施給離欲的外道,未來可以得到百萬倍的回報;如果布施給初果向的人,也就是往初果邁進的人,未來可以得到一千億倍的回報;如果布施給初果須陀洹,未來可以得到無量倍的回報;如果布施給二果向,未來可以得到無量報;乃至布施給佛,未來是無量倍的回報。從上面開示可知,布施給初果須陀洹以上有無量報。在《賢愚經》也舉了一位女子燃燈供佛得無量報的例子,說明如下。

在佛世,有一貧窮女子名叫難陀,生活非常貧窮、孤獨。有一天,看見舉國上下供養 佛陀及沙門,因此思惟:「我之所以貧窮,乃是過去世沒有布施所造成的,今天得以遇到佛陀大福田,可是身邊卻沒有東西可以來供養。」難陀思惟之後不免感傷,深自悔責,出外行乞,希望能求得微少財物來供養 佛陀;沒想到行乞多天,卻只得到一錢而已,以此一錢到油店買油,想要燃燈供養 佛陀。店主人問:「只有一錢買油,所得的油並不是很多。不知道你買油要作什麼?」難陀說:「想要買油燃燈供養佛陀。」店主人知道以後,憐憫她身上僅有一錢,遂給難陀多一倍的油。難陀得已,非常高興,因此前往精舍,將燈點了供養 世尊,放在 佛前眾燈之中,並發誓言:「希望以此燃燈功德,令我未來世得到大智慧,以此智慧來照明及消除一切眾生垢闇。」發了誓願以後,禮佛而去。

到了晚上,所有燈都滅了,唯有難陀的燈繼續點燃著。隔天天明,目犍連見此燈還亮著,用手及衣服來搧風,想熄滅此燈,都沒有成功。佛陀看到後便向目連開示:「這個燈不是一般人所能熄滅的,就算你用四大海水來澆灌,用山中的風來吹熄,也都無法熄滅它。為什麼?因為難陀難捨能捨,成就布施,以及發廣大心所成就的功德,不是世間物所能熄滅的。」這時候難陀出現了,以頭面接足禮來禮拜 世尊,世尊則為難陀授記:「汝於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號具足。」難陀得 佛授記以後,非常高興,長跪向 佛稟白,希望隨 佛出家。佛即允許難陀出家,成為比丘尼。

由上面例子告訴大眾,布施給 佛陀可以得到無量報,乃至未來可以成佛。同樣的道理,布施給初果人可以得無量報,真實不虛啊!因此,布施給眾生真的有很大的功德,可以作為未來明心見性的資糧,乃至未來可以成佛的資糧。

由於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裏,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