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問疾品(一)

第063集
由 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今天我們要探討的題目是《維摩詰經講記》的〈文殊師利問疾品〉。

各位大德聽講這一個題目到現在,相信對於三乘菩提的分際,應該已經領會瞭解很多;而且從《維摩詰經》中的開示,我們瞭解到 釋迦如來傳下來的佛法,一直都有兩個系統在人間並行運作──也就是「解脫道」與「佛菩提道」這兩個部分,而這兩個部分都是我們學佛修行必須要去瞭解的,不能偏廢任何一方。

佛教中的第一個修行系統,就是聲聞法、緣覺法的修行系統,解脫道的修行,是以斷我見、我執及斷我所執作為修行的主要方法和内容。佛菩提道則是函蓋了解脫道的修行內容,但是不以解脫道的斷我見、斷我執作為修行的方法,而是以親證如來藏為中心法義,由現觀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來成就實相的般若智慧;再進而細觀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具足成就一切種智而發起佛地四智,之後才能圓滿成就佛道;所以,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佛法系統。四阿含講的解脫道,只是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不含攝佛菩提;但佛菩提卻函蓋了二乘菩提,二乘菩提的果證,只是佛菩提道修行過程中的副產品而已。想必諸位大德一路聽講過來,都能心領神會。

接下來的〈文殊師利問疾品〉更是《維摩詰經》中最精彩、最勝妙的部分。前面說到十大聲聞弟子及四位菩薩都說不堪任前去看望 維摩詰菩薩的疾病,因為跟 維摩詰菩薩對話非常的困難,如果不是旗鼓相當,當然不可能配合演出一場好戲了。佛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啊!所以把 文殊師利菩薩排到最後來詢問,並請 文殊師利菩薩前去探望,共演一場無生大戲;並從這兩位大士的問答中,去顯現出不共聲聞道的佛菩提道,是多麼的勝妙和尊貴!所以才會有一見面就說:【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維摩詰所說經》卷2)這種禪門自家人相見的問候方式,以這樣的方式來開場,這真是「禪」,是教外別傳的實相之法,這不是天人、二乘的阿羅漢所能了知的法;因為這是無門之門裡面的真心話,不是未悟者所能了知的。但從這個地方,也顯示出兩位大菩薩慈悲為人之處,不斷從各種面向來顯示二乘解脫道與大乘佛菩提道的殊勝優劣,讓有緣的眾生清楚地知道中道實相而生起嚮往的歡喜心,而去探究學習;同時也讓後世廣大的學佛弟子能從中得到大利益。

從這樣的應答中,一直到現在所要講的【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經》卷2)為什麼我們要在佛道修行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攝受眾生呢?而攝受眾生又要作什麼呢?又應該用什麼方法來攝受眾生呢?這些問題真是值得去深入探討與推敲的。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有這麼一段開示,而且非常直接地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就來看看 佛是如何開示的,請看螢幕上的字卡:【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所以 佛不是平白無故成就的,是因為有眾生才能夠成等正覺—也就是成就正等正覺,也就是圓滿成就佛道—成佛了。

但是為什麼能夠成佛呢?佛告訴我們是因為發起了菩提心。那什麼是佛所指示的菩提心呢?龍樹菩薩在所造的《大智度論》當中說道:菩提可分為三大類;哪三大類呢?第一類是聲聞菩提:是依四聖諦的法而修,能斷三界束縛;所得到的解脫智慧,因為是依止於佛,聽聞佛的音聲而有的智慧,所以能夠到達最究竟的果位阿羅漢,所以稱為聲聞菩提。但因為害怕生死,只求自度不顧他人,如同羊在奔逃求生的時候只顧自己,不會去回顧身後的羊群是不是逃離了危險,所以用羊車來譬喻聲聞,只能自救而已。

第二類是緣覺菩提:是以觀因緣法而修,在十因緣的逆觀當中,將現象界的法一一地往前推看,至最後推知名色由本識出生,萬法只到本識為止,就無法再前進推度了,這在《雜阿含經》中叫作【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12)了知有一個本識存在,這只是推知而已,但沒有親證實相;之後再轉入十二因緣作順逆觀,來斷我見與我執,所證得的究竟果位是辟支佛果。與聲聞人相比,稍微有為他人之心,雖不說法,但常示現神通境界,令眾生對佛法生起了信心而學,稍微能夠救度眾生。這兩種菩提智慧,是除見惑、思惑、斷煩惱障的方法,能夠斷除分段生死,不在三界中現行而入無餘涅槃,這只能利益自己及極少數的眾生,所以《法華經》裡面就說道:這兩類人只是羊車及鹿車而已。

那麼第三類是佛菩提:依親證本心如來藏而發大願心,不作自了漢,永不入無餘涅槃,發願在三界當中自利利人,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也斷了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然後證得四種涅槃當中的無住處涅槃,這才是成佛,才是究竟果位,又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無上道。所以從前面所說的,我們就知道菩提是成就三乘道果的智慧。

另外,在《大智度論》卷41又說道:【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這是很明白清楚地告訴我們什麼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要成就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就是要緣於無上道,而無上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依於無上道的般若智慧,及菩薩道的五十二個修行次第,進至成佛。換句話說,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如同我們所發的四宏誓願當中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發願要成就無上的佛道。而這無上道,會是二乘聲聞道或是緣覺道嗎?那當然不會。因為這二乘道不究竟,只是佛的方便施設,只是佛道上的一個化城,只是一個稍微作為休息的中繼站而已;成佛這才是發菩提心最究竟的目標及目的地,也是最難能可貴的發心。

