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和大家談談,有人問說:「盲目受了菩薩戒後卻不能受持,學蕅益大師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後境界提升時再受菩薩戒。請問這樣做是否如法?」

如不如法?我們暫且不說。先來看看 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裡面的開示:「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若有人欲來受者,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使其人心開意解,生樂著心,然後為受。」(《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菩薩戒戒本所依據的經本有很多部,譬如說:《梵網經》中所說的是十重四十八輕,《菩薩瓔珞本業經》中所說的是十重四十二輕,菩薩《優婆塞戒經》中所說的是六重二十八輕等等;而其中唯以菩薩《優婆塞戒經》所說的菩薩戒是一世受,其他的經本戒本中所說的菩薩戒,都是盡未來際受。而受菩薩戒以後,都是有受法而無捨法的;而菩薩《優婆塞戒經》中所說的,是要到今世捨報同時才捨戒。既然是有受法而無捨法,而且大多數又是盡未來際受,那麼何來的於 佛前捨戒之說呢?這又不是講的是受聲聞戒。只有聲聞戒有所謂的捨戒,而且捨的還是聲聞戒而不是捨菩薩戒;所以就有比丘、比丘尼,捨戒還俗的事相。那麼假如菩薩真的是自己捨戒,意思不就是說他不再想要當菩薩了嗎?不應該會有這樣的事嘛!因為菩薩是尊貴的,因為好不容易自己心得決定發了菩提心而來受菩薩戒,怎麼還會有學佛人願意開倒車的呢?而自失善利,乃至於說是被人家誤導而捨戒的。

菩薩為什麼會是尊貴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30中,佛就已經這麼開示了:「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令安住獨覺菩提,所獲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無上正等菩提,則令世間佛眼不斷,所以者何?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歸依供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130)各位看看,單單是度一個人在菩薩法上心得決定,他所得的福聚就勝過教贍部洲諸有情類皆安住獨覺菩提,更何況說是聲聞的阿羅漢。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一些獨覺聲聞人,最多只是在未捨報之前度化一些有限的有情,而且只能傳授解脫道的法;捨報以後,他們也許生到欲界天,也許就不再回到人間;那對於眾生到底有何等的利益呢?

反觀菩薩則不然,若是一位心得決定的菩薩,也就是說,他於繼續修學佛菩提道法他已經不會再動搖,從短期上看,他雖然可能沒有辦法給眾生殊勝的法益,因為也許他是剛剛發菩提心,而且還沒有悟入佛菩提道;可是,假如假以時日,那這個時日是多久?是盡未來際!而不只是三大阿僧祇劫而已,他一旦有一世證悟了以後,不但可以教導眾生佛菩提道的法,也因為他同時也分證了解脫道的法,所以也可以攝受眾生想要修學解脫道的有情——這一類的有情。更因為說,他在證悟之前就已經有生生世世修學六度萬行的基礎,所以假如有前來求教的這些眾生,他於修學佛菩提道、解脫道的因緣都還不是成熟的話,他照樣也可以教導這些眾生人天善法;而且他會在教導眾生人天善法的同時,為這些眾生種入大乘法的菩提種。所以你看,佛才會說:「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如來應正等覺,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薩摩訶薩故,便有佛寶、法寶、僧寶,一切世間歸依供養。」從這樣看來,他能夠攝受教導的眾生到底有多少?當然是無量無邊!而且菩薩道的修學者,假如說從十信位滿足開始,還得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比起說聲聞道中從斷我見起,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返,就可以成就阿羅漢果;這樣一比較起來,所以菩薩法是要比聲聞法的深細微妙殊勝,當然是不可言喻的!

所以,好不容易發心受菩薩戒,為什麼會起心動念捨戒呢?這裡我們就先不談 佛所說的「有受法而無捨法」的部分,單單就來說,這麼樣一個起心動念捨戒,就會是在自己的心中種下了一念的退分的種子,那到底會對自己將來成就佛菩提道造成多大的損害與障礙呢?譬如說:有一件事情你覺得說,這是應該要處理一下的,你也許想說,正好我明天有空,那就來處理一下好了;可是,也許到了第二天,明明是有空的時候,卻這麼一想:這件事情好麻煩,現在我又很累了,明天再來處理吧!於是乎一個明天、兩個明天,也許就要這樣一直明天下去了;到頭來也許要一個月之後,才能夠把這件事情處理完畢。從這樣在日常生活中所可能發生的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來,一般人所謂的惰性的力量它是有多大了!更何況說受菩薩戒這麼一件大事,而且它不僅是人生的大事,更是修學佛菩提道中的一件大事,因為不可能有不受菩薩戒的菩薩。而一般對學佛人都通稱為菩薩,那只是方便隨俗的稱呼罷了。但是,假如說剛才所說的那一類的事情、那一類的狀況,在受菩薩戒的階段中發生了,也許有人只是因為一些事相正在努力地克服,他是暫時沒有辦法在今年去受菩薩戒,結果別人已經受了菩薩戒而在佛菩提道上起跑了。然而那個動了捨戒念的人,也許就有可能反而會怎麼樣?「唉呀!沒關係啦!今世反正還會有機會,到時再來受吧!」問題是,是不是還有機會乃至是可以受得上品戒?嚴重的說,來世是不是還能夠得到人身?都是問題!因為不受戒、不持戒,所以就有可能會在生活中造作諸惡,捨報的時候,當然就不一定還會再得人身。