經中有這麼一段故事,用來說明發起一念的菩提心是非常殊勝的,而且難能可貴。經中說在這個雀離寺有一位證得解脫果的阿羅漢和一位沙彌,他們進入城中來遊化、來行化遊觀,因為行李衣缽很沉重,所以就叫這個沙彌挑著衣缽在後面跟隨著。這個沙彌在挑擔行走的過程當中,生起了一個念頭,他想著:「眾生在世間沒有不受苦的,那應該要興起什麼樣的心,成就什麼樣的法,才能免除眾苦呢?」他就這樣思惟著,忽然他想起了 佛的開示教誨,佛常常讚歎說:菩薩發起成就佛道的菩提心最為殊勝!所以,這個時候這個沙彌就想說:「嗯!我應該行菩薩道,而不是求涅槃就好。」

這個沙彌的念頭剛生起,這個阿羅漢師父,他有他心通,他知道了他的想法,馬上告訴沙彌說:「把我的衣缽行囊拿來,我要自己背。」這個沙彌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就照著師父的意思,把衣缽行囊交到師父手上,讓師父自己去背負;而且這個阿羅漢師父還要求沙彌要走在自己前面,這就很奇怪了?但是這個沙彌不敢問,繼續這樣子走。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個沙彌因為走路過程當中感到很辛苦,他又起了一個念頭:「行菩薩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而行,難忍而忍,精進不懈怠才能夠成就佛道;這在長遠的過程中,這個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這樣的修行方法,真的非常的困難,那不是我所能夠辦到的啊!倒不如早一點取證阿羅漢果,然後入涅槃去吧。」結果,這個阿羅漢師父又知道了,知道沙彌生起了退心,然後馬上叫住前面的沙彌說:「你過來把我的行李背著,而且跟在我後面走。」

你看看,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個人天應供的大阿羅漢,對於才剛剛發起菩提心的沙彌都敬畏有加,然後自嘆不如,何況是進入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乃至地上菩薩中所發的菩提心呢?那更是阿羅漢們難以窺伺及想像的啊!所以發菩提心,也就是發願要成就佛道;而佛說成佛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完成,所以這是很大的願力!這麼大的願,菩薩為什麼能發得出來呢?因為有大悲心的關係啊!悲就是拔苦,除去苦的束縛的意思。那麼為誰去拔苦,拔苦的對象是誰呢?對!大家都知道答案了,就是眾生。因為看見眾生有無明、貪愛,因此就產生有漏的取—不斷取著三界有—就不斷被束縛在三界輪迴當中。菩薩就是因為這樣觀見眾生的苦因,所以產生救度拔苦的大悲心。

從這段經文這樣的開示演述中,讓我們深刻地體會瞭解,眾生是讓大悲心生起之因;而大悲心又是發起菩提心的重要條件,而發起菩提心,也就是成佛之心,才能成就佛地正等正覺。從這樣的脈絡思惟以後,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沒有眾生,就沒有辦法成就佛道,眾生和成就佛道是息息相關的,我們需要與有緣的眾生一起來成就未來的佛國淨土;所以攝受眾生,就是攝受自己的佛土,就是在莊嚴自己的佛國淨土。這當中的攝受眾生與成就佛道之間的關係,這種微妙的關係,終於讓我們瞭解清楚,真的應該要至誠地感謝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讓我們能夠瞭解到這一層深意。

那接下來,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攝受眾生呢?經文裡好像沒有提到,但是呢,不是這個樣子喔!只是深藏著您沒有發覺而已。經文裡不是這樣寫道嗎?「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就是說,成就佛道必須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是個起點,成佛是目的地,從起始點到目的地之間,有一段過程必須去經歷與洗練;而且這段經歷過程必定是與成佛有關的,絕對不是去一一經歷三界世間的一切諸法而已,因為三界世間一切諸法,只會束縛我們,使我們無法離開;應該是與世間法相違背,而且能夠脫離世間法束縛的法才對。

說到這裡,各位大德應該都想到了吧!對!應該以六度波羅蜜為主要的修行方法,透過六度萬行來達成,達到解脫的彼岸的目的。其中還要學善財童子依 文殊師利菩薩的指示,先參德雲比丘,再次第輾轉參訪了眾位善知識,最後參普賢菩薩,才能求得一切佛剎微塵數的三昧門。善財童子遊歷了一百一十座城,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而成就普賢行。所以,菩薩證悟以後不要急著去斷我執,反而是從般若見地的通達上面去努力用心;不去斷我執的目的,就是要生生世世攝受眾生,在無量的未來世中,不去取涅槃而與眾生廣結法緣。

結法緣就是在攝受眾生,就是在攝取自己將來成佛時的佛國淨土。可是菩薩攝取一切眾生的時候,不能夠對眾生生起貪愛和執著,如果在攝取眾生以後對眾生有貪愛與執著,就是落在眷屬欲當中,將眾生執為自己所有,就是一種我所;如果不能夠斷除這種眷屬欲,被眷屬的情執所束縛牽絆的話,那攝受的眾生就會少,就無法攝取到將來成佛的佛土。捨不下信徒的情誼,那就不是菩薩,那叫作什麼?世俗人。所以,菩薩攝取一切眾生以後,就不該有眷屬欲,不能將攝受的這些眾生看為己有;有眷屬欲就是心中有這個愛著,就不是在行菩薩行。這一點,諸位大德在我上述的講述當中,應該都已經非常的清楚。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830