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經文中不是已經明白開示說:「若有人欲來受者,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使其人心開意解,生樂著心,然後為受。」可是,假如說只是教導一些學佛的行儀,加上說種種儀軌的排練,然後又還要教搭衣,然後又加上還要說三歸五戒,最後才簡簡單單地說了菩薩戒的內涵;或者,甚至於是以聲聞戒的方式來說菩薩戒;那結果能不能先為解說讀誦,使其人心開意解生樂著心呢?這恐怕就成為問題!更何況學人是不是有機會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會思惟?所以說能不能於戒法心開意解呢?也許當初的一念善心,稍微有一點生樂著心;卻在受戒之後,回到家裡面,也許在工作上與人相處之中處處感到罣礙;所以才會有盲目受了菩薩戒之後卻不能受持,在佛前退戒,先持五戒,等以後境界提升之時,再受菩薩戒的情況。

可是,佛明明開示的是:「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因為「若有人欲來受者,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那麼想要受菩薩戒之前,應該也是必須要大略瞭解一下「戒相」乃至其意涵,包括其開遮等等。一般人也許會先自己作一下思惟,但是多半都無法完全瞭解,所以就應該親近真正教授菩薩六度的菩薩法師,從布施度開始熏習修學。也許你會問:這是受戒,為什麼要從布施度開始熏習修學?因為這是菩薩養成教育的第一步,一定要經由布施度中,一方面體認真正的菩薩情懷,一方面也應該思惟:「我行布施行以後,來世將會有可愛的福報,我會不會仗著福報、福業去欺壓眾生呢?假如有可能的話,我應當要如何去改變自己不好的習氣呢?」最後你還是會發現,這得要靠持戒才能夠轉易這個部分,乃至說增益自己的福德。所以接著開始熏習第二度的持戒。

既然叫作熏習,表示這是應該經過有一段時間的。為什麼這麼說?假如是可以每隔一週熏習一些正知見,然後回到家裡面以後,思惟它的意涵、開遮等等;並進一步觀察說,是不是可能在生活上產生一些影響,包括自己能不能真正的受持,自己受持以後,對家裡面的人影響又是怎麼樣?乃至如何是不侵擾眾生,哪裡又是對眾生是有益的?進一步說,三聚淨戒為什麼又稱為淨戒?這樣等等的都思惟下來以後,乃至熏習了三、四個月以後,不但因為布施行使自己的福德增上,正確的菩薩戒知見也經過自己的熏習思惟之後而確定了,之後自己再來決定要不要受戒,受戒是不是對自己是有益的?當然,也有可能某些人是過去生受戒的時劫就已經很久了,這個時候再來受戒,當然就已經大略知道:自己不好的習氣是什麼,能不能對治與克服?才不會有所謂的盲目受了菩薩戒以後卻不能受持,而想要捨戒的情況!我們現在再來想一想,這個要捨戒的一念心決定以後,將來何時才能夠再受戒呢?因為,恐怕自己不能夠受持的念頭,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而且會讓你躊躇不已無法下定決心。乃至說何時才能夠有可以受戒的機會,都不得而知;所以何時才能夠期待說,因為受戒而改變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而可以自豪地說:我是菩薩!

現而今有很多學人想要受持菩薩戒,都面臨了這個問題:到底哪裡才能夠熏習到真正菩薩戒的意涵,而不是將菩薩戒用聲聞戒的方式來說?所以「若有人欲來受者,菩薩法師先為解說讀誦。」真的是很重要!而是不是有很多人來受戒,倒反而是其次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菩薩法師應當要盡自己的所知,來為學人先就菩薩戒本文字表相上來作說明;然後再同時依菩薩的行誼來解說讀誦,使其能夠心開意解,乃能夠生樂著心而受持。同時還要教導學人:為什麼要布薩?讓學人能夠自己觀察自己受戒的成效如何;當違犯戒律的時候,要如何發露懺悔使自己還復清淨。此外,當戒子於戒律上的奉行不確定而是否有所違犯,在這裡產生疑惑的時候,還可以為其解惑,讓學人能夠心開意解。那麼這樣你來看看,菩薩法師這樣地如法教導菩薩戒的意涵,不是就可以讓學人自己就能夠讀誦戒經嗎?乃至於說,於真正的菩薩戒行心開意解而生樂著心。可是,假如說傳戒以後,也不管要不要布薩,也不管要不要懺罪,那麼戒子們何曾有機會瞭解,或者是說警覺到:受戒的如法與否?當初雖有一念善心而受戒,如今卻只是拿了一張戒牒,還是不知道受菩薩戒的目的;甚至於依然故我,習氣不改,如同沒有受戒之前一樣地吃肉、一樣地喝酒、一樣地打麻將!即便是當初有一念善心而受戒,與其這樣,真要考慮清楚:當初該不該受戒?

捨戒,是自己主動想要不再受持菩薩戒。可是 佛說得很明白:「菩薩戒是有受法而無捨法。」那麼,有沒有說「失菩薩戒」的情況?也就是說,因為造作了一些事相,導致說雖然表面還有意願要受持菩薩戒,其實菩薩戒的戒體已經不在了。所以捨戒跟失菩薩戒,這是兩種不一樣的狀況。

接著來看,求那跋摩譯本裡面的《菩薩善戒經》中 佛的開示:「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離是二緣,乃至他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於菩薩戒也。」(《菩薩善戒經》)既然是菩薩戒,所以其中的退菩提心,主要講的就是不再相信大乘法;而得上惡心,譬如說:造作五逆、謗菩薩藏等等。那麼,假如說戒子們都沒有上述的狀況,那何來失菩薩戒呢?所以「因為盲目受了菩薩戒後卻不能受持,在佛前退戒,先受五戒。」這樣做是不是如法?你自己就可以明白了。

今天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3